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金婚》熱播的時候我還是個不懂婚姻,不懂愛情的孩子,最近花了好幾天來把這部劇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真的揭穿了婚姻裡很多的真相,比如男人心裡都有一個紅玫瑰與白玫瑰,誰的婚姻不是一地雞毛?
就像《金婚》裡面的文麗,我小時候覺得她真的好重男輕女,已經生了三個女兒了,卻還再要一個孩子,直到現在在去重溫的時候,才發現她也並不完全是為了那個兒子,更多的原因在於她的「面子」和虛榮心。
《金婚》裡的文麗用現代的眼光來看,她其實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她們有著一份體面的工作,穩定的收入,讀過幾本國外名著,有著一些小資的浪漫主義情懷。但是這一類人都有一個特點,那就他們把面子看得比什麼都重要。
就像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就是這樣典型的例子,明明生活得十分落魄,卻為不丟面子一直在硬撐著。
再說回《金婚》文麗發了工資,就拿去買新衣服,做頭髮,甚至還去看了電影,這樣算下來一個月的工資基本就沒有了,只能吃白米飯,燉土豆了。再看看隔壁家莊嫂吃黃花魚,她一邊啃著白饅頭一邊說等我們下個月發工資,去吃大馬哈魚,大馬哈魚是最有營養的。
我之前看電視裡的彈幕說文麗真不會過日子,其實我覺得吧是她太愛面子了,她想要成為別人眼中的焦點,渴望鄰居對她羨慕的眼光,想要別人誇她年輕漂亮,生活過得很好。為了能維持這個面子,哪怕躲在家裡吃半個月的白饅頭就鹹菜也願意。
現在不是有一個很流行的詞叫「精緻窮」嗎,為了能夠過上自己嚮往的生活和擁有自己喜歡的東西,不止每個月月光,甚至還背著欠款,即使過得不怎麼樣,也要過得精緻。
其實說白了,就是為了自己的面子,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你要說文麗有多喜歡兒子也並沒有,而是她覺得沒有這個兒子自己就很沒有面子。
而且那個時代環境下,生兒子對一個女人來說絕對是很有面子的事情。但是文麗呢,第一胎是女兒她還是比較疼愛的,為了給女兒買一雙鞋她把自己的自行車票都當了。
但是她在面對自家姐姐生兒子,她最看不起的農村婦女莊嫂也生了兒子,包括自己的母親都跟她說沒有兒子不行,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她想要兒子的願望也就越來越強烈了。
第二胎還是女兒,她就覺得自己的價值沒有體現,一定要生個兒子才可以,後來第三胎還是女兒,便覺得抬不起頭了。一直到第四胎是個兒子之後,她走路都昂首挺胸的了,見誰都炫耀一番。
其實這麼看來,她也不是完全的「重男輕女」,而是有了兒子之後自己的面子都給掙回來了。這個兒子,就是她的面子。
文麗在《金婚》裡也算是個悲劇的人物,一輩子都活在別人的眼光裡,為了證明自己可以生兒子,就這樣生了四個孩子。而劇情的發展也是相當殘忍了,後期丈夫喜歡上了另一個女人,兒子不僅沒有成材還早早的就離開了這個世界。
其實,一直到現在我們身邊也不乏有這樣的一些人,為了生一個兒子,用各種偏方治療要打各種各樣的針,也沒有到非要兒子不可以的地步卻依舊有人是這樣的。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人,是活在別人的眼光當中的,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自己。
林清玄說:「不管你從哪裡來,要去到哪裡,人生不過就是這樣,追求成為一個更好的、更具有精神和靈氣的自己。」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能在有限的時光裡成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為了成為別人那種應該成為的人。
一直在想,人的一生我們究竟應該追求什麼?或許是能夠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溫暖的度過一生。雖然我們都明白這樣很難,但我還是希望你能夠不被所謂的面子禁錮,被別人的眼光所束縛,活出真正的自己。
作者:黃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