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好評如潮,可還是差點把人氣死在劇情裡。
拜讀過亦舒的原著後,發現劇版改編得更貼近人性的自私和醜陋。原著裡的唐晶,言行符合人物個性,雖然子君依賴她,但她與子君依舊保持著安全的、令她自己舒適的距離。而唐晶的男友也不是賀涵那樣左右搖擺的人,他們最終結合在一起,的確符合事件的正常發展,人性陰暗的一面還不夠突出,劇版就不同,它分明就是一場醜陋絕倫的拼殺,誰狠誰贏,誰陰損誰為王。
其實我們生活中,像馬伊琍飾演的羅子君那樣的女人很多,劇中人物也確實出自生活原型,說她狗血是因為無法接受這樣的安排,說它離譜是不希望命運善惡不分。
與吳越扮演的凌玲相比,羅子君更為可惡。身邊如果有」凌靈」,也許我們會小心防備還能躲過一劫,可如果有了「羅子君」卻是防不勝防。以退為進、以弱求贏是羅子君們的手段,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搞得全盤皆輸、不剩底褲。
凌玲的退和弱裡充滿了心機和智謀,她的每一句話都是在為自己的幸福精心布局,然而凌玲只是令人反感討厭,還達不到讓人憎恨的程度,她符合現代小三開始趨向知性化的特點,用所謂犧牲代替了胡攪蠻纏。凌玲的內在對於男人的吸引遠遠超出她的外表,最主要的是她的掠奪對象不是她好朋友的男人,她的刀扎在了與她並無關係的羅子君心裡。
這部劇裡真正讓人憎恨的當屬羅子君,一個經歷過被愛人背叛、拋棄後痛苦到無法自拔的女人,而後再用凌玲對她的傷害去傷害唐晶。
這世界上最大的背叛就是「我在護你周全,而你卻想要我的性命」。
都說真相痛的是一陣子,謊言痛的卻是一輩子。其實恰恰相反,多少人希望那個將要傷害自己的人把一切都能做得天衣無縫,掩飾得不露痕跡,不明真相也就不存在傷害。如果一個人願意用謊話遮掩事實,是不是也可以理解為他並不想失去你,起碼那個除你之外的人並非是他想完全得到的,或者情感空虛、或者天性花心、或者一時迷惑,總之想隱瞞就意味著不想徹底失去你,這是渣人的另類珍惜,雖然也很齷齪,但總好過他對別人一心一意。
陳俊生在情感掙扎後的決定、賀涵故人新歡徘徊好久後的選擇,對於羅子君也好,對於唐晶也罷,對於任何一個想在一份感情中從一而終的人來說,決絕就是致命的打擊。所以,不分男女、無論友情或是愛情,背叛是所有傷害中最不容易痊癒的。羅子君心知肚明並感同身受,卻讓唐晶一口不落的嘗儘自己曾遭遇過的心酸,惡毒之至超越凌玲。
一段感情結束的傷,終會被另一段感情的開始治癒,這世間行走的人群中,一個擦肩後的轉身也許就是一段愛情的開啟。而友情不同,它是兩個人多久才能沉澱下來的信任與默契,一個男人的出現就可以將之瓦解,這是哪裡來的道理和公平。
羅子君無力無能去奪回丈夫,卻把刀尖對準了驍勇善戰、足智多謀,唯獨對她不設防的唐晶。凌玲以弱防守、以退為進去為自己的感情開疆擴土,比起羅子君的忘恩負義是不是要高尚美好許多。
雖然最後賀涵和羅子君為了保護唐晶都在努力的籌謀,可再多的彌補最多只是讓受傷的人不再口中喊痛而已,唐晶寧可一無所有,也不願意承受她最愛的兩個人聯手的背叛。
羅子君恨凌玲,可她最終也變成跟凌玲一樣的人,用一個腔調表現她的大度和真愛,以退去進攻賀涵的心,用弱卻誘惑男人的本性。
賀涵給羅子君送傘,引來了無數人淚目,但我看後心裡只是一陣一陣的反酸,噁心程度不次於孕婦妊娠反應。放到劇外現實中,不過是男人新鮮時的頭腦發熱而已,一種渲染曖昧的手段。
當兩個人的浪漫發生在別人的悲情布景之下,那所有可以看得到的感動都是惡人上演的鬧劇。
有人評論此劇,羅子君和賀涵未娶未嫁為何不可滋生情愫,愛情來了誰又能擋得住?這混蛋加強盜的邏輯除了沒觸犯法律,真是狗見到都會繞開走的一句臭屁話。
羅子君在掠奪時絲毫沒有感恩唐晶對她的保護和幫助,她比凌玲還要殘忍,這樣的狠毒只有閨蜜才能下得去手,因為一刀就能致命。
愛一個人也好,嫁了人也罷,千萬不要到處炫耀,不出眾的男人都會有蒼蠅想降落在他身上,出眾的豈不是更要招蜂引蝶。閨蜜已經不再是什麼美好的詞彙,就像「小姐」這個詞一樣已經開始有些骯髒的味道。
愛人是用來獨享的幸福、而不是分與眾人的美食,把愛情看得等同生命固然有些沒出息,但把它比作一個人的指紋卻很貼切,在一段日子,或者一段人生裡獨一無二、無可替代。你不能把愛情隨意展示,就像不能隨便把指紋留在某處一樣,這會讓居心不良的人動了本不想動的心思。友情、愛情、親情傷人便是致命。
羅子君是失敗的妻子、不地道的朋友、感情自私的女人,她縱然令人憎恨,但這種人並不是極品,「羅子君們」隨處可見,在利己的事情面前她們不會想到顧全他人的感受,而後所謂的懺悔不過是另一個目的的衍生,並非良心發現。羅子君這樣的人,很容易成為我們的朋友,因為她們的依賴讓人忍不住想保護,因為她們的弱,就會情不自禁的想與其分享自己好的資源,在一副人畜無害卻道貌岸然的嘴臉下,「羅子君」們的雜念開始暗湧,殺人無形、掠奪無痕。我想一定有好多人經歷過這樣的「閨蜜」,被她們所傷害,而且這番傷害一定是徹底的,因為太信任。
沒有誰會那麼容易放下流過淚的感情,「原諒一個人就是放過自己」是一句謊話,時間過往,不見不念,一場傷害過後再也無法說原諒,除非他們過得不如豬狗。這不是小氣,而是紅塵俗人的真實情緒。
何苦標榜自己的格局,輸了可以認,憑什麼要大度的原諒一隻鬣狗,希望他們不得善終,嘴上卻說著各自珍重,這不是涵養而是懦弱,對於「羅子君」們來說善良心軟都不好使,只會更加助紂為虐。
一夜之間,可以冷了一座城、一顆心。回暖之日待何時?城是春季,心卻無期。誰會懂得那種突然而來的心酸,所以沒有經過別人的疼痛,就不要勸說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