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與古龍合作的小說知道嗎

2020-12-02 破繭2020

金庸是武俠小說界的泰山北鬥,古龍也是不世出的怪才、奇才,二人合作的小說會又怎樣的驚豔絕倫呢?可惜二位大師皆已駕鶴西遊,似乎合作已是不可能的事。但其實二人惺惺相惜早有合作,古龍的《楚留香傳奇》就是金庸為其提供的思路,而金庸的《笑傲江湖》也是有古龍的參與,其中狂放好酒的令狐衝與同為孤兒的古龍何其相似!

相關焦點

  • 古龍和司馬紫煙合作寫了一部香豔小說,古龍大膽,司馬紫煙更大膽
    古龍,原名熊耀華,武俠史上排名僅次於金庸的小說家。司馬紫煙,原名張祖傳,筆名金庸所賜,臺灣著名武俠小說家。兩位俠壇大師,合作寫了一部武俠小說,《圓月彎刀》,讀起來很香豔。當年還在上初中,初讀此部小說,便被其中的香豔情節所吸引,看完後,腦海裡久久揮之不去,以至於十多年後,依舊難忘。
  • 古龍與金庸
    而立之年的金庸曾長時間暗戀已為人婦的夏夢,但只是暗戀罷了。他結過三次婚,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說:「我的婚姻不理想,我離了好多次婚」。也無奈嗟嘆:「我對愛情的看法從年輕到現在都沒什麼改變,最理想的是一見中情並締結連理,然後一直愛下去,可惜,這只能是理想」。既然在現實中得不到,那就把這種浪漫投射到小說世界裡吧。
  • 古龍小說在電影領域遠超金庸,說說金庸作品的局限性
    他們依次是以黃梅調起家後以風月片聞名的李翰祥,開啟了香港武俠片輝煌時代的張徹和胡金銓,以古龍小說為劇本開創了奇情武俠世界的楚原。武俠導演大亨張徹在行內被稱為「張百萬」,而楚原則被稱作「楚千萬」,足見他的電影作品產量之大,票房之高。
  • 武俠故事:對金庸、古龍兩人小說的理解
    論起當代武俠小說的成就,當屬金庸、古龍兩位大師,他們經典作品無數,老少皆喜歡,多數作品都被拍成影視。從兩人的作品,就會看出他們的性格、人生經歷各有不同。22歲開始了第一部《蒼穹神劍》小說的寫作,一生寫了71部小說。古龍一生慷慨豪邁,做事不拘一格,風流多情,美酒美女是他的愛好,但他最看重的還是朋友。他博覽群書,借鑑東西文化,這些都在他作品裡體現出來。金庸,出身書香門第,博士學位,香港四大才子,他博學多才,研究涉及法律、歷史和佛學諸領域。31歲開始了第一部《書劍恩仇錄》小說的創作,一生共寫了14部小說,各個都是經典。
  • 70後的江湖:金庸、古龍、天涯、明月、刀
    你喜歡武俠小說嗎?你喜歡金庸、古龍、梁羽生嗎?你想去少林寺學武術嗎?你想弄清金庸點穴的奧秘嗎?你知道為什麼古龍的主人公總是寂寞嗎?你有一個當武俠小說的作家夢嗎?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呵呵!這些武俠小說的人物你最喜歡誰?
  • 古龍寫的美食讓人流口水,金庸的則讓古龍直呼「吃不起」
    《多情劍客無情劍》裡的梅二先生「宰一隻鳳雞,再找些嫩薑來炒鴨腸子,也就對付來了」一壺陳年老酒……「很接地氣、很江湖」換句話來說,就是古龍寫的美食一般人都能吃得到,也學得會。這是他常年走街串巷覓食的素材積累。他自己也曾說過,他不寫不存在的吃食做法。
  • 古龍與金庸,兩位「武俠泰鬥」,作品的整體和細節有哪些不同?
    江湖兩個字,像鋒利的刀一樣,刻進了古龍小說裡。金庸小說的文化屬性,屬於包羅萬象的傳統文化,古龍則是刀光劍影的江湖,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偌大的江湖,能包容愛情、恩怨、名望、虛名。但有時候,也小的像針眼一般,讓人沒有立錐之地。金庸與古龍小說的文化,有著一定的聯繫,金庸作品中的文化,能夠單獨存在,也能融入武俠中。而古龍的江湖也是如此,二人的文化屬性,必然與江湖緊密相連。
  • 金庸古龍溫瑞安3本續書,有狗尾續貂,也有青出於藍
    雖然現在武俠小說徹底沒落了,但是提起金庸、古龍、溫瑞安,很多武俠迷心中還是泛起了波瀾。在武俠熱的當年,由於金庸、古龍、溫瑞安的武俠小說銷量非常好,於是就有很多人「自告奮勇」,冒名頂替,魚目混珠,寫起了原著的續書。而且這些小說被無良書商拿來發行,居然相當流行。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這些所謂的武俠續書吧。
  • 金庸的小說都翻拍爛了,為何古龍、梁羽生、溫瑞安的作品很少翻拍
    說起「江湖上」的「武俠四大宗師」: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金庸老先生了。畢竟,金庸老先生的作品,都快被各大影視公司搶著拍爛了。明明都是武俠界的大家,為何金庸先生就一騎絕塵了呢?難道是因為其他幾位的作品寫得不夠好嗎?當然不是這樣,這是由作品本身的原因和市場的需求造成的!
  • 溫瑞安的武俠小說至少有三點讓金庸、古龍望塵莫及
    實為武俠的小說的發揚光大者。而對於今天的主角——溫瑞安先生則需要大書特書一番。因為溫瑞安的成就至少有三點是金庸、古龍望塵莫及的。這一點是金庸、古龍以及許多作家都沒有能力達到的。對於武俠的描述,金庸和古龍就照比溫瑞安有些外行了。眾所周知,溫瑞安先生個人的武功應該是相當不錯的,他筆下的武打場面是讓許多讀者拍案叫絕且為之折服的。
  • 金庸古龍臥龍生3本偽作小說,當年以假亂真,如今回憶滿滿
    而如今,生活裡已經很少聽到有人在討論武俠小說了。就連網絡上,談論武俠的讀者也越來越少了。昔日熱火朝天,現在冷落如此,今昔對比,讓人無比唏噓。然而,還是有一些朋友保留著武俠情懷。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20年的武俠迷。今天我和大家聊聊金庸古龍臥龍生3本偽作小說,當年以假亂真,如今回憶滿滿。第1本,假冒金庸的《江湖狼女》。
  • 從金庸、古龍到黃易,武俠小說中武功和女性角色的變化
    金庸的小說中武功描寫的最大特點就是巧妙的結合了中國的傳統文化,琴棋書畫在他的筆下都可以成為武功(比如梅莊四子和桃花島主)具體到武打動作的描寫,金庸的筆法也十分高明,他並不是單純描寫招式,對氣氛的烘託,對全局的控制,場面的安排都很注意。
  • 金庸為他題詞,古龍為他感嘆
    世界上能夠演武俠影視劇的演員很多,但過了這麼多年,鄭少秋依然是最難被超越的存在之一,成為了數代人心目中的符號,而我們也知道絕大多數武俠影視劇的最初來源都是小說,那麼這位演員在原著作者心目中的地位又如何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金庸和古龍二位先生對於他的評價。
  • 古龍如酒,金庸如茶,梁羽生如水,其他如何?
    當然,這也是符合實際情況的,有那個男孩子沒有讀過金庸小說呢?當然,還有古龍等人的的武俠著作。加上電影電視的影響,一些主人公的名字已經成為了大眾文化標籤,其影響力幾乎僅次於四大名著了。疫情期間,除了重溫經典影視,還把他們二人的經典著作讀了一遍,因為隱隱的知道,以後不會再讀了。
  • 古龍出上聯:「冰比冰水冰」,金庸:此聯不通,是絕對
    眾所周知,小說在中國的發展時間是非常長的,其發軔於魏晉南北朝,發展於唐宋,而極盛於明清,但這只是小說家對古典小說的評價。作為只有中國具有的小說體裁——武俠小說,真正的自成體系應該是在民國時期,雖然早期開始的志怪小說,或者是其它小說中多多少少都有武俠的影子,但更多的都是對小說的點綴而非直接描寫。
  • 被金庸、古龍所逼,黃易創作出穿越、玄幻、異俠三大流派武俠小說
    黃易的外公是個武俠迷,經常租書看,間接就影響了黃易,他最愛看的就是金庸和司馬翎的武俠小說。司馬翎影響他的寫作風格,由於金庸、古龍小說佔據了大半市場,才起步的黃易則是被他倆逼的走進了科幻、玄幻小說的寫 作之路。
  • 單以對網文的影響力而言,黃易甚至可以說遠在金庸古龍之上
    若單以對國內網文的影響力而言,黃易甚至可以說遠在金庸古龍之上。坦率說,金庸的短篇和古龍的中前期很多作品,很多拿出來都不如黃易小說的整體水準,《大唐雙龍傳》扔在這裡,除了金庸古龍寥寥幾部巔峰作品,數十年來,你能從華語通俗小說裡給我找出一兩本能與之媲美的麼?
  • 武俠世界裡最厲害的兩大宗師相比,為何古龍並不輸金庸?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偏偏武俠小說是文不是武眾所周知,金庸和古龍,是新武俠時代,最優秀的兩位小說宗師。當前,在創作武俠、玄幻小說的作者、影視從業者中,絕大多數人的武俠啟蒙甚至寫作啟蒙,都是源於這兩位老前輩的經典作品。
  • 為何金庸劇翻拍得快爛了,古龍、溫瑞安、梁羽生作品卻沒人翻拍?
    金庸武俠,幾乎等同於許多人的童年、青年和壯年,在他所締造的世界裡,是快意恩仇的刀光劍影,是千年歷史的諸多沉澱,亦是筆下人物牽腸掛肚的命運走向。許也便是金庸先生如斯「神威」的文字功底,故而他的小說一拍再拍,儼然到如今眾人口中「快翻拍爛」的程度,而與金庸並稱「武俠四大宗師」的古龍、溫瑞安、梁羽生顯然就無此等運勢。
  • 為何金庸劇翻拍得快爛了,古龍、溫瑞安、梁羽生作品卻沒人翻拍?
    金庸武俠,幾乎等同於許多人的童年、青年和壯年,在他所締造的世界裡,是快意恩仇的刀光劍影,是千年歷史的諸多沉澱,亦是筆下人物牽腸掛肚的命運走向。許也便是金庸先生如斯「神威」的文字功底,故而他的小說一拍再拍,儼然到如今眾人口中「快翻拍爛」的程度,而與金庸並稱「武俠四大宗師」的古龍、溫瑞安、梁羽生顯然就無此等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