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看完,不得不說,作者編故事的水平越來越高了,每一個故事再不像前兩部那樣突兀的結束了,作者懂得開始把這些故事銜接起來,或許實際發生的時間順序並不是如書中寫的那樣,但是書讀起來,會有一種很強的代入感和連貫性。
這也是這個系列書會漸漸火起來的原因之一,只是,銜接的方式在我看來,還頗有些生澀,故意承轉的痕跡還很濃,但是,這對讀者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開頭。至少我們在讀起來,會有種想要一探究竟的意願,不再是像前兩部,讀完一個故事,就像突然鼓起的興趣一下像戳破的氣球一樣洩掉,然後就是一種無比的空虛感。
言歸正傳,不知不覺就跑題了,昨晚值班,下班的時候已經11點了,回到家,洗漱結束後都已經要12點了,累了一天,也實在沒精力讀書寫書評了,今晚不值班,倒是可以坐在電腦前把今晚看到這章故事簡單的寫一下。
從第二章開始,故事漸漸進入主題了,從省城發現碎屍案後,秦科長帶著林濤大寶整個破案小team奔赴現場,當碎屍都找到拼接出來後,竟然發現了死者多了根手指,經過基因比對,多出來的那根手指並不是屬於死者的,所以,這個案子,一下就變得很有可玩性了,秦科長正準備好好研究這個案子的時候,就被一個電話給調走了,原因無他,一個地級市的副市長死在了其租住的房間裡,當地政府為了避嫌,只有麻煩省城的法醫科來檢驗屍體了。
當然,作為主角的秦科長,三觀還是很正的,對於這種因為是市長就要放下之前手上的案子來調查的特權行為,秦科長從心裡是很牴觸的,但是作為職業法醫,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工作過程中不能帶有情緒,所以,秦科長很快進入了狀態。死者屬於窒息死亡,身體有約束傷,由於當時的平均溫度已經有30+,所以,這章又出現了讓人談之色變的「巨人觀」,只是剛形成,還不算太噁心,跟第二部「鐵籠屍體」那個巨人觀比起來,這次這個巨人觀已經是很友好了。
最後還是不例外的,成功破案,在給犯罪嫌疑人找到定罪證據上,專業酒鼻子大寶居功至偉,成功的在犯罪兇手的房間裡找到了跟市長家中那瓶酒的瓶子,沒辦法。具體破案情況我就不闡述了,還是老規矩,整理了一些這章我覺得還不錯的法醫學知識。
1,煮骨頭是為了讓緊密附著在骨頭上的肌肉組織和軟骨以及骨膜更容易被剝離。這樣就可以完整地暴露骨質面,從而進行觀察。
2,甲床發紺,內臟淤血。切開死者的心臟個心房、心室,心臟裡沒有發現凝血塊,只有流動的腐敗液體,心血不凝,看來是窒息死亡的。
3,貼加官,是古代的一種刑罰方式,一般用於對犯人刑訊逼供。司刑職員將預備好的桑皮紙蓋在犯人臉上,並向桑皮紙噴出水霧,桑皮紙受潮發軟,立即貼在犯人的臉上。司刑人員會緊接著又蓋第二張,如法炮製。如果犯人不交代,會繼續 貼下去,直到犯人點頭願意交代。若不願意交代,犯人即會窒息死去。若交代,撕下來的桑皮紙乾燥後凹凸分明,猶如戲臺上「跳加官」的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