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武將排行,魏蜀吳三個陣營中哪個最強?

2020-08-27 觀古看今談人生

只談正史,只談蜀國

蜀國正史最強的武將就是劉備本人,個人認為強於二爺和丞相。

很多人覺得《三國演義》是一部吹捧了劉備的小說,實際上恰恰相反,《三國演義》實際吹捧的是關羽和諸葛亮,為了吹捧他們,劉備的形象被矮化得很嚴重

我就這麼說,正史中,整個蜀漢集團的基本盤(益州、漢中、荊州南部),都是先主親自統軍上陣打下來的。到了《演義》裡,為了塑造一個哆啦A夢一樣的諸葛亮,所以把劉備塑造成了一個事事無能的大雄:《演義》裡劉備幾乎每一場戰役,要麼靠著部將單挑,要麼就要喊著「哆啦A夢幫幫我」去找諸葛亮討主意

羅貫中筆下:正史上劉備打贏的仗,功勞都分給關羽諸葛亮;打輸的仗,依舊讓劉備自己背鍋。可以說,《演義》裡劉備的一生,就是被關羽和諸葛亮薅羊毛的一生,生生把一個梟雄寫成了一個大雄。

接下來我貼出《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對比,從小到大把先主被薅走的戰績都列出來,直接給大家看看演義為了捧諸葛亮關羽,把劉備矮化成什麼樣了。

1、打敗曹軍,殺蔡陽

《三國志》:曹公遣蔡陽擊之,為先主所殺。

《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 斬蔡陽兄弟釋疑 會古城主臣聚義

蔡陽的人頭在正史裡只在先主傳裡出現過,毫無疑問就是劉備的,三國演義真夠意思,不僅要把人頭給關羽,還要特地挑明了說在主臣聚義之前,告訴大家斬蔡陽時劉備不在,和劉備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2、攻殺徐州刺史車胄

《三國志》:先主據下邳。靈等還,先主乃殺徐州刺史車胄。

《三國演義》: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

這就更有意思了,首先不僅是《先主傳》裡說車胄是劉備的戰功,《關張馬黃趙傳》裡這裡還強調就是劉備的軍功了:先主之襲殺徐州刺史車胄,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而身還小沛。

沒用,就算你關羽本傳裡都特地強調了,羅貫中還是要強行把劉備的軍功扯給別人。而且還和煮酒論英雄放同一回裡——你都把劉備軍功全分給關羽了,還舔著臉說人家英雄?當讀者傻?

3、博望坡火攻擊敗夏侯惇于禁

《三國志》: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設伏兵,一旦自燒屯偽遁,惇等追之,為伏兵所破。

《三國演義》:三十九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博望坡之戰是劉備集團對曹操集團的第一次大勝,打敗了夏侯惇于禁兩巨頭,而且博望坡之戰發生的時候,離諸葛亮出山還有好幾年!可沒辦法,如果說之前貶劉備還都可以忽視,從這裡開始演義為了捧諸葛亮算是不要臉了,羅貫中眼裡,劉備怎麼能有這麼強的軍事能力?不行,必須要穿越時空把諸葛亮搞出來,把劉備的功勞全撈走。

4、徵服荊州南部

《三國志》:先主表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徵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皆降。廬江雷緒率部曲數萬口稽顙。

《三國演義》: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戰東吳兵 孔明一氣周公瑾 第五十二回 諸葛亮智辭魯肅 趙子龍計取桂陽 第五十三回 關雲長義釋黃漢升 孫仲謀大戰張文遠

這是最最最不要臉的地方了,正史上劉備在這一時間段裡的軍事功績達到了頂峰,連戰連勝,吞併城池,降服將領,到了羅貫中那裡,估計羅貫中也覺得把這麼多軍功全分給諸葛亮或關羽某一個人未免太過了,可羅先生依舊連一點軍功都沒給先主留,​一頓砍瓜切菜,什麼關張趙雲諸葛亮全來把劉備的軍功全禍禍完了。要不要臉啊?這些人本傳裡都沒有任何取荊州的記錄,羅大神為了凸顯劉備全靠部下的無能形象,就硬把他的功勞給部將身上貼啊?

5、攻取益州,打敗 名將張任、名臣李嚴 等人

《三國志》:先主大怒,召璋白水軍督楊懷,責以無禮,斬之。乃使黃忠、卓膺勒兵向璋。先主徑至關中,質諸將並士卒妻子,引兵與忠、膺等進到涪,據其城。璋遣劉跂、冷苞、張任、鄧賢等拒先主於涪(益部耆舊雜記曰:張任,蜀郡人,家世寒門。少有膽勇,有志節,仕州為從事)皆破敗,退保綿竹。璋復遣李嚴督綿竹諸軍,嚴率眾降先主。先主軍益強,分遣諸將平下屬縣,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將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陽,惟關羽留鎮荊州。

《三國演義》: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計捉張任 楊阜借兵破馬超

正史裡明明白白地講了,是劉備先打爆了張任等人,又降服了李嚴,之後軍勢越來越大,才召諸葛亮等人入蜀來「分遣諸將平下屬縣」的(攻益州整個過程就是劉備個人軍事能力的體現,他沒有帶關張趙雲諸葛亮,而且三國志上明白說了「左將軍縣軍襲我,兵不滿萬,士眾未附,野谷是資,軍無輜重」,劉備帶著幾千人,沒糧草沒補給,劉璋先後派了一堆將領帶著四五萬人先後來阻擋劉備,全被劉備打爆),「亮與張飛、趙雲等率眾溯江,分定郡縣,與先主共圍成都」已經是在先主打敗張任、降服李嚴之後的事了。到了三國演義裡,羅大神又來薅劉備的羊毛,張任?孔明活捉的;李嚴?孔明降服的。先主?哪涼快哪呆著去吧

而且羅貫中自己都拎不清,演義裡面當你降服了敵人,這個人要麼赴死,要麼感謝對方的恩德投降。結果《演義》裡,先把正史上劉備降服李嚴的事改成是諸葛亮降服的,結果李嚴投降諸葛亮之後,又按正史把李嚴描寫成諸葛亮政敵,無語了

6、漢中之戰,大破夏侯淵、張郃、曹操

《三國志》:先主次於陽平關,與淵、郃等相拒。二十四年春,自陽平南渡沔水,緣山稍前,於定軍興勢作營。淵將兵來爭其地。先主命黃忠乘高鼓譟攻之,大破淵軍,斬淵及曹軍所署益州刺史趙顒等。曹公自長安舉眾南徵。先主遙策之曰:「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及曹公至,先主斂眾拒險,終不交鋒,積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軍還,先主遂有漢中。

《三國演義》:七十二回 諸葛亮智取漢中 曹阿瞞兵退斜谷

漢中之戰,是劉備集團和曹操集團的大規模正面對決,雙方集團首領——曹操劉備二人都親臨戰陣,也就是這一次大勝之後,劉備才有了進位漢中王的底氣。整個過程都是劉備從戰術到戰略上對曹操集團的完勝,戰術上劉備抓住時機斬殺曹操集團核心大將夏侯淵,戰略上料敵決勝千裡之外而擊敗曹操。打下了稱漢中王的物質基礎,而!且!整個漢中之戰裡,諸葛亮是在益州搞內政的,一線指揮和諸葛亮一毛錢關係都沒有!《諸葛亮傳》裡,有諸葛亮幾乎全部戰役的記錄,從荊州到益州到平南蠻到北伐,唯獨漢中之戰,半個字都沒提!結果到了羅貫中筆下!呵!又把諸葛亮從成都調到先主身邊,說是諸葛亮智取漢中,先主每件事都要聽諸葛亮如此如此,活脫脫的大雄一個。

上面列出的事件按著時間順序,先主的表現越來越強,取得的戰果越來越輝煌。但不變的是,先主的戰果再大,都要被諸葛亮和關羽兩個人薅羊毛薅走!到了最後的夷陵之戰了,劉備打輸了,羅貫中倒是把鍋全扣劉備頭上了。打完了,來一句「劉玄德不曉兵法」、「孔明看訖,拍案叫苦曰:『是何人教主上如此下寨?可斬此人!』」,我真服了,你偷了劉備那麼多戰績按別人腦袋上,完事了來一句劉備不懂兵法甩鍋?羅灌水真牛!

正史上劉備不說戰神,也算是一代名將!劉備一輩子軍功赫赫,荊州、益州、漢中都是先主親徵打下來的!結果到了羅貫中筆下,這些功勞全是關羽諸葛亮的,最後打輸了夷陵之戰(還是因為關羽丟了荊州發動),羅灌水倒是把鍋全扣劉備頭上了……把劉備薅羊毛薅成一個窩囊廢,然後說他不懂兵法,絕了!

我給大家列三個人

A:平南蠻,多次北伐在隴右擴張獲得了領土,鞠躬盡瘁,但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B:攻打樊襄,殺敵斬將威震華夏,然後輸了,丟了荊州

C:南徵荊州,徵服四郡。攻打劉璋,兵不滿萬軍無輜重,而屢破蜀將,盡取益州。討伐漢中,斬殺夏侯淵,再敗曹操。整個國家95%的版圖都是他親徵打下來的,最終因B丟了荊州,而發動夷陵之戰,大敗。

這三個誰是蜀國第一名將?反正在羅貫中筆下,要麼是A要麼是B。至於C?不過是一個「不曉兵法」的、被A評價成是「何人教主上如此下寨?可斬此人」的大雄而已。

相關焦點

  • 權謀天下爭霸三國,這些精品完本小說,顛覆你對魏蜀吳的認識
    三國小說只有劉關張嗎?其實還有許多可以書寫的文臣武將,這些以三國為背景的小說,每一本都寫得很有新意,今天就推薦幾本,希望有各位老鐵喜歡的。但是這本小說的男主穿越的卻不同尋常,他沒有穿越魏蜀吳中的任何一位名將雄主,而是穿越成了陶謙的長子陶商。陶氏一族在群雄中是屬於比較弱的,按照歷史來說很快就要被滅了,所以男主為了活下去必須改變命運,於是在三國當起了偽君子。從男主穿越後身份就可以知道這是一本不走尋常路的三國文,本書風格歡樂,主角配角智商在線(會坑人),老鐵們可以試試。
  • 三國中最古怪的東吳:滿身的主角光環卻又毫無存在感
    三國讀者中,大部分人的代入感和認同感大概都是給了蜀國,蜀國也無疑是三國頂流明星最多的一國,劉關張,五虎將,多智近妖的諸葛亮,蜀國核心陣容拉出來一溜幾乎都是頂流。而魏國因為實力最強,加上君主曹操的個人魅力在近些年有後來居上的意思,同樣粉絲眾多。
  • 若黃易沒有仙逝,他很有可能會寫一部以三國為背景的武俠小說
    照此發展,如果黃易先生不是突然仙逝,估計他一定會寫一部以三國為歷史背景的武俠小說。因為在《邊荒傳說》中的任遙就是曹魏的後裔。可見黃易先生的筆觸已經開始伸向了三國。在《邊荒傳說》中,黃易先生獨創九品高手榜,而且分別內九品與外九品。而九品高手榜的靈感則來自於曹魏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即為分上三品,即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三品則是中上,中中,中下;下三品是下上,下中,下下。
  • 《三國演義》中的武力排名,小霸王孫策能達到公認的第九名麼
    首先,孫策偏居江東,缺少與強力武將直接交手的機會。雖說有挾死於糜、喝死樊能之威,但二人畢竟名氣不顯。孫策最大的展示機會就是大戰太史慈一役了。太史慈作為一流名將無太多異議,只是其戰力究竟是怎樣高度,還需要細緻分析一下。在北海救孔融時,太史慈單槍匹馬、鋒芒畢露。可對方畢竟是流寇,所以此戰不足以凸現戰力。
  • 《三國演義》中郭嘉、司馬懿、諸葛亮、陸遜誰是三國最強軍師
    三國時期能人謀士層出不窮,能在歷史上留上一筆的都是非凡之人,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各方勢力都有自己的智囊團,其中最為出彩的算是各方軍師了。曹魏方前有郭嘉,後有司馬懿,蜀漢方有諸葛亮,東吳有陸遜,那麼郭嘉、司馬懿、諸葛亮和陸遜誰才是三國最強軍師呢?
  • 三國武將排名,文鴦力壓關羽擠進前5,第一不是呂布?
    文鴦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三國猛將,他的突圍能力幾乎跟趙雲差不多。在《三國演義》「文鴦單騎退雄兵」那一回中,文鴦一人殺入敵軍大陣後,斬殺曹將三十餘員,接著突圍而出。魏軍看文鴦只有一人,於是百員魏將前來追殺文鴦,結果文鴦自己打退了「百員魏將」的三四次進攻,一句「鼠輩何不惜命也!」讓我深深的記住了文鴦的名字。
  • 《最強武將傳》和《憶讀書》讓我去領略了趙子龍的忠和關雲長的義
    《最強武將傳》讓我領略了趙子龍的「忠」要說在三國演義系列動畫《最強武將傳》中人氣最高的角色是誰,我想答案肯定是諸葛亮和趙雲了,諸葛亮就不用說了,因為他是《三國演義》小說作者的專寵,所以他人氣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趙雲則是因為他的綜合素質較高,所以喜歡他的人自然就數不勝數了。
  • 三國連環畫之《三國歸晉》,兩位大師聯手打造的經典之作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三國演義》連環畫,最後一冊是《三國歸晉》,雖然是全書大結局,但出版時間比較早,1957年底即問世。其畫作者是連環畫史上最著名的一對黃金組合,張令濤先生和胡若佛先生。創作本冊時,正值兩位畫家的巔峰時期,因此,本冊藝術水準相當之高,稱得上是整套三國連環畫的扛鼎之作。
  • 數說三國
    ,但三國武將中生肖前三卻是狗、猴、馬,屬牛的最少。  當然也有個例,如圖中最右邊那些,活了96歲的吳將呂岱,相傳活了95歲(更可信的是74到83之間)的蜀將廖化(《三國志》)  再來看看從公元184年黃巾起義開始,哪一年三國中的武將死亡人數最多?是208年...那麼這個鼠年發生了什麼?
  • 《三國演義》:如果呂布被俘後輔佐曹操,還有三國鼎立的形成嗎?
    那麼在下邳城,呂布兵敗被俘後,假如曹操沒有殺他,而是像張遼一樣,收為己用,對後來的魏蜀吳三足鼎立有多少影響?俗話說:「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作為三國武將第一人,當年在虎牢關前,劉關張三人聯手才勉強擊退他。武力值自然不必多說,再加上赤兔馬和方天畫戟的加持,更是錦上添花。
  • 《三國群英傳8》文丑、華佗武將技及新武將立繪公開
    今日(11月27日),《三國群英傳8》官博曝光上期猜武將立繪活動的答案,並公布對應的武將技。文丑,東漢末年冀州牧袁紹帳下的大將。建安五年,袁紹命文丑率五六千騎追擊曹操,進至延津。文丑武將技——捨生忘死:在34秒內,對我方全體武將加持復活鎧甲狀態,若在狀態持續時間內死亡,則會原地復活並恢復滿體力。
  • 三國演義死的最可惜, 最慘的三個人、一個能救蜀、一個能興魏!
    三國是一段傳奇的歷史,經過羅貫中《三國演義》的虛化,更讓這段歷史撲朔迷離,讓無數專家學者研究不止。一般人認為,三國裡有四個人死得最可惜,只要他們不死,每個人都能改變三國歷史的走向。三國演義死的最可惜,最慘的三個人。一個能救蜀,一個能興魏!
  • 倒說《三國演義》第一回,晉失鹿天下三分 魏蜀吳三主爭雄
    歸命侯孫皓與此同時,晉朝朝中大臣曹奐廣得人心,又手握兵權,就在大臣的擁戴下,廢了晉武帝司馬炎,立國號為魏,登基為帝。話說劉禪逃出洛陽之後,在門客鄧艾的幫助下,偷渡陰平,擺脫了魏軍的追蹤,成功逃到了蜀地。
  • 玩《三國志11》戰報202,蜀帝劉禪下詔,舉國之力進行滅魏大計
    各位讀者好,我是慕橙歷史,讓我們一起去還原回顧那一段熱血的三國劇情,此劇情劇本是開始於公元225年7月的南蠻徵伐,諸葛亮南徵孟獲,上一篇戰報的遊戲暫停時間點停留在公元265年9月21日,如今再度開啟遊戲時間。
  • 《三國群英傳8》新立繪圖 曹丕曹仁武將技公布
    今日(12月17日),《三國群英傳8》官博曝光上期猜武將立繪活動的答案,並公布對應的武將技。曹丕,文武雙全,博覽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累遷五官中郎將,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建立了魏國。曹丕武將技——典論論文:將全體敵方武將卷到自身面前,並造成431%武力傷害。
  • 《神話版三國》:呂布單槍匹馬鑿穿萬人部隊,趙子龍一劍斷山
    在眾多三國類作品中,《神話版三國》絕對稱得上三國類小說最優秀系列。當三國成為神話,呂布單槍匹馬鑿穿萬人部隊, 趙子龍真心龍魂附體了,一劍斷山,這真的是人? 典韋單人護著曹操殺出敵營,當那些霸主不在內戰,奇才沒有耗損,而是一致對外,那三國又會變成怎樣一個世界?
  • 《三國殺》最難念名字的武將,母兵臉申請出戰
    01三國扯扯扯說起這三國殺啊,不得不感慨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就很多人的名字你都不會讀,你就說尷不尷尬!「咱沒文化就直說唄,不丟人不丟人嗷」「邊倆去,我就說幾個人名你都不認識」你且看著,潘濬,麴義,禰衡,逄紀。
  • 三國兵器譜!盤點三國時期都有哪些神兵利器
    只可惜,現在市面以三國為題材的遊戲雖眾,卻僅僅寥寥數款還原了神兵利器的寫意風貌。就這,我們還時常能看到張郃帶著雌雄雙股劍,在長坂坡上震撼曹軍的奇葩場面。說實話,在大部分人心目中,其實更希望能看到神兵得遇明主的三國遊戲,而不是簡簡單單將武將、文臣、裝備數值化,讓曹操騎著赤兔馬拿著丈八蛇矛大殺四方的&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