《平凡的世界》:為什麼最後要讓和孫少平相愛的田曉霞死去

2020-10-03 穆正月談情感

《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是貫穿始終的一個重要人物,他出身貧苦,可頭頂陽光,他在經歷人生苦難的同時,也有著和三位女性情感的糾葛。

郝紅梅:孫少平灰暗時的一束光

孫少平就是黃土坡上的苦娃娃,家裡窮的只有一口窯,他和妹妹只能寄住在同學的家裡,他能夠上學還是哥哥犧牲自己的前途換來的。

所以孫少平是班級裡面家庭條件最差的那一個。

每次吃飯,他總是姍姍來遲,不是因為其他,只是為了在吃飯的時候能夠更多的避開熟悉的人群。

食堂裡吃飯的學生家庭情況不一,食堂的飯菜也分著高中低檔。能夠常常吃上肉菜的學生,家境最好,可這類人總歸是少之又少。大部分學生可以吃上中檔飯菜,而吃著最低檔飯菜的學生,也是為數不多。

孫少平就是這不多數人中更為特別的一個。

因為家境貧困,每次他只能吃兩個黑面饃饃,總是在別人不經意間,他快速地把菜湯倒入碗中,只有這樣,他才可能嘗到鹽的滋味。

這樣的日子,天天重複,就像黎明前的黑暗一樣,想擺脫卻總是找不到方向。

此時,和孫少平一樣窮苦出身的同學郝紅梅,就像一束光一樣,照進了孫少平暗淡而又落魄的人生。

儘管他們沒有過多的交流,可相同的出身,讓兩個人有那麼一些心意相通,與其說是愛情,不如說是彼此之間的相互憐憫。

就連孫少平也不由自主地對郝紅梅更加特別,每次勞動時,他總是給郝紅梅分一些更好的工具,可因為侯玉英的一句話,讓這種可以暫別苦難的心又一次陷入塵埃。

侯玉英指出,為什麼孫少平要把好的工具都留給郝紅梅,難道郝紅梅是孫少平的婆姨嗎?

黃土高原上的婆姨就是老婆,在那個對男女愛情尚不寬容的年代,這樣的說法,無疑把兩人有些朦朧的曖昧的相互憐惜的情感,打碎的連個渣都不留。

郝紅梅是討厭這樣的稱呼的,她家境不好,已然把上學當成了能改變自己和整個家庭命運的跳板,她怎麼會允許發生這樣的事情?

她開始很快疏離孫少平,轉身投向了班長顧養民,因為顧養民的條件要比他們這些人不知道好多少。

人是現實的,在窮苦的壓榨下,人總要為自己的前途搏上一番。

孫少平並沒有因此消沉,也沒有因此嫉恨郝紅梅,他是積極向上的,無論何時何地,什麼情況,孫少平總是積極往前走。

侯玉英:孫少平不肯為之妥協

侯玉英只是孫少平人生中所佔筆墨不多的人,她也是孫少平的愛慕者。

她有些坡腳,這樣的生理狀況,讓她心裡上總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自卑,害怕人們一看到她一跛一跛走路就會有的嘲笑,所以她總是在揭露別人的秘密,希望以此來轉移所有人的注意力,她想用這樣的方式來證明所有人的不完整,正如自己的跛腳一樣。

她揭露孫少平課堂上看小說,揭露孫少平專門給郝紅梅留好的勞動工具。

甚至當孫少平成為她救命恩人的時候,她仍然止不住嘴罵他不是個好東西,因為他「拋棄」了郝紅梅。

可侯玉英不知道的是,她這些做法,只是欲蓋彌彰,只會讓所有人對她更反感更厭惡。

沒想到她一直罵來罵去的孫少平,竟然成為自己想要嫁的人。是的,在孫少平救了侯玉英後,侯玉英對孫少平產生的愛慕之情。

侯玉英這樣給孫少平寫情書:你要是和我結婚了,我父親一定會給你在城裡找到工作,我們一定會很幸福。我會讓你一輩子吃好穿好,把全部愛情都獻給你。

孫少平肯定為之動容過,他的家庭情況這樣,他比誰都渴望能夠快速地改變自己的命運,從而幫助家人。

可他也是有原則的,他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去改變自己的命運,而不是要搭上別人提供的快車,所以,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侯玉英。

田曉霞:孫少平人生中的摯愛

當孫少平是個小工的時候,他又一次見到了田曉霞,他沒有一絲遲疑,對田曉霞說: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處境,不是虛榮,而是不願意遭受虛榮者的嘲笑。

他在面對家境優渥,身份更好的田曉霞時,可以毫無顧忌地說出這樣的話,可見兩人之間早已不拘泥於世俗,早有了不一般的心靈默契。

「合適」,這是孫少平和田曉霞之間最好的詞語描述。

當孫少平通過自己的努力,從一名小工成為一名擁有鐵飯碗的煤礦工人時,田曉霞也成了省城的女記者。

雖然,兩人都在進步,可在進步的路上,總是隔著那麼一段不遠不近的路,想追趕卻總是困難重重。

孫少平還未追趕上田曉霞的腳步,她就因為在一次洪水中救人而去世。

雖然之前兩人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可命運始終不肯低下它那顆高傲的頭顱,一定要讓這場生命中炙熱而又難忘的愛情,以這樣一種方式離場,痛心又沉重。

或許作者知道,與其讓之後兩人因為生活而變成相互厭惡的嘴臉,還不如用這樣沉重的方式來永遠緬懷於心。

孫少平痛失精神之愛,卻從未頹廢自我。他一直都走在布滿荊棘的路上,可他從未向命運低過頭。

這些既是他人生中愛情的篇章,更是他不同人生時期生活的磨難和寫實,他總是在追求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道路上,努力地奮鬥著,勇敢地追求著。

哪怕最後因為救人損毀了容貌,他也能再一次勇敢地面對生活,重新走向未知的人生。

因為他知道,只有用樂觀積極向上的態度去生活,去追求人生,才能輕鬆地面對前路的漫漫,路途的未知。

因為他總是對自己說:生活總是美好的,生命在其間又是如此短促,既然活著,就應該好好地活。即便是痛苦,也應該看作是人的情感,甚至它是組成我們人生幸福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

這就是孫少平,他也是千千萬萬個有志青年的縮影,無論生活給了自己多少磨難,他總是有勇氣重新背上行囊再次起航,去追求夢想。

如果你還在人生前行的路上彷徨,苦悶,不妨看一看《平凡的世界》,孫少平會帶領你走出迷茫與困惑,去追求夢想和人生。

相關焦點

  • 在《平凡的世界》中為什麼路遙在結尾處筆鋒突轉,將田曉霞寫死?
    小說中孫少平和田曉霞是最具吸引力的一對戀人。他們從中學階段的相知,田曉霞在精神上所給予的鼓勵和幫助是:從田曉霞把家裡的黨報、圖書借閱給少平,到他們暢談人生,直到彼此發展到相愛,都是順理成章的事。田曉霞雖是「官二代」她對質樸的孫少平可謂是一往情深,在孫少平形成的「三觀」裡可以說是深受田曉霞影響的。
  • 《平凡的世界》裡,路遙為什麼要寫孫少平遇見外星人?
    知道田曉霞死亡的消息,孫少平怎麼也不願承認這是真的。那天,他興衝衝地來到車站,準備搭火車去銅城,然後,再去黃原的古塔山,與田曉霞赴他們的兩年之約。那是一個浪漫的約會。約會之後,孫少平將帶田曉霞回雙水村,正式向家人宣布,田曉霞是他的未婚妻。如果這一切都波瀾不驚地繼續著,那該有多好啊。可是,田曉霞竟然離開了人世。
  • 從田曉霞的死來看《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完成的一部史詩級的長篇巨著,正如他的書名一樣,這篇宏偉巨著就偉大在平凡二字,就偉大在他所描述的那個平凡的世界,就在那個平凡、溫暖、充滿煙火氣的雙水村。田曉霞是田福軍的女兒,與孫少平初次見面的時候,是在縣革委會家屬院,那時候田福軍還是縣革委會副主任。初次見面曉霞的大大咧咧和少平的羞澀使得兩個人都給對方留下了深刻的映像。
  • 《平凡的世界》中,路遙為什麼把田曉霞寫死了
    這是曉霞的父親。孫少平無聲走到小桌前,雙膝跪在地板上。他望著那張親愛的笑臉,淚水洶湧地衝出了眼眶。想必很多人讀到這裡時,都已經熱淚盈眶,這位機靈聰穎、善良美麗的少女,像一顆璀璨的流星一樣,划過這個「平凡的世界」的上空,划過每一位讀者的心中。她滿身陽光地向我們走來,終也滿身陽光地離去。她打破了這個背負著貧窮和疲憊的黃土高原的沉重,為這個滿目瘡痍、放眼皆是漫天黃與黑的世界帶來了我們不曾在這裡見過的五彩斑斕。
  • 《平凡的世界》之田曉霞,為何成為攬工漢、掏碳工人孫少平的女友
    《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田曉霞,地委書記田福軍的女兒,一個活潑開朗、美麗大方的大學生,她才華出眾,富於激情,遇事有主見做事積極主動,待人大方得體,絲毫沒有高幹子弟的飛揚跋扈。黃原高中同班同學中不乏條件長相優於孫少平的,為何田曉霞唯獨愛上這個時時輩輩都是農民且窮的一家人擠在一起生活的孫少平?
  •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與田曉霞:他們是各自靈魂的擺渡人
    在當時那樣一個物質和經濟都匱乏的年代,能懂得並理解這些的人並不多,所以,他們的愛情才更讓人羨慕。 記得納蘭容若和盧氏,李清照和趙明誠,賈寶玉與林黛玉,都曾是這樣靈魂愛情的寵兒,所以他們至始至終,都是相愛的。 而孫少平與田曉霞,從一開始的相遇,到之後的相知,再到彼此之間沒有距離的坦率和依賴。
  • 《平凡的世界裡》,為何田曉霞就非死不可?
    然而,不管是書也好,影視劇也罷,最令人痛心和遺憾的,就是田曉霞之死,孫少平和田曉霞兩人之間愛情的悲劇。聽到很多人在憤憤不平,為什麼田曉霞就要死呢?成全她和少平的愛情不是很好嗎?為什麼田曉霞就非死不可呢?之後,細細地想來,發現,田曉霞還就真的非死不可。
  •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為什麼選擇了帶著孩子的煤礦寡婦?
    前半生的孫少平從村子裡走出來,帶著激情,有著遠大的目標和堅韌的性格,與省報記者田曉霞相愛,他們之間的愛情讓孫少平一度陷入「童話」。或許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東西都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而實現,只有平凡,才是生活的底色。
  • 田曉霞死啦,路遙摔筆痛哭,這個世界不能沒有田曉霞啊
    —— 《平凡的世界》在《平凡的世界》裡,如果孫少平是主角之一,那麼田曉霞絕對是女主角。在那個年代,高幹子弟和農民的孩子交往,是件很讓人尷尬的事情。孫少平,雙水村普通農民的兒子,背負著家庭的窮困走上了求學之路。然而,內心中的那一絲絲的自尊,讓他無法面對只能吃到「丙」類飯的尷尬,每次都是開飯最後偷偷默默的去吃那僅剩的黑饃饃。後來他遇到了田曉霞,高幹子弟,熱情活潑,思想自由,在她的幫助下,孫少平的內心打開了一扇通往外界世界的大門。
  • 《平凡的世界》:對田曉霞之死的默認,也讀懂了路遙,讀懂了人生
    《平凡的世界》:接受了田曉霞之死,也就讀懂了路遙,讀懂了人生《平凡的世界》:對田曉霞之死的默認,也讀懂了路遙,讀懂了人生田曉霞是路遙《平凡的世界》一書中,塑造得最為美麗動人的一位少女。田曉霞與出身貧苦的孫少平有一段浪漫而感人的精神之戀,兩個互相傾心的年輕人,從相知到相戀,一切都如水到渠成一般。在田曉霞的鼓勵下,孫少平從農村走向城市,對未來抱有一種理想的熱情。可惜,田曉霞卻在一次抗洪採訪中,為了救一個孩子而英勇犧牲。
  • 《平凡的世界》:接受了田曉霞之死,也就讀懂了路遙,讀懂了人生
    田曉霞與出身貧苦的孫少平有一段浪漫而感人的精神之戀,兩個互相傾心的年輕人,從相知到相戀,一切都如水到渠成一般。在田曉霞的鼓勵下,孫少平從農村走向城市,對未來抱有一種理想的熱情。可惜,田曉霞卻在一次抗洪採訪中,為了救一個孩子而英勇犧牲。
  • 在《平凡的世界》裡,孫少平為什麼可以和田曉霞談戀愛?
    不知為什麼,我心裡和身上攢著一種勁,希望自己扛著很重的東西,在一個不為人所知的地方,不斷頭地走啊走……曉霞,你說這些想法怪不怪?我也說不清楚這是為什麼!但我心裡就是這樣想的。我回到家裡,當然也為少吃沒穿熬煎。但我想,就是有吃有穿了,我還會熬煎的。
  • 平凡的世界一一一孫少平為什麼會和田曉霞在一起?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先生的代表作。不僅描述了苦難的歲月,更講述了艱難的愛情。在這當中,田曉霞是地委書記的女兒,而孫少平只是農民的兒子,很多人不解,孫少平為什麼會和田曉霞在一起?初次相遇,孫少平對田曉霞的印象並不好。那天,田曉霞外面的衫子像男生一樣披著,這使孫少平感到無比驚訝。在孫少平的心裡,女生都應該是像郝紅梅那樣內斂而矜持。但隨著接觸多了,孫少平被田曉霞的個性和對事物非同一般的認識強烈地吸引,對其從內心產生了敬佩。
  • 《平凡的世界》:為什麼孫少平不和惠英嫂在一起?
    我一直在想如果孫少平不和惠英嫂在一起的話,孫少平會以什麼樣的身份照顧他們母子呢?最後我想明白了,以前是如何照顧的,以後還會如何照顧,之所以認為他們會幸福的在一起,是結局大團圓的心理在作祟。如果在一起,我覺得《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孫少平就會變得庸俗而又平淡無奇,這不符合路遙給孫少平擁有不俗的見解和人品的人設。
  • 平凡的世界一一為什麼田曉霞之死是必然的?看看書中其他人的愛情
    《平凡的世界他用樸實無華的文字,記錄了那段艱難的歲月和苦難的愛情。其中,田曉霞和孫少平的愛純真而美好。田曉霞因救人意外離世讓很多人扼腕嘆息,看看書中其他人的感情,就會明白為什麼田曉霞之死是必然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秀蓮的無私付出,孫少安的心中慢慢有了秀蓮的身影。可是,賀秀蓮卻因長期勞累,最後患上癌症。
  • 《平凡的世界》——田曉霞
    《平凡的世界》看過兩遍,電視劇看過一遍,無論是電視劇還是小說,最讓我心兒掛念的人,便是田曉霞,完美的曉霞,可以最後她註定要離開…… 像她這樣一個,熱情,開朗,樂觀,大方,善解人意,通情達理,知書達禮的姑娘,不僅俘獲了少平的心,我想也俘獲了像我這樣的懵懂少年的心
  • 《平凡的世界》:郝紅梅拋棄了孫少平,而他為什麼要解救女賊娃?
    ——路遙筆者年少時讀《平凡的世界》,不明白孫少平放著好好的人脈資源不利用,為什麼非要去幹攬工、去大亞灣挖煤,這不是自找苦吃嗎?等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才明白——生而貧窮,應有不屈之心。01 農村孩子的自卑和自尊心孫少平在原西縣城讀高中的時候,生活條件遠不如普通農村家庭的學生,更不用說跟城市孩子相比較。為了他那可憐的自尊心,每次吃飯都是最後一個到學校食堂,吃下兩個黑高粱面饃;生活中他嫉妒顧養民趾高氣揚的樣子;在班裡他個子很高,卻總感覺比別人低了一頭。
  •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有3次機會,為什麼沒有通過高考改變命運
    平凡的世界》中最令我惋惜的不是美麗可愛但香消玉損的田曉霞,也不是助夫成功,沒有享一天福就忽然長逝的賀秀蓮,更不是只見一面,鍾情一生的金波,而是境界高遠,見識不俗,努力奮鬥,到最終只能成為礦工的孫少平。因為真實,它不像網絡爽文,不會迎合讀者才子佳人的情結,讓田曉霞和孫少平在一起;更不會迎合讀者大團圓的期待,讓賀秀蓮的所有付出都能得到應有的回報;更不會迎合讀者的英雄情結,讓具有主角光環的孫少平,成為風雲人物。
  • 《平凡的世界》路遙為何非要把田曉霞寫死?
    我看過三遍的《平凡的世界》,唯一讓我遺憾的就是,為何要把田曉霞寫死了,讓她們好好的結婚不好嗎?劇中的所有人物都寫得比較殘忍,比方說少安的老婆秀蓮得了癌症去世了。李向前殘疾了。剩下一對好好的不行嗎?後來,我讀第二遍的時候,才發現雖然她們兩個很相愛,但社會差距確實有點大,一個是農民的兒子,一個是省委書記的閨女。就是按現在來說,也是門不當戶不對的。所以路遙不可能讓他們結婚。
  • 《平凡的世界》:愛情的歸向,孫少平為何最終選擇惠英嫂
    路遙所寫的《平凡的世界》共有三部,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很多人不明白在小說的最後,孫少平為什麼拒絕條件不錯的金秀,最終選擇回到煤礦山與遺孀惠英嫂和明明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