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註定悲劇的雍華戀1:一開始不是還挺甜蜜的嗎?

2020-10-10 小野綠

皇上和華妃真是太有小情侶的感覺了!

今天我要寫寫皇上與華妃的愛情悲劇。

皇上一生真正愛的有三個女人,依次是:純元皇后、華妃、甄嬛

沒錯,如果按照先來後到的順序,甄嬛還只能排到第三個。

我判斷皇上是不是真愛一個女人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他會不會為這個女人「傷心」(無論傷心的原因是什麼)。

純元皇后因難產而死,皇上悲痛欲絕。

華妃因為狠毒和魯莽害甄嬛小產,皇上悲憤傷心之餘,亦不忍心傷害華妃太甚。

甄嬛因為對愛情萬念俱灰出宮,皇上去碎玉軒思念她,也是傷心的落下帝王之淚。

反之,像皇后和安陵容做了那麼多錯事壞事,皇上知道之後也只是噁心憤怒,他根本不傷心,處置起來也毫不留情。

所以說,皇上與華妃亦是真愛,雖然沒有夫妻的名分,也沒有雍嬛戀那種靈魂伴侶的感情。

但是皇上愛華妃,那是毋庸置疑的。

只是因為這份愛情牽扯上前朝的政事,宮廷的權謀,權力的分配,那是註定要悲劇的,而華妃就是這場悲劇的炮灰。

《甄嬛傳》一開始,華妃原本滿心期盼皇上來共進晚膳,但皇上因為選秀的事情去陪皇后了,所以華妃心裡不爽。

華妃嘴上說著:本宮有什麼好生氣的,皇后終究是皇后,皇上陪她用膳是應該的。

但是面部表情已經完全出賣了她的內心,不僅嘴角抽搐著,纖纖玉手也抖動著夾不了菜。

這是皇上和華妃愛情最甜蜜的時刻,當時華妃寵冠六宮,把皇后擠壓的北都找不到,雖然名分上皇后是正妻,但是真正陪伴在皇上身邊的,基本都是華妃,導致皇上難得去陪皇后吃吃晚飯,華妃都會非常不是滋味。

其實皇上這次去看望皇后,是太后要求來的。

在選秀前夕,太后曾專門去養心殿探望皇上,說了好些意味深長的話。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給華妃太多的恩寵,多去看看皇后。

從華妃的「盛寵」可以看出,皇上是真愛華妃。

如果只是為了拉攏年羹堯,只要給華妃必要的位份,根本沒有必要走心,但是從留宿次數來說,皇上明明是很喜歡華妃陪伴的,他甚至覺得沒有必要選秀,只是因為子嗣的關係(華妃不能生),所以要多找幾個能生的秀女來開枝散葉。

皇后不知皇上撇下華妃前來,已經十分勉強,還要說什麼:不偏愛,懂節制,方得長久。

這就和皇后不讓皇上喝他喜歡喝的鴨子湯一樣的道理,皇上在前朝已經殫精竭慮了,回到後宮還不能放鬆,喜歡喝的湯不能喝,喜歡看的女人不能看,還要聽自己的妻子說什麼絮絮叨叨的大道理。

皇上當場就甩臉子:食不言,寢不語。

潛臺詞就是:你要講規矩是吧?老祖宗的規矩「食不言,寢不語」你自己又做到了嗎?

並且馬上有逆反心理:我肯來看你已經給了老娘面子了,你卻還不讓我舒坦,那我就存心去看華妃氣氣你!

接著就是皇上對華妃的噓寒問暖,與對皇后的公事公辦形成鮮明的對比:以後呀,別在門口等朕!

我跟你們說,會「雙標」才是男人這種大豬蹄子真愛的表現。

不愛的女人,怎麼受苦他都不會心疼的(比如以前皇后失子,皇上都沒有抽空去看她)。

但是心愛的女人,就會噓寒問暖各種小浪漫,皇上也會變成非常有情趣的文青boy。

在進門的時候,皇上注意到了立在華妃門前的福子,隨口問了幾句話。

但皇上的意思是:長的清秀,配在你(華妃)宮裡伺候。

還有就是:只有十七歲呀,年輕真好,你剛入府的時候也只有十七歲吧?

從後面的劇情來看,皇上並非好色之徒,也不喜歡隨便臨幸宮女。

臨幸餘答應,是因為她冒充甄嬛。

臨幸葉瀾依,是因為她像年輕時的華妃。

所以皇上這時候只是隨口問問,沒有別的想法。

但是華妃卻如臨大敵。

愛情中的女人就是那麼不可理喻,她把皇上視為自己的禁臠。

皇后沒有辦法,少不得要給三分薄面,但一個小丫頭片子又是什麼東西,也敢來搶我年世蘭的男人?

華妃狠狠剜了福子一眼,眼神如刀片一般銳利。

本來華妃只是不信任福子,不會要福子的性命。

但是皇上既然注意到福子的存在,她就非死不可!

欣常在小產後侍寢了幾次,華妃又吃醋了,把欣常在的綠頭牌掛了起來。

皇上聽說以後,一臉無可奈何的表情:華妃還是那麼愛使小性子。

我還要說一點的就是,要看一個男人是不是真愛一個女人,要看這個男人對一個女人的容錯率有多少。

一般來說,越愛越是能夠容忍對方的錯誤,所以被偏愛的才會「有恃無恐」。

所以如果現實中,一個男人口口聲聲說愛一個女人,卻凡事諸多挑剔、打壓、冷嘲熱諷,那基本上是不愛的,他只是想以愛的名義控制別人,我勸姐妹們趁早看清現實,知難而退。

我們來看皇上,他愛與不愛的界限表現的很明顯。

他最愛純元皇后,所以純元一切都是最最完美的,純元都沒有缺點,我怎麼會去挑剔她呢?

他也愛華妃,所以華妃的一切囂張跋扈,對他來說只是一個愛情中的女人的小小任性,皇上表示理解,也願意寬容。

同樣的事情,如果皇后來做,就是不賢惠,不體貼,沒度量。

但是華妃來做,就是小性子,愛矯情,但她還是愛我的呀!

但是華妃自然有她可愛的地方。

比如說,她是非常懂得閨閣情趣的。

還會玩欲迎還拒這招,你說讓正襟危坐的皇后要怎麼比?

這段極其有趣,華妃撒嬌,皇上還願意配合(朝政勞累,在後宮難得放鬆一下)。

轉換成現代的場景就是:

女:你走吧,我不理你了。

男:真的不理我了,那我去玩王者榮耀嘍?

女:你敢!你知不知道我和王者榮耀不共戴天,有他沒我,有我沒他!

男:嘿嘿嘿,我騙你的,你越發任性了!

女:你好久沒來找我了,怕不是把我忘了吧?

男:怎麼會呢,你這磨人的小妖精。

是不是很有意思?

除去皇上和后妃的身份標籤,皇上和華妃的相處方式很像一對相識已久(十年)但是依然處於熱戀期的小情侶。

在甄嬛沒入宮之前,皇上和華妃一直處於「談戀愛」階段。

只是這愛情的甜蜜,籠罩著幾縷陰霾。

那就是華妃身上獨有的歡宜香,是皇上親自調的,也是讓華妃一直不能懷孕的關鍵因素。

就這件事,我們要從皇上和華妃兩個角度來看。

就皇上來看,愛情一直是他生活的調劑品,他的正職是皇帝,是處理朝政。

為了防止外戚專權,不讓華妃生下孩子是不得已為之。

他對華妃是真愛,他對華妃也有歉疚感,但這一切都要讓位給皇帝的職責。

而且華妃不能生育這件事,對於皇上算是一個遺憾,但是並非大事。

但是對華妃則不同,第一她本來就是一個愛情至上的傻女人,第二皇上一開始的背叛對她來說是致命打擊。

當把所有的生存價值寄托在愛情的身上,最後發現不僅愛情被背叛,心心念念的愛人甚至有可能從來沒有愛過她(被甄嬛騙的),對感情極為濃烈的華妃來說是無論如何受不了這種打擊的。

悲劇的種子就這樣被埋下了。

相關焦點

  • 《甄嬛傳》中註定悲劇的雍華戀2:為什麼皇上能忍受華妃的悍妒?
    所以眉莊從來都不是華妃的威脅,但就是因為綠菊這件小事,華妃開始視眉莊為死敵,要開始弄她了。他一開始和純元結婚的時候也是專寵純元,說明皇上並不是一個很花心的人。華妃流著眼淚失意地說:湯泉宮賜浴,是想把她當楊貴妃寵著嗎?其實從劇情來看,被皇上真正當楊貴妃寵著的嬪妃,恰恰是華妃。不是因為她是年羹堯的妹妹,而是因為她是「美神與愛神」的化身,充滿女性魅力,又願意為愛情要死要活的。甄嬛才不是楊貴妃呢,甄嬛是武則天。
  • 張愛玲《半生緣》:曼璐的婚姻悲劇,一開始就註定了
    顧曼璐是《半生緣》中的主人公之一,她的一生充滿了坎坷,最終卻沒有獲得圓滿的結局。顧曼璐雖然對妹妹做了無法原諒的錯誤,回看她的一生,對她的感慨與憐憫遠遠大於怨恨。曼璐是個顧家的人,家裡有好幾個弟弟妹妹,父親不在,母親照顧奶奶還有整個家,家裡面全靠她一人掙錢養家,供弟弟和妹妹上學。曼璐為此,只能去舞廳當歌女,畢竟她除了美色,並沒有接受多少文化,也只有歌女掙錢多點。
  • 《甄嬛傳》中註定悲劇的雍華戀3:這次華妃玩的太過火
    這可能和皇上一開始真的把甄嬛看做是純元的替身有關。替身的職責就是向正品無限靠攏,不能有自己的特點和想法。在皇上的記憶中,純元是與世無爭,完美無瑕的存在,根本不可能心思齷齪到去參加宮鬥,更不可能設局引蛇出洞,然後自己裝白蓮花,陰陰的在背後放冷箭。所以,當甄嬛這麼做的時候,其實皇上是十分反感的。
  • 《甄嬛傳》中註定悲劇的雍華戀4:為什麼這次甄嬛輸的那麼慘?
    甄嬛只口頭上表示:皇上這兩天都急瘦了一圈,就再也沒有其他行動。她現在的全副心思都放在眉姐姐身上,因為眉姐姐中了時疫,甄嬛心急如焚,再三求見皇上要為眉莊派太醫就診,被蘇培盛勸下了。不得不說,在感情世界中,愚蠢而奮不顧身的女人的確更容易讓人感動和憐惜。
  • 《甄嬛傳》中註定悲劇的雍華戀5:這次讓甄嬛最虐心的是什麼?
    》的時候,在「莞莞類卿」之前,很多人都會沉浸在皇上和甄嬛的真愛中無法自拔,是因為杏花春雨的美好太過夢幻。看來甄嬛在除夕夜倚梅園祈願的「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的心願終是鏡花水月,皇上就算不是「皇帝」,只是一個富貴王爺,依然想著嬌妻美妾左擁右抱,甄嬛只能臉上笑嘻嘻,心裡一萬句MMP不知當講不當講?
  • 晴雯的局限,其悲劇一開始就被註定了
    魯迅先生說,悲劇就是把美撕碎了給人看。晴雯最後被她的命運撕碎了,當然,你也可以直接說,是被王夫人撕碎了。這是王夫人做的最不得人心的一件事,然而,我們換個角度,無論是虛的命運,還是實的王夫人,晴雯招來他們的打擊,她自己,就沒有一點責任嗎?
  • 《萬箭穿心》李寶莉: 她的苦命也許從婚姻的一開始就註定
    李寶莉的悲劇其實從婚姻的一開始就註定了......可惜的是李寶莉的丈夫馬學武膚淺的看上了李寶莉年輕時漂亮,哪知道結婚後的李寶莉根本不是他想像中的賢妻良母,而是一個尖酸刻薄的人。儘管心腸不壞,但卻喜歡出口傷人,不需要任何臉面的市井小民。 而李寶莉原以為跟著老實本分的文化人馬學武,圖個安穩日子,可惜一結婚才發現,唯唯諾諾的馬學武卻是個性張揚的李寶莉打心眼裡最瞧不上的那種人,她不得不在婚姻裡處處要強,她要把控好這個家,按照她想的來發展。
  • 追求愛情,熱衷宮鬥,高貴妃一生的悲劇在那場選秀中早已註定。
    追求愛情,熱衷宮鬥,高貴妃一生的悲劇在那場選秀中早已註定。追求愛情,熱衷宮鬥,高貴妃一生的悲劇在那場選秀中早已註定。皇上表面對貴妃寵愛有加,這份寵愛從來都是有條件的,她的母族在御前得力,她的寵愛就多一分,可是有條件的愛並不是真的愛吖。她短暫的一生,都想超過如懿,可是她至死方知,這份奢求從來都是虛妄,從一開始她就輸了。
  • 《甄嬛傳》中,安陵容的人生悲劇究竟是為何?
    然而,安陵容的人生悲劇,真的只是因為她起點低、出身差嗎?投奔皇后、走向黑化真的只能是她唯一的選擇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安陵容的人生枷鎖究竟是什麼?前一秒還滿臉「人間不值得」的皇上,觀看完安陵容的「蒙面歌王猜猜猜」表演,立刻又是拉小手、又是擁入懷,當場晉封位分不說,還賜了早已絕版的奢侈品「金縷衣」。這種級別的恩寵風頭,宮中除了華妃和甄嬛,再沒有第三人得到過,但安陵容做到了。
  • 《甄嬛傳》中蘇培盛背靠一人,不是皇帝!您知道是誰嗎?
    有些場面的的東西,是不可或缺的,但小劍反感到了極點小劍認為,甄嬛傳中最不是東西的人物,就是蘇培盛。真應了後宮妃嬪常說的那句話,斷了根的東西,是最不靠譜的!蘇培盛聰明至極,善良中帶著一絲狠辣整個皇宮中,要論懂皇帝還得數蘇培盛第一。宜修、甄嬛,亦或是太后都比不過蘇培盛。
  • 《甄嬛傳》最精彩的不是宮鬥,而是3個男人和初戀的故事
    很多人在看《甄嬛傳》這部宮鬥劇的時候,都是把女性作為主角去看的。但是多年以後回過頭來再看幾遍才發現,《甄嬛傳》當中最精彩的不是宮鬥,而是3個男人和初戀的故事。痴情專情是好事,但過度地執著於過去,則會讓自己和身邊的人越走越遠,同時也無法真正活在當下。往回看的越多,錯過的也就越多。
  • 《天龍八部》阿紫:愛上不該愛的人,從一開始就註定是悲劇
    大多數金庸迷都不喜歡阿紫這個人物,在《天龍八部》中,阿紫是一個陰狠毒辣、刁鑽古怪的丫頭,雖然生的絕美非凡,但是仍然讓人愛不起來。因為對阿朱的愧疚,喬峰一直對阿紫照顧有加,而阿紫愛上了這個永遠不可能愛自己的男人,也註定了自己一生的悲劇。
  • 從住進2000萬的豪宅開始,三十而已裡的顧佳已經註定悲劇
    你覺得爛尾了嗎?而她看的比自己命還重的,全劇唯一的好男人許子言也註定無法走仕途了。看到這裡,你不禁要罵一句:渣男無恥,綠茶可惡。但是,姑娘們,這些始終不是最主要原因啊。顧佳所有悲劇的根源,其實很簡單:對自己定位不準,拼命擠進不屬於自己的圈子,結果只能是被現實啪啪打臉。
  • 甄嬛傳:沈眉莊的悲劇是由其母一手造成的嗎?這些細節告訴你答案
    《甄嬛傳》中的沈眉莊是一位典型的大家閨秀,同時她也是這些新入宮嬪妃中最早受到皇上青睞的。沈眉莊的起點很高,但最後的結局卻並不算好。因此有的觀眾認為沈眉莊的悲劇是其母一手造成的,那麼事實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 甄嬛傳:倚梅園皇帝、甄嬛、果郡王三人相遇就已註定結局
    倚梅園相遇其實已經把整個甄嬛傳的大體思路展現出來,為何這樣說呢?其實劇中以皇帝、甄嬛、果郡王的情感開始展開劇情。即是宮鬥劇卻又以三人的感情來展開。甄嬛喜歡紅梅才在除夕之夜來到倚梅園,吟出「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終局還是不能如意,倚梅園中皇帝、甄嬛、果郡王三人相遇的順序就已經註定結局。
  • 從《甄嬛傳》中安陵容的性格悲劇到對原生家庭的思考
    《甄嬛傳》中的安陵容確實讓人覺得可憐又可恨,她的結局也實在可嘆。一、陵容的性格發展脈絡安陵容的父親是縣丞,按級別來說,縣令相當於縣長,而縣丞在縣裡地位一般僅次於縣令,大約是輔佐令長,負責文書、倉庫等管理的官。其實比起我們現在的普通人,也算是官二代呀,我們同學中如果有一個副縣長的女兒,人家一般不是挺自豪的嗎?
  • 安陵容的悲劇是註定的,拖著原生態的吸血家庭,如何飛得動?
    《甄嬛傳》中的安陵容是一個悲劇的角色,其實其悲劇是註定的,在其剛剛入宮時就已露有端倪!所以在大上海,即便她再如何努力,她的格局註定了她也不會有太大的發展。明明知道家裡人對她的利用,但就是狠不下心來跟他們劃清關係,一味的對家人的忍讓只能助長了他們對她越來越依附!
  • 顧佳碰上許幻山,註定的悲劇!
    而女主不僅把持朝政,還管控男主後宮。剛開始男主還知道自己幾斤幾兩,雖然這帝位男主坐著不太舒服,但是心裡對女主還是心存感激。時間久了,男主就有點膨脹了,開始明示暗示,希望女主老老實實呆在後宮,但是,一碰到大事,女主就又出來指手畫腳。男主慢慢的不再感激女主,反而覺得女主不尊重他,不愛他,瞧不起他,還要「挾天子以令諸侯」。最後男主殺了女主。
  • 《甄嬛傳》中的雍嬛戀1:凡是愛情,皆有條件
    一直想寫一篇文章深度解析《甄嬛傳》中雍正與甄嬛的感情歷程,因為在我看來,這就是愛情在現實中原本應該有的樣子(雖然最後是個悲劇)。《甄嬛傳》中,甄嬛的兩段刻骨銘心的愛情(雍嬛戀和果嬛戀),讓我更心動,更震撼的,一直都是雍嬛戀。
  • 《三十而已》顧佳離婚,原來是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的悲劇結局
    指在擇偶過程中, 男性更傾向於向「下」找,找社會地位相當或者低於自己的女性;而女性更傾向於向「上」找,希望對方的物質條件要好過自己。因此現實存在的婚姻很少女強男弱。顧佳和許幻山的婚姻一開始是勢均力敵的。兩個人做事有商有量,會為了家庭的利益共同奮鬥。但在相處的過程中,慢慢的,天平失去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