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小孩和柳樹林的孤墳

2020-05-25 紅薯講故事

民間故事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領域,古有奇書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今有說故事的能人異士,而筆者講的故事都是從民間搜集而來,然後再分享給大家。

每一個故事看似離奇荒誕,卻也給了世人莫大的警醒,這就是借物喻人,託物言志,以故事明事理,以道理動人心。

接下來筆者就給大家講一個小孩和一座孤墳之間的淵源吧。

民間故事:小孩和柳樹林的孤墳


「孩他爹,這娃兒都燒了一個晚上了,再燒下去怕不是要燒傻了。」一個婦女坐在哭哭啼啼的坐在床沿上,一邊抹淚一邊揪心的看著躺在床上的小男孩。

「唉,要不我去請村頭的朱大嬸來看看吧。」同樣焦急的男人,背著手在屋裡回來度步子,最後想到了村頭的朱大嬸。

「中,快去快去。」女人搗蒜似的連連點頭,如今也只剩下這一個法子了。

民間故事:小孩和柳樹林的孤墳


床上的男孩是他們的兒子小軍,今年才剛十歲,說起來這幾年小軍壯壯實實的,連小病小痛都沒發過,昨天下午玩回來,不知怎得就發起了高燒。

一開始兩口子沒在意,以為是小孩子玩得太累了睡得沉,沒想到了半夜,小軍就開始說胡話,孩子媽一摸娃的額頭,哎呀直燙手。

而且小軍不光發高燒,還昏迷不醒,於是小軍爹趕緊跑到鎮上請了大夫,這又是餵藥又是灌水的,折騰了一夜,娃兒愣是沒醒。

實在是沒有法子了,小軍爹這才想到了朱大嬸,她是附近十裡八村有名的司婆子,擁有常人沒有的本領,找她來說不定能救兒子一命。

民間故事:小孩和柳樹林的孤墳


很快朱大嬸就過來了,她一進門就瞧出了端倪,嘆口氣道,「你兒子犯下了大不敬的事兒啊,昨天他在人家墳上撒了一泡尿,現在人家發難來了。」

夫妻二人趕緊詢問救命的方法,朱大嬸只說,「你們準備好供品,到村外的柳樹林裡賠個不是,至於對方能不能原諒,就看你們的誠意了。」

於是夫妻倆按照朱大嬸的指引,來到了柳樹林,這裡果然有一處小小的墳塋,不過因為時間久遠,誰也不知道這裡歇著的是哪位先人。

二人賠禮道歉後,又誠心誠意的磕了三個頭,這才趕緊趕回家詢問朱大嬸,對方是不是放過兒子了?

民間故事:小孩和柳樹林的孤墳


「已經走了,一會兒你兒子便能醒過來。」朱大嬸說。

兩口子鬆了一口氣,只聽朱大嬸又開口,「幸好對方不是難纏的主兒,他這次發難也只是想懲罰一下你兒子,並沒有想要他的命。」

「不過對方也說了,這次看他年紀小不懂事的份上就饒過他,不過你們當父母的可要好好教育孩子,莫不要讓他變成蠻橫無理、心無敬畏的混帳子。」

這時小軍悠悠轉醒,一家人對朱大嬸感恩戴德,兩口子也將她的話謹記在心,從此對於兒子的教育再也不敢忽視。

民間故事:小孩和柳樹林的孤墳


故事講完,筆者想告訴大家,人,一定要結善緣,所以不可忽略身邊的小事小件,就像小軍,他雖然只是無意間在墳頭上撒了一泡尿,可還是犯下了業障。

佛經裡說,業障不分大小,所以我們一要對萬事萬物心存敬畏之意,方可長存。

看完故事的你有什麼感想呢,歡迎告訴筆者哦。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荒山野嶺孤墳一座,女醫生半夜為人接生
    民間故事:荒山野嶺孤墳一座,女醫生半夜為人接生農村醫療條件很差,農村人也很窮,有個小病小痛一般也不請醫生,更不會上醫院,在家拖一拖,用點雜七雜八的土辦法,能熬就熬。女醫生覺得似乎失去了方向,但男人告訴他,馬上就要到了,求她救救他大人小孩。雖有懷疑,醫生的天職讓女赤腳醫生堅定地跟著來人走了下去。又走了很久,看見山坳中有一點忽明忽滅的暗綠的燈光。火把的光越來越暗,走近忽明忽滅的綠光,是一個窯洞。進得窯洞,一盞幽暗的煤油燈在桌上,燈光下一頂白紗帳籠罩著一張床。
  • 民間故事:小孩撿了根棍子後,高燒不退,奶奶:胡鬧,這是抬棺槓
    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農村的葬禮,充滿了許多規矩和禁忌。今天的故事就和喪葬禁忌有關,因小孩不懂事而發生了一件詭異的事,接下來請大家繼續欣賞民間故事,抬棺槓。
  • 故事:民間故事:沒有臉的小孩
    聽鄰居講過這麼一個故事。他小時候,電影剛興起,時不時有人下鄉巡迴播放影片。有一次,他被叔公領著去鄰村看電影,那裡離的稍微有點遠,兩人走過去差不多用了一個鐘頭。鄰居就鑽進去玩兒了,還碰到了兩個同齡的小孩,他們還有玩具槍,這在那個年代可是頂稀罕的物件了,倆孩子十分大方,還將玩具槍給他玩。三個人一起玩得可開心了。
  • 民間故事:看著是小孩,實際上卻是瘧鬼
    這時,陳齊東看見屋外有一個小孩,臉皮白皙,衣帽鞋襪都是深青色,正探頭看張某。起初,陳齊東以為這小孩是廟裡的人,也沒問他;不一會兒,張某的瘧疾就發作起來。那個小孩一走,張某的瘧疾症狀又消失了。又有一天,陳齊東睡覺了,忽然聽見張某大喊大叫,痰如泉湧。
  • 民間故事:小夥不懂事,拿墳頭紙方便,老人家:3天後,我來接你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但是亂墳崗大家都知道,沒個墓碑,那麼多孤墳,怎麼能找得到?氣急敗壞之下,劉邦一拋手中黃紙,心想父母要是顯靈了就接一張,也好讓自己找到不是嗎?說來也奇怪,這時候忽然一股風吹過,所有黃紙都被吹跑了,就唯獨一張,不偏不倚落在腳下一座孤墳上,劉邦大喜過望,這不就是天意嘛,因此「壓墳紙」就這麼被流傳了下來。
  • 故事:李三和二爺喝了一夜的酒,父親卻說:30年前二爺就沒了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325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又到了給大家講民間小故事的時候了,今天給大家講一篇過去的老故事。故事聽起來有些離奇,大體講的是:李三去鄰村姐夫那喝酒,回家路上遇到了一位二爺。
  • 幾十年無人祭拜的孤墳,挖開後親屬很多,是什麼讓親屬們紛紛趕來
    故事發生在楊梅村,它位於楊梅村西北坡。一塊荒地常年空置。由於地理位置優越,靠近省道,受到外省投資者的青睞,並計劃在這裡建廠。村委會一聽說他們來投資建設、刺激經濟,各種條件都很豐富,就接受了。只是荒地上有一個孤寂的墳墓。幾十年來沒有人崇拜它,工廠即將開工建設。我們不能挖別人的祖墳!投資商陶梅海詢問村裡老人的情況,詢問孤墳是誰的。他們大多搖頭說不知道。
  • 故事:民間故事:白狐報恩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白狐報恩》,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45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時候的民間小故事,希望各位看官都能通過此故事有所收穫!
  • 四個小孩和一隻狗熊的故事
    談到看事情的角度,有個寓言故事說得非常到位,這個故事在網上很流行,也許你已經看過、聽過小孩發現,他的三個小夥伴還在山頂,沒動!  這是現代策劃理論中的一個經典故事,它引出的道理很深很深。常被稱為&34;、&34;的,你可能太要強,常和別人比,爭強好勝一族。常被稱為&34;、&34;的,你可能表現得見異思遷,跟著環境變。常被稱為&34;、&34;的,你可能表現得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 民間故事:亡靈送財
    唯一不足之處就是院子的角落裡有一座孤墳婦人是個心善之人,每次摘了野果或者蔬菜都會拿出幾個供奉在那孤墳前面,久而久之,成了一種習慣,每到清明時節,她還會折一些紙錢在孤墳前面祭祀,祈求墓主人保佑兩個兒子健康成長。隨著時間的流逝,婦人的兩個兒子逐漸長大了,婦人也成為了老婦人。長大後的兒子對母親整日供奉一個陌生墳冢的做法起了疑義,認為她是徒勞之舉,又說院子裡有座墳冢太過晦氣,就想著將那孤墳平掉。
  • 故事:孤墳夢魘遇強盜
    於是主僕二人帶著一匹馬和一頭驢,再加上牲畜背上馱著的行李一起上路了。 半路上忽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豆大的雨點從天而降。這裡前不著村,後不著店,連個歇腳的地方都沒有。僕人看見路邊有一棵大樹,忙招呼張生到樹下避雨。 雨停後,烏雲漸漸散去,月亮從薄薄的雲層後面透出光亮,朦朦朧朧的。張生與僕人解下馬鞍,將馬拴在樹上,拿出行李,鋪在地上,和衣而臥。
  • 民間故事:老頭凌晨拉馬車,一鞭下去,出怪聲
    天明後,老李頭按照那鬼所言,果然在荒地之中找到一座孤墳,遂按其所願將遺骨移送至他老家,並將他被害只經過告知他的家人,待家人上縣衙告狀申冤。《故事完結》 喜歡的點讚評論加關注,謝謝支持,更多民間故事分享給大家本文來源於網絡,侵刪
  • 故事:民間故事:斷尾花蛇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斷尾花蛇》,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2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小故事,希望各位看官通過這個故事都能夠有所收穫。那麼,咱們閒話就不多聊了,馬上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
  • 民間故事:村野孤墳:冥婚
    今天說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舊屋裡頭!2. 建養豬廠90年代,創業風潮迭起,村裡來了個戴眼鏡的帥氣小夥,長得斯斯文文,一看就是接受過高等文化教育的,每日開著車遊轉在村長和書記屋頭。後來,大夥都知道他名叫郭子龍,親切點叫小郭。沒幾日,村頭喇叭便通知說急需22個勞工,20個搬磚搬瓦的,2個燒水煮飯的,一日10塊工錢,媽呀!
  • 民間故事:國王與小孩
    花園裡安靜極了,聽不見風兒飛跑的腳步聲,聽不見樹葉的竅竊私語聲,也聽不見小鳥的歌聲,更聽不見蟲兒的瞿瞿聲和蜜蜂的嗡嗡聲。因為過去這裡幾乎沒有人來過,連風兒都繞道走了,小鳥蜜蜂和蟲兒們也都離開了,就連青草、花兒和大樹也都變得無精打採。國王說:「這個花園一直沒人來玩,已經荒蕪了,看不見花,聽不見鳥叫,呆在這裡沒意思!」
  • 民間故事——泥人夜半騎馬街上狂奔喊話
    這是一個非常簡短的故事,也是小時候父親講給我聽的,但是本來是一個恐怖故事,因為當時年齡小,父親進行了改編,改成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小故事。當年講故事時,母親還拆穿了父親善意的改編。兩夫妻也是很有趣,我聽的民間故事中,那個大門鼻兒二門栓笤帚疙瘩來開門的故事,害怕了好多年,就是我親媽講給我聽的!反而父親細心關懷,注意故事內容。
  • 民間故事:龍蛇
    小孩又問道:「那龍蛇是幹什麼的呢?」不行,龍蛇,我和你打個商量,你把我吞掉的時候一定要讓我們一家團團圓圓的....」龍蛇合了眼。,天下大亂,連隱隱於市的家族都被屠了個滿門,只剩少女和龍蛇相依為命。流民怒斥,「你和它都是妖怪,這裡不歡迎你,你給我們滾!」「你給我們滾!」「給我們滾,吃人的妖怪!」流民們的聲音越滾越大,對異常事物的厭惡和恐懼足夠他們戰勝飢餓。
  • 古代故事:一隻畫眉鳥引出七條人命
    有一天,沈秀照常打著燈籠兒裝著他最愛的一隻畫眉鳥去柳樹林遛畫眉。當時沈秀提了畫眉到柳樹林的時候已經遲到了,他平常一起遛畫眉的朋友都散了,林子裡就他一個人,沈秀把畫眉鳥掛樹上逗了一會兒,覺得一個人沒什麼意思了,正準備回家,沒想到他突然肚子疼痛難忍,一下子就暈倒在柳樹邊。真是湊巧,這時候有個做木桶的工匠叫張公,挑著擔子經過柳樹林裡,遠遠地看見一個人倒在樹邊,就放下擔子過去看。
  • 故事:民間故事:道路施工,貨車繞小路卻發生怪事,還因此救了一家人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禍事成好事》,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4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要講的這個民間小故事是在一次同學聚會時我的一個同學講給我聽的,據說還是他親身經歷的真事兒,不過不論故事的真假,故事的背後總是有寓意存在的,所以希望各位看官通過這個故事也都能夠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