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泗水縣的陸家村有一個叫陸雲的才子,十六歲便考中了解元,被十裡八鄉譽為神童。
陸雲因其出色的文採得名,他同樣是狀元呼聲最高的舉子,很多讀書人甚至都很崇拜陸雲,陸雲自己也是信心十足,誓要將狀元之位收入囊中。
懷安縣有一個叫秦海的書生,他自幼飽讀詩書,同樣才高八鬥,而且家境殷實,在眾舉子中呼聲同樣很高。
但大部分學子都認為秦海最多只能屈居榜眼的稱號,因為這一屆科考有陸雲這樣的才子存在。
秦海好勝心和妒忌心極重,他認為只有狀元之名才配得上他的身份,但他自知在文採上不如陸雲。
他曾斥重金託人弄了一份陸雲曾寫過的文章,當他看到陸雲所作的文章時,才知道文無第一的說法不適用於現在,陸雲將是他無法逾越的高山。
秦海雖然覬覦狀元的位子,但不願意多等三年,在他正為此事迷茫之際,一個朋友找到他,說他可以解決秦海心中的顧慮。
秦海大喜便詢問如何可以解決他心中所想之事。
朋友告訴他,在懷安縣外五裡處有一個雙目山,山頂上住著兩位仙人,這兩人可以幫他得償所願。
秦海來到雙目山頂,看到山上有一間小屋,便進屋尋找朋友所說的仙人,剛進房間就聞到一股狐臊味,秦海趕緊調頭離開。
「秦生慢走!我們的身份不重要,能解決你的問題才是關鍵,何不坐下一敘?」
秦海回過頭只見一個年輕男子正在不遠處看著他,年輕男子的話正好說到秦海的心坎裡。
秦海決定聽聽男子怎麼說,男子告訴秦海自己叫胡三,和弟弟胡四住在雙目山上,只要秦海拿出足夠的銀子,兄弟倆就可以讓陸雲無法獲得狀元之位,甚至連進士也中不了。
秦海大笑,認為胡三吹牛。
「我看過陸雲所作的文章,別說中進士,就算中狀元也猶如探囊取物。」
胡三也大笑予以回應:「現在的陸雲可以中狀元,半年之後可就不一定了,我兄弟二人深通人性,保證讓他連進士都中不了,不知道秦生可願意一賭?如果你心疼銀子,那就請回吧。」
秦海雖然仍然將信將疑,但他還是願意一試,畢竟錢對秦家來說不值一提。
胡三和胡四收了銀子,馬上趕到泗水縣,找到陸雲,聲稱是受人所託來助陸雲一臂之力。
胡三拿出很多銀子交給陸雲的父母。
「陸雲就算不如此用功,這屆狀元也非他莫屬,千萬不要因為讀書熬壞了身體,不如去縣裡好好玩玩,放鬆一下,所有的費用都由我兄弟二人承擔。」
陸雲的父母看著手裡白花花的銀子,確實覺得陸雲讀書太過辛苦,有點心疼兒子,便讓他跟著胡三進縣裡好好玩幾天。
陸雲雖然不太願意也不好拒絕父母的好意便跟著胡三來到縣城。
胡三先帶著陸雲把整個泗水縣的美食吃了個遍。然後又帶他去賭坊,聲稱贏了的錢都歸陸雲,輸了則由胡三承擔。
到了晚上再帶陸雲去煙花之地,初嘗禁果的陸雲非常享受。
胡三也毫不吝嗇,每日都帶著陸雲穿梭於賭場和煙花之地。
連續十多日,陸雲早已把四書五經忘得一乾二淨,眼裡只剩下金錢和美女。
胡三整日帶著陸雲四處遊玩,胡四則呆在陸家村用金錢安撫陸雲的父母。
眼看會試將近,陸雲才依依不捨地進京趕考,為了表示誠意,胡三和胡四決定一路護送陸雲到京城。
陸雲非常高興,一路上三人遊遍了各縣的賭場,體驗了各地不同的風情,當陸雲來到京城之時,早已沒有了書生之氣,滿臉汙濁,那個意氣風發的翩翩少年早已不復存在。
在會試中,陸雲滿腦子都是酒色財氣,無法聚精會神地答題,最終果然落榜。
秦海則成了新科狀元。
陸雲落榜的消息引起了轟動,本該是狀元之選,卻連進士也沒考上。這對陸雲的打擊很大,他回到老家繼續讀書,只是他再也無法集中精神。
此時的陸雲已經因為酒色財氣迷失了心智,無法靜下心來讀書。
後來,陸雲又參加了兩次科舉結果還是以失敗告終,胡三和胡四留下的錢早已被揮霍一空,陸雲隨著迷失的心智徹底跌下神壇,從此神童變成了農夫。
不甘平庸的陸雲整日鬱鬱寡歡,很快便病倒了,在他彌留之際,陸雲回顧自己的一生,本有不錯的開局,卻因意志不堅而功虧一簣。
想要成功需要長久以來的持之以恆,而失敗卻只在一念之間。
胡三和胡四由於幫了秦海大忙,順理成章成了他的心腹,整日教秦海怎樣升官發財,秦海的仕途一帆風順,很快便升了官。
胡三兄弟倆也趁機撈了很多不義之財。
可是好景不長,三年後秦海因虧空賑災糧餉入獄,胡三和胡四知道大勢已去,想逃回雙目山,結果在路上遇到了一個遊方道士,將他們捉住,治了他們一個為禍人間之罪。
道士將兩個妖狐收入葫蘆裡,看著遠方說道:「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雖然你天賦異稟,卻半道迷失心智。到底是你自己的錯,還是這兩隻妖狐的錯?」
秉承聊齋之志,用故事說道理。只為給無聊的生活加點料,給幸福的生活添些調,請勿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我是賽半仙,您的點讚和轉發是我前行的動力,喜歡這類文章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的支持!
微信公眾號:賽半仙精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