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住久了,母親說憋屈,就在二十天前去鄉下妹妹家了。
這麼幾天,丫丫就說想姥姥了,我也想母親了。
馬上就是中秋了,公公陰曆八月十五生日,我不能不在慶祝現場,所以,打算提前去看望母親。
我和丫丫計劃周六去,丈夫在一旁說:「周天兒去吧,那時我有空,一起去。」
我知道母親看到他們爺倆兒,會更開心的。而且,對於我的母親,丫丫和她的爸爸都這樣惦記著,我當然高興無比、欣慰異常。
周天兒,大清早的,丈夫就做好了飯喊我們倆起來吃。
我醉眼悻悻地嘟囔道:「這才幾點啊,就吃飯。」
丈夫則說:「不是一會兒去鄉下嗎?早點去能多陪老太太一會兒。」
我不好意思了,趕緊起床。
吃完了飯,我們三個去商貿城,買了排骨還有幾樣母親喜歡的零食,然後,拎著大包小包地上了公共汽車。
正巧前排坐著一個抱小孩的乘客,那孩子七八個月大的樣子,胖嘟嘟的很好玩兒,尤其是他總是回頭用那兩顆黑白分明的純淨的大眼睛打量我和丫丫,我們就更喜歡他了。我從包裡找出一顆帶包裝的糖遞到那藕似的小手上。還好,抱著他的長輩沒有因為陌生而拒絕我的好意。都說人心隔肚皮,不該跟陌生人說話,可我還是覺得好人多,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還是有的,這不我就遇上了。
我和丫丫不時地逗著那小天使玩兒,直到他困了,躺在大人的懷裡睡著了。
公共汽車奔馳在平坦的水泥板路上,透過車窗,田野裡的莊稼和山林都黯然了,可是,路兩旁紫紅、奶白、淡粉相間的掃帚梅花兒,還一叢一叢地盛開著。每經過一叢,都看到那些鮮豔的花朵兒,依然在秋涼的風中,頻頻地向目視她們的每個過客點頭致意,仿佛是在祝福我們一路平安。
真是心情好,看什麼都順眼,做什麼都順當。
一個小時的車程,感覺很快就到了。
下車走了一段村路,就到了妹妹家。
只有妹妹等在家裡,原來母親聽說我們來,已經到街上買水果和迎接我們了,只是正逢集日,我們沒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裡發現彼此。
不一會兒,母親拎著一方便袋水果回來了。
見了我們就說:「一直找小車,沒看見,不知道你們是坐公共汽車來的。」
看到母親在接我們的過程中被秋風吹得有些蓬亂的頭髮,我有些心疼,可再看她滿臉的紅潤和笑容,我又頓時釋然了。
我懂得,母親雖然被涼風吹了,可是,她在吃苦的過程中體會的卻是等待兒女到來的快樂。
妹妹知道我喜歡吃嫩玉米,就端出來早晨煮好的讓我吃,我便像一個久別美味的孩子那樣操起一穗兒金黃的玉米就貪婪地啃上了。
丫丫和她爸爸很斯文,我卻是吃了這樣兒就去找那樣的,吃夠了玉米,我跑到院子裡,一眼就看見了秋天裡的夏天——西紅柿還一嘟嚕一嘟嚕地掛在架子上,油光錚亮的,仿佛是一隻只黃色的氣球在歡迎我。我上去扭下來一個,擦把擦吧就吃,因為,我知道那是純綠色的,沒有任何農藥化肥,很放心。
在牆角,我還看到好幾棵深綠肥胖的蒲公英,竟然有一棵還開著花兒。我告訴妹妹,如果他們家不喜歡吃,等幾天下霜了,幫我挖下來晾曬乾了,泡水喝。妹妹說:「那麼苦有什麼好喝的?」我則笑著說:「吃苦好啊。」
我不願意待在屋子裡,就拿著相機跑到妹妹的園子裡轉悠。
首先闖進視野的是小樹林般的高產玉米,那些一人多高的杆兒,如穿著黃綠素裝的女人,懷裡抱著的棒子如一個個鼓溜溜襁褓,正在等待收穫時節的到來。
幾壟長著排排綠箭的大蔥旁邊是如一溜兒綠色鬍鬚的白露蔥,那是等著越冬後明年春天長大的。
接著的是一片翡翠色的白菜,看著一團一團正在悄悄卷心的綠色,我真不知道為什麼它們不叫綠菜而叫白菜。
再接下來就是灰綠色的叫什麼撇啦疙瘩的醃鹹菜的特種材料,一個個兒的,就像一幫公雞將前半個身子扎進泥土裡,朝天撅著尾巴,樣子很有趣兒。
再往前,還有幾棵茄子秧上拎著的茄子,臉色憋得青紫油亮,好像堅決要得跟秋涼抵抗到底似的。
旁邊高高的豆角架上,原本綠色的葉子好像突然過了火,綠少黃多,有的葉子簡直被燒焦了。豆角如零星地掛著的綠色小刀兒,被秋風擦拭著。
柵欄邊上的向日葵,成熟了,本來應該驕傲地仰起頭,可它們卻一律地把頭低得更低了。
翠綠著的,還有一小塊兒香菜和苦菊。
再就是我認不出來的作物了。
參觀完了,發現妹妹家的園子,侍弄得這麼有條不紊,卻是妹妹一個人做的。想想妹夫常年在外打工,外甥在省城讀大學,家裡就妹妹一個人,挺著一個房子,種園子,還不時出去打零工,我真的佩服身體不怎麼好的妹妹了。
妹妹和妹夫,由於移民投親,連承包田都沒有一分,但他們兩口子肯吃苦能幹,照樣靠自己供養兒子無憂無慮地讀著大學。
人不在有多大的能耐,只要認真對待生活,生活就會有所回報啊。
丈夫為我在園子裡拍了幾張照片兒,出去買方便麵的母親和丫丫回來了,我便喊她們過來照相。
我總想把幸福快樂瞬間都印在照片上,母親一直用燦爛的笑容積極配合著。等丫丫和我妹妹還有我丈夫都進屋吃飯了,我還是捨不得離開園子。懂得我的母親就像以前在我家我們娘倆兒散步時那樣,接過相機給我拍了兩張。回來曬到空間裡,我起先都沒說是母親拍的,可是,卻得到了好幾個人的誇讚。看到這些,我真的因為有這麼一位七十多歲的老母親而自豪。
吃過了飯,我們圍坐在熱乎乎的炕上聊天兒,直到到了末班車回城的時間,母親和妹妹才戀戀不捨地送我們上了車。
我丈夫又從口袋裡掏出二百塊錢,塞到母親手裡,說是給她的零花錢。
丫丫則連連說:「姥姥,在這裡待夠了,就回城裡。」
我在旁邊看著笑。
母親叮囑說:「回去,你們都不用惦記我,我沒事兒。」
我說:「在妹妹家,她也是你閨女,我們有什麼不放心的?來看你,不就是因為想你嗎?」
母親和妹妹一直陪我們到司機師傅說要開車了。
望著母親下車的背影兒,我突然想到了朱自清的那篇《背影》,想到母親越來年紀越大了,不禁生出一絲惆悵。
我知道,在今後的日子裡,只要母親不在身邊,我就該多創造機會去看望她,陪陪她。
車子出發了,透過車窗,迎著偏西的太陽,那溫暖的陽光仿佛是母親慈愛的目光,照在身心上,暖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