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我的前半生》「機器人」唐晶只是進錯了朋友圈

2020-09-14 叮噹情感小紙條


文|叮噹情感


作為一個男人,唐晶是夢寐以求的結婚對象;作為一個女人,不願意成為下一個唐晶。

唐晶的好讓人無可挑剔,可是、就是這樣好人,卻遭到與之相反的待遇。

唐晶為了羅子君可謂煞費苦心、掏心掏肺,卻換來羅子君一句「對不起,我不是有意的。」暫且相信羅子君是無心的,可是、若是有人搶我愛人,我一定跟她拼命,不是愛人有多優秀,而是我的東西,在我沒有丟棄之前別人休想妄動。

冤有頭債有主,羅子君頂多算是從犯,賀涵才是系鈴之人,唐晶對賀涵的愛,可以用執著來形容,為了賀涵唐晶可以捨棄一切改變自我,唐晶為了薇薇安與賀涵捕風捉影的事情,幾年的時間無法平衡,足見唐晶愛賀涵有多深。

如果賀涵一開始對唐晶無心,那麼賀涵讓唐晶無可救藥愛上自己就是他最大的錯,如果賀涵愛過唐晶,那麼傷害一個對自己痴情、執著的人就是故意縱容,故意罪不可赦,然而讓唐晶最不能容忍就是賀涵愛上的人正是自己最好的閨蜜羅子君,求唐晶心理陰影面積。

面對情感上打擊,工作是唐晶的驕傲和依託,唐晶利用工作麻痺自己忘卻羅子君與賀涵,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凌玲的釜底抽薪,陷害唐晶與不義,迫使唐晶陷入無可奈何的絕望。

陳俊生明知真相卻故意隱瞞,變成壓倒事實真相的最後一根稻草,賀涵的圍魏救趙表面看犧牲了自己,保全了唐晶,但是賀涵這樣只會讓唐晶愧疚不安,在唐晶的骨子裡,不想欠別人,尤其是賀涵。

為什麼《我的前半生》人人都要與唐晶作對

《我的前半生》拋去那些打醬油的,羅子君、賀涵、陳俊生、凌玲,每個人都直接或者變相傷害過唐晶,組團報復不過如此。

我原本挺喜歡薛甄珠,為了兒女幸福視財如命,貪點小便宜也是情理之中的理所應當,當薛甄珠為了把女兒羅子君與賀涵撮合在一起,不惜三番兩次用誅心的言語傷害唐晶,不是用一句「為了女兒羅子君,迫不得已的不善良」就可以洗刷一切。

為什麼《我的前半生》人人都要與唐晶作對,難道善良的人就該忍讓妥協嗎?若如此人生還有什麼公平可言。

現實生活常有同樣的事情,一個家庭往往脾氣好的那個人將要忍受更多的委屈,一份工作往往不善言語的人將會受到更多不公平待遇,為什麼越來越多人註定外在氣質和舉止言談,因為如今這些變成一個人立足之根本。

人生不必刻意在乎別人的眼光,若是為別人想太多,必定委屈自己縱容他人,不傷害他人同時保全自己不受傷害是對自己負責任的做法,對於那些來者不善要堅決抵制,強烈反擊不留一絲仁慈之心,你若仁慈不令他心生敬畏,自己必定遭到反噬。

亦舒:原著《我的前半生》並非如此

原著、唐晶學校畢業投入社會,十年時間嘗遍各種酸甜苦辣,受盡各種委屈,因此積累一些較為實用的社會經驗,加上自己的努力建立一些社會關係,有了呼風喚雨的本領。然而愛折騰的唐晶不喜歡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女強人的「帽子」,於是唐晶選擇了急流勇退,嫁給賀涵般的男人莫家謙,從此浪跡天涯。

原著羅子君並非電視劇那樣叱吒風雲唯我獨尊,原著羅子君愛上唐晶的男友莫家謙,遭到唐晶的鄙視,羅子君迎難而上卻發現莫家謙與唐晶無懈可擊。不過後來羅子君遇到與莫家謙同一類型的男人翟有道,羅子君算是有後福之人。

原著唐晶還是一如既往的善良,縱觀羅子君不仁不義,唐晶選擇不計前嫌,小說的結局唐晶與羅子君重歸於好,比電視劇要「善良」許多。

《我的前半生》無論是小說原著還是電視劇版本,羅子君的主角地位毋庸置疑,但是相比原著亦舒雖然偏袒羅子君,但是並沒有讓羅子君囂張跋扈、任意妄為、唯我獨尊,唐晶並沒有落魄到孤身一人,有情人終成眷屬,這樣的結局我倒是認為合情合理。

女人的前半生模板,學習唐晶還是羅子君

靠自己太累,又不一定會有好的結局,靠別人害怕看走眼,又擔心被拋棄,糾結是每個女人前半生必經之路。

唐晶很好,但是唐晶的路不是誰都走的通,即便是男人也常常半途而廢,所以當你想要成為第二個唐晶,那麼就要學習唐晶的四要素:1.不達到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2.無數次重複失敗的毅力;3.良師益友的幫襯;4.要有足夠的天賦。

前三要素很好理解,重點解釋一下天賦。

天賦:天賦不是靠勤奮就可以有的,這就好比籃球運動員,天賦異稟的人明日之星指日可待,有多少熱愛籃球的人打了多年籃球,連個職業選手的門檻都摸不到,不是他們不努力,而是天賦決定高度,所以天賦很重要,看清自己,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重中之重。

羅子君並非外表看起來那樣胸無大志、心無城府,其實她所走的每一步都恰到好處,與老金的模糊相處,遇到賀涵對老金的斬釘截鐵,對待唐晶破釜沉舟下狠手,陳俊生的不遠不近,就連對付賀涵也是欲擒故縱,拿捏的恰到好處,所以說羅子君的浴火重生絕非運氣,而是冥冥之中自有註定。

相比唐晶的獨斷專行,羅子君的得道多助更容易複製,但是若是按部就班,苦苦哀求裝可憐,心安理得的強取豪奪,即便不勞而獲也必將遭到鄙視。

入骨三分取之精華,吸取唐晶的執著毅力,羅子君的陰柔,做一個外柔內剛的女人,既不因為成全別人而委屈自己,也不因為心想事成而瞻前顧後,客觀的看清自己,及時豐富自己的內心,才能來之慶幸,失之不惜。

結語:圈子塑造人生,圈子決定高度,「機器人」唐晶只是進錯了朋友圈,在《我的前半生》「小人得志」的圈子裡,唐晶註定是個失敗者。

人挪活,樹挪死。當你發現所處圈子不適合自己,又無力改變現狀,那麼唯有離開圈子,尋找適合自己的圈子,才是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否則委曲求全卻並不幸福。

相關焦點

  • 亦舒:《我的前半生》結局不是「爛尾」,而是別出心裁,原因有三
    ……《我的前半生》有一個算一個沒有一個人稱心如意,與美好嚮往的合家歡題材相比這部戲扎紮實實「爛尾」,是小說作者亦舒的有意而為之,還是另有隱情呢?魯迅小說《傷逝》亦舒情有獨鍾,小說《我的前半生》主角是子君和涓生,沿用了其中男女主角的名字;《我的前半生》思路也是從魯迅的《傷逝》延伸而來,《我的前半生》將涓生與子君的愛情悲劇「移置」於當代香港社會生活的大背景中 。
  • 楊冪,亦舒筆下的「唐晶」
    文 / 晨起 一 我認真讀完了《我的前半生》原著。當合上書的那一刻,我對生活和感情有了一種「從混沌走向清醒」的認知。亦舒用筆墨輕輕一撩,撩開了很多女人一團亂麻的情感狀態。《我的前半生》一號女主子君,代表著芸芸眾生的普通女性,到了年紀結婚生子,婚後被老公出軌,而後幡然醒悟、從一地雞毛的婚姻中掙脫出來的成長軌跡。
  • 《我的前半生》:唐晶告訴你,不將就才是對自己最大的負責
    而我,早就跳出了三界外、不在了五行中。而不少根據亦舒作品改編的影視劇,我不太喜歡電視劇版的《我的前半生》。小說中的羅子君,沒有電視中的那樣擰巴。如果為了誇大戲劇效果,我能夠理解但拒絕接受。而唐晶,袁泉太有個人魅力了。我一向挑剔,對她竟然也喜歡得無以復加。可惜,只是女二號。
  • 《我的前半生》:羅子君依靠賀函升職加薪?亦舒不是這麼說的
    《我的前半生》發表在1982年,講述的是羅子君前半生像金絲雀一樣生活在丈夫史涓生的庇護下,不分五穀,不暗人際相處之道,直到被丈夫拋棄,在生活磨礪中含血前行,找到自我,認識自我,重拾自我的過程。這本書被拍成電視劇,女性自強的話題受到熱議,馬伊琍因扮演羅子君一角斬獲白玉蘭視後,她的獲獎感言是:女人不要為取悅別人而活,希望你們為自己而活,每個人的一生只有一次前半生的機會,勇敢的,努力的,去愛,去奮鬥,去犯錯,但是請記住,一定要成長。而扮演羅子君的馬伊琍,此時深受丈夫出軌,全網皆知困擾。
  • 《我的前半生》原著:寧願活成唐晶!也不做「先甜後苦」的羅子君
    文/初夏重溫亦舒的《我的前半生》依舊讓我回味無窮,原著與電視劇的差別很大。如果人生只有70歲,那一個人的35歲就是她的前半生。唐晶,那麼努力,沒有理由不收穫幸福。原著裡的唐晶身邊不乏男人,但她不會退而求其次。直到遇見那個風度翩翩的莫家謙,她才肯安定下來。前半生吃苦,後半生做一個全職太太。
  • 再刷《我的前半生》:唐晶和羅子君友誼的本質,賀涵早就看破了
    我是逆鱗。01亦舒有很多經典小說,《我的前半生》改編成影視劇,成為一部經典劇集。劇中主要講羅子君經歷婚變的痛苦,在跌跌撞撞中,找到自己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真正意義。如果只是某一方單方面的犧牲和付出,是無法走下去的。就像過去,富太太羅子君無數次,給予還是個窮書生的唐晶物質上的救助;而如今羅子君遭遇婚姻危機,事業有成的唐晶竭盡所能幫助她,還人情。安慰她,幫助她,照顧她,建議她重新回到職場,為以後的生活做準備,這些都是唐晶為和羅子君之間的交情,所作出的回報。
  • 亦舒:《我的前半生》女人怎樣「釣」到賀涵這類男人,原因有三
    因為《我的前半生》亦舒的原著並沒有賀涵這號人物,但是普遍認為翟有道即賀涵的原型人物。賀涵很帥,帥到老少通吃,昂首挺胸的自信散發出中年男人的魅力,以至於讓薇薇安流連忘返,唐晶痛徹心扉,羅子君欲罷不能。現實生活也是如此,凡是一個男人追一個女人超過兩年,基本上不會有好結果,即便是女人被感動同意嘗試著接觸,男人不過是充當女人的備胎,女人只要遇到心動的人就會毫不留情拋棄男人,臨了女人還會說上一句:「你是個好人,對我也很好,我很感動,但是我們真的不合適,你會找到適合你的人。」
  • 亦舒《我的前半生》:因為這4點,羅子君成了萬千女性羨慕的對象
    在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裡,馬伊琍飾演的羅子君,是一個十指不沾陽春水嬌滴滴的全職太太,家務有保姆操持,自己只需要翹起手指,每天喝茶美容逛街。被丈夫拋棄後,在好友唐晶的幫助下,一路靠著各種男人幫忙打怪升級,走上人生巔峰。
  • 《我的前半生》:獨立,是女人的尊嚴和底氣
    文/時光有人說:前半生沒有對錯,只有成長。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就是講了一個前半生活得極其失敗的女人,在「被」離婚之後,經過重重壓力,成長起來的故事。亦舒師太在原著《我的前半生》裡,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永遠都不要低估男人在分手時的冷酷
  • 亦舒:《我的前半生》女人要想活成羅子君的樣子,答案有三
    文|叮噹情感羅子君的前半生經歷了多數人一輩子無法經歷的事情羅子君離婚把唐晶拖下水,唐晶陪她哭,陪她笑,陪她想辦法,傾其所有無怨無悔,終於幫助羅子君挽回一切,陳俊生淨身出戶。離婚的羅子君經過短暫的休整投入緊張的工作中,經過一番歷練,打開人生新篇章。
  • 《我的前半生》:婚姻不幸的女人怎麼活?羅子君的做法值得借鑑
    《我的前半生》是華語著名小說作家亦舒的代表作。而亦舒的《我的前半生》不僅僅是愛情小說,她主要是想通過小說:表達女人依靠丈夫有可能身價百倍,但一旦離開丈夫,就會頓時會被打回原形,所以女人無論何時,能依靠的永遠都是自己。而唐晶這個人物正是她想展示的獨立新時代女性。
  • 《我的前半生》為什麼說唐晶與賀涵分手,從一開始就註定
    重刷《我的前半生唐晶與賀涵在一起的模式,同樣是很多男女談了幾年戀愛的縮影,分手都有可能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分手並不是羅子君的錯,那是什麼呢?羅子君與陳俊生離婚前,別的女人對賀涵表達愛昧,賀涵沒有明確給予否定,唐晶的醋罈子打翻,對賀涵沒有信任感。
  • 亦舒《我的前半生》:為什麼漂亮的子君輸給了長相普通的辜玲玲?
    我詫異到極點,故此表情反而非常自然。這樣的一個人!跟我噩夢中的狐狸精沒有半點相似之處,太普通太不起眼,連一身衣服都是舊的,活脫脫一個歐巴桑。我真不知是悲是喜,就憑她這副德性,竟搶走了我的涓生?涓生真的發瘋了。這辜玲玲要比我老丑三倍。
  • 重刷《我的前半生》:唐晶賀涵10年戀結束,根本不是敗給時間
    01《我的前半生兩個人的感情發展到後期,賀涵對唐晶只是責任,只是義務。唐晶對賀涵,也是依賴與習慣,這樣的感情在一起,自然是不會獲得幸福的。當一段感情只剩下了習慣,那麼這段感情是不會長久的。我為自己和你反覆找藉口。什麼心照不宣,享受暖昧。什麼工作太忙,同行競爭。自己騙自己騙了那麼久,終於還是騙不下去。其實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你還不夠愛我,或許你從來就沒愛過我。所謂回頭是岸,應該就是如此。確實如此,在唐晶與賀涵的戀愛關係當中,賀涵一直都不是很愛唐晶,他享受的,只是那種養成關係。
  • 《我的前半生》唐晶安全友善並不幸福,行走江湖的七個哲學思維
    唐晶沒錯,錯在陷入太深,在陳俊生和羅子君這場離婚爭奪中羅子君是主角,唐晶心疼羅子君,大包大攬搶了羅子君的戲,幹了羅子君該幹的活,結果外界所有矛頭指向自己。唐晶這樣辛辛苦苦,羅子君感激嗎?感激是肯定的,但是也只是僅此而已,因為羅子君不了解唐晶背後付出的心酸和不易,以為唐晶能力通天,幫助自己只是舉手之勞,羅子君怎可能感激涕零。
  • 深思《我的前半生》終於明白羅子君比唐晶幸福一百倍的原因
    文|叮噹情感我的前半生等你有一天富足了,有了家的分享,不僅會讓你感受到喜悅與驕傲,而且讓你感受到責任和關愛,雖然羅子君的家並不算完美,但是相比每家的唐晶,不知道要幸福多少倍。每當看到唐晶雙手抱住膝蓋,安靜地呆在某一個角落,我的心無比的疼痛,可能是同病相憐的緣故,這種孤獨和無助唯有親身經歷才能體會。
  • 《我的前半生》原著:子君成功二婚靠賀涵和運氣?這麼想就錯了
    馬伊琍靠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劇中的唐晶,也圈粉無數。但電視劇最大的硬傷在於生造了一個「賀涵」,顏值超高,無所不能,不僅把子君拉出被丈夫拋棄的離婚泥沼,更為子君重入職場一手規劃,架橋鋪路。更要命的是,賀涵最後還愛上了子君,唐晶的未婚夫就這樣被好閨蜜搶走了,實在讓原著黨看不下去。
  • 深思《我的前半生》唐晶的無堅不摧,羅子君的好命,羅子群呢?
    唐晶對賀涵說:「你能把一個臨近自殺的女孩,三年的時間培養成業界的精英,我相信你的能力,幫幫羅子君好嗎?」從唐晶的隻言片語得出,早年的她是個缺乏自信弱不禁風的女孩,顯然因為那時的唐晶讓賀涵產生憐憫之心,賀涵保護主義思想截然而生。賀涵說:「唐晶是我人生最好的一個案子。」
  • 《我的前半生》:「愛情長跑」十年的賀涵,他愛過唐晶嗎
    文丨花欲燃吖《我的前半生》中唯一一對看著不生氣,還勉強能下眼的也就是這倆了薇薇安說:「唐晶,咱們眼前的這個男人,他不會娶我,也一樣不會娶你。可惜啊,你等的時間比我長,愛得比我深,所以傷心失望一定是比我多,你等到現在還不死心,都已經快成為圈裡的笑話了。等待中的麻雀唐。」
  • 在《我的前半生》看到了更好的答案
    馬伊琍和靳東主演的偶像電視劇《我的前半生》成為當年的熱播劇。當我看過原著之後,總覺得在電視劇中的羅子君缺少一點"味道"。那是真正成長的味道,而不是為了瑪麗蘇而生的尷尬劇情。離婚後的她又藉助閨蜜唐晶的幫助,但是在原著中,唐晶並不像電視劇中所演繹的那般"老好人"。後來,子君又順利遇見賀涵,逆襲得太順暢,反而缺少了作者亦舒想要表達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