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樣東西,每個人每天擁有的都是相同的,不會多,也不會少,它就是時間。
不管時間帶給我們的是甜蜜還是苦澀,它都是一種禮物。時間雖不能被掌控,但我們擁有選擇權。
暖心小說之王弗雷德裡克·巴克曼,以書信的形式,娓娓道出一個略帶悲傷的故事,讀後讓人即震撼又感動。
故事講述一位父親,犧牲陪伴兒子成長的時間,換取事業上的成功,成為經常出現在報刊上的名人。
但是,命運跟他開了個小玩笑,在45歲時突然罹患癌症。
住院期間,他認識了同患癌症的5歲小女孩,這讓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兒子。
當小女孩要被死神帶走時,他做了一個決定,用"一生換一生"的方式救了她。
正如作者所說:"有時候,我們需要全心投入地愛一個人,才會理解時間究竟意味著什麼。"
是啊,只有真正理解時間的存在意義,學會珍惜,學會愛,時間才會給你最好的禮物。
男主人公是位中年男子,有名有錢,是別人口中的成功人士。
在他的眼中,錢只是一串數字,它只有一個功能,那就是用來衡量他有多麼成功。
當兒子出生時,小寶寶的第一聲啼哭,讓他突然感到一絲絲的焦慮。
就像有些人開車回到家,卻不想下車,只想在車裡靜靜地抽根煙。
就像有些人手裡拿著鑰匙,但不急於打開家門,需要先醞釀一下情緒。
他也總想逃,於是在孩子小時候,不是出差就是找藉口不在家裡待。
他是別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卻不是一位好父親,因為他把時間都給了工作。
每當兒子問父親每天都在忙什麼,他的回答總是"賺錢"。
他認為賺錢是最有意義的事,人生中的分分秒秒都應貢獻給工作。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親的陪伴,但父親一次次的缺席,使父子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時間用在哪裡,就會在哪裡看到回報。
父親把時間全部用在工作上,成為一位出色的商人,這是時間給予他的回饋。
但是,他也失去了人世間最寶貴的東西:兒子的信任和愛。
當兒子坐在門前臺階上等父親,等來的是父親的爽約。
當兒子受到委屈,半夜坐巴士找父親訴說,得到的不是安慰,而是冷冷地拒絕。
沒送過兒子上學,沒拉過兒子的手,沒幫兒子吹滅過生日蠟燭,沒給兒子講過睡前故事。父親給兒子的,只有物質上的所有需求。
當父親擁有了普通人想要的一切時,發現兒子對自己禮貌而疏遠,就像對待一位客人。
親情有多淡漠,看你對它有多敷衍,親情有多美好,看你對它有多用心。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它不會因任何事情而改變,如何選擇和使用決定了你的人生。父親在時間裡選擇了財富,卻弄丟了親情。
醫院裡,一個身患癌症的5歲小女孩,她每天在紙上塗塗畫畫,還用蠟筆給椅子塗上紅顏色。
只要她樂觀面對病情,大人們都會很開心。
其實她也會害怕,害怕時就坐在那把紅椅子上,給她的兔子"渡渡"講故事。
她心裡知道,蠟筆的五顏六色塗不掉針頭和藥片,但可以塗掉大人們的難過。
每天晚上,小女孩和媽媽都會玩問答遊戲。媽媽問女兒長大後想幹什麼?
女兒每次都笑著回答:"醫生、工程師、太空獵人"。
小女孩最喜歡的事,就是用牛奶盒做恐龍,在手術前她想再做一個,但時間不夠了,於是跟媽媽發生了爭執。
看到媽媽哭了,小女孩沒再發脾氣,握住媽媽的手安慰她,兩人又玩了一個遊戲。
遊戲中,媽媽假裝被海盜綁架到秘密島嶼,去建造海盜船;小女孩說她在一艘飛船上,"愛星人"給自己的胳膊上貼了管子,他們倒數到1自己就睡著了。
媽媽看著聽話懂事的女兒,眼淚再次忍不住流了下來。
護士來了,把小女孩放在擔架車上推進了手術室。
手術室裡有各種機器,還有穿白大褂戴口罩的醫生,胳膊上插著管子的小女孩,醫生從10開始倒數,數到1後小女孩睡著了。
面對死亡,小女孩珍惜和媽媽在一起的每分每秒,每天聽媽媽講故事,期待上學,期待生日會,期待醫生會治好她的病。
孩子怕媽媽傷心,用剩下的時間努力換得親人的開心,因為她愛媽媽。媽媽也把所有時間放在照顧女兒上面,在時間長河裡選擇了親情。
一分一秒的陪伴,都累積成不可替代的情感,這份愛陪伴著母女倆。
你把親情當回事,親情也會把你當回事,溫暖著彼此的心靈。
父親在45歲那年,被查出患了癌症,還是一種罕見的癌症。
時間回饋給了他名氣、地位和財富,但住院時卻只能孤零零一個人。
在事業和家庭的天平上,他把時間全部給了事業,使妻兒離他而去。
在醫院,他與同患癌症的小女孩不期而遇。女孩的天真、樂觀、活潑,讓他想起自己的兒子,憶起自己丟失的親情。
患病前,他的人生價值就是從金錢中找尋,留下自己的印記。患病後,與小女孩的相處,他意識到自己丟失了最珍貴的親情。
他非常悔恨,錯過了兒子成長中那麼多重要的時刻,他開始理解兒子的快樂,他想要小女孩好好活下去。
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裡寫道:"向死而生的意義是:當你無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體會到生的意義。"
人只有在遇到意外,在時間倒數時,才突然意識到時間的意義。
在剩下的時間裡,他以父親的身份給兒子寫了一封信,說出了那句遲到的"我愛你"。
站在時間的盡頭,父親幡然醒悟,終於明白究竟什麼對他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他與死神做了一場交易,願意以"一生換一生",給小女孩換來活下去的名額,也是在彌補多年前對兒子的虧欠。
這是一位父親遲來的悔悟,悔悟自己對家庭的虧欠,對親情的冷漠。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找尋,父親找尋的是物質滿足,兒子找尋的是情感滿足。
時間的神奇之處在於,那些你曾種下的彩蛋,將在未來變成人生的驚喜,而那些你曾逃避的坑,將在未來變成人生的陷阱。
父親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去了兒子工作的酒吧,看了一眼家的方向,這是他對世界最後的告別。
曾經自私冷漠的他選擇救小女孩,抹去自己的人生經歷,看似消失,實則重生。
託爾斯泰說:"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
父親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喚醒了內心對愛、對親情的渴求,明白了時間的意義,完成了對自己過往的救贖。
所有時間贈送的禮物,都早已暗中標好了價格。你付出的努力,時間會給予豐厚的回報,你虧欠的感情,時間也會毫不留情地拿回去。
時間雖會消逝,但愛不會,愛是有溫度的,會隨著時間越來越濃。
珍惜時間,珍惜當下,希望所有的時間,我們都給了對的人和對的事。
— end —
作者:晨曦的溫暖,熱愛生活的小仙女,期待遇見更好的自己,歡迎大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