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日長宜讀書
談起推理小說,你會想到誰?
柯南道爾?
福爾摩斯?
松本清張?
還是會和我一樣,第一反應是心愛的阿婆(中國讀者對阿加莎的愛稱)?
阿加莎·克裡斯蒂,1890年出生於英國。
從二十多歲開始寫作,直至85歲逝世時,一直勤耕不輟,一共出版了80多部偵探小說。
英國女王授予她「偵探女王」的桂冠;
金氏世界紀錄統計她為人類史上最暢銷的著書作家。
她的作品被翻譯成103種語言,總銷量突破20億冊。
僅次於聖經和莎士比亞。
在她締造的推理王國裡,她將帶有濃鬱血味的謀殺化為一種可以欣賞的藝術,
並將心理學和談話藝術在破案過程中運用到極致。
她筆下塑造的大偵探波洛形象深入人心:
「波洛的外貌十分特殊,身高不及五尺四寸,但是擁有極高貴的情操。
他的頭型仿若雞蛋,總是傾向一側。上唇留著筆直工整的八字鬍。全身上下保持著一塵不染。
我相信,如果可以選擇,他寧可讓身子挨顆子彈,也不願衣服沾到髒灰。」
他最引以為傲的是他腦子裡那些灰色的腦細胞。
沒有兇手可以逃過他的審視,沒有迷局不能被他洞察,就像黑暗之於光明。
而這就是阿婆終此一生都在追求的正義。
下面推薦幾本我最喜歡的阿婆的書,希望也能打動你。
豆瓣截圖
著名富商夏塔納先生我們的大偵探波洛參加一次特殊的私人聚會。
同時還邀請了另外三位偵探,包括著名的偵探小說家、蘇格蘭場的警司與政府密探。
與此同時到場的還有夏塔納要展示的特別的收藏:
四位完美的兇手——「一個個都成功地僥倖逃脫了制裁!」
一場牌局,風流湧動,殺機四現。
就像一出在舞臺上的恐怖表演。
晦暗的燈光下,某個角落裡,上演的是匕首和鮮血。
而當最後燈光全部驟然打開,謀殺徹底裸露在眾人面前時,
膽小羞怯的小姑娘、大膽細心的醫生、足智多謀的少校、冷靜睿智的老奶奶,
這四個人中,究竟誰才是那個真兇?
他們過往的人生中,還隱藏著哪些秘密?
書名所謂的底牌,
又到底指的是什麼?
要想成功執行一次謀殺,通過必須預先構思好每一步細節,考慮一切可能的偶然因素。
時間務必精確無誤,地點務必精挑細選。
嚴密完整的推理,最後解開真相時的反轉再反轉,
以及阿婆關於整本書的精妙絕倫的布局與文風,
絕對會讓你看完大呼過癮。
孤島懸疑首創,阿加莎最負盛名的作品之一。
十個相互陌生、身份各異的人受邀前往德文郡海岸邊的一座孤島上的豪宅。
客人到齊後,主人卻沒有出現。
當晚,一個神秘的聲音發出指控,分別說出每個人心中罪惡的秘密。
接著,一位客人離奇死亡。
暴風雨讓這座小島與世隔絕,所有能藏人的地方他們都找遍了但仍一無所獲。
這只能說明兇手就在他們十個人之間!
「殺人兇手之所以能夠肆無忌憚,正是因為我們這些受害者對對象毫無戒心。
從現在起,我們應該考察我們中間的每一個人為自己的責任。
切勿大意,謹防危險。」
屋外的風雨飄搖徹底斷絕了他們逃離的生路。
《十個士兵》這首恐怖童謠的一步步應驗,
更是使它成為了籠罩在這座孤島上的死亡咒語。
十個小士兵,出門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個只剩九;
九個小士兵,秉燭到夜半;清晨叫不答,九個只剩八;
八個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連不離去,八個只剩七;
七個小士兵,舉斧砍柴火;失手砍掉頭,七個只剩六;
六個小士兵,捅了馬蜂窩;蜂來無處躲,六個只剩五;
五個小士兵,同去做律師;皇庭判了死,五個只剩四;
四個小士兵,結伴去海邊;青魚吞下腹,四個只剩三;
三個小士兵,動物園裡耍;狗熊一巴掌,三個只剩倆;
兩個小士兵,日頭下面棲;毒日把命奪,兩個只剩一;
一個小士兵,落單孤零零;懸梁了此生,一個也不剩。
十個人剛好對應十個小士兵,一人一種死法。
而到最後海上風浪停止,生門終於打開之時,
島上卻只留下了十具屍體。
結局即書名,無人生還。
這場謀殺大案的兇手,
到底是誰?
「那就讓我們看看,聰明的波洛先生到底有多聰明。」
化名ABC的連環殺人狂按照列車時刻表的字面順序,一步步實施殺人計劃。
他狂妄地向波洛發出挑戰書,整個英國因此陷入恐慌。
A:安德沃爾
B:貝克斯希爾
C:徹斯特
……
每成功犯下一條命案,兇手就更為自信。
但波洛,卻似乎總是遲到一步。
接連到來的死亡,防不勝防的罪惡。
故事的最後,到底會走向何方?
又為什麼波洛的好友黑斯廷斯會評價這次案件為「波洛顯露出了真正的天賦」?
「如果要將一片樹葉藏起來,只要創造出一整座森林就能辦到。」
一根針什麼時候最不起眼?
就是它在針氈裡的時候;
一起謀殺案什麼時候最不會引人注意?
就是它在一系列謀殺案裡的時候。
這種案件的設計方式至今都仍在被很多作品借鑑和模仿。
非常經典,很值得一看~
同名BBC英劇已於2018年12月上映
我最愛的一本。
通過一場謀殺案,我們最想看到的是什麼?
不是鮮血淋漓的現場,不是法網恢恢的抓捕。
而是兇手的心理歷程。
而阿婆在這本書中對此的刻畫幾乎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樁十六年前的謀殺案,五個可能的兇手,分別對應他們口中五種事實的真相。
幾乎已經不可能找到的當年的證據、甚至絕大多數可能已經逝去的證人,
都讓這樁案件愈發地晦澀不清。
但波洛卻並未被這嚇倒,因為他知道:
隨著時間的推移,
人的記憶會忘掉一些表面的東西,
但卻會保留下來更重要的事情。
看似只能永遠沉寂的真相,
就這樣在波洛與五位嫌疑人的談話中被予以光明。
跟著阿婆一起逐漸探進曲折搖曳的人性迷宮:
你也許會發現一個嚴肅而備受尊敬的人,
在私底下其實粗鄙不堪,
而一個庸俗的、只懂賺錢的生意人,
暗地裡卻可能對一件精美的藝術品青睞有加;
冷酷無情的人,
也許會懷著一顆鮮為人知的仁慈之心,而慷慨大方。
樂善好施的人,
本性中卻可能隱藏著深藏不露的殘酷無情。
真真假假,暗線密布。
謎面精巧,謎底華麗。
不到最後波洛徹底向眾人揭發兇手的那一刻,
你永遠不知道結局有多精彩。
小心不要猜錯兇手哦。
「我總認為死亡最能引出人性卑鄙的一面。」
在阿婆的這些書中,
你窺見的是那些現實生活中希望你永遠沒有機會見識過的深淵。
因為不管你凝不凝視,不要忘了,深淵一直都在。
書中的謀殺也許是假的。
但人性,卻一直是真的。
所以我們應該時刻擁有對人性中惡的那部分的警覺。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也切不可無。
生性懦弱而又心地善良的人,往往最容易背信棄義。
一旦他們對生活抱有怨恨,他們原有的一點道德力量便會被怨恨消耗殆盡。
通過這些書窺見人性的黑暗,
在阿婆構建的這個虛構的世界中經歷完恐懼與戰慄,
再掉頭回返,重回光明的現實。
就像玩一場模擬遊戲,
你能擁有體驗,但你卻並不會受傷。
在書中,你是安全的。
所有曾在紙頁中經歷過的太陽下的陰影,
都只是為了喚醒你對危險的靈敏嗅覺。
希望你不會因為書中的外國人名難記就被勸退。
因為它們的精彩,真的值得你的時間。
相信我。
本文作者:95後在讀工科女博士,喜歡讀書,喜歡碼字,更喜歡和你共讀的每一秒時光。很開心能遇見你呀~
日長宜讀書,日子很長,我只想與你共讀每一本好書~
想了解更多精彩,記得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