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橋》,但更遙不可及的是閃電

2020-10-15 有熊焉居北極

一隻木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而恰恰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

——木桶理論

所以我們要取長補短?對不起,反正我是不咋信了,這是在緣木求魚,特別是在有《遙遠的橋》寄出一記響亮的耳光之後。

市場花園行動中那座遙遠的橋

  • 電影《遙遠的橋》海報

雖然是一部很老的電影了,老到英國傳奇特工007還很年輕(對,就是圖中站C位的那位主演,第一任007,肖恩·康納利),但這場戰爭也早已遠去了,不是麼?《遙遠的橋》講述的就是這場「古老」戰爭後期的市場花園行動,以及直到最後盟軍都可望而不可及的遙遠的橋......

  • 《遙遠的橋》劇照,當然本文主角不是這座橋,而是接下來一系列的交通樞紐和橋梁

作為二戰大後期的一場團戰,市場花園行動,怎麼說呢,除了突擊部隊士兵口中那座本次行動主要目標但卻遙不可及的橋外,就是怎一句翻車了得?其實市場花園行動的計劃十分新奇大膽,或者說十分德式,閃電範兒十足:一方面傘兵部隊空投深入德佔區腹地奪取重要道路和橋梁,作為市場行動,策應突擊部隊成為蛙跳的跳板;另一方面突擊部隊突破德軍前線後迅速向各個傘兵部隊佔據的地點突進,作為花園行動,把傘兵穿成串。

  • 二戰時期英國傘兵,應該是訓練

可以看做是一場弱化版的翻版閃電行動——由於盟軍突擊部隊突進能力比不過神一樣的對手,所以預先由傘兵完成部分攻堅任務,突擊部隊只負責突進和追擊。

也許橋還遠在眼前,但閃電作戰更是遙不可及

然而一頓計劃猛如虎,上手操作mmp...一開始傘兵部隊就由於蒙哥馬利情報工作不到位落在了兩個德國裝甲師的頭頂,被毫不客氣的把建制都基本打沒了;

  • 形象的描述了本次空頭的失敗,傘兵還沒下來,看到腳下全是鋼鐵怪獸不知作何感想

其次電臺罷工導致給傘兵部隊的空投給養幾乎全部無償捐贈給了德軍,盟軍空投部隊瞬間變成了德軍的運輸大隊長;而最大的問題在於突擊部隊努力學習著德軍的閃電戰理念,並且自認為這就是閃電部隊的全部,然而真打起來就發現了一句廣告詞——「不是所有的裝甲集群都是閃電部隊」。面對德軍二線部隊突擊部隊突進的成績就已經不怎麼夠看了,面對突如其來的坦克師,更是集體啞火。於是盟軍以1w7的死亡代價換來了3000+的殲敵的戰果,外帶傘兵部隊建製取消和市場花園行動破產。

不過真正復盤來看,市場花園行動的計劃確實是一個好計劃,如果託付給德軍,即使沒有傘兵鋪路做跳板,行動起來說不定一波就直搗黃龍,但也不是說盟軍不咋地,要不怎麼可能推到德國老巢呢。那麼只有一個解釋:相比較士兵口中那個遙遠的橋,更遙不可及的是盟軍學不會的閃電。

  • 閃電戰,至少也要是這種既視感嘛!(當然不能真這樣...要不隨機一重炮就能五殺了)

閃電戰確實是突出一個快字,突破前線後迅速向縱深突進,可這個快字卻是德軍裝甲部隊的稟賦,或者說這是虎豹大軍與生俱來的,也許盟軍也能集結大量的坦克,但只能學到其形,學不到其神,為什麼?因為盟軍沒有這種稟賦,而且這也是一種說不清楚的稟賦,這是可以審時度勢的元首意志,可以一夜潛襲的特戰力量,這是可以千軍卷席的突擊動能,如此種種。

這是一條不怎麼華麗的分割線

既然盟軍學不會閃電戰,學出來的市場花園行動有點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意思,那麼我們為什麼要死盯著取長補短,而不是揚長避短呢?

回到木桶原理,還有一個衍生版更容易理解,就是艦隊航行原理,艦隊的整體航速取決於最慢的那艘船,而不是最快的那艘。嗯,我同意這個說法,但這恐怕並不能成為理論,因為巡航時艦隊速度慢一點死不了,但作戰時沒有強火力重裝甲的戰列艦和靈活機動的驅護艦配合,就真死路一條了。

  • 遼寧艦閱兵編隊——一個艦隊有大小艦隻,航速也不相同,但艦隊作戰時的速度並不取決於航速最低的,而是各司其職,各取所長

成功的原因千千萬,可以是聰明,可以是堅持,可以是任何一點長處被命運放大的結果,但失敗的原因只有一條,天賦所長無用武之地。

所以如果有一座看起來很遙遠的橋,不一定要學習一套更加遙不可及的閃電技能去追它,唯有根據自己的稟賦開發自己擅長的方法,才能最終到達橋頭,否則它就永遠只是一做遙遠的橋。而即使別人以稟賦做支撐的長處被我們學得像模像樣,甚至以取巧的方式青出於藍,但只要別人以相同的方式,依舊可以憑藉稟賦輕鬆更勝一籌,在需要爭先的戰場,這一切都來的毫無意義。

  • 畢竟,如果努力有用的話,還要天才幹什麼?

相關焦點

  • 遙遠(我思)
    小時候,總覺得四十歲是遙不可及的未來,那裡有自己遠大的理想;但現在,我就待在自己小時的未來裡,夢想與小時並無兩樣,依然是那麼遙遠,而此時只有一樣與那時是不同的
  • 《海蒂和爺爺》,所謂遙不可及的夢想才是你見過更大世界的證明。
    正所謂遙不可及的夢想才是你見過更大世界的證明。生命是一張弓,那弓弦是夢想。
  • 《遙遠的救世主》:劉冰之死
    人物簡介:劉冰是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電視劇《天道》的原著小說)中的一個角色,曾經營一家唱片店,後參與格律詩公司經營,被起訴後擔心敗訴賣掉股權,不料官司勝訴,最後絕望自殺。那是一個和很多人一樣的遙不可及的夢想。他怎麼也不明白,一個落魄到賣唱片的人,怎麼一下子就忽然變成了高人?可是他又不能不信,因為有芮小丹、葉小明、馮世傑那樣的人在用行動證明。他不想錯過這趟有可能發達的列車,想方設法參與了進來。
  • 《遙遠的救世主》書名解析:「遙遠」與「救世主」二詞
    二、自救是「遙遠的」。人自救,是最直接最可靠的。但也是「遙遠的」。文中說到救世主又與文化屬性密切相關。大至國家、民族、小至團體、個人,任何一種命運都是文化屬性的產物。在強勢文化氛圍中,更有成為強勢文化屬性的優勢。在弱勢文化環境下,通過努力也可突破自身文化屬性,成為一個強勢文化屬性者。而這個突破從「弱」至「強」,自我認知、覺悟是個緩慢的過程,再則需要事件、因素、環境等催化劑,通過行動、時間、自我超越發酵,最後結果圓滿。這必須也必定是「遙遠的」。
  • 飯灘橋的傳說 藍劍收集整理
    飯灘橋的傳說 藍劍收集整理飯灘橋地處四川省嶽池縣芶鎮,其故事來歷也很傳奇和遙遠……飯灘橋始建於700多年前。那年頭多遇災荒年,百姓們常挨餓受凍,飢不飽腹。然而工匠們為兩地暢通,為百姓修橋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打石頭,轉運到修橋工場,待石材備齊後便開始修建了。這修橋地,是南北通商必經之道,每逢雨季,過河被阻,大家紛紛捐贈修起橋來,說來也怪,修橋時每天都會有乞丐路過,在工匠手中討口飯吃。工匠時常也從口中省下打發一些。長至以往,彼此結下了不解之緣。建橋過程漫長,肩挑背扛,十分困難,四季交替, 也著實勞頓。經過大家的艱辛努力終將俊工了。
  • 忘羨心動119|他是那麼的遙遠,遠到觸不可及,從不曾屬於過他
    這麼隆重的考題,你不覺得先鋪墊一下再說出來會更合適嗎?」「我覺得你說得有道理,來,咱們重頭再來一遍,今天大清早有個大象從窗戶飛進來……」「哎哎哎,我錯了,我錯了,股份隨我撈多少嗎?」以防那頭大象又要沒完沒了地亂飛,對面也直切重點。「看你的能耐咯。」
  • 推薦讀書|《遙遠的救世主》
    ​讀這本書,是因為朋友推薦的一部電視劇《天道》,電視劇還沒有看完(13集,共20集)就想了解一下原著,所以購買了豆豆的三部曲——《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迫不及待的打開看了下,大概看了2/3的時候,由於瑣事,暫停了。
  • 城牆顯影的傳說,是否是專家所說「四氧化三鐵」閃電成像所致呢?
    我不認為這是迷信,更不會無端的否認影像的是否出現。因為,我自己就曾經親身經歷過這類事情,而且當時根本就不相信。城牆顯影,並沒有多麼神秘,科學的發展,遲早會給出合理的解釋。,似乎有點遙遠。當時,我也遇到過雨天閃電時刻的類似現象,但是當時並沒有多麼玄虛的感覺。只是感覺,可能是眼看花了,或者是虛幻而已。
  • 《觸不可及》:願內心的期望在現實中觸手可及
    往往我們所期望的在現實中觸不可及,就如同《觸不可及》中的菲利普和戴爾的境遇,一個身價不菲但是高位截癱,一個身無分文但玩世不恭!兩個人看似不可能相遇,但上帝給了他們機會,讓他們相遇,奇蹟般地改變了兩個人的生活軌跡,他們內心觸不可及的東西在慢慢地向他們靠近!
  • 「浮世繪」閃電你在哪?
    【浮世繪】閃電你在哪?我叫它「閃電」,它叫我「汪汪」。閃電不能說好看,但是也絕對不醜。它全身都被漸變的黃褐色絨毛覆蓋著,唯獨它那滾圓的小爪子是灰色的。外婆也經常打趣道:「嘿!咱們拾來了一位穿著灰鞋子的先生呢。」
  • 一座橋,一段悽美的故事
    江的上遊有一座神秘的橋,叫做「師魂橋」。這座橋如今早已無人走了,它被當地的人民當作神殿一樣鎖起來膜拜。每逢六月初八,附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會到這兒來拜祭。它的由來據說與一位普通的邊防戰士有關:五十年前,猴橋這個純傈僳族村寨還沒有一所學校,也沒有一個家庭願意送自己的孩子上學讀書。
  • 小說:鎮裡修橋後,過橋的人離奇失蹤,工匠一番話,警察找到真相
    在遙遠的西北地區,有一個還算繁華的小鎮。鎮子裡,有一條貫通全鎮的大河,上面原來有座橋,可因為年久失修,再加上連日秋雨的衝刷。終於在某一日,橋身抵抗不住,直接垮掉了。上頭見了,為了方便鎮上人的交通,便立馬撥款下來組織工匠重新修建此橋。但是因為這條大河水流湍急,水勢兇險,工匠們在上工時,光是下橋墩就下了無數次了,不過每次橋墩都會被水流衝走。
  • 《遙遠的救世主》為什麼救世主遙遠,遙遠有多遠
    《遙遠的救世主》是80後作家豆豆的長篇小說,豆豆作為一個女性作家,視角獨特,思考之深,一度被網友認為不是原著編劇,反而更像「槍手」而且《背叛》中夏英傑的第二部小說就是《遙遠的救世主》,劇中《沉默的人》是由宋一坤書寫大綱,而感性、感情、情緒、等無法描述的東西讓夏英傑填充,有理由懷疑,豆豆就是高人的「提線木偶」,通過作品說一些敏感的論據和反思,畢竟,文化這個東西,可以大同,也可以階級差異,分屬於不同階層而已
  • 小說:鎮上總有年輕小孩失蹤,警方調查3天,發現真兇竟是一座橋
    在遙遠的西北地區,有一個還算繁華的小鎮。鎮子裡,有一條貫通全鎮的大河,上面原來有座橋,可因為年久失修,再加上連日秋雨的衝刷。終於在某一日,橋身抵抗不住,直接垮掉了。上頭見了,為了方便鎮上人的交通,便立馬撥款下來組織工匠重新修建此橋。但是因為這條大河水流湍急,水勢兇險,工匠們在上工時,光是下橋墩就下了無數次了,不過每次橋墩都會被水流衝走。
  • 那些遙遠的記憶
    兩人到河對岸的女兒家走親戚,水不深,繞到橋那邊又太遠,婆婆把鞋一拖,褲子一挽,背著公公晃晃悠悠地就下了河。當時我聽得哈哈大笑,想婆婆是把瘦弱的公公當孩子般疼愛著的吧,數十年的相濡以沫,早勝過血濃於水的親情。想自己老了後,也和那人就這樣平平淡淡地幸福著,該有多好。公公去世後,婆婆把公公的照片放在供桌上,點上香,放上貢品,寄託家人的思念和緬懷。
  • 柵欄與橋的故事
    然而,令約翰目瞪口呆的是,他根本沒有看到柵欄,而是看到了一座橋———座連結那條河兩岸的橋!這座橋太漂亮了,簡直就是一件傑作,而這時,約翰的弟弟,正向他們走來,並向他伸出手說:「我做了錯事,你沒有怪我,還建了一座這麼漂亮的橋,你真是我的好哥哥。」 分別站在橋兩端的兄弟倆慢慢向橋上走去,在橋的中間他們相遇了,而後彼此握住了對方的手。 木匠看到這兒,便背起了他的工具箱。
  • 《閃電的婚姻》
    話音剛落逗的戰士們轟堂大笑,這真是閃電的婚姻。全體指戰員們祝我倆一見鍾情、志同道合、相親相愛、白頭到老、幸福美滿、早生貴子。
  • 《悲傷逆流成河》:齊銘不是易遙的光亮,而是一把利刃
    只有易遙,恍若記得她曾經見過唐小米,而唐小米也記起了易遙。是的,在她被原來學校的同學暴力傷害的時候,易遙看見過她。 唐小米不甘心自己最不堪的一面被易遙見識到,她的心裡開始種下仇恨易遙的種子。這顆種子,因為齊銘這個校草級的男生,而加速成長。 唐小米喜歡齊銘,而齊銘卻對她無感,看著齊銘對易遙好,聽著齊銘訴說易遙的事情,唐小米的恨意瘋長。
  • 都說《遙遠的救世主》是一部寫給男人的書,其實女人更應該多看看
    都說《遙遠的救世主》是一部寫給男人的書,其實女人更應該多看看十年前,我的一位即將調走的老局長送給我一本《遙遠的救世主》,後來我才知道被拍成了由王志文、左小青等實力派主演的電視劇《天道》。《遙遠的救世主》,就是一本這樣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