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發現了一本心理學好書——《煤氣燈效應:如何讓認清並擺脫別人對你生活的隱性控制》,甫一翻開,便發現書裡所講的這種煤氣燈操縱在我的生活中出現的很多,並且自己的抑鬱症興許也與此有關。
書裡提到了一部老電影,這部電影可以很好地揭示作者的主題與基本觀點。
這是一部女主被PUA的電影,也很老,而且是黑白片,初看感覺十分不習慣,但隨著劇情的漸漸深入,電影的內涵也就慢慢顯現。
女主為了男主放棄了歌手的夢想,並跟他結婚,但是她不知道,這場婚姻居然是她噩夢的開始。
在婚後,男主就提議想要住進女主遇害死去的姨媽家裡,不顧女主的恐懼與反感。
搬去姨媽的家中之後,他開始限制女主的出行,並用各種話語操縱她,讓她懷疑自己的記憶和認知,如將一枚胸針送給女主,並且對她說是母親的遺物,而後又偷偷拿走,藉此攻擊女主的記憶力。
在一次次變換家裡物件的擺設然後冤枉女主是她健忘之後,女主慢慢接受了自己健忘的事實,並開始自我懷疑、自我責備。
他一步步說服女主絕不能相信自己的認知,並刻意引導她變瘋,還跟她說她媽媽是精神病人,她也是。
在一次次的自我懷疑之下,她的精神變得恍惚,接近崩潰邊緣。
幸而,一位警官發現了她家的異常,追查並在她瀕臨崩潰的時候告訴她真相,她才得以維持正常。
在劇情的最後,她發現,她所深愛的丈夫,竟是殺害她姨媽的兇手,接近她只是為了獲得她姨媽留下來的珠寶。
從這部電影中我們可以發現情感操縱的極端危害性,嚴重被操縱還會導致嚴重的抑鬱症。
一個原本年輕堅強的女性,到底是怎麼被經由心理操縱之後失去自我,進而瘋狂?
迫使你質疑自己的行為與動機,在你的意識裡播下懷疑的種子,進而把你變得脆弱而敏感。
當你在與一個人的相處過程中感受到極度不適,感覺到很不對勁的時候,你就應該開始警惕了,因為他很有可能在對你施加心理控制。
經常出現的操控人的方法有威脅、吼叫、貶低等等,也有的會是軟性控制,順從但不認同你的看法,然後慢慢用軟性手段去改變你的看法。
心理控制是建立在對你施壓並堅持要你同意一個你明知道是錯誤的觀點的基礎上,使你為了獲得對方的認可而無視自己的感受去努力說服自己認同對方的觀點。
這種情況最多出現在最親密的人之間,當你特別在乎對方的看法之時,對方也就有了操縱你的權利。
如果我們想要擺脫這種隱性的控制,最主要的還是要對自我擁有足夠的認知,並且堅持自己的看法,學會不去過於在乎別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