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中,如果說劉學義飾演的昊辰剛開始一直想要渡化璇璣,所以各種陷害司鳳的行為情有可原的話,那越到大結局,我們越不能理解柏麟帝君這個所謂的三界守衛者的所作所為。
按照《琉璃》的劇情設定,羅喉計都、魔煞星是最大的反派,不光壞得透徹,而且戰鬥力值特別高,是要顛覆三界的存在。
但直到最新的幾集裡面,羅喉計都真身出現,我們發現他真的對不起「壞人」這個稱號,反倒是柏麟帝君簡直就是壞人的典範。
羅喉計都重生後,雖然口口聲聲喊著要殺上天界,可是面對前去挑釁的司鳳,他完全沒有特別過的為難,這可能是因為璇璣的記憶,但面對要因為一場敗仗就離開的無支祁,羅喉計都也說到做到放他離開,這本質上說明羅喉計都並不壞。
再看柏麟帝君,他從下界為凡人的時候就不管好壞,只要是妖就一網打盡,完全就是排除異己的做法——不管別人的本意是什麼?只要違背了他的意志,都要斬草除根,等肉身消失回歸天界之後,他更是一幅為所欲為的樣子。
嘴裡說著為了三界,可到了真要做出犧牲的時候,三界就變成了天界,凡人的生命他肆意踐踏。
為什麼這樣講?
為了阻止不知道是否會顛覆三界的羅喉計都復活,他罔顧蒼生,準備徹底摧毀少陽山這一點就很不像正常神仙能做出來的事情。
作為一個神仙他本該普渡眾生,愛護三界,面對惡人,可以有霹靂手段,但面的蒼生,要有菩薩心腸,但柏麟為了自己目的,變身偏執狂。
再有就是羅喉計都要攻上天庭的時候,面對所有人的阻攔,他還是毫不猶豫的打開了生死海,即便打開生死海意味著凡界將成為第二個魔域也在所不惜。
他的藉口是保護天界,那麼想沒想過這樣做對人界的傷害,這和為了一己之私想要顛覆三界的修羅族有何區別呢?
所以如果《琉璃》中反派有排行榜的話,柏麟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反派,元朗排第二,羅喉計都勉強只能排第三,為什麼說勉強,是因為在他出現之前,那個無惡不作的烏童也很嚇人。
神仙也好,魔族也罷,要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不能因為自己的目的而置別人的生命於不顧,從這一點上看,柏麟帝君的堅持就是一種駁論,為了三界的理由再冠冕堂皇,也掩蓋不了他小人的事實。
真正強大的人,從來不需要去碾壓別人,更不會表現出極端的強勢。相反,他們非常柔和,讓人如沐春風,但身上卻自帶強大的氣場。在智慧與見識的支撐下,讓人傾倒。而不是渾身帶刺,思想偏激,令人敬而遠之。
這一點放在神仙界也不違和,柏麟最後灰飛煙滅,可這樣的懲罰對他還是太輕了,在他還沒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就消失,對留下來的人來說何其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