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下,活死人墓。」古墓派是《神鵰俠侶》中最神秘的門派。
神秘的古墓派,人丁稀少,三代不過五個人,卻出過比「第一次華山論劍」第一名的王重陽武功還要高強的高手林朝英;也出過小龍女這樣武功卓絕,天姿靈秀,又清冷高潔的「神仙玉女」;即使是被逐出師門的李莫愁,也在江湖上引起轟動,掀起血雨腥風。
這個以高傲不群、低調、禁 欲著稱的門派,有很重要的一條門規:「凡拜入古墓派者,須得立誓終身不出古墓,除非有一男子甘願為其獻出生命,方可破誓。」
然而在《神鵰俠侶》中,從一開始就遵守接受古墓派的門規訓誡,正兒八經從古墓派裡出來的人,一個個越來越「偏離」古墓派的「畫風」,活得越來越不像古墓派的人。
誰才是最像古墓派的弟子的人呢?
不是心狠手辣的李莫愁,也不是以高冷絕塵著稱的小龍女,而是淡定從容的程英。
古墓派有訓言,凡門下弟子,都要摒絕思慮慾念,摒除喜怒哀樂之情,還有「十二少」的摒除七情六慾的「養生修煉」法則,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
大概意思可以歸結為:平穩的情緒,才是修身養性的「大道」。小龍女能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小很多,與前期冷酷孤僻、凡是不放在心上,有很大的關係。
李莫愁不用說,在愛情裡受了傷之後,連普通人的情緒管理都做不到,一聽到「陸」、「何」、「沅」這些字眼,隨時可以將她的情緒點爆。
小龍女前期的確清冷孤僻,高冷「如渾射真人,意氣舒高潔……」很有高冷女神範兒,但是對楊過動心了之後,變得像一個小女生,還有點「戀愛腦」。
和楊過分開,心心念念著「我的過兒在哪裡?」;和楊過重逢,眼下就問楊過:「過兒,你每天有沒有想我三百遍?」有些天真無邪,有些肉麻,一代高冷的女神秒變「傻白甜」。
程英卻是始終隱忍溫和、平靜從容的樣子,即使《神鵰俠侶》中人人都被「情劫」困住,情場失意,她也始終哀而不傷,悲喜不露於形色。
她暗戀楊過那麼深刻,「即見君子」寫了無數遍,淡淡地以一句「寫著字玩」掩飾過心裡情愫的變化;明明是情不自禁吹了一首《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少女情懷洩露,看見楊過在細聽,她馬上又以一首迎客曲將少女情愫掩飾過去。
楊過以「結拜」為由,「勸退」她與陸無雙暗戀的心意,她立馬說道:「有這麼一位大哥,求之不得。」搓十分坦然地接受。對比一旁同樣情況的陸無雙,眼中含淚,所有難過悲傷的表情全都寫在臉上。
楊過的不辭而別,陸無雙終於忍不住哽咽起來,程英卻是隱忍住自己內心的波瀾,並且安慰陸無雙道:「三妹,你瞧這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
程英也心痛,卻更加地克制自己,反而更加惹人心疼。
十六年後,一朵山間的秋海棠讓人知道,她並沒有放下,她一派自然、隨口吟來的那一首《木蘭花慢·西湖送春》:「問花花不語,為誰落?為誰開?算春色三分,半隨流水,半入塵埃。」那幾分輕輕掠過的隨意和漫不經心,黃蓉都忍不住為她悲憐嘆息。
程英從來也是悲苦的女子,但她看得透、看得開,面對現實,她總是從容接受,哀而不傷。
小龍女在楊過遲疑的時候,就傷心地「離家出走」;遇到阻礙的時候,就傷心退縮,情緒大起大落,多年以來,在古墓派所受的訓誡一點都沒有在這樣的情緒中起到丁點作用;
古墓派的創始人林朝英,苦戀王重陽,鬱鬱寡歡一生,還給門下弟子立下種種「絕情」的訓誡,「阻礙」門下弟子談戀愛的正常需求。
比起古墓派這兩位嫡傳之人的表現,程英的情緒管理的境界顯得更高了。
奇妙的是,古墓派最高深、最具代表的武功《玉女心經》,通過楊過傳給陸無雙,又通過陸無雙傳到了程英手上,冥冥之中,仿佛是認可了這一點:
程英是《神鵰俠侶》裡最佳的「情緒管理大師」,她人淡如菊,溫雅如玉,是最像古墓派傳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