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田小娥被迫泡陰棗,求自由卻遭群暴:偏見何曾饒過女人

2020-11-03 文山

第一次讀到陳忠實的《白鹿原》中郭舉人吃泡陰棗時,我內心就有種強烈的厭惡感。

那時候的人真的傻到這種地步嗎?用下體當藥爐泡出來的陰棗,也可以當做養生的藥材?越想越讓人頭皮發麻。



當我讀完整部小說,細細回想起來,才有所體會:泡陰棗的細節固然令人厭惡,但正是這些細節,決定了《白鹿原》是部民族史詩巨著,甚至它在某種意義上折射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內,女性被偏見困擾的不爭事實。

何謂「陰棗」呢?

陰棗也叫「牝甘」,在古代正式稱呼為」陰棗「,在道教書中經常出現,封建迷信的產物在現代人看來難以置信,但在古人看來卻是甘之如飴的養生秘寶。

《白鹿原》中20多歲的田小娥在傳統婚姻束縛下,嫁(賣)給70多歲的郭舉人後,除了被正房太太折磨欺負外,主要的作用就是做活體藥爐,專門給郭舉人泡陰棗。

這種近乎變態的摧殘方式,既踐踏人心,也折磨身體。

《白鹿原》是否涉嫌誇大或杜撰呢?

答案是否定的。

紀實類文學的一大特點就是真實性,儘量的還原諸多歷史細節,從這一點上來說陳忠實完全做到了。

在寫《白鹿原》時,陳忠實在西北各歷史館查閱資料,翻閱《藍田縣誌》時,他發現一部二十多卷的縣誌,竟然有四、五個卷本,用來記載貞潔烈女的姓氏名字。

地方縣誌有一半用來記錄慘死的貞女,可以想像當時女性的生活糟糕到什麼程度。

這些女人從生下來的那一刻,就被三綱五常捆死了。一生忍受男人的折磨,和群眾偏見的煎熬,若是反抗,等待你的就是田小娥的命運。

田小娥受不了郭舉人的虐待後,跟家裡的短工黑娃一起私奔,想要追逐自由和幸福。

可在到處都是偏見的世界裡,沒有一寸土地是自由的。

私奔後的田小娥,沒有任何人接受她,人見人罵,來佔她便宜的無賴都是一邊吃幹抹淨一邊嫌棄。在忍受饑荒與欺騙之後,田小娥最終死在了黑娃父親的長矛下。

從《白鹿原》來看:很長一段時間裡,有很多女性既沒有死在生老病死,有沒有死在幸福安樂,而是死於道德的偏見,與群氓的群暴。

陳忠實把這些摧殘人性的東西,通過文字的方式記錄在小說《白鹿原》中,既是對那個時代女性遭遇的記錄與批判,也是對人文環境的思考。

隨著文明程度的增加,現在女性的地位也許比過去要好了很多,沒了買賣婦女和包辦婚姻,但依然有很多對女性的偏見,它們要麼變了種形式,要麼冷不丁的就會從一些陰暗的角落釋放出來。比如:

不結婚的女人就是不孝

不生孩子的女人就是原罪

漂亮的女人就該只做個花瓶

被騷擾的女性都是因為穿得太少

…..

等等的一切都說明,社會對女性的偏見依然存在,道德價值觀對女性的束縛依然存在。

但說來也許你不信,女性是最不該被歧視的,不必說道德是否正義,也不必說文明的進程這樣決定,光是從基因是否優秀的角度來說,女性都是該被尊重的那個群體。

萬維鋼在他的新書《你有你的計劃,世界另有計劃》中,講了很多顛覆傳統世界觀的認知,其中一個就是關於女性和男性比誰更優秀的問題。

表面上看,世界各國領導人幾乎都是男性,各大公司的掌舵人也一般是男性,似乎我們總是會認為男性比女性更優秀,實則不然。

根據調查研究發現,中國最近幾十年的高考成績,都是女生領先於男生。美國2014的一項研究關於過去100年的數據的大規模研究更是表明,女生的成績在哪個國家都比男生好。

有人還通過實驗證明過,一個團隊中女性越多,團隊的合作水平就越高,如果全是女的,合作水平就最高。

而之所以會出現男性比女性更優秀的現象,根據心理學家蘇珊.平克的調查,是因為女性自己選擇的問題,她們做的選擇既兼顧了自己的生活、家庭,也兼顧了業餘愛好。而那些在職場上表現出色的男性,大多是因為他們更極端,只專注於自己的事業。

也就是說,以群體為單位來看,女性其實付出得更多,犧牲得更多。

所以,女性是不該被偏見歧視,不應該被群暴對待的。

可現實中若有若無的偏見,以及《白鹿原》中田小娥所折射的那代女性,卻都在闡述一個事實:偏見從未饒過女人。

不知道,你看到這是否對女性又有了一個新的認知呢?
其實,在得到「偏見未曾饒過女人」這個思考之前,我對看完的《白鹿原》的感觸是沒那麼深的。

它雖然作為中國民族史詩的一本名著,以近代中國為背景藍圖,描寫中國幾千年封建帝制結束後的混亂農村,但由於畫面太過宏大,需要一點一點解讀才能讀出東西,才能找到與現實相關聯的思考。

小說中人物故事線清晰明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立故事線,每個人物抽出來解讀都會得到一些新東西。

田小娥泡陰棗,追逐自由,遭遇pua,被公公陷害,每每看到這些情節,你都會在心裡升騰起很多東西,更是能在其中看到周圍人的影子。

《白鹿原》記錄了黃土高原上的一段民族記憶,有人物的興衰榮辱,鄉村的歷史變遷,社會的人間冷暖。

看過的人,也許會覺得《白鹿原》中一些關於性的露骨描寫略顯粗俗。甚至《白鹿原》在《當代》發表時,出版社內部對《白鹿原》中的露骨描寫也很顧忌。

其實就像我在 中說的一樣:真正牛掰的作者,真正牛掰的作品,永遠是文字露骨但讀之坦然而不做作。

所以,根本沒什麼。反倒是,這樣的紀實性與文學性兼具的作品,能讓人體察到最真實的人性,從而讓人關聯到現實生活中,得到一些直擊靈魂的思考。

想要縱觀全局感受複雜人性激發思考,或者想要了解《白鹿原》中田小娥故事的來龍去脈,強烈建議讀一讀無刪減版的《白鹿原》。

這部被文學圈高度認可的民族史詩作品,雖然其作者陳忠實已經離世,但文字中所記載的宏大畫卷依舊如新,傳遞的人性思考永不過時。

(點擊上方卡片即可了解無刪減典藏版,一起靠近經典,細讀經典

相關焦點

  • 白鹿原:郭舉人用「泡陰棗」強身?看田小娥是怎麼泡這些棗的
    「小女人順手抽了他一個嘴巴,抽得很重不像玩的。黑娃啞了口,後悔自己忘乎所以說錯了話。小女人隨之就 坐起來,把那個尿盆拿到黑娃跟前。黑娃欠起身一瞅,黃蠟蠟的尿裡頭飄著三顆棗兒,已經浸泡得肥大起來。在長工黑娃勾搭上他的小妾田小娥後,他非常憤怒,但他還是有一定的城府的,而且這個城府跟心機並存。
  • 《白鹿原》:郭舉人娶田小娥的用意,這就是人性?
    難道讓田小娥守活寡這樣活著嗎?不過,如果不是黑娃去打長工,也不會認識跟相好田小娥了。這就是當是那個年代,貧富差距太大,窮人家的女兒,不值錢,命運自己無法掌控。郭舉人讓這個處子的田小娥,美貌的姑娘當了是當作泡陰棗的藥爐。你說這個姑娘,看到那憨厚的黑娃,能不動心,情願被冒著打死,也要跟黑娃雙宿雙飛,這就是開始田小娥更悲催的命運開始。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覺得有價值的選擇。
  • 白鹿原:處子之身被生父賣掉,成泡陰棗的藥爐,田小娥為何如此慘
    小女人順手抽了他一個嘴巴,抽得很重不像玩的。黑娃啞了口,後悔自己忘乎所以說錯了話。小女人隨之就坐起來,把那個尿盆拿到黑娃跟前。黑娃欠起身一瞅,黃蠟蠟的尿裡頭飄著三顆棗兒,已經浸泡得肥大起來……」相信看過《白鹿原》這本書的人,對「泡陰棗」這段應該是非常熟悉了。
  • 《白鹿原》:田小娥的死,是黑娃造成的
    《白鹿原》中最悲慘的人物,當屬田小娥。她可以說是從從頭悲慘到結尾,最後還來了一個不得善終,被自己愛的黑娃的「大」給殺死了。1、黑娃第一次放棄田小娥郭舉人買田小娥是有目的的,他只把這個貌美如花的年輕姑娘當成了自己返老還童的工具,他要用田小娥來「泡陰棗」,郭舉人的老婆對田小娥也是一種仇視的態度。在這樣家庭裡生活的田小娥,早就在在生理、心理上被郭舉人兩口子折磨得痛苦不堪,甚至不知不覺中內心也有了一種叛逆的心理。
  • 白鹿原:田小娥書香出身,淪為70老漢藥爐,每天往身體塞三顆棗
    而《白鹿原》正是通過對田小娥不幸經歷的描述,來對幾千年腐朽的封建禮教的批判,來讓大家擁有更多值得反思的地方。田小娥雖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作為女性卻依然逃脫不了悲慘的命運。她被父親賣給了郭舉人,這郭舉人不但70多歲了,關鍵是這個糟老頭子還一肚子壞水。他明面上是把田小娥娶來當妾,其實卻是讓她成為自己泡陰棗的藥爐。
  • 白鹿原:田小娥臨死時說的話,到底羞了誰的臉?
    「這也是我讀完《白鹿原》對田小娥這個人物最深刻的感受,我只想問,難道生而為美麗的女人有罪嗎?當然有罪,在舊時代封建男權社會中,男人只是把田小娥當做洩慾的工具和奴隸,而女人則只把他當做勾引人的狐媚蕩婦,在他們這些吃人的人眼中,田小娥不僅有罪,而且罪大惡極
  • 《白鹿原》中最悲慘的女人田小娥:如果說有錯,可能就是太漂亮了
    田小娥和瑪蓮娜兩人本身並沒有錯,錯的是時代,錯的是她們是女人,而且是漂亮女人。田小娥被賣給郭舉人田小娥並不是出身於普通農民家的女人,而是出生於書香門第之家。按理說這樣的家世應該給田小娥提供一個無憂無慮的生長環境,最後嫁給心愛之人共度一生才對。可奈何田小娥的父親是一位讀書人,而且是一位迂腐、古板又愛慕虛榮的讀書人。
  • 《白鹿原》:田小娥被迫給舉人老爺「泡棗」,她的反擊方式絕了
    做妾時的奇葩遭遇:在《白鹿原》中,田小娥是個悲劇色彩極為濃厚的角色。在媒人的撮合下,田小娥嫁給了將軍寨的郭舉人為妾。而正是這看似門當戶對的婚姻,卻成了她悲劇的開始。郭舉人六十多歲,憑著殷實的家底和粗略的拳腳功夫,在清末的科舉考試中得了個武舉人的頭銜。田小娥嫁到郭家之後,名義上是偏房妾室,實際上,她在郭家的地位跟一隻豬狗差不多。
  • 《白鹿原》:田小娥人物淺析,什麼樣的女人才能過好這一生?
    陳忠實老先生在創作手記《尋找屬於自己的句子》卻裡說,田小娥是整部《白鹿原》中,他構思出來的第一個角色。《白鹿原》這部作品對這個純樸、善良、無助、無辜而又劣跡斑斑的女性進行了濃墨重彩地描述。陳忠實老先生筆下:「生的痛苦,活的痛苦,死的痛苦是她一輩子的寫照。」一、人性本能的壓抑與禁錮的欲望田小娥出生於書香門第,是個接受封建倫理教育的沒落秀才的女兒,被貪財的父親賣給年齡可以當爺爺的郭舉人做小老婆。
  • 談《白鹿原》中的田小娥
    《金瓶梅》中,潘金蓮是母親謀生的手段;《白鹿原》裡,田小娥也是父親田秀才巴結權貴的手段。青春年少的田小娥與其說是郭舉人的小妾,不如說是其性奴和奴隸。她是郭舉人發洩慾望的對象,還像畜生一樣每晚被要求在下體塞三個棗,以實現郭舉人「延年益壽」的幻想。
  • 《白鹿原》:田小娥為何委身於鹿子霖,陳忠實:因為黑娃
    白鹿原》中村民眼中&34;、&34;、勾引男人的女人。黑娃帶著她來到白鹿原後,族長白嘉軒拒絕他們進入祠堂成婚,公公鹿三罵她&34;,不讓她踏進家門。一個敢於向不公的命運進行抗爭的女人,她的一生令人可憐、可悲、可嘆。
  • 年輕貌美的田小娥,為何會成為白鹿原上最不安分的女人?
    白孝文也是田小娥主動的。田小娥敗壞白孝文,目的很明確,就是抹黑白嘉軒,給白嘉軒的心裡添梗,誰讓他把自己綁到祠堂挨了一頓打。 從舉人老爺到黑娃,從鹿子霖是白孝文,田小娥就是在四個男人逐漸過渡中,慢慢的變成了白鹿原上最不安分的女人。
  • 白鹿原:田小娥,一個用身體來尋求歸宿的苦命女人
    《白鹿原》這部作品被翻拍成了電視劇和電影,依舊保持了它那經典的內容,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其中對田小娥這個女性人物的刻畫從來沒有絲毫的減弱,在大時代背景下,族長白嘉軒見證了白鹿原的一切變化,而田小娥還是難逃社會的毒打,這個用身體來尋求歸宿苦命女人到底錯在哪呢?
  • 田小娥:「我該何去何從?」——《白鹿原》
    一般情況下,女人對於比自己優秀的女人,都會產生一種自發的敵意,尤其是處於同一個屋簷下的時候。 田小娥每一天還要被大房逼迫著「泡棗」,說是每天吃一個泡棗,能壯陽;女人折磨起女人來的時候,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
  • 《白鹿原》:荒唐的田小娥其實只是為求生
    長大後,白孝文繼任族長,黑娃在外做長工,認識了東家的小老婆田小娥,他將她帶回村後,受到村人的排斥。黑娃離開村子後投奔革命軍,又成為了土匪。鹿三以兒媳田小娥為恥,最終殺了她,因終日被田小娥死時的情形折磨而死去。白孝文則在外重新振作,終有一番作為,白靈加入了共產黨。
  • 《白鹿原》田小娥紅顏禍水的時代悲劇 誰是最愛田小娥的男人
    如果不是田小娥的到來,白鹿原興許會平靜許多。田小娥太美了,美的令男人竟折腰,美的他們都情不自禁要抹褲子。是她的錯嗎?或許是吧。自古紅顏禍水。可是不如說,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劇,恰好發生在了一個美麗的女人身上。
  • 《白鹿原》上田小娥:"性"是她與命運抗爭的唯一武器
    著名作家陳忠實的長篇小說《白鹿原》,以白、鹿兩家幾代人的恩怨情仇,構築一幅濃縮了民族歷史內涵的畫卷。小說塑造了白嘉軒、鹿子霖、白孝文、白靈、田小娥等,一個又一個有著鮮明個性和時代烙印的人物形象。其中讀者和觀眾印象最深刻的女性形象當屬田小娥。
  • 看陳忠實原著《白鹿原》,有著四個男人的田小娥,哪個才是摯愛
    《白鹿原》這部作品對這個純樸、善良、無助、無辜而又劣跡斑斑的女性進行了濃墨重彩的描述。在厚厚的《白鹿原》中,「窯裡那個貨」田小娥的戲份遠遠比正面女主角白靈要多,形象也更加逼真而深刻。田小娥,這個為人所不齒的女人,在她身上發生了多少故事,她又映襯了多少故事,要從她這一生所經歷的四個男人說起。
  • 你沒讀懂的《白鹿原》:跟田小娥談愛情,太淺薄
    這個破窯洞,是陳忠實給田小娥這個命苦女人的最好的家,可是,也是這個破窯洞,最後成了田小娥的墳冢,最後的最後,破窯洞變成了一座塔,把她封存在這塊土地下,永世不得超生。在田小娥短暫的人生裡,她先後經歷過4個男人,黑娃是第一個給過她溫馨的家的人,後來的白孝文,大概是真愛過她的人,然而,細細想來, 其實在田小娥的情感世界,她從來沒有愛過任何人。
  • 《白鹿原》:田小娥出身書香門第,被迫走上不歸路,實在是悲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白鹿原,劇中的田小娥是一個十分悲慘的角色。其實她本身的出身的很不錯的,出生在書香門第,也算的上是大家閨秀,只是因為嫁錯了人,被各種不公平的待遇逼上了一條不歸路,也是十分的悲哀,最後也成了那個時代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