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看《知否》幾個娘子的結局,終於明白,盛明蘭為何會嫁顧廷燁
第一次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在大學,那時還不懂愛情。
如今工作兩年,和男友談婚論嫁,再刷《知否》,才算真的看懂。
這一次看《知否》,看的不是宅鬥的精彩,也不是盛明蘭的苦盡甘來,而是這些大宅子中的女人。
也是因為這些女人的下場,我才終於明白:盛明蘭不愛顧廷燁,卻甘願嫁給對方,到底是因為什麼?
王若弗低嫁給了才子盛紘,為其生兒育女,最後卻被困庵堂,下場不可謂不悽慘。
而造成王若弗這一下場的,是盛紘和他的母親。
事情的起因來源於王若弗被罰跪。當時的王若弗受了姐姐的挑唆,想要插手明蘭的家務事,遭到老太太的嫌棄。
而"婆媳關係"在老太太的眼中,全然是看心情。
生氣的老太太,明知王若弗的"愚笨",卻還是嚴厲地懲罰了對方。
即將抱孫子做奶奶的王若弗,就這樣,在院子裡跪了一天,而盛紘,毫無辦法。
盛紘年幼悽慘,因為有老太太的扶持才得以功成名就,因此,對於自己的嫡母,盛紘幾乎是"言聽計從",就算老太太處罰自己的妻子,寵妾,盛紘都敢怒不敢言,只能賠笑。
反觀顧廷燁,他早已看清嫡母的嘴臉,知道嫡母的為人,更是和嫡母有不共戴天之仇。
盛明蘭若是嫁給了齊衡,不免還要為了齊衡忍氣吞聲,而嫁給顧廷燁,以後婆媳之爭中,無論對錯,顧廷燁絕不會和小秦氏沆瀣一氣。
林噙霜使盡計謀,謀得主君寵愛,卻因丟了家族顏面,被郎君活活打死,看得人有痛快,也有唏噓。
只是,終於除掉心腹大患的大娘子和盛明蘭,卻不曾真的歡欣。
盛紘因為"愛",將林噙霜寵上了天,令王若弗一生遺憾,衛小娘無辜慘死。反過頭來,盛紘因為"過愛",親手結束心愛之人的生命。
盛紘"寵妾滅妻"的行為,是《知否》一切的開始,也是所有人噩夢的開始。
盛明蘭親眼目睹這一切,知曉寵妾滅妻的厲害,所以更加信賴顧廷燁。
顧廷燁雖然紈絝,娶"餘大娘子"的心意不夠乾淨,但是他從始至終,都是願意好好善待餘大娘子,抱著"曼娘好好服侍餘大娘子"的心願。
在顧廷燁這裡,無論他曾對朱曼娘有多憐惜,對朱曼娘有多呵護,但是朱曼娘為妾的本分,是堅定不移的。
盛明蘭如若嫁給顧廷燁,必然不會遇見寵妾滅妻的情況。
小秦氏因為沒得到顧偃開的心,所以一生癲狂,成為了一個毒婦;
衛小娘因為沒得到盛紘的心,所以無辜慘死,紅顏早逝;
王若弗因為沒得到盛紘的心,所以注重名利,漸漸走上了不歸路;
盛淑蘭因為沒得到孫秀才的心,所以被低看侮辱,最後和離。
盛明蘭所處的那個時代,有愛的婚姻和無愛的婚姻,結局相差太大。
家中的郎君若是沒將心給出,就算是滔天的富貴,怕也拯救不了女人的心態和命運。
盛明蘭從小謹小慎微,自知自己選定的郎君就決定了以後的生活,所以,在各方斟酌中,他選擇了顧廷燁,因為:顧廷燁會"算計"。
為了娶她,顧廷燁遠在天邊時,託人阻撓盛明蘭的婚事;為了娶她,顧廷燁用和盛長柏多年情誼做賭,讓盛明蘭成為自己的備選;為了娶她,顧廷燁不顧和小公爺親戚之誼,搶了"侄兒"的意中人。
種種算計,種種心思,可見顧廷燁求娶之誠心、用心,更可見,顧廷燁對盛明蘭,是真的有愛。
莎士比亞有一句話說得很好:"草率的婚姻少美滿。"
諾爾斯也說:"婚姻不是一張彩票,即使輸了也不能一撕了事。"
本人覺得極是。
婚姻,之所以是人生大事,比高考報志願還要重要,是因為:志願有備選項,一個落了可以推到下一個,而婚姻不是,婚姻是唯一。
用昏了頭的狀態去戀愛,其實沒有什麼關係,因為愛情,本身就是"情人眼裡出西施"。
但不要用昏了頭的狀態去結婚,因為婚姻,不止有愛情。
多加權衡,是對彼此人生的負責,也是對這段草率開始的愛情的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