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疑推理劇迷們終於迎來了有看頭的一部劇,《十日遊戲》。
6月2日晚上8點,《十日遊戲》在愛奇藝上線。這部只有12集的劇,精悍短小,按照更新節奏來看,兩周就會劇終。
作為愛奇藝本季重磅打造的「迷霧劇場」的排頭兵,登場方式雖然低調,但還是被劇荒折磨許久的觀眾發現了。
久旱逢甘露,開局即是8.1的成績。
這部改編自東野圭吾小說《綁架遊戲》的電視劇,細算下來,應該是國內首部改編自東野圭吾作品的電視劇。
改得怎麼樣?前幾集就見真章了。
一句話總結:服帖精妙。
結構精妙,細品有深意。
《十日遊戲》採用的是雙線並行的結構,而且這種結構還是建立在「結果先行」的基礎上。
開篇即藍山上現女屍,警方確定女屍身份。
以此開啟兩條劇情線的進行。
雙線並行的操作其實不難,但這樣操作的妙處在哪裡?
妙在給觀眾在觀看的時候,製造了兩種視角。
看綁架犯於海的視角,是普通觀眾的視角。
觀眾可以做個真正的看客,看這個年近三十的年輕人有多掙扎。
才華出眾,從遊戲公司離職自立門戶,拿高利貸支撐團隊雕琢了三年的遊戲項目,卻被投資人沈輝一口否定。
前有高利貸追債,後有年邁母親在老人院需要供養,放低姿態拿著禮品上門去求沈輝,卻見到他的女兒夜半翻牆而出。
他收留了這個看似叛逆離家出走的沈輝女兒路婕,供吃供睡服務周到。
只是再次被沈輝拒絕後,思慮再三,綁架他女兒!
蒙面綁住丟在浴缸裡,他還能冷靜地吃完盒飯,其實很有做綁架犯的潛質。
只是本劇再次就迎來一大反轉:這一綁架行為,是路婕率先提出的。
倆人都缺錢,都希望從沈輝那裡得到錢。
假綁架,一拍即合。
到這裡,觀眾視角下的這個綁架案,基本成型。
但這起綁架案的初衷不是傷人要錢,於海這個人雖時運不濟,但也看得出不是什麼壞人。那麼,開篇沈輝女兒被綁架撕票的結局,又是怎麼回事?
於是這劇另一條線,同時進行著。
警察吳宇柯轉到這個片區,第一個經手的案子就是藍山女屍案。
當天早上沈輝來報警稱女兒被綁架,再讓他來認屍確認,基本確定死者就是路婕。
跟隨吳宇柯追查真相的這條線,其實觀眾帶著自我進入探索真相的視角。
所以這劇雙線並行的結構製造了一種什麼樣的觀感呢?
一邊看於海和路婕精心籌劃綁架案,暗暗為他們的進行捏一把汗;
而另一邊,跟隨吳宇柯的節奏,他走過於海和路婕走過的路,觀眾帶著上帝視角,而他逐漸追查出觀眾不知道的細節,又有了另一種心驚。
這種讓觀眾一邊抽離一邊沉浸的觀劇體驗,太刺激了。
於海線和吳宇柯線像是一條軸線上的兩點,一個從左邊向中間出發,一個從右邊向中間出發。
當二者最終跑到中間,真相赫然而出,可堪驚豔。
而在結構改編如此精妙的同時,人物改編也十分有說服力。
朱亞文飾演的於海,有種似明非亮的氣質。
和原作角色相比,他對投資人沈輝的情感更為複雜,不是單純地被否定就心懷仇恨。
他本性純良,且對沈輝一直是敬仰的。
沈輝曾經投資過他非常欣賞的遊戲,在他的心目中,沈輝可能並不僅僅只是一個商人,是能理解自己遊戲項目內核的。
遭到沈輝拒絕之後,對於路婕要合作綁架的提議,他並沒有第一時間就答應。
他是被現實壓力捶打得無路可走,才選擇這麼做的。
朱亞文理解了這個角色,所以在這起綁架案中總有種搖擺的立場。
他是真心熱愛自己開發的遊戲項目,上門求投資姿態萎靡,只有想聽聽投資人對項目意見的時候,眼睛是發光的;他希望計劃能嚴格按自己安排的來,稍微有差錯他就要放棄。
路婕在他看來也並非只是一個籌碼,面對她的古靈精怪和柔軟感性,他也有回應。
這個角色讓人信服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在於朱亞文演得好。
被生活壓力反覆捶打的無力感,和自我內心掙扎後從內心漏出的一些反派氣質,在他身上形成了奇妙的觀感。
去見投資人之前佝僂著身體小心翼翼想取下自己額頭的創可貼,是怯懦的;
但隔著浴巾一手握住了女主的臉,隱隱透著病態的掌控欲;
細品很有質感。
金晨飾演的路婕也非常立體。
表面上叛逆嬉笑,恰當時候也有脆弱感性的一面。
時不時顯露的那種讓人無法掌握的異樣氣質,也使得整個故事的懸疑感尤甚。
這個角色和於海的互動,不僅造就了一對完美綁架案的好搭檔,兩個角色之間迸發的情感火花也為這起綁架案籠上了一層救贖的情感色彩。
綁架案裡衍生了愛情,使得藍山女屍這個結局格外悲情。
但同時,這個基礎上,故事的懸疑色彩再次被推上高潮:愛情都有了,撕票的結局怎麼來的?
這裡可以提前進行一個猜想:本周播完六集之後,下周播出的第七集,一定會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大反轉。
這個反轉怎麼來的?本周追劇的時候就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
9月24日早上,來上班的同事為昨晚值夜班的同事帶了早餐。
而這位值夜班的同事,昨晚接了沈輝關於女兒失蹤、被綁架的報案。
第二天,也就是9月24日當天,新調過來的吳宇柯接手了藍山新發現的女屍案。
報案到發現屍體,幾乎是前後腳的事。
沈輝的報警顯得剛剛好,巧合得實在讓人疑惑。
對於跟蹤自己的於海,沈輝直接拿出了路婕的照片質問對方認不認識。
此時才收到綁架郵件的他,這麼快鎖定綁架犯?
綁架後續發展是否就是被他攪亂?
劇情裡於海不被沈輝投資的那款遊戲項目,主題是「謊言」。
玩家在遊戲裡通過各類謊言來通關打怪,對比世面上爆款遊戲,這樣的主題的確有些另闢蹊徑。
沈輝不喜歡。
不是人們常規認為的,遊戲價值觀過於負面。而是覺得,遊戲主題輸出的價值觀有壓迫感。
沈輝在以遊戲觀於海,而於海曾經因為一個名為「慈悲」的絕殺招,對沈輝產生敬仰。
表面上是項目負責人和投資人的過招,本質上還是兩個人格的過招。
而遊戲投資之外,兩人還因於海綁架路婕緊密聯繫在了一起。所以到底是於海對沈輝的壓迫,還是另有真相?
有人說了假話,有人動了真心。綁架懸疑案背後,是人與情,這部愛情懸疑罪案劇,不僅有反轉心跳,還有柔情救贖,值得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