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英雅
《愛之初》結局了。說說那個謝橋吧。
一言難盡。
1. 悲劇
她真是一言不合就開闢新戰場。當初跟那個誰秦淮的時候,也是看到一摞照片,秦淮當婚託的照片,就衝動地分手。在明白秦淮當婚託是為了艱難的生活時,還是決然分手。而他們本來約好那天的明天就要去註冊結婚的。
這個舉動與決定似乎給她自己製造了一次人生的悲劇:她是放下國內的所有,去投奔愛人投奔愛情的,卻發現那似乎是不堪的說不清道不明的「騙劇」。同時,她也給這個叫秦淮的男人的人生製造了一次悲劇。而這些悲劇有時真是殺傷力N大的。
她這樣的反應粗糙了些,如果真那麼愛這個人,一定會去關注與了解真相,關注與了解這個男人。問題是沒有多久,她的感情又有了新的開張,和蕭雨山。。。
真是愛情變奏曲,鏘鏘鏘。。。
2. 悲劇
整個劇本大結局的兩集,她又開始這個模式,在沒跟蕭雨山扯清楚前,又去找前任秦淮,表達依賴並表白。這是脆弱所致麼?可能是,是脆弱。
不過,她對感情的態度真是不認真,也是對兩位伴侶極度不尊重,愛又何在?
她的愛也只是她自身的迷惑而已,當然,也是她的脆弱。也難怪。
但是愛還是需要一些擔當,需要有些韌性。謝橋缺乏對愛的擔當,缺乏那份韌性。她只要愛,不提供對愛的擔當。她不是愛的純粹,是缺乏對愛的擔當。
如果說生活艱難,你難,愛情有時也難。你需要愛情理解你,很多時候,愛情也需要你理解它。
3.內心的悲劇
縱觀謝橋的這一場周章,其實也是與她自身的經歷有關。
原因可能都與她的生命狀態有關。
謝橋的父母在早年車禍雙亡,她與妹妹相依為命。為姐姐的應該是擔當起所有的風涼。也就是她過度透支了。她把一些軟弱的訴求深深壓抑著,把那些依賴與愛的訴求深深壓抑著,也把對生活的抱怨深藏了。。。
在後面的愛情篇章裡,會有這樣的為愛勇敢的特徵,但又缺乏愛的擔當,是因為她太脆弱了,那些缺乏、壓抑與埋藏讓她脆弱。她的脆弱會讓她的一些觀點也透露出某種偏執,這偏執好像是可以叫做純粹,其實這純粹是種防禦,是種脆弱。這個偏執不是強壯,是一種防禦和自我保護。
她真是需要一種成熟溫暖寬厚有力的人和關係。說句題外話,二麥蠻適合她的,二麥成熟溫暖寬厚有力———至少對她,而且有些油頭——不容易受傷。
所以,太過「勇敢」追求愛情的人,甚至以至於不顧一切的,得謹慎些。得考察下Ta們是否具備對愛的擔當,對愛的韌性。否則,難免讓平淡雋永的人生多些悲喜劇。當然,還有其它,留待後話。
我是心理顧問劉英雅,用心理學分析愛情婚姻家庭人生,讓親密關係成為自我成長的課堂。歡迎關注。也歡迎來擺擺龍門陣。
劉英雅:心理學專業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婚戀兩性情感家庭研究者,個人身心靈成長研究者。
十幾年的心理學工作,專注於家庭婚戀情感、個人身心靈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