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禮物》:時間會消逝愛會永恆,一場關於救贖的自我成長

2020-10-16 晨曦的溫暖

有一樣東西,每個人每天擁有的都是相同的,不會多,也不會少,它就是時間。


不管時間帶給我們的是甜蜜還是苦澀,它都是一種禮物。時間雖不能被掌控,但我們擁有選擇權。


暖心小說之王弗雷德裡克·巴克曼,以書信的形式,娓娓道出一個略帶悲傷的故事,讀後讓人即震撼又感動。



故事講述一位父親,犧牲陪伴兒子成長的時間,換取事業上的成功,成為經常出現在報刊上的名人。


但是,命運跟他開了個小玩笑,在45歲時突然罹患癌症。


住院期間,他認識了同患癌症的5歲小女孩,這讓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兒子。


當小女孩要被死神帶走時,他做了一個決定,用"一生換一生"的方式救了她。


正如作者所說:"有時候,我們需要全心投入地愛一個人,才會理解時間究竟意味著什麼。"


是啊,只有真正理解時間的存在意義,學會珍惜,學會愛,時間才會給你最好的禮物。


01 時間用在哪回報就在哪


男主人公是位中年男子,有名有錢,是別人口中的成功人士。


在他的眼中,錢只是一串數字,它只有一個功能,那就是用來衡量他有多麼成功。


當兒子出生時,小寶寶的第一聲啼哭,讓他突然感到一絲絲的焦慮。


就像有些人開車回到家,卻不想下車,只想在車裡靜靜地抽根煙。


就像有些人手裡拿著鑰匙,但不急於打開家門,需要先醞釀一下情緒。


他也總想逃,於是在孩子小時候,不是出差就是找藉口不在家裡待。


他是別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卻不是一位好父親,因為他把時間都給了工作。



每當兒子問父親每天都在忙什麼,他的回答總是"賺錢"。


他認為賺錢是最有意義的事,人生中的分分秒秒都應貢獻給工作。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親的陪伴,但父親一次次的缺席,使父子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時間用在哪裡,就會在哪裡看到回報。


父親把時間全部用在工作上,成為一位出色的商人,這是時間給予他的回饋。


但是,他也失去了人世間最寶貴的東西:兒子的信任和愛。

當兒子坐在門前臺階上等父親,等來的是父親的爽約。


當兒子受到委屈,半夜坐巴士找父親訴說,得到的不是安慰,而是冷冷地拒絕。


沒送過兒子上學,沒拉過兒子的手,沒幫兒子吹滅過生日蠟燭,沒給兒子講過睡前故事。父親給兒子的,只有物質上的所有需求。


當父親擁有了普通人想要的一切時,發現兒子對自己禮貌而疏遠,就像對待一位客人。


親情有多淡漠,看你對它有多敷衍,親情有多美好,看你對它有多用心。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它不會因任何事情而改變,如何選擇和使用決定了你的人生。父親在時間裡選擇了財富,卻弄丟了親情。



02 陪伴是時間最好的禮物


醫院裡,一個身患癌症的5歲小女孩,她每天在紙上塗塗畫畫,還用蠟筆給椅子塗上紅顏色。


只要她樂觀面對病情,大人們都會很開心。


其實她也會害怕,害怕時就坐在那把紅椅子上,給她的兔子"渡渡"講故事。


她心裡知道,蠟筆的五顏六色塗不掉針頭和藥片,但可以塗掉大人們的難過。


每天晚上,小女孩和媽媽都會玩問答遊戲。媽媽問女兒長大後想幹什麼?


女兒每次都笑著回答:"醫生、工程師、太空獵人"。


小女孩最喜歡的事,就是用牛奶盒做恐龍,在手術前她想再做一個,但時間不夠了,於是跟媽媽發生了爭執。


看到媽媽哭了,小女孩沒再發脾氣,握住媽媽的手安慰她,兩人又玩了一個遊戲。


遊戲中,媽媽假裝被海盜綁架到秘密島嶼,去建造海盜船;小女孩說她在一艘飛船上,"愛星人"給自己的胳膊上貼了管子,他們倒數到1自己就睡著了。


媽媽看著聽話懂事的女兒,眼淚再次忍不住流了下來。


護士來了,把小女孩放在擔架車上推進了手術室。


手術室裡有各種機器,還有穿白大褂戴口罩的醫生,胳膊上插著管子的小女孩,醫生從10開始倒數,數到1後小女孩睡著了。


面對死亡,小女孩珍惜和媽媽在一起的每分每秒,每天聽媽媽講故事,期待上學,期待生日會,期待醫生會治好她的病。


孩子怕媽媽傷心,用剩下的時間努力換得親人的開心,因為她愛媽媽。媽媽也把所有時間放在照顧女兒上面,在時間長河裡選擇了親情。


一分一秒的陪伴,都累積成不可替代的情感,這份愛陪伴著母女倆。


你把親情當回事,親情也會把你當回事,溫暖著彼此的心靈。


03 時間倒數體會生的意義


父親在45歲那年,被查出患了癌症,還是一種罕見的癌症。


時間回饋給了他名氣、地位和財富,但住院時卻只能孤零零一個人。


在事業和家庭的天平上,他把時間全部給了事業,使妻兒離他而去。


在醫院,他與同患癌症的小女孩不期而遇。女孩的天真、樂觀、活潑,讓他想起自己的兒子,憶起自己丟失的親情。


患病前,他的人生價值就是從金錢中找尋,留下自己的印記。患病後,與小女孩的相處,他意識到自己丟失了最珍貴的親情。


他非常悔恨,錯過了兒子成長中那麼多重要的時刻,他開始理解兒子的快樂,他想要小女孩好好活下去。


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裡寫道:"向死而生的意義是:當你無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體會到生的意義。"


人只有在遇到意外,在時間倒數時,才突然意識到時間的意義。


在剩下的時間裡,他以父親的身份給兒子寫了一封信,說出了那句遲到的"我愛你"。


站在時間的盡頭,父親幡然醒悟,終於明白究竟什麼對他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他與死神做了一場交易,願意以"一生換一生",給小女孩換來活下去的名額,也是在彌補多年前對兒子的虧欠。


這是一位父親遲來的悔悟,悔悟自己對家庭的虧欠,對親情的冷漠。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找尋,父親找尋的是物質滿足,兒子找尋的是情感滿足。


時間的神奇之處在於,那些你曾種下的彩蛋,將在未來變成人生的驚喜,而那些你曾逃避的坑,將在未來變成人生的陷阱。



04 時間會消逝愛會永恆


父親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去了兒子工作的酒吧,看了一眼家的方向,這是他對世界最後的告別。


曾經自私冷漠的他選擇救小女孩,抹去自己的人生經歷,看似消失,實則重生。


託爾斯泰說:"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



父親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喚醒了內心對愛、對親情的渴求,明白了時間的意義,完成了對自己過往的救贖。


所有時間贈送的禮物,都早已暗中標好了價格。你付出的努力,時間會給予豐厚的回報,你虧欠的感情,時間也會毫不留情地拿回去。


時間雖會消逝,但愛不會,愛是有溫度的,會隨著時間越來越濃。


珍惜時間,珍惜當下,希望所有的時間,我們都給了對的人和對的事。


— end —


作者:晨曦的溫暖,熱愛生活的小仙女,期待遇見更好的自己,歡迎大家關注。

相關焦點

  • 《時間的禮物》:最好的禮物是時間,最糟糕的也是時間
    —你所處的現實與精神的兩世界,都基於自身的選擇時間是一種很奇妙的存在,不管我們怎樣感嘆它消逝的速度,但不會因此而改變,它在生命的初始贈與每個人一樣的分量,怎樣打開以及使用這份禮物就是你的人生。03 永恆是時間的意義——時間刻度會消亡,但愛與善意是不變的主題
  • 《時間的禮物》:一場與死神的交易,對禮物的三個解讀
    ——《時間的禮物》《時間的禮物》全書只有62頁,是一部特別的小作品,大概只有2w字,如果你看書很快的話,30分鐘左右就能看完;與其說是一本小說,更像是一篇長文。接下來花花帶著大家走進這本書,一起看時間留給我們的禮物究竟是什麼?
  • 《尋找時間的人》| 時間去哪了,讓我們一起來一場穿越時間的旅行
    而說起這本書的誕生,緣於一次拍賣會。為了給新的社區中心籌備資金,肯瓦拉舉行了一場特別的拍賣會。特別之處就在於拍賣的東西不是待出售的捐贈物品,而是「承諾」。參與拍賣的人承諾將他們掌握的技能作為拍品,比如音樂課、汽車維修等等。當晚,凱特·湯普森也被邀請參加了拍賣會,她的拍品是把拍得「承諾」的人的名字寫進下一本書裡。最終拍到這個承諾的是一位當地的出版商安妮•科爾夫(Anne Korff)。
  • 《追風箏的人》丨人的一生就是一場關於自我救贖的追逐
    小說主旨是關於人性的背叛與救贖。故事梗概:故事發生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阿富汗正經歷著國家的動蕩。而主人公阿米爾出生在一個富人家庭,父親是個地毯商人,一生都在致力於慈善,幫助他人。阿米爾從小懦弱,幸好身邊有個非常勇敢的僕人哈桑,雖身材嬌小,可是經常為自己的少爺阿米爾出頭。由於這個性格原因,父親很不喜歡阿米爾。
  • 醫護心驛站 第八十二期 成長的本質就是自我救贖
    醫護心驛站第八十二期成長的本質就是自我救贖 每個人的過往裡都有一隻想要挽回的「風箏」,事隔經年,漸漸發現,原來成長的本質是自我救贖。親情與友情,真相與謊言,背叛與救贖,阿米爾在經歷這一切之後,慢慢的成長,最終通過為哈桑兒子追風箏完成了救贖。
  • 《良言寫意》——時間會讓愛愈加刻骨銘心
    愛情是永恆的主題。人的一生,太短暫。很多人,遇見了,失散了,錯過了,成為心中抹不掉的記憶。然而註定會在一起的人,不管繞了多大的一個圈子,兜兜轉轉,最後依然會回到彼此的身邊。推薦一部我的書單裡排名很靠前的現代言情小說,聽說正在商洽拍成電視劇。
  • 《時間的禮物》你願意抹去曾經活過的痕跡來換另一人的一生嗎?
    你們這些普通人會儘自己所能地去拯救一個孩子,對不對?回答毫無疑問是肯定的。......因為事實證明,我原來比自己想像中要平凡得多。這些或殘酷或溫情的文字都來自於同一本書《時間的禮物》,作者是瑞典作家弗雷德裡克·巴克曼。
  • 《沉默的羔羊》:人性的對決,一場完美的救贖與自我救贖
    01、通過案件的完成,克拉麗斯也完成了破繭成蝶的自我救贖因此,克拉麗絲破獲案件的過程也是她直面自我、正視自我、救贖自我的過程。02、比爾扭曲而瘋狂的自我救贖,只是飛蛾撲火般的毀滅事實上,比爾因為年幼時期的遭遇,他人性中的惡慢慢佔據了思想主流,他祈求獲得新生,所以他飼養了許多骷髏飛蛾,並將飛蛾的蝶蛹放入每一位受害人的口中,這是他內心破繭成蝶的欲望表現,然而建立在罪惡上的救贖,只能是一場飛蛾撲火的毀滅。
  • 《時生》|當時間遇上生命,又該如何自處
    故事中的時生十七歲,且患遺傳病,在死去之時靈魂穿越回到二十出頭的父親身邊,幫助他振作,幫助他成長。因為妻子患有家族性遺傳疾病,如果生男孩,孩子必然會在十七歲時死去。最後卻決定生下他。 因為病魔的糾纏,時生一定是非常痛苦的,但他的內心卻從未恨過自己的父母,明知走向滅亡的生命,卻慶幸能和父親父子一場,死去了,也有緣做了朋友。
  • 《贖罪》這是一場罪惡的延續,也是一場自我的救贖
    一場關於愛與罪惡的贖罪之旅到底會有怎樣的結局?電影《贖罪》改編自同名小說《贖罪》,2008年獲得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配樂獎。也許有很多人就是從這部電影裡面認識到了西沙爾·羅南。不管是《伯德小姐》還是《小婦人》她都是美國最有潛力的新生代演員。
  • 解讀|《琉璃》的主旨是成長與救贖,那麼誰成長了?又救贖了誰?
    但在司鳳九世一點點的暖化下,慢慢長出血肉,學會去愛,獨立思考,獨立決策總算成長為一個獨立於本體(羅睺計都)的璇璣。司鳳,雖然是天帝之子羲玄,為化解戰神戾氣,自願剔去萬年仙骨陪伴戰神經歷十生十世的歷劫。但是,只會傾聽,共情的羲玄。
  • 《挪威森林》青春成長背後的孤獨,痛苦,自我救贖的表現
    而《挪威森林》描述的是青春小說,人與愛,愛與性,選擇與救贖多方面進行論述。主要講的就是主人公直子,渡邊,綠子三個人的感情史,愛與被愛的共性,追求與救贖的訣擇。直子對木月的感情,渡邊對直子的感情,然而綠子對渡邊的感情。三者間串聯著複雜而又細膩的情感。
  • 《挪威的森林》:三個性格迥異的女人,都在黑暗中自我救贖
    在等待直子的過程中,「我」認識了熱情、坦率的綠子,在療養院遇到了能給人帶來溫暖的玲子……這個關於青春的故事,是村上春樹在手法上弦弦更張和懷有青春危機感的必然產物。本文我將以文中的三個女性:直子、綠子、玲子為主線,去剖析人的精神支柱與自我救贖。
  • 《偷影子的人》:時間不能撫平傷痛,學會愛與被愛才能實現救贖
    不過主人公偷別人的秘密,並不是為了窺視別人的隱私,而是為了以此來了解、在他們內心隱藏了很久的一些創傷,然後用自己的愛去治癒他們。但是,雖然主人公治癒了身邊人的傷痛,自己內心的傷痛卻沒有得到徹底的治癒。最後直到他在母親去世後,通過一些信,他發現了關於父愛的證據,才終於釋懷!
  • 《紅字》:如果靈魂犯了罪,自我救贖懲罰墮落,你會選擇哪一種?
    海絲特:在罪惡中自我救贖純情的少女在還沒有遇到愛情之前,就提前遭遇了婚姻,這就是海絲特的人生尷尬之處。如果海絲特能像我們今天的女孩子那樣,談幾段戀愛,分幾次手,在戀愛中逐漸變得成熟起來,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愛情與婚姻,那恥辱的紅字也許不會找上她。
  • 《怦然心動》:時間讓我們成長,挫折讓我們成熟
    與其說是愛情影片,倒不如說是關於青春成長和家庭教育的故事。朱莉對布萊斯一見傾心,展開猛烈追求,而布萊斯卻屢次傷害朱莉的自尊心,朱莉在爸爸的開導下漸漸對布萊斯沒有當初那麼盲目的熱愛,而布萊斯在外公的開導下終於放下對朱莉的偏見,最後兩人共同種下一顆梧桐樹,冰釋前嫌。
  • 是人性善惡還是自我救贖?
    是人性善惡還是自我救贖?接下來我會從敘事結構、主題內容、人物形象這三個方面進行闡述,讓我們一起去看個人面對善惡時的抉擇和自我救贖歷程。童年缺愛使得比爾內心情感很難得到滿足,為了能夠脫離繼母的虐待,比爾選擇了變性的方式自我建立一種母性的身份。比爾最終在自我變態心理的誘導下,殘忍的殺害那些肥胖的女性然後將它們剝皮做成衣服,這種畸形變態的欲望將他推向了無盡深淵。
  • 《肖申克的救贖》:三個人物,承載著三種關於「自由」的定義
    在這個黑暗無邊、罪惡重生、壓制人性的監獄裡,安迪始終沒有放棄對自由的希望與信念,終於用一把小錘子,花了二十年時間挖出了一條向外的通道,走向了自由人生……表面上看,這似乎是一場安迪個人的自由抗爭史,實際上,這部「自由」命題的電影,是關於安迪、布魯克斯、瑞德三個人的。
  • 《肖申克的救贖》安迪教你如何用碎片化時間成功「越獄」
    「希望是個好東西,也許是世間最好的東西,好東西永遠不會消逝的。」第二種碎片化時間是指,人們等電梯時、等公交車和地鐵時、乘車時等一些分散性的時間,這種碎片化時間是客觀存在的,無法人為控制。摘自<中南林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第一種碎片化時間不僅會分散你的時間,還會分散你的注意力,讓你無法深入思考,無法集中精神,這種是沒有用的。
  • 《到燈塔去》之拉姆齊夫人,一場愛與靈魂的自我「救贖」
    01詹姆斯和拉姆齊先生的愛 好,要是明兒天晴,準讓你去。 這是拉姆齊夫人對他的小兒子所說的話。她知道這未來的期望對於兒子而言,是一種多麼強大的力量。而這種力量毫無疑問會促成詹姆斯在以後的人生中即使面對困難,也能夠充滿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