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寶盆的傳說故事

2020-08-27 幾兩度春秋

據傳,明朝洪武年間,沈家村有個財主沈萬三,家有土地九頃,僱用長短工10多人。有一年逢大旱,草木將要旱死,這時沈萬三家中的割草傭人,每天都割一捆油綠鮮嫩的草,日子長了,沈萬三感到很奇怪,就問割草人:「天這麼旱,怎麼割來這麼多好青草」。當時,他沒把割草的地方如實告訴東家。沈萬三一連幾天,跟隨割草人後邊,偷看著,見他每天都在沈家村北一華裡處的沈家橋底睡覺,睡到中午無人時,才去村北牛蛋山上去割草。
一天,沈萬三強令割草人領他去割草的地方,一看嶺上有一片圓形的草地上長著綠油油的草,於是就讓割草人割,割後隨即又出來了,割得快,長得快,沈萬三感到很奇怪,左思右想明白了,瓷山西南靠鳳凰山,鳳凰不落無寶之地,第二天帶著兩人到那裡挖出了一個鐵盆。

後來沈萬三買了一頭豬用它餵豬,豬長的很快,把豬殺了以後,就用此盆洗手洗臉,一次沈萬三的兒媳婦洗臉時,不慎把一戒指丟進盆中,越撈越多,沈萬三知道後,認為此盆是件好東西,當時傳說山上有個看寶洞,洞內有看寶的毛人住在裡面,自從沈萬三得寶後,毛人就走了。洞內三間屋大的空隙,至今尚存。

  沈萬山得寶後,藉助寶盆的財力。為村民打了72眼井,鋪路架橋造福村民。數年後,長江決口,朝內推測某地方一定出現寶貝(據說一出現寶貝長江就要決口),皇帝下告示「誰若能堵住長江決口,就賜給誰高官厚祿」.

沈萬三知道後,揭回告示,帶著聚寶來到南京與皇帝講好條件,皇帝隨口答應「四更借、五更還」。沈萬三來到決口處,拿出「聚寶盆」往盆內放一把土,放到決口後,立即堵住決口。然後,沈萬三去朝內討取高官厚祿,併到五更去取「聚寶盆」,誰知道等到天明,才打四更鼓,據說這是皇上為了騙取寶物將五更改到四更,南四北五的說法以此說起。

  沈萬山到朝內就被扣住,問他得寶的情況。並說他得寶不獻,罪該萬死,前輩該斬,後滅九族。把沈萬三家的墳墓掘成了坑(今沈井村內的大水坑,就是原沈家的林地),沈井村的百姓聽說沈萬三得寶不獻,犯了滅門之罪。有的外逃,有的改名換姓,沈家從此絕後,沈家村的水井也被填平。

  後來,遷此定居的人們,為了不忘沈萬三的恩義,流傳後世,永不泯滅,又把該村易名為沈井村,但至今沈井村沒有一家姓沈的。沈萬三當時的住宅在沈井村東南角,在大躍進時期,沈井村的魏某在平整土地時,一直揭開一眼神秘的井。井深12米,直徑1.5米,水位2.1米,石砌結構完整,表層風化變黃,這眼古井就是當年沈萬三用過的水井。

  「聚寶盆」堵住長江決口後,成為大土原,後來就在上面搞建設,傳說「聚寶盆」已落在南京中華門底下,民國時期,國民黨當局聽說沈萬三的「聚寶盆」在中華門底下,就下令挖洞取寶,結果挖了能住一個連的大洞也沒找到寶盆,據說寶盆又回了沈井村,後來做防空洞用(1985年人民畫報以做過介紹)。

  至今,沈井村北牛蛋山的小丘嶺上還有個小坑,坑內直到現在還不長草。

相關焦點

  • 故事:沈萬三「聚寶盆」的傳說
    數年後,長江決口,朝廷推測某地方一定出現寶貝(據說一出現寶貝長江就要決口),皇帝下告示「誰若能堵住長江決口,就賜給誰高官厚祿」,沈萬三知道後,揭回告示,帶著聚寶盆來到南京與皇帝講好條件沈萬三來到決口處,拿出「聚寶盆」往盆內放一把土,放到決口後,立即堵住決口。然後,沈萬三去朝內討取高官厚祿,並去取「聚寶盆」,誰知道等到天明,才打四更鼓,據說這是皇上為了騙取寶物將五更改到四更。沈萬山到朝內就被扣住,問他得寶的情況。並說他得寶不獻,罪該萬死,該滅九族。把沈萬三家的墳墓掘成了坑,沈井村的百姓聽說沈萬三得寶不獻,犯了滅門之罪。有的外逃,有的改名換姓,沈家從此絕後,沈家村的水井也被填平。
  • 聚寶盆變成聚爹盆
    楚聲立馬意識到,撿到傳說中的聚寶盆了。楚聲把一枚銅錢放進盆子裡,裡面的鹽陡然消失,只有那枚銅錢躺在盆裡。楚聲忙從盆子裡往外取銅錢,取呀取呀,取出來的銅錢都堆積如山了,可那盆子裡仍然還是有一枚銅錢。楚聲就這樣發達了。 發達後的楚聲蓋起了樓堂瓦舍,高門大院。又花錢捐了個功名,也有勢了。有錢有勢的楚聲變了,每日裡為非作歹好、欺男霸女、無惡不作、橫行鄉裡。
  • 故事:小夥子挖井挖出一個銅罐子,沒想到竟是傳說中的聚寶盆
    這下,小王總算明白爺爺為什麼讓他守著這個地方了,原來是地下藏著聚寶盆吶。這有了聚寶盆,小王再也不用為吃喝發愁了,沒錢花了但他有聚寶盆的事,卻從來沒告訴過別人,而是把它藏在了一個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
  • 【遼河之水】奶奶的聚寶盆(閃小說)
    奶奶的聚寶盆記得上學時,奶奶神秘地對我說:「小,奶奶有個聚寶盆。你每天上學時,盆裡都會長出一些零錢,你到學校買點零食吃。你千萬別把這個秘密當任何人說,一說就不靈了。」從我上學起,每天盆裡都會有一些零錢。我要交各項費用時,只要回家和奶奶一說。第二天上學時聚寶盆裡真的會有和我說的錢數一樣。奶奶常說:「小,雖然咱家窮,可是家裡有聚寶盆,你就好好學習不用擔心費用問題,懂嗎?」
  • 故事:老財主見錢眼開,偷了窮人家的「聚寶盆」,可把他老婆氣壞了
    看民間故事,了解民間傳統民俗文化。歡迎各位網友,民間文學、民間故事愛好者關注《牆根故事》。——本故事源於民間,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在中樓鎮,有一個大老劉,他當地人都知道他是有名的故事簍子,他講的笑話,令人笑破肚皮。
  • 民間傳說:白馬尋寶
    民間傳說,這個土谷堆是自己從地裡拱出來的。村子原來叫小王莊,現在有土谷堆的地方,原來是一片荒地,因為它種啥啥不長,沒收成,就撂荒了,長了很多雜草。不要金,不要銀,俺只拿個聚寶盆。老頭人還不錯,用得來的聚寶盆變出了很多糧食,分給了老百姓,然後走了。走到沒人的地方,老頭呢,從腰裡掏出一把小刀,「刺啦」一聲撕開褲管,朝著自己腿肚子劃了一刀,血如泉湧,一隻小圓鱉從老頭腿裡爬了出來。老頭一把揪住它,說:「這些年,你喝了我不少血,吃了我不少肉,可也給了我一雙能看透金木水火土的眼睛,現在我不再需要你了,此去不遠,有一上古大澤,你走吧。」
  • 寒風講故事:蛙精託夢相求 沈富得寶喪命
    朱元璋忽然一拍大腿,說有了有了,聽說江南財主沈富家裡有隻聚寶盆,放進一點點金銀財寶,就能漲出滿滿一盆金銀財寶來的。倘若能把聚寶盆拿來,豈不就萬事大吉了!於是就派劉伯溫去向沈富借聚寶盆。劉伯溫一出口,沈富當然不肯借。後來左磨右磨,好說歹說,劉伯溫一再讓步,說是只借一夜,明天一早,鼓樓敲五更三點的時候一定來還。
  • 故事: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民間傳說,明朝的巨商沈萬三有一件神奇的寶貝——聚寶盆,楊明一直覺得這不過是民間杜撰,所謂的聚寶盆不過是對沈萬三經商頭腦的一種肯定罷了。直到今天,我才發現我才是孤陋寡聞的那個人,聚寶盆竟然是真實存在的,它從天而降砸中了我這個無辜群眾的腦門,把我的鋥光瓦亮的腦門,砸出來一個碗大的包。
  • 故事:松花江的傳說
    說起來,裡面還有個故事呢。很早很早以前,咱黑龍江地面,滿都是山呀水呀,樹木琳琅,只有很少的人煙。一到星星月亮出全的晚上,天上地下,瑞氣千條,霞光萬道,整個大湖,簡直跟「聚寶盆」二樣不差。可是就在這麼一塊風水寶地,不知那年那月,闖進一條白翅白鱗的惡龍,它的外號叫「小白龍」。起初它在湖底藏著,不聲不響。慢慢地,就放肆起來。動不動就翻橫豎浪,躥上爬下的,把碧碧澄澄的一湖清水攪個底朝天,末了,荷花謝了,魚沒了,蛤蜊也閉了嘴,夜明珠也不再閃光發亮了。
  • 民間故事傳說——金牛山的傳說
    一直想寫一些民間傳說,因為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生活發生了巨大改變,我的父親一輩小時候的樂趣就是坐在大街上曬太陽,聊天,然後聽老一輩的講光怪陸離的故事,而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搬個小板凳坐在電視機錢看動畫片,而現在的小朋友們或抱著手機看各種動畫視頻,或拿著學習機聽一些小故事,或者對著圖畫書聽媽媽講書裡的故事,而一些民間的故事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歷史遺忘,我個人一直很喜歡這些民間的傳說,我小時候為了聽我爸講故事可以任勞任怨給家裡幹農活的
  • 珍珠的傳說故事
    接下來分享一些國內外關於珍珠的傳說故事吧~1 鮫人的淚水我國古代傳說,南海有鮫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美人魚」,她們像魚一樣在大海中生活,當鮫人悲傷哭泣時,滾落的眼淚變成美麗的珍珠。在傳說中,鮫女原是月亮女神嫦娥的侍女們,因為做錯事被罰到海裡織綃。傳說每逢月圓之夜,她們常常站在礁石上,遙望月亮,傷心落淚,淚水就變成了珍珠。我國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根據這個傳說以及珍珠的圓潤與月亮的盈虧關係,即月圓之夜珠亦圓,月缺之夜珠亦缺的情況合併該傳說,寫進了其七律《錦瑟》詩中,即我們耳熟能詳的「滄海月明珠有淚。」
  • 故事:瀋陽蛇神廟的傳說
    昨天講了滿族民間故事《天地廟求子》,說的是老盛京天地廟求子非常靈的傳說,今天再講一個當地流傳的瀋陽蛇神廟的傳說。昨天故事發生在太宗皇帝皇太極的崇德年間,今天說的故事發生地,在太宗皇帝皇太極的陵墓昭陵,因為在老盛京城北邊,故當地人習俗稱北陵。
  • 王母宮的傳說故事
    傳說中青鳥是西王母的使者,共三隻,分別叫大鶖、小鶖和青鳥。三青鳥本為身體強壯、力氣大而健飛的猛禽,是飛禽中的王者。後來逐漸被傳為容貌靚麗動人、身形嬌小依人的小鳥,體態輕盈、色澤亮麗的仙女化身。武帝對王母一行畢恭畢敬,好生接待,一番視察、詢問後,王母便乘鑾駕西來興隆山遊玩,隨後便有了西王母和興隆山的許多傳說。後來,東晉大詩人陶淵明聽了這個故事後,作詩一首「翩翩三青鳥,毛色奇可憐。朝為王母使,暮歸三危山。我欲因此鳥,俱向王母言。在世無所須,唯酒與長年。」
  • 聊齋故裡民間故事11(南方阿福在北方救老貓的故事)
    淄川的黌山山頂部中間低,四周高,猶如一聚寶盆,在淄川有「打開黌山,沒了窮漢」的傳說。老奶今天就給大家講了一個和老黌山有關的故事,在清朝的時候,一個浙江的商人名叫張福,在山東經銷茶葉,阿福經銷的茶葉質量好,價格實惠,深得當地人的喜愛,見面都喜歡稱他為阿福。
  • 錫伯族的神話傳說故事
    這裡收集幾則有趣的錫伯族神話傳說,與大家分享。(一)龍馬的傳說(流傳於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龍馬的傳說講述了清代錫伯營寨牛錄繁殖龍馬的神奇故事。* 《錫伯族民間故事集》,遼寧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趙春生、趙潔)(二)小黃米男孩兒與老鼠精(流傳於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堆齊牛錄)講述小黃米男孩兒歷盡艱險最終將國王身邊的老鼠精剷除的故事。
  • 鄉村故事:山藥架下的傳說
    所有這些,都是緣於傳說中的牛郎織女,才讓有情人擁有了七夕&34;嗡嗡″叫著,襲擊著我倆的肌膚,癢得渾身亂撓,最終實在忍受不住,也聽不到牛郎織女的對話,還是走為上策,牛郎織女的情話最終沒有聽到。回到家的時候,父母正焦急的等在門口,聽說我們去山藥架下聽牛郎織女的情話時,父母笑著告訴我,那只是一個神話傳說,是大人戲耍小孩的把戲,怎麼會聽到牛郎織女的情話呢。
  • 神話故事:關於鳳凰的傳說
    傳說鳳凰老家就在東海岸邊連雲港雲臺山脈的凰窩山上。而有史以來,這裡的地名、山名就叫做凰窩、凰窩山,民間還—直流傳著許許多多龍鳳呈樣的愛情故事,亦真亦幻,神奇曼妙,動人心弦。的詩句後,常神往到凰窩山—遊,領略它的山海風貌,特別是那一個個美麗動人的龍鳳傳說,更添了尋秘探幽的情趣。今年「端午節」,我應邀參加中國華文作家協會古典文學創作研討會,和海內外作家齊聚高公島風景遊覽區採風。
  • 傳說故事:黑白無常那個高帽子的秘密
    在我國的神話故事裡,黑白無常的故事不為少見,在人們心目中只要提及黑白無常,大家都會腦海裡浮現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兩個人帶著高高的帽子,手拿索命鐵鏈,伸著長長的紅舌頭的樣子。這是一對專門負責來帶將死之人的靈魂去往陰曹地府的鬼差。
  • 故事:山東日照莒縣龍山鎮「九裡坡」的傳說
    看民間故事,了解民間傳統民俗文化。歡迎各位網友,民間文學、民間故事愛好者關注《牆根故事》。——本故事源於民間,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這就是傳說中的「九仙女橋」。據傳說,上古時候此地風景秀麗,可謂青山綠水,人間瑤池,因而九天仙女經常到荷花汪沐浴。為了世人過河方便,她們從天上攜來九塊仙石布成了橋,說也來怪,這九塊石頭也不知經歷了多少歲月,多少風浪。這橋在洪水退後,安然無恙,一動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