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來的影評:《長安十二時辰》告訴了我什麼?

2020-10-14 走子龍


1

創造歷史的是誰,英雄還是民眾?馬克思主義歷史觀認為,是群眾創造了歷史,英雄人物只是群眾的代表。但歷史幾乎從不會記得小人物,人們緬懷的始終是英雄和聖人。

小人物在歷史上,真的是可有可無嗎?

《長安十二時辰》不過是一部電視劇而已,歷史的成分很少,演繹的成分很多,但還是涉及了許多小人物以及他們的生活。

2

張小敬:本為長安萬年縣不良帥,因為殺死了熊火幫三十四個人和自己的上司,以大不義罪名被打入死牢。萬年縣不良帥,這個職位在今天那就相當於首都朝陽區的刑警隊長,也算一號人物了。但他買不起房子,也不敢有家室,因為得罪的人太多,怕有後患。他努力保護自己的朋友和下屬,但他還是保護不了自己想要保護的人,連自己也被打入死牢。

小乙:表面上是黑社會老大葛老身邊的一個跑腿的,深得信任,但其實他是張小敬安插在葛老身邊的暗樁,萬年縣的一個不良人,盡忠職守,最後被張小敬出賣,並一箭射死。

徐賓:靜安寺管事,從八品,家裡四口人,妻子幫人做廚,請不起傭人,連一杯好茶都喝不起,全部心思都投在大案牘術和造紙材料的實驗上,一門心思守護大唐。但卻不受重用。(這一點,實話說,我怎麼看怎假!作為一個普通民眾,不計名利,不計回報的熱愛長安,怎麼看怎麼像朝陽群眾。還有,大案牘術是什麼鬼?大數據都冒了出來?)

葛老:長安地下黑社會的老大,曾經是崑崙奴,後獲得自由身。控制著很多妓女,利用妓女打探消息,收集官員隱私,謀取非法利益。

檀棋:李必家奴婢,受李必重用,忠誠於主人,有一定的辦事能力,對張小敬有一種特別的感情。

聞無忌:聞染之父,第八團殘存九人之一,烽燧堡之戰後,因傷退伍,留在了長安,開了一家香料鋪,帶著一個女兒為生,所在街道因修建政府接待所,鋪面被強拆,代表街道商戶出面交涉,被熊火幫所殺。

聞染:聞無忌之女,長安城一個普通的商戶,以銷售香料為營生,其父被熊火幫殺死,聞染由此仇恨長安官吏,一心報復,勾結狼衛,準備火燒長安。

狼衛曹破延:突厥狼衛首領之一,是烏蘇米施可汗的家奴,從主家逃亡,後來被抓回,為了女兒能獲得自由,他接受派遣到長安,行使破壞活動。

丁瞳兒:葛老控制下的一個妓女,自小就許配於人,成婚之後,就被丈夫帶到長安,賣入青樓為妓。後和恩客秦朗相愛,兩人私逃,被葛老抓回,嚴刑拷打,最後張小敬介入,葛老答應放一個人,丁瞳兒選擇和秦朗同生共死,而秦朗則選擇走出牢房,棄丁瞳兒而去。丁瞳兒由此心死,為活命和報復,立誓為葛老賣命。

......

3

這些是故事之中的小人物,對於一個時代來說,他們無足輕重,他們不是歷史的推動者,而是歷史的承受者。

他們默默無聞,但每一段歷史都離不開這樣的人物。

看一個社會的真實狀態,不是看上層人士的揮斥方遒,而是看下層社會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面貌。

聞無忌被困烽燧堡的時候,援兵久候不至,張小敬等人抱怨不停,聞無忌卻勸告他們,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妄自揣測領導,他們是在為大唐而戰,而不是為上司而戰。所以就算是被大軍圍城,九死一生,但他的心中依然對大唐熱情不減,一心想在戰後回到長安。

一個朝代的垮掉,其實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是否英明神武,或者官僚們如何兢兢業業,而是作為帝國的普通民眾是否還對帝國心懷夢想。

烽燧堡之戰中,第八團雖然死亡殆盡,但人們心中還嚮往著長安,所以戰後無論是聞無忌,還是張小敬,都努力活著,他們把自己當成死去的弟兄的眼睛,替他們活在長安,替他們守護著長安。那時候,長安是他們每個人的夢想。

但自己開的香鋪被強行撤遷,熊火幫將刀捅進自己腹部的那一刻,聞無忌心中的長安夢破碎了,他開始懷疑自己的長安夢是不是很正常?

當大部分底層民眾對帝國開始失望之後,這個帝國就會走向滅亡。高層鬥爭,改變的只是朝廷格局,而底層民眾的信仰才是決定王朝興亡的關鍵。

相關焦點

  • 你不知道的《長安十二時辰》
    這就是《長安十二時辰》天保三載,一個盛大的燈會即將盛開,一夥喬裝打扮的狼衛悄然走進長安城,一個關了半年的死囚被人帶走,一個巨大的陰謀徐徐拉開。。。。。。李必對張小敬說:你是長安不良帥,你要守護長安百姓張小敬在屋簷上飛奔在地下城與葛老鬥智鬥勇在馬車上和狼衛廝殺與昔日戰友在燈樓對峙兇狠的狼衛沒有將他打倒,葛老苛刻的條件沒有讓他退縮面對聞染的不理解,他說這是我該做的
  • 斬獲白玉蘭獎六項提名,《長安十二時辰》為什麼這麼火
    《長安十二時辰》的誕生,最初源自於知乎上的一個問答「如果你來給《刺客信條》寫劇情,你會把背景設定在哪裡只有一個死囚犯,也就是主角張小敬能挽救長安,時限為十二個時辰。期間他面臨無數次生死抉擇,每一步都受到敵方的阻撓剿殺,更讓人寒心的是所守護之處對他的趕盡殺絕。「沒人支持,沒人相信,甚至沒有人知道他在做什麼」,但他依舊堅守「不退之信念」,九死無悔——不是為了某一位帝王、某一個朝廷,而是為了這座長安城和生活其中的許許多多普通人。
  • 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緊湊,電影質感,服裝美工講究攝影考究
    首先,關於看完長安十二時辰的感受,我不想說服道化的用心和細緻,也不想說臺詞的精妙和幹練,也不想說bgm與劇情的相得益彰,也不想說歷史細節的考究,更不想說價值觀和人性的挖掘思考等等。今天只想列一列整部劇下來在腦海中留下痕跡的有血有肉的長安人,他們有的是為了生存在底層苦苦掙扎的小人物。
  • 《長安十二時辰》動畫版預告首曝,網友:我還不如直接去看電視劇
    導讀:繼雷佳音、易烊千璽等主演的網劇之後,馬伯庸的原著小說《長安十二時辰》又要被改編成動畫版啦!在近日公布的七月電視動畫備案中,出現了《長安十二時辰之白夜行者》,共12集,每集20分鐘。但是在看過動畫版《長安十二時辰》的首部動畫預告之後,網友們表示:我還不如直接去看電視劇呢!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長安十二時辰》真實歷史曝光,源於這個朝代,竟是衰落之時
    所以雖然說這本書的一些小情節可能是假的,但是大體上是和真實情況差不多的,《長安十二時辰》真實歷史也被曝光了出來。《長安十二時辰》真實歷史的朝代其實是一個外表看起來還處於繁榮,但是內部已經腐朽不堪的朝代。
  • 長安十二時辰拍動畫劇!3D建模撞臉易烊千璽,網友:不如看真人
    《長安十二時辰》要拍動畫劇了,首次曝光動漫預告,網友對此卻褒貶不一。一部分人非常期待動漫,另一部分人則表示看真人不香麼,3D建模太僵硬,看起來很恐怖。《長安十二時辰之白夜行者》,共12集,每集20分鐘。
  • 長安十二時辰:張小敬終於拔刀!他手中橫刀竟是中國刀劍史上巔峰
    2017年1月,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的《長安十二時辰》火爆市場,以二十四章的筆墨刻畫出一個上元節前夕岌岌可危的大唐,有"文字鬼才"之稱的馬伯庸帶領讀者們經歷了一個不同以往的驚心動魄的大唐中元節。
  • 《長安十二時辰》之後,闊別三年,馬伯庸,終於出新書啦
    馬伯庸的小說,賣出去影視版權的不少,《古董局中局》《三國機密》……,但說起來最火的還是去年這時候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上元節前夕,死囚張小敬接下了十二個時辰解救長安百姓的重任,故事主線支線由此展開……現在,一年過去,豆瓣37萬多人評價之後,評分仍維持在8.3。
  • 《長安十二時辰》後再寫古都,馬伯庸推出長篇歷史小說《兩京十五日》
    去年,根據著名作家馬伯庸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 馬伯庸的書,總是從歷史背後的細節與夾縫中找到腦洞,從浩瀚的史料中,發掘出大量不為人知的細節,繼而用文字展開一場懸疑之旅,比如《長安十二時辰》的源頭可以溯源到《開元天寶遺事安祿山事跡》書中的一句話:「騎士張小敬先射國忠落馬」。這次也不例外,根據馬伯庸介紹,自己新書的故事靈感,來源於《明史》中一段僅40字的真實記載:「夏四月,以南京地屢震,命往居守。
  • 《長安十二時辰》:通往王座的路,遍布荊棘,踏滿鮮血
    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太子李亨的戲份並不多,卻是一位十分關鍵的人物,因為他是整個事件的中心。這樣的官,遍布整個長安城,他們位高權重,理直氣壯地霸佔著這個長安,他們伸出一雙雙大手在長安城的上空翻雲覆雨,他們勾勾手指,小人物就會成千上萬地死去,而由他們選中的人便會列隊而出,踩著累累白骨,登上那個至高無上的座位。在火燒長安城的答案即將揭曉的時候,李泌其實很怕,他怕那個人真的是李亨,他怕李亨這麼多年的寬厚誠懇只是一層偽裝,他怕李亨搖身一變變成一個他不認識的人。
  • 《長安十二時辰》劇情殘酷?真實的唐朝歷史,比電視劇更殘酷
    去年有部劇叫做《長安十二時辰》,豆瓣評分很高,是當時的現象級電視劇。我也是最近才補劇,看完後感慨劇情之殘酷,人物命運的身不由己,實在是令人唏噓。劇中的小人物都以為自己能改變命運,改寫歷史,殊不知最後都成了他人手下的工具,然後稀裡糊塗地在政治鬥爭中喪了命。劇中人物零便當速度之快,堪比《權力的遊戲》。
  • 《長安十二時辰》和《哥譚》:成不了怪物,就會被這座城市吞噬
    馬伯庸的《長安十二時辰》在曹盾的操刀下,終於「默默」且聲勢不小地登陸優酷等了不短的時間,還好收穫了 劇組用考究的細節,配以原著縝密的劇情,構建了一個踏實但繁盛的大唐長安。之前也曾經有作品展現過他們所想的「繁華」長安。但所有人都知道,如此龐大且權錢交錯的城市,從來不會像那些「長安」一樣,那麼繁華,繁華得那麼乾淨。
  • #長安十二時辰#姚汝能會去哪?結局會如何
    《長安十二時辰》已經播到後半程,越到後面越精彩了,精彩就精彩在故事結局已經不按照原著走了,因為原著的Boss何孚已經領了盒飯,隨著聖人玄宗的出場,權鬥戲越來越刺激,主線的故事更是燒腦,任何一個細節、對話都值得推敲一遍。
  • 《長安十二時辰》:即使沒有用,這也是我能為你做到的唯一
    012017年出品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曾經風靡一時,直到現在比如《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聞染,她自己才剛剛脫離了危險,卻迫不急待地做出了要去挾持封大倫的決定,為了她的恩公張小敬。她知道挾持封大倫有多危險,她不一定會成功,還很有可能搭上自己的性命。即使成功了,也未必會對張小敬有什麼幫助。但是,這是她能為他做的唯一一件事。
  • 繼《長安十二時辰》後再推《兩京十五日》,作家馬伯庸:重回大明,走一遭大運河
    2019年,一部由《長安十二時辰》改編的同名電視劇,獲得了收視和口碑雙豐收。馬伯庸的書,總是能讓人輕易便墮入歷史與現實的臨界點:讀《古董局中局》,恨不得扎進天津瀋陽道一嘗「地攤精神」;看《風起隴西》,秦嶺的金戈鐵馬似乎現在還迴蕩在耳畔;到了《龍與地下鐵》,古和今的界限更加模稜兩可;再到現在的《長安十二時辰》,看的時候就像置身暗潮洶湧的大唐;他第一本旅行筆記《文化不苦旅》出版時,更是掀起了「重走諸葛亮北伐路」的熱潮。
  • 《長安十二時辰》:人生中,最難得的就是遇到那個為你引路的人
    就像《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姚汝能,最初不過是個再平常不過的小官吏,有著小官吏特有的理想、眼光和自以為正直無比的執拗。直至,他遇到了張小敬。姚汝能很早就聽說過張小敬,知道他是不良帥中的翹楚。當李泌將他派為張小敬的副手時,他想的是一定要好好跟他學幾手。但是,他也知道他是個死囚,他的看法和其他官吏一樣,張小敬根本沒有理由為了這件事拼死拼活,一有機會,他肯定要逃走。
  • 看長安十二時辰王韞秀、檀棋、聞染就知道
    看看《長安十二時辰》王韞秀、檀棋、聞染就知道了。這三個生活在盛唐裡的女子,出身差別很大,生活差距也很大,說到底還是她們的爹與爹之間的差距很大。先說說王韞秀吧。只能說王韞秀是空有一身勇氣,卻無謀略,更不懂分析、判斷當時的複雜形勢和關係,甚至忘記了自己的爹是太子黨,竟站在太子黨的死對頭林九郎這邊,幫助林九郎對付、打壓太子黨李必,同時追殺被長安人民奉為英雄的張小敬。若是她遠在千裡之外的老爹知道了非氣死不可。不過即使知道也沒時間阻撓,畢竟她打壓太子黨、追殺張小敬全在一天裡發生,而古代的通訊不發達。
  • 《長安十二時辰》:他是棋局裡走出的不受控制的棋子
    在毀滅長安的這一局中,張小敬就是妙著。長安不良帥,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捕快頭,對方根本沒將他放在眼裡,放任他去追蹤突厥人,滿以為他會死在突厥人的手裡,畢竟他一個人面對的是一整隊訓練精良的突厥狼衛。可誰知他走進的明明是一個死局,卻三下兩下被他盤活了。張小敬先是隨便挑了一家不那麼清白的商戶,大張旗鼓地逼問他是否勾結了突厥人,是否私繪了長安坊圖。長安坊圖,就是長安的地圖,一份詳盡的地圖在手,整個長安城便盡收眼底。
  • 看完小說來看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
    前者基本上和我在看小說時腦海中產生的印象一致,外表是一個士兵退役的糙漢子,辦事不講規矩,但內心卻存在著一種正義的信仰。可以說雷佳音將我在看小說時書本中的張小敬演活了,那種兇悍、執著很富有人物魅力。 長安古城的108坊、人聲鼎沸繁榮熱鬧的大街、地下城的破亂嘈雜、太上玄元燈樓的絢麗,水渠、坊道、
  •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觀後「3」
    據記載玄宗見吉溫第一眼就說「是一不良,我不用」,後來果真如此,吉溫是「安史之亂」的元兇之一,最高做到為武部侍郎、兼御史中丞,貪贓枉法;吉溫和安祿山是好友,楊國忠與安祿山爭權,貶吉溫死於獄中,五個月後安祿山造反,打的就是給吉溫報仇的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