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無的十字架》:罪行都會受到審判,十字架就在你心中

2020-09-05 明豔動人


01

中原與小夜子的八歲女兒愛美,被入室盜竊的蛭川殺害了。

罪犯蛭川在一審中被判處無期徒刑。審判長雖然同意犯罪的殘虐性,以及再犯的惡劣性質,但認為並非有計劃犯案,且被告表現出反省態度,故而判處蛭川無期徒刑。

中原與小夜子憤怒了,他們一心想要蛭川償命,為女兒討回公道。檢方支持他們的做法,同樣認為蛭川應該被處以極刑。

二審期間,檢方提出新的證據,與辯方展開拉鋸戰。檢方與辯方攻防的最後一刻,蛭川身上出現變化,眼神渙散,面無表情。審判的主角失去了真實感,似乎忘了是在審判自己。

二審多次開庭,最終宣判,撤銷一審判決,判處被告蛭川死刑。

蛭川看似得到了應有的處罰。中原與小夜子卻因為愛美的死,中間產生了無法彌補的隔閡,兩人最終以分手告終,開始了各自的生活。

小夜子加入了遺族會,這是受害者家屬組成的集會。很多人因為不合理的判決深受折磨,小夜子希望能夠助那些人一臂之力,幫他們走出陰暗,重獲光明。

小夜子做起了職業撰稿人的職業,一次採訪中,接觸到井口沙織。沙織患有偷竊癮,偷竊只是表面現象,而更深層的,因為內心藏著的一個重大秘密在折磨著她。

在小夜子的循循善誘下,沙織敞開了心扉,說出了二十一年前的那個秘密。二十一年前,沙織與仁科史也相戀,兩人多次發生關係後,沙織懷孕,並產下一名嬰兒。嬰兒讓年輕的沙織和史也手足無措,他們最終殺了嬰兒,埋葬在一片林海間。


02

小夜子想為嬰兒討回一個公道,也想讓沙織放下背負的枷鎖,自我救贖,得到解脫。她勸沙織和史也去自首,沙織同意自首,接著,小夜子來到了史也家。小夜子和史也的談話,被史也的嶽父町村聽到,為了史也不犯案被抓,為了女兒女婿一家的幸福,町村殺害了小夜子。

小夜子死於自己的堅持。她堅持殺人償命,無論兇手事後如何反省,生命無法復活。兇手的自我懲戒,根本是虛無的十字架。即便是虛無的十字架,也必須讓兇手在監獄中背負著。她想極力促成史也的自首,卻被史也的嶽父町村殺害。

小夜子的父母收到了町村女婿仁科史也的道歉信。中原順著這封信,結合小夜子生前留下的資料,覺得小夜子的死沒那麼簡單。林海照片,兒童醫療諮詢室的預約活動,推動著中原一步步靠近真相,最終了解到小夜子被殺真實原因,以及二十一年前的那個命案。

中原並未向警方告發沙織和史也殺害嬰兒的事情,給了史也自主選擇權。是繼續以現在的工作挽救嬰兒性命來贖罪,還是去警察局自首,完全看史也自己的選擇。

愛美、小夜子、嬰兒,三條人命牽涉到幾個兇手。犯罪的目的、動機不同,而犯罪者本身,對犯罪的行徑認知也不同。

蛭川並沒有把死刑視為刑罰,認為是命運的安排而灰心接受,既沒有反省,也沒有對受害者家屬表達任何懺悔之意,只是等待執行日期的到來。面對二審判決的結果,辯護律師提出上訴,而蛭川卻以走程序太繁瑣為由而拒絕,甘願領受死刑。


03

這種人背負的十字架很虛無。從初犯到再犯,假釋期間犯罪,似乎都在說明這個人已經無藥可救了。

犯了錯、殺了人,不管有意、無意,客觀上都造成了被害者家屬的極大痛苦。而行兇者本人,卻麻木不仁,沒有絲毫悔改之意,心裡似乎也沒有背負什麼負擔。

町村出於對女兒一家的愛護,殺害了小夜子。町村認為這是他殺人的意義。町村背負著怎樣的十字架,是沉重的還是虛無的,大約介於兩者之間,搖擺不定。文中並未詳述,需要讀者的想像和剖析。

出於對一個人或者一家人的愛,而傷害另一個人,這個人有沒有錯?犯罪者對被害者應該還是有愧疚之意的,犯罪者這種自私的愛得以實現,是建立在別人的生命上的。

象徵審判的十字架,忽而告訴他這樣做是值得的,他一個人下地獄,換取女兒女婿一家的幸福,這是很划算的。十字架忽而又告訴他,小夜子死的無辜,他應該得到懲罰。

嬰兒的死,一直橫亙在沙織和史也的心間。沙織的偷竊癮,就是為了折磨自己而患上的,二十一年來幾乎沒有一天好日子。而史也一直在贖罪,他挽救了懷孕的花惠,並娶其為妻,給了花惠活下去的勇氣。作為醫生,他拯救了一個又一個小生命,以此贖罪。史也背負的十字架很沉重,如山一般。

最後,史也和沙織一起去自首了。結果,警方在樹海並沒有找到嬰兒的屍首,起訴不充分。

人性的光與暗相互交織,人終究無法做出完美的審判。

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虛無的十字架》書評
    此事無人知曉,他們躲過了法律的審判,卻在心中背負起沉重的十字架。我從來沒有忘記那件事,時刻在腦袋中,整天在思考,如何才能彌補。之所以會進入小兒科,就是希望能夠多拯救一個即將消失的小生命。這是史也的真心話。他畢業後做了一名兒科醫生,救治過無數小生命。
  • 東野圭吾《虛無的十字架》:死刑可以讓人得到救贖嗎?
    今天我要介紹的這部小說——東野圭吾《虛無的十字架》,就是講「死刑的意義」。到底有誰可以斷言,這個殺人兇手只要在監獄關多少多少年,就可以改邪歸正,把殺人兇手綁在這種虛無的十字架上,到底有什麼意義?「我認為你先生應該被判處死刑,但法院應該不會判他死刑。因為現在的法律只照顧罪犯的權益。要求殺人兇手自我懲戒,根本是虛無的十字架。然而,即使是這種虛無的十字架,也必須讓兇手在監獄中背負著。」花惠的父親造作聽到了她們的對話,為了女兒女婿的幸福,他決定阻止這件事,於是尾隨小夜子,並殘忍將她殺害了。
  • 「劇評」東野圭吾小說改編舞臺劇《虛無的十字架》:值得一看
    寫得多了,作品質量難免參差不齊,網上有人將他戲稱為「爛書之王」,但《虛無的十字架》卻著實是他創作的一部精品。東野圭吾雖然是以推理小說出道,但縱觀他的眾多作品,純推理作品大多流於平庸,而叫好又叫座的作品除去《解憂雜貨鋪》這類治癒系小說,餘下的則大多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將人性置於兩難困境,並藉此討論社會人心與司法制度問題,比如《彷徨之刃》《信》等。《虛無的十字架》顯然也位列其中。
  • 背十字架的故事
    每個人都背負著一個沉重的十字架,艱難而緩慢的朝目的地前進。途中,一個人忽然停了下來。他心想:十字架實在是太沉重了,就這樣背著它,得走到何年何月啊?於是,他拿出刀,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決定將十字架砍掉一些。他真的這麼做了,開始砍十字架...砍掉後走起來,的確是輕鬆了很多,他的步伐也不由得加快了。
  • 小說:妻子被關連夜出逃,丈夫追蹤卻見她在老宅擦掉了帶血十字架
    顧霆凱幽深的眸中燃起了一團火,他咬牙克制,冷冷地開口:「既然你如此不受教,那你就沒有資格留在本少帥的房間裡。」「來人吶,將少奶奶丟去丫鬟房,讓她學學如何伺候別人!」撂下話,顧霆凱頭也不回的走了。隨後兩個五大三粗的男人闖入,將有氣無力的童桑丟進了丫鬟房。
  • 《局外人》陽光意象的荒謬:因陽光而殺人,卻受到倫理道德審判
    加繆《局外人》自1942年出版以來,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讀者的追捧,評論界的讚美,也絡繹不絕,加繆也得以此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最年輕的獲獎者之一。此時的默爾索意識很清醒:「我覺得,只要我轉身離去,所有的事情都會重新變得美好。可是在烈日的暴曬下,整片海灘都哆哆嗦嗦,熱浪從身後擠壓向我。」阿拉伯人的刀尖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讓默爾索感覺腦門上仿佛頂著一柄炫目的長劍。
  • 15、末日的審判
    希伯來書9章27節: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死亡不是結束,死亡是重新回到神面前,以後要接受神的審判。我們人所見的一切事情都會改變,人在改變,事物在改變,一切都在改變。我們根本沒有見過「永遠」的世界,但我們心裡卻有「永遠」這個概念,就是說我們心裡都裝著「永遠」,也期待著「永遠」。對結婚的新人,人們會說:「祝你們永遠幸福!祝你們永遠快樂!」。
  • 東野圭吾《虛無的十字架》:是否應該廢除死刑引發的罪與罰的思考
  • 小說:他現在的妻子不是你
    「師兄,你的好給我給我帶來困擾,希望你以後都不要再打擾我了。」江怡不等何峰開口,又接著說。「師妹,他都這樣對你了,你還維護他!」何峰無法再溫文爾雅下去,音量不自覺地提高。「夫妻兩的事輪不到你這個外人來說三道四。」沈莫寒不耐煩地說。江怡拉了拉沈莫寒,走之前他答應過自己不說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