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前去看母親

2020-09-29 南山竟然也有菊

在我家住久了,母親說憋屈,就在二十天前去鄉下妹妹家了。
  這麼幾天,丫丫就說想姥姥了,我也想母親了。
  馬上就是中秋了,公公陰曆八月十五生日,我不能不在慶祝現場,所以,打算提前去看望母親。
  我和丫丫計劃周六去,丈夫在一旁說:「周天兒去吧,那時我有空,一起去。」
  我知道母親看到他們爺倆兒,會更開心的。而且,對於我的母親,丫丫和她的爸爸都這樣惦記著,我當然高興無比、欣慰異常。
  周天兒,大清早的,丈夫就做好了飯喊我們倆起來吃。
  我醉眼悻悻地嘟囔道:「這才幾點啊,就吃飯。」
  丈夫則說:「不是一會兒去鄉下嗎?早點去能多陪老太太一會兒。」
  我不好意思了,趕緊起床。
  吃完了飯,我們三個去商貿城,買了排骨還有幾樣母親喜歡的零食,然後,拎著大包小包地上了公共汽車。
  正巧前排坐著一個抱小孩的乘客,那孩子七八個月大的樣子,胖嘟嘟的很好玩兒,尤其是他總是回頭用那兩顆黑白分明的純淨的大眼睛打量我和丫丫,我們就更喜歡他了。我從包裡找出一顆帶包裝的糖遞到那藕似的小手上。還好,抱著他的長輩沒有因為陌生而拒絕我的好意。都說人心隔肚皮,不該跟陌生人說話,可我還是覺得好人多,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還是有的,這不我就遇上了。
  我和丫丫不時地逗著那小天使玩兒,直到他困了,躺在大人的懷裡睡著了。


  公共汽車奔馳在平坦的水泥板路上,透過車窗,田野裡的莊稼和山林都黯然了,可是,路兩旁紫紅、奶白、淡粉相間的掃帚梅花兒,還一叢一叢地盛開著。每經過一叢,都看到那些鮮豔的花朵兒,依然在秋涼的風中,頻頻地向目視她們的每個過客點頭致意,仿佛是在祝福我們一路平安。
  真是心情好,看什麼都順眼,做什麼都順當。
  一個小時的車程,感覺很快就到了。
  下車走了一段村路,就到了妹妹家。
  只有妹妹等在家裡,原來母親聽說我們來,已經到街上買水果和迎接我們了,只是正逢集日,我們沒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裡發現彼此。
  不一會兒,母親拎著一方便袋水果回來了。
  見了我們就說:「一直找小車,沒看見,不知道你們是坐公共汽車來的。」


  看到母親在接我們的過程中被秋風吹得有些蓬亂的頭髮,我有些心疼,可再看她滿臉的紅潤和笑容,我又頓時釋然了。
  我懂得,母親雖然被涼風吹了,可是,她在吃苦的過程中體會的卻是等待兒女到來的快樂。
  妹妹知道我喜歡吃嫩玉米,就端出來早晨煮好的讓我吃,我便像一個久別美味的孩子那樣操起一穗兒金黃的玉米就貪婪地啃上了。
  丫丫和她爸爸很斯文,我卻是吃了這樣兒就去找那樣的,吃夠了玉米,我跑到院子裡,一眼就看見了秋天裡的夏天——西紅柿還一嘟嚕一嘟嚕地掛在架子上,油光錚亮的,仿佛是一隻只黃色的氣球在歡迎我。我上去扭下來一個,擦把擦吧就吃,因為,我知道那是純綠色的,沒有任何農藥化肥,很放心。


  在牆角,我還看到好幾棵深綠肥胖的蒲公英,竟然有一棵還開著花兒。我告訴妹妹,如果他們家不喜歡吃,等幾天下霜了,幫我挖下來晾曬乾了,泡水喝。妹妹說:「那麼苦有什麼好喝的?」我則笑著說:「吃苦好啊。」


  我不願意待在屋子裡,就拿著相機跑到妹妹的園子裡轉悠。
  首先闖進視野的是小樹林般的高產玉米,那些一人多高的杆兒,如穿著黃綠素裝的女人,懷裡抱著的棒子如一個個鼓溜溜襁褓,正在等待收穫時節的到來。
  幾壟長著排排綠箭的大蔥旁邊是如一溜兒綠色鬍鬚的白露蔥,那是等著越冬後明年春天長大的。


  接著的是一片翡翠色的白菜,看著一團一團正在悄悄卷心的綠色,我真不知道為什麼它們不叫綠菜而叫白菜。
  再接下來就是灰綠色的叫什麼撇啦疙瘩的醃鹹菜的特種材料,一個個兒的,就像一幫公雞將前半個身子扎進泥土裡,朝天撅著尾巴,樣子很有趣兒。
  再往前,還有幾棵茄子秧上拎著的茄子,臉色憋得青紫油亮,好像堅決要得跟秋涼抵抗到底似的。
  旁邊高高的豆角架上,原本綠色的葉子好像突然過了火,綠少黃多,有的葉子簡直被燒焦了。豆角如零星地掛著的綠色小刀兒,被秋風擦拭著。
  柵欄邊上的向日葵,成熟了,本來應該驕傲地仰起頭,可它們卻一律地把頭低得更低了。
  翠綠著的,還有一小塊兒香菜和苦菊。


  再就是我認不出來的作物了。
  參觀完了,發現妹妹家的園子,侍弄得這麼有條不紊,卻是妹妹一個人做的。想想妹夫常年在外打工,外甥在省城讀大學,家裡就妹妹一個人,挺著一個房子,種園子,還不時出去打零工,我真的佩服身體不怎麼好的妹妹了。
  妹妹和妹夫,由於移民投親,連承包田都沒有一分,但他們兩口子肯吃苦能幹,照樣靠自己供養兒子無憂無慮地讀著大學。
  人不在有多大的能耐,只要認真對待生活,生活就會有所回報啊。
  丈夫為我在園子裡拍了幾張照片兒,出去買方便麵的母親和丫丫回來了,我便喊她們過來照相。


  我總想把幸福快樂瞬間都印在照片上,母親一直用燦爛的笑容積極配合著。等丫丫和我妹妹還有我丈夫都進屋吃飯了,我還是捨不得離開園子。懂得我的母親就像以前在我家我們娘倆兒散步時那樣,接過相機給我拍了兩張。回來曬到空間裡,我起先都沒說是母親拍的,可是,卻得到了好幾個人的誇讚。看到這些,我真的因為有這麼一位七十多歲的老母親而自豪。


  吃過了飯,我們圍坐在熱乎乎的炕上聊天兒,直到到了末班車回城的時間,母親和妹妹才戀戀不捨地送我們上了車。
  我丈夫又從口袋裡掏出二百塊錢,塞到母親手裡,說是給她的零花錢。
  丫丫則連連說:「姥姥,在這裡待夠了,就回城裡。」
  我在旁邊看著笑。
  母親叮囑說:「回去,你們都不用惦記我,我沒事兒。」
  我說:「在妹妹家,她也是你閨女,我們有什麼不放心的?來看你,不就是因為想你嗎?」
  母親和妹妹一直陪我們到司機師傅說要開車了。
  望著母親下車的背影兒,我突然想到了朱自清的那篇《背影》,想到母親越來年紀越大了,不禁生出一絲惆悵。


  我知道,在今後的日子裡,只要母親不在身邊,我就該多創造機會去看望她,陪陪她。
  車子出發了,透過車窗,迎著偏西的太陽,那溫暖的陽光仿佛是母親慈愛的目光,照在身心上,暖洋洋的。

相關焦點

  • 中秋瑣記•回家過節
    節前幾日小唐問我中秋在哪過,我沒接話。她雖是問話,其實心中也已有答案。小唐家在城郊,回去一趟約莫十分鐘。我老家在市轄鄉鎮,稍遠一點。小唐繼續說,今年去小姨妹家過中秋,八月十五中午。小姨妹準備把公婆也接過來,這邊父母(嶽父嶽母)和我們一起去。我沒說什麼,就同意了,孩子們也都很開心,放假回來路上就打電話給姐姐,要找她玩。兩個孩子(兩姨妹一家一個)也都想念姐姐(我家閨女,外地上初中,平素不怎麼回來)。孩子也想去。父母已過古稀之年,平日我們最多也就一周回去一趟。
  • 姐姐遠嫁三年不回家,中秋節母親去看她,推開門母親泣不成聲
    姐姐從小就很懂事,她一放學回來就先做家務,等忙完了再去學習,可她成績並沒有落下,相反的,姐姐成績很好,後來還考上一所重點大學。母親是不想姐姐遠嫁的,可是姐姐讀了大學,自然是不會再回到農村的,看著他們倆是真心相愛的,最終母親還是同意了,母親說,「你們有時間常常回來看看就行了。」
  • 中秋宴賈赦、賈政兄弟講「笑話」,請不要真當笑話看
    一、總說《脂評本紅樓夢》第七十五回「開夜宴異兆發悲音 賞中秋新詞得佳讖」在整個「紅樓」體系中作用相當重要,起著承上啟下、連結賈府盛衰脈理的作用。偏是那日是八月十五,到街上買東西,便遇見了幾個朋友,死活拉到家裡去吃酒。不想吃醉了,便在朋友家睡著了,第二日才醒,後悔不及,只得來家賠罪。他老婆正洗腳,說:『既是這樣,你替我舔舔就饒你。』這男人只得給他舔,未免噁心要吐。他老婆便惱了,要打,說:『你這樣輕狂!』唬得他男人忙跪下求說:『並不是奶奶的腳髒。只因昨晚吃多了黃酒,又吃了幾塊月餅餡子,所以今日有些作酸呢。』」說的賈母與眾人都笑了。
  • 中秋小故事一則
    2003年,那時候去香港自由行的內地陸客可能沒有現在這樣多。中秋那天,我和男友在維多利亞港灣附近散步 ,接著走進的一家「避風塘」吃晚餐,我們點了招牌菜「避風塘炒蟹」「菠蘿包」「避風塘蝦」等等,一開始並沒覺得異地過傳統中國的節日有啥不同或感觸。
  • 中秋和國慶的旅行-6
    歪歪扭扭地奔著車子跑去,想躲在人懷裡,卻又被透明的玻璃窗擋住了。委屈巴巴地貼著玻璃,努力的刷著存在感,淚花在窗上扯出一條線。 窗外的動靜不大,也不小,中秋和國慶早已經發現了這個可憐的小傢伙。他們來到車外,找到還在流眼淚的小傢伙,中秋把它抱在懷裡。小傢伙終於不哭了,抱著自己的這個大傢伙,似乎很有魔力。被它摸摸腦門,刮刮鼻子,心裡就變得暖暖的。國慶問小傢伙為什麼哭了?
  • 中秋節前的故事,你們都給父母買了什麼
  • 中秋,忍住了淚
    每年中秋早上都會給父母打電話,今年也不例外。媽媽這幾年在縣城給哥哥看孩子,因為都是大孩子了,閒的時候就在小區裡找了份工作。哥嫂都在外務工,電話裡她說,我哥讓她請假,帶她回老家過節,聽得出來,快一年沒回老家的她很開心。還說中午之前能到家。老爸一個人在老家,正是收玉米的季節,前兩年剛做的膝關節手術。跟他說了不知多少遍了,別緊活,嘴上答應,腿卻沒閒著,我已經懶得說了。
  • 賈赦的中秋夜:不靠譜的長子長孫
    一會兒說笑話諷刺母親偏心,一會兒過分地誇讚賈環寫的詩好。就算是有矛盾,這樣地破壞氣氛,也實在不符合他的身份。「以後就這麼做去,但是從中秋夜的情節來看其實不管怎麼有矛盾,不管有什麼深意,在一次難得的家人團聚的中秋晚宴上,諷刺母親、詛咒子侄,賈赦的語言都是不靠譜到無底線的程度了。這樣四面樹敵,而且是毫無意義的四面樹敵,賈赦能有什麼深意?
  • 沒有多少天就是「中秋」了
    有一天,大約是中秋前的兩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結帳,取下粉板,忽然說,「孔乙己長久沒有來了。還欠十九個錢呢!」我才也覺得他的確長久沒有來了。一個喝酒的人說道,「他怎麼會來?……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說,「哦!」「他總仍舊是偷。這一回,是自己發昏,竟偷到丁舉人家裡去了。他家的東西,偷得的嗎?」
  • 吳金鳳丨中秋月兒圓
    逢年過節,兄弟姐妹們都喜歡到鄉下聚聚,幫母親幹點農活,陪母親聊聊城裡新聞,聽母親講講鄉村趣事。今年中秋節也不例外,周六上午,兄弟姐妹們早早開車先行一步,我因事沒能趕上他們的車,只好乘坐公共汽車回娘家。 順利買了12:30分出發的車票,拿好車票剛到車前,就聽見有人叫:「吳老師,回娘家吧,快上車,這裡有座位。」我趕緊笑笑,上車坐下了。
  • 故事:中秋團圓聚會怎麼就成了批鬥會
    母親縮在屋內一角,低聲說道。本來是中秋佳節,又趕上國慶節,舉國歡慶,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帶著家人和孩子來陪老人過節,好好的一場家庭聚會,怎麼就變成了一場批鬥會了!「奶奶,這個柜子裡面裝的是什麼?我想打開看看!」小孫子指著一個衣櫃說道。「奶奶,那我想打開這個電視櫃,怎麼打開啊!」被拒絕的小孫子一會又拽著電視櫃的門把手衝奶奶喊道。
  • 國慶中秋 節後感 三
    她的女兒離得近經常去,她的姐妹多也經常去。國慶中秋長假兒子兒媳婦大孫女三口人來家過中秋。韓姐人不錯,就是不會說好聽的話,我說她不會說人話。我說你們聽聽,兒子一家一年最少來兩次,一個是清明節,一個是中秋節,春節有時候去媳婦娘家。韓姐兒媳婦很好很好,很懂事,每次來家樓上樓下全部給清理一遍,其實韓姐也挺乾淨的,比起兒媳婦還差點。
  • 《甄嬛傳》中秋夜宴的所有「巧合」體現出浣碧自私本性
    在一次中秋夜宴中,她找到了機會。她剛好給果郡王倒酒,剛好就把酒灑在了果郡王身上,果郡王去換衣服剛好掉出瓔珞被皇上看到,這一切似乎都是無意的,實則是浣碧造成的。這件事成了皆大歡喜,稍微有一點閃失不知道有多少人要丟失性命。浣碧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她為什麼能成功嫁給王爺呢?
  • 晴雯病情嚴重,賈寶玉跑去看她,為什麼不請醫生給她治病?
    有人會奇怪,賈寶玉眼看著晴雯病重被攆走,能偷偷去看她,為什麼不安排人給她請個大夫醫治?這事看似賈寶玉疏忽,實則晴雯到最後,最不需要的就是大夫。中秋節前王夫人要攆她時,晴雯已經病了,中間經歷了抄檢大觀園,中秋節後被攆走,好幾天的功夫。該給晴雯請的醫生早都請了,藥一定也早都開了,吃了。晴雯開始確實有點實病,有藥可醫。後面卻是心病。她沉溺於被人誣告的羞愧、懊惱、不甘、失望和恐懼之中,百感焦灼。心情抑鬱得不到紓解才是病情越來越重的原因。
  • 一個悲傷中秋故事
    中秋佳節,於圓月團圓慶豐收。 在上個世紀的八十年,農忙秋忙時,在巨大的圓月陪伴下,收工的農民陸續的回家。 所有人打招呼:「你家人都回來了嗎?」 「回來了,你家民回來了?」 「哦!那裡過不是!一個十五!」雖然這麼說,沒有團員的帶著遺憾。 那個時候的月餅,可是我們小孩子眼裡美食,那裡面有我們難得一見的美味。
  • 中秋他就是一個小暖男
    我終是見了中秋,面見過了,可惜,卻沒有促膝而談。因為我才知道那麼多人喜歡中秋,當我到他約定的地方時,我還是被震驚了,這分明就是超級粉絲見面會啊。中秋呢?他好像看見了我,眼睛不停地往我這邊望來。又因為距離太遠,中間人群隔著,四周亂糟糟的,那我也別無他法,就和他一樣,我也望向他,順便手揮舞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