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禍從口出

2020-10-13 逍遙故事匯

清朝的時候,即墨縣有個叫張生的秀才,他年輕的時候很輕薄,詼諧風趣,開起玩笑來沒有分寸。最近因為妻子病逝了,便去找媒婆做媒想再娶一個。

在去媒婆家裡的路上,張生正巧碰見了媒婆鄰居的妻子,就偷偷打量了她幾眼,覺得她長得很美。到了媒婆家中,張生便開玩笑地對媒婆說:「剛才正好看到您的鄰居,她實在是又年輕又漂亮,若要替我找個佳偶的話,那麼她就可以了。」媒婆也開玩笑說:「那你得先殺了她的丈夫,這樣我才能去說親呀。」張生笑著說:「行,就這樣說定了。」

過了一個多月,媒婆的鄰居出門討債,被人殺死在郊外。縣令把死者的鄰居拘留起來,用刑拷打,想從他們口裡得到實情,但終究也找不到頭緒。只有那個媒婆把她跟張生之間的玩笑話供了出來。

縣令因而懷疑是張生幹的,於是就把他抓來了,但張生怎麼也不承認是他殺的。縣令又懷疑死者的妻子跟張生私通,於是也把她抓來,用盡各種酷刑,拷打逼供。死者的妻子實在無法忍受,便被迫招認了。

縣令又審訊張生,張生說:「她身子單薄,受不了酷刑,所說的都不是事實。而且她本來就被冤枉,現在又要給她加上不貞的罪名,就算是蒼天不睜開眼睛可憐她,我又怎麼能忍心看著她遭難呢?我願意如實招供:我本來打算殺死她的丈夫,然後把她娶過來,殺人的事都是我幹的,她一點也不知道。」

縣令又問:「有什麼憑證呢?」張生回答說:「有血衣可以作證。」縣令派人去他家搜查,當然是找不到,於是又接著拷打他,把他折磨得死去活來好幾次。張生於是說:「這是因為我母親不忍心拿出證據讓我送死罷了,讓我自己去把它取來吧。」縣令於是押著張生回家去取血衣。

回到家後,張生告訴母親說:「快給我一件血衣,即使不給我血衣,我也會死的。同樣都是死,所以遲一點還不如快一點好。」張母哭著走進裡屋,過了一陣子,才取出血衣交給張生。

縣令仔細察看,發現衣服上的確有血跡,於是就判了張生斬刑。到了第二次覆審,張生也沒有什麼不同的話。

過了半年,處決的日子差不多到了。縣令正在對囚犯作最後審查覆核的時候,忽然有一個人徑直衝進公堂,氣憤地瞪著雙眼看著縣官,大聲罵道:「你如此昏庸糊塗,怎麼能夠治理百姓!」好幾個衙役一起上去想把他抓住,那個人振臂一揮,衙役們一下子都栽倒在地。

縣令害怕極了,想要溜走。那人大聲說道:「我是關帝御前的周將軍,你這個昏官如果敢動一下,我就立刻斬了你!」縣令戰戰兢兢,非常恐懼地聽著。那人說道:「殺人犯是宮標,跟張生有什麼關係!」說完話後,那人就倒在地上,如同斷了氣一樣。

過了一會,他醒了過來,已經是面無人色,眾人追問他是誰,原來他就是宮標。於是縣令讓上刑拷問,宮標徹底招供了自己的罪行。

原來宮標一向為非作歹,當他知道媒婆的鄰居去討債回來時,心想他的腰包裡一定有不少錢,就把他殺了,結果居然什麼也沒撈到。後來他聽說張生屈打成招,自己還暗暗慶幸呢。這天他來到公堂,自己卻一點也不知道。

縣令問張生那件血衣是從哪裡來的,張生也不知道。把張生的母親叫來一問,才知道是張母割破自己的手臂染成的血衣。檢查張母的左臂,上面的刀痕還沒有完全長好。縣令也驚恐萬分。

後來,縣令因為這樁冤案而遭到彈劾罷免,最後因罪受罰,在監獄當中死去了。過了一年多,鄰居的母親想把那婦人嫁出去,婦人因為感念張生的一片仗義,便嫁給了他。

故事改編自《聊齋志異》,常言道,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張生這個冤案完全是自己咎由自取,不過他心地善良,為了不讓死者妻子冤死,寧可自己頂替殺人的罪名,最後娶得美人歸,也是值得。大家千萬莫要隨意開玩笑,否則真的會惹禍上身。

相關焦點

  • 《琉璃》:玲瓏的嘴,為你詮釋啥叫「禍從口出」
    該劇改編自十四郎同名小說,講述了天生「六識」殘缺的少女褚璇璣和離澤宮弟子禹司鳳在面臨愛情與前世陰謀的雙重壓力下,攜手共對百般腥風血雨,締造了一段極具色彩的故事。該劇改編自十四郎同名小說,講述了天生「六識」殘缺的少女褚璇璣和離澤宮弟子禹司鳳在面臨愛情與前世陰謀的雙重壓力下,攜手共對百般腥風血雨,締造了一段極具色彩的故事。
  • 故事:民間故事——老公公生口舌禍,兒媳懷胎八月犯難
    故事講完了,農村關於這樣的事情還是挺多的,供奉需要誠心誠意,我記得村裡一個真實故事,有個人來大姨媽了,晚上著急,沒穿衣服從供奉的堂前穿過去上廁所,於是肚子疼了一夜。做人還是要善良,不要隨便拿無主之物,不要口出妄言,禍從口出,謹守本心,堂堂正正。
  • 故事:民間故事:斷尾花蛇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斷尾花蛇》,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2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小故事,希望各位看官通過這個故事都能夠有所收穫。那麼,咱們閒話就不多聊了,馬上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
  • 民間故事:搬運術
    本文改編自《閱微草堂筆記》,故事經過藝術加工,不代表任何封建迷信觀點。主頁還有更多小故事哦,聽說點關注的人運氣不會太差!魔術戲法之類的把戲,大多都是以手速和手法而成功的,但是比魔術戲法還要厲害的,那就是民間流傳的「搬運術」了。
  • 民間故事:奪命的虎針
    今天給大夥給講一篇曾發生在民國時期大東北山裡的民間故事。開故事之前,先給大夥說道說道啥是「虎針」。所謂的「虎針」,據大山裡的人說,是老虎身上的一根十分特殊的虎毛。據說虎針帶在身上,就能看到一個人的前世。今天咱就來說一則民間故事,當然與這「虎針」息息相關。
  • 民間故事傳說——金牛山的傳說
    一直想寫一些民間傳說,因為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生活發生了巨大改變,我的父親一輩小時候的樂趣就是坐在大街上曬太陽,聊天,然後聽老一輩的講光怪陸離的故事,而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搬個小板凳坐在電視機錢看動畫片,而現在的小朋友們或抱著手機看各種動畫視頻,或拿著學習機聽一些小故事,或者對著圖畫書聽媽媽講書裡的故事,而一些民間的故事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歷史遺忘,我個人一直很喜歡這些民間的傳說,我小時候為了聽我爸講故事可以任勞任怨給家裡幹農活的
  • 民間故事:鄭氏的故事(一)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82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定場詩:緣來緣去緣如水,情散情聚情何歸。緣已逝而情難止,生有涯而思無盡。念罷一首傷感的開場白,咱今天這則民間故事就要開講了。今兒咱這則民間小故事的主題思想同樣是宣傳正能量: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多行善事,切莫被金錢迷了雙眼,而莫做害人害己之事!
  • 故事:民間故事:善良的義弟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善良的義弟》,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32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我們來講一篇發生在古時候的民間小故事,希望通過這個故事,各位看官都能有所收穫!那麼,咱們閒話就不多聊了,馬上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
  • 故事:民間故事:劉老太救白蛇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劉老太救白蛇》,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32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故事,希望各位看官通過此故事都能有所收穫。那麼,咱們閒話就不多聊了,馬上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
  • 不一樣的民間傳說故事
    民間故事話牛郎 早年,在離西湖不遠的地方,有一戶人家,這人命苦,自幼父母雙亡,長大後以放牛為生,人稱牛郎。 此事也感動了民間的喜鵲,每年七月七日,它們成群結對,前往天河搭起鵲橋,讓夫妻二人相會。所以,七月七日這天,民間找不到一隻喜鵲。 民間這樣說的,我遵重原述寫的,如有不合邏輯之處,請不要叫真,民間傳說故事而已!
  • 故事:民間故事:不肯離去的爺爺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不肯離去的爺爺》,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31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小山村裡的民間故事。對於小山村,不光有著秀麗的風光,淳樸的民風,更加吸引人的是,小山村裡經常會流傳著一些美麗感人的傳說故事。
  • 故事:民間故事:白狐報恩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白狐報恩》,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45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時候的民間小故事,希望各位看官都能通過此故事有所收穫!
  • 故事:民間故事:夢中嬌娘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夢中嬌娘》,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21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小故事,希望大家聽了這個故事都能有所收穫。那麼,咱們閒話不多聊,馬上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
  • 廣東著名民間歷史故事
    雲浮市境內,一片靈山鬱水,孕育了本土古老而燦爛的文化,而就在雲浮的山山水水之間,流傳著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這些故事都濃縮了一方文化的精華。那麼,雲浮民間都流傳著哪些奇妙的故事呢?這些故事中有多少個是我們聽過的呢?
  • 《乾隆皇帝送禮》等民間對聯故事
    民間對聯故事(一)《乾隆皇帝送禮》一次乾隆皇帝到江南私訪,看到一戶農家在操辦喜事。他便差人去送一份賀禮。民間對聯故事(二)梅建斌根據民間故事整理
  • 民間故事:洗年寶
    當時民間動物是靠腳爪來分陰陽的:腳是單數的為陽,雙數的為陰。所以雞和豬都是四個爪為陰,如果生了五爪,是陰陽顛倒,民間傳說如果有五爪豬或者五爪雞,不可屠殺,否則主家有大兇之事,遇見這種情況,應當及時放生方可避免兇煞降臨。
  • 沂蒙民間故事:蒙山狐仙報仇的傳說
    《庸盦筆記》(盦an)是清代人薛福成編撰的一部筆記題材的書,中間收錄了很多民間傳說故事,有一些故事就是以沂蒙山區作為背景。其中,蒙山狐仙報仇的傳說,是比較有名的一篇,本文就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故事的內容。蒙山,拔起於魯中大地,龜蒙頂是蒙山的最高峰,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峰。這裡山水相依,空氣清新,草木繁盛,在古代是很多動物的棲息地。其中,就有不少狐狸。
  • 民間故事:妖鬼
    這天兩國軍隊再次發生衝突的時候,怪物又來了,雙方人馬死傷慘重,最終在一位中人的撮合下,兩國將領決定先放下往日的仇怨先達成一次秘密合作,放出重金懸賞,廣招民間的奇人異士來降妖伏魔聲明:本故事為原創民間故事,請勿與封建迷信掛鈎,配圖來自網絡。
  • 故事:民間故事:人禍?狗禍?
    故事配圖,圖文無關村子裡的狗陸續的死掉了不少,也有人懷疑是不是聶左使的壞,但他做得隱秘,終究是沒有找到證據。夜晚再也沒有狗叫聲,聶左心裡舒服多了,安靜的夜他又動起了歪腦筋。故事配圖,圖文無關要說起為什麼張老漢家有狗,聶左還敢打他的主意,因為他知道那條老狗已經不管用了,它太老了,因為聽力也不好,所以很少會叫,於是趁著天黑摸進了張老漢的家門,老狗果然一聲都沒有叫,他的膽子就更加大了起來,把看起來值錢的東西都裝進了自己帶來的口袋裡,可錢卻沒有找到,他不甘心
  • 故事:民間故事|窯中仙
    民間故事|窯中仙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朝乾隆年間,四川蓬州有個叫盤龍的小鎮。申明:本文由靜月齋原創(作者|阿飛),民間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目的是借古喻今、以故事明事理,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喜歡請關注@靜月齋文化。微信公眾號:靜月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