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美人也不為長生不老,從中原到崑崙,談談周穆王的神秘西行記

2020-08-27 C叔聊歷史

今天我們講講周穆王。

《盜墓筆記》可能大家都看過,用一句話概括8本小說,其實挺俗套,就是一群人找長生不老配方的故事。

而這長生不老配方的源頭,就要追溯到一本奇書:《穆天子傳》

公元280年,司馬家早已取代曹魏,蜀國已經滅亡,晉軍直抵東吳腹地,統一天下近在咫尺。在這重要的歷史時刻,有一個人卻只專注於自己的事業,盜墓。

他叫不準(念否標),是一名盜墓賊,在盜墓屆有些小名氣,正處於事業上升期。在官府忙著準備統一大典的時候,他看中了汲郡的一塊古墓。盜墓過程並不困難,結果卻讓人失望,這墓裡除了大量竹簡,並沒有什麼金銀財寶。

他手下問他:老大,這把虧大了啊,這批竹簡要不要帶走?

不準罵道:那麼多竹簡,你想考研啊。

當不準從古墓中出來的時候,他看見即將升起的太陽,將群山渲染出一輪金邊。對於常年在夜間作業的不準來說,難得看見一次太陽,當他再次走向黑暗的時候,絕不會想到,這次盜墓將成為他人生最高光的時刻。

考古領域關於中國文化有四大發現,分別是殷墟的甲骨文、敦煌的藏經洞、孔子舊宅的《尚書》《論語》、最後一個就是汲冢竹書,也就是不準盜的這個墓。

不準當時沒有留意的竹簡,現在叫《古本竹書紀年》,是戰國時魏國的史書,記錄了從夏以來一直到周幽王被犬戎所滅,然後接以晉國歷史,到三家分晉,補充了《史記》裡模糊不清的500年歷史。

這批竹簡記錄了無數帝王將相,但其中有6篇卻是單獨記錄一個帝王的,那就是《穆天子傳》


一、穆天子的傳說

《穆天子傳》為什麼牌面那麼大?因為一個字,神。

穆天子是西周第五代天子,也就是周穆王,按說也不過是歷代周天子中的一個,但就因為《穆天子傳》,周穆王一下子成了中國歷代帝王裡最具有神話色彩的一位。

《穆天子傳》裡面記載,周穆王曾經去過崑崙,還見到了西王母。

神話傳說,西王母是掌管生死的神靈,曾經給過羿一顆不死藥,結果被她老婆嫦娥吃了升天了,留下羿一個人。這是個悲傷的故事,我們講講周穆王。

周穆王不遠萬裡到了崑崙,在一個叫瑤池的地方兩人相遇了,《穆天子傳》記錄兩人離別時說的話:

西王母說:「白雲在天,山䧙自出。道裡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來?」

天子回答:「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而野。」

看起來挺曖昧啊,但是西王母是神,周穆王是人,所以後人就開腦洞,西王母偷偷教了周穆王長生不老之術,以便雙方感情能長長久久。

但是呢,你仔細看這段對話,就像一對小情侶在機場分別,男的要出國讀書,兩人相擁而泣,依依不捨,臨了,女的問,你什麼時候才能回來?男的說,三年以後一定回來找你。一般情況,這段戀情基本就要黃。

事實也確實如此,所以後來李商隱就寫過一首詩,叫《瑤池》:

瑤池阿母綺窗開

黃竹歌聲動地哀

八駿日行三萬裡

穆王何事不重來

這是說周穆王不專情的,白居易就從另一角度抨擊,他也寫過一首《八駿圖》:

穆王八駿天馬駒,後人愛之寫為圖。

日行萬裡速如飛,穆王獨乘何所之?

四荒八極踏欲遍,三十二蹄無歇時。

瑤池西赴王母宴,七廟經年不親薦。

你看,有說周穆王是渣男的,有諷刺他玩物喪志的,有說他長生不老代代輪迴的,以後如果搞中國神話宇宙,周穆王單獨拍個電影,應該沒問題。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周穆王西行記,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二、周穆王的挑戰


周穆王有一種帝王難得的特質,那就是:冒險精神。

假如他生在大航海時代,很可能就是要成為海賊王的男人。

話說回來,周穆王的繼位,其實很突然。他老爹周昭王,為了國家的銅礦資源,大半輩子致力於南方穩定,三次南徵,總算是把局面穩住,結果意外碰上地震,掉水裡淹死了。

關於周昭王的故事,請看歷史劇第四集:

不僅如此,和周昭王一起出意外的,還有西六師,也就是全國一半軍隊跟著一塊沒了。

所以周穆王上臺伊始,就明白要休養生息,開源節流。

那麼,為什麼周穆王突然要去西行呢?

關於周穆王西行的原因,《列子·周穆王篇》記載了一個神奇的故事:

說西極之國來了一位化人,水火不侵,移山動土,千變萬化,不可窮極。周穆王給他美酒佳餚招待,又讓美女舞者作陪,但這位化人還是覺得不夠檔次,就在周穆王疑惑的時候,化人拉著周穆王一起直入雲霄,到了化人的宮殿,原文描寫是:

「構以金銀,絡以珠玉,出雲雨之上,而不知下之據,望之若屯雲焉。耳目所觀聽,鼻口所納嘗,皆非人間之有。」

這給周穆王種上草了,由此才想著西行。

不過實際情況卻沒有那麼浪漫,穆王12年發生了一件事,西周的老朋友犬戎部落沒有按規定進貢。周穆王決定北徵,但遭到大臣的反對,大臣們覺得犬戎是五服之外的小部落,幾年才來進貢一次,少一次也無所謂,沒必要勞師動眾。

大臣這樣說也有道理,昭王前車之鑑,現在國家好不容易恢復,萬一再出個意外就麻煩了。

但是周穆王決議要出兵,因為他想的更遠。

首先,犬戎這個地方,盛產馬匹,可以說擁有重要戰爭資源。西周時馬鐙還沒發明,所以還沒有騎兵,但因為有戰車,所以也需要大量馬匹。

其次,前幾代天子,都致力於控制住東邊和南邊的銅礦、錫礦資源,而北邊和西邊已經很久沒有關注了,那裡究竟發展成什麼樣了,很有必要看看。

最後,還有一個隱藏要素,就是一名外援,這名外援可以說對整個西行決策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他是誰?我們先賣個關子。

好了,穆天子的西遊記,終於正式提上日程。


三、西行的秘密


天子出巡,當然不能師徒四人就出發了,而需要萬全的準備,我們來看看天子的豪華隊伍。

首先是規模,和天子同行的還有西六師,那是接近兩萬人的軍隊,為什麼要帶那麼多人去呢?理由很簡單,畢竟到人家地盤上,聽話的,那「巡」一下就完了,碰到不聽話的,就直接「徵」了。

其次是裝備,周天子的座駕是八匹寶馬,分別是: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八駿」。後來成為許多畫家都畫過《八駿圖》,尤以徐悲鴻的《八駿圖》最為出名。

最後是隨從,給周穆王駕車的車夫也很有來頭,分別是,造父、參百、耿翛、芍及。其實天子座駕有兩輛車,每輛車一個主駕駛,一個副駕駛。我們專門要講講造父。

造父師從著名老司機泰豆氏,有個成語叫「造父學御」,講的就是泰豆教導造父,要學駕車,先學走路,比喻學習最重要的是學基本功。

另外造父不但開車開的好,八駿裡的盜驪、華騮都是造父千辛萬苦找來的。因此得到周穆王的賞識,賜姓為「趙」,繁體字「趙」,就是走和肖,也就是親近之人。所以姓趙的朋友注意了,這位造父就是「趙」姓的始祖。

準備周全以後大部隊就出發了,大軍往北渡過黃河,經過幾個部落的補給,很快就到了犬戎地界。犬戎一看大軍來了很識相,馬上就盛情接待了周穆王,不管出於真心還是迫於壓力,犬戎供馬的問題看來是解決了。

但是周穆王的大軍沒有回頭,繼續北上,到達了一個叫䣙(peng)人國的地方(位於現在內蒙古呼和浩特以西),䣙人國是由河宗氏統領,說起來,河宗氏還是傳說中的河伯馮夷的後代。在䣙人國的都城,周穆王和一個老朋友相遇了,他就是䣙人國的國君,柏夭

我們前面說,周穆王西行的決定性因素,其實就是柏夭。為什麼這麼說呢?

很多人在分析周穆王西行的決策時,會說因為有強大的軍隊,國力強盛等等,但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嚮導。

我們先來講一個問題,你到一個陌生地方旅遊,首先需要的,就是一名導遊。導遊可以給你講解風土人情,同時也是翻譯,還需要幫你解決食宿問題。

周穆王他們可不是幾十個人的團隊,而是兩萬多人的大部隊,這人生地不熟,又可能有潛在敵人,撲街概率太高了。

柏夭是當地人,經營西域多年,對西域的政治、經濟情況了如指掌。另外他精通多門西域語言,可以同時擔任翻譯和外交使者。

有人可能問了,西周自己沒有翻譯?為什麼周穆王那麼信任一個外族人?

西周當然有翻譯,其實西周專門有個官職,叫「舌人」,就是負責翻譯的,但那是普通官職。當時規定各諸侯國的舌人,每七年到宗周來定期培訓。

柏夭的身份尊貴,所以很大可能,柏夭是主動來宗周學習的,並且在那時得到了周穆王的賞識,而相比於列子裡的「化人」,柏夭才更有可能給穆天子種草西域的異域風情。

另外,柏夭不但業務能力出眾,也深深懂得政治遊戲怎麼玩。當時穆王西行很多大臣反對,現在犬戎都搞定了,勸穆王回去的聲音又大起來了。於是柏夭憑藉自己是河伯的後裔,幫穆王佔卜了一下,《穆天子傳》記載:

「帝曰:示女舂山之寶,詔女崑崙舍四平泉七十,乃至於崑崙之丘,以觀舂山之寶。賜語晦。」

就是說,天帝讓你繼續西行,去崑崙,接受天帝賞賜的寶物。這下沒人敢反對了。

當然,柏夭攛掇周穆王西行,也有自己的算盤。他到底打的什麼算盤?我們接著看周穆王的神奇旅程。


四、周穆王和西王母


話說從䣙人國開始,柏夭就主動擔任起導遊兼地陪的活,不但負責講解當地風土人情,還要安排兩萬大軍的食宿餐飲,可謂是勞苦功高,為此,周穆王也沒有少賞賜他。

他們一路向西,經過崑崙之丘,到黃帝的宮殿打了卡,又登上了舂山,看了一次動物大遷移,接著來到了舂山腳下的赤烏國。

在赤烏國他們一行人受到熱情款待,更重要的是他們發現,原來赤烏國祖上和西周還攀著親戚,西周祖先古公亶父的另一支就是赤烏。周穆王一開心賞賜了赤烏人黑色戰車四輛,黃金八百兩,貝帶五十條,硃砂三百袋,可謂出手闊綽。

當然赤烏人也禮尚往來,送了兩名美女,還送了粟米的種子。看上去這買賣虧了?其實,周穆王早就從柏夭那裡知道了,這地方的特產是玉(也就是新疆的和田玉)。

在西周時期,玉就是硬通貨。實際上,這也是周穆王西行的主要目的,今天新疆和田、甘肅青海都是玉的大產區。本來都靠進貢或貿易,但當時國家財政也不富裕,為了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乾脆自己跑一趟吧,所以周穆王這一路,又叫「玉石之路」

他們在一個叫群玉之山的地方,開採了玉石三車,從途徑的部落又收集了大量玉器配飾,走的時候總計帶了成品的美玉一萬雙。

所以,你明白了吧,帶那麼多軍隊多重要,否則運都運不回來。

最後,他們終於來到了崑崙山。

周穆王和西王母的初次見面也許是這樣的:

造父把車停下的時候,還在車上的周穆王就望見遠處山洞邊似乎有一群人。再仔細辨認,為首的似乎是一名身材高挑的女子,遠遠望去,卻好像有一條豹子的尾巴。正當眾人疑惑之時,河宗柏夭走到穆天子身邊,說道,大王,那就是西王母了。

關於西王母長什麼樣,《穆天子傳》裡其實並沒有寫,但是,在《山海經》裡,卻有西王母的記載。

比如,《山海經·西山經》裡記載:

「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

《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

「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

《山海經·海內北經》記載:

「西王母梯幾而戴勝,杖。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在崑崙虛北。」

看起來不大像人類啊,可綜合各種情況分析,西王母應該是西域一處強大部落的女首領,當地還是母系氏族社會,西王母應該是一個稱號,代代相傳。

而柏夭帶周穆王去見西王母,其實是去「拜碼頭」的,《穆天子傳》裡雙方的見面是這樣的:

「天子賓於西王母。乃執白圭玄璧,以見西王母。好獻錦組百純,素組三百純。西王母再拜受之。」

這裡說天子「賓於」西王母,天子都要放下身段,可見當時西王母勢力不小。不過雙方的這次會晤氣氛比較融洽,雙方友好地交換了意見。

第二天,西王母又請周穆王在瑤池遊玩,也就有了開頭的那段「情意綿綿」的對話,你如果單看那段文字,會發現,西王母的詩詞水平很高啊,四字詩張口就來?

但是別忘了,兩人中間還隔著一個翻譯呢,能翻得那麼信達雅,該誇誇柏夭才對。再仔細想想,反正大家都聽不懂對方,柏夭只要都說對方愛聽的話就行了。

重要的是,要達成西周和西王母兩大勢力的同盟。雖然不夠羅曼蒂克,但這才是最可能的真相。

在和西王母分別後,周穆王終於踏上返程的旅途,在重新經過䣙人國時,周穆王正式冊封柏夭為河宗氏的族長。最終,完成了這次歷時四年,總旅程三萬五千裡,多方共贏的穆天子西遊記。


參考資料:

1、《&34;系列之一:盜墓盜出來的大歷史》

2、《趙姓的姓氏來源考析》

3、《《山海經》西王母「戴勝」正解》

4、《周穆王時期的著名翻譯家-柏夭》

5、《穆天子傳-西行路線研究》

6、《穆天子傳-地域範圍試析》

相關焦點

  • 西王母國是真實的古國!文成公主竟是西王母真身?
    今天,我們要講的則是南派的《盜墓筆記》,小說中有很多奇怪,神秘的恐怖懸疑故事,並且這些故事都發生在一些神秘古國當中,其精彩的故事可謂是引人入勝,不禁令讀者發出疑問:「這些古國真的存在嗎?」當然,你們最可愛的大力便深深思考過這個問題,於是便有了今天的「西王母國」大揭秘。《盜墓筆記》中的西王母宮先秦古籍《山海經》記載,她統治的就是西王母國。
  • 一個中原鄉下木匠的神話
    改稱武安、靜江節度使,兼中書令,佔湘楚之地為王。山高皇帝遠,開封城裡的李姓皇帝做順水人情也賜給他一個封號,賦稅糧賦自行支度,只不過是換換名稱,換湯不換藥,馬希聲依然做他的自在王。馬希聲逼兄入道,越長繼位,非嫡而立,有悖傳統習俗,從而埋下了隱患。他沒有受到良好的傳統家庭教育,倫理觀念十分淡薄。父親死後,他在服喪期間沒有哀傷的表情,照常吃肉飲酒近女。
  • 崑崙三聖武學遠超郭襄和天鳴方丈,為何崑崙弟子遠不及少林和峨眉
    崑崙派兩儀劍法成名垂數百年,是天下有名劍法之一,何氏夫婦同門學藝,從小練到大,精熟無比,這劍法施展起來更是威力倍增。楊逍和崑崙派數度大戰,知道這劍法的厲害之處,雖然心中不懼,但只要擊敗二人,非在五六百招之後不可,此刻心中只想著紀曉芙的生死,哪有心情爭鬥?
  • 動物共榮圈第一章:啟蒙運動之西行記
    瓊斯船長畏畏縮縮地到來,又神神秘秘地匆匆離去,帶走了七隻邊牧。當中包括拿破崙最鍾愛的小崽洗噸。奈何在人屋簷下,拿破崙不敢吠一聲。不知這怨氣是否加速了動物趕走瓊斯莊主的因素?第二天,瓊斯船長和一群神秘人上了梅花號,摸黑揚帆西去。經過無數個日出日落,他們終於來到一個荒無人煙,天寒地凍的海灘。第二天一位小男孩發高燒,瓊斯船長說:「放心吧!就是水土不服而已,歇一兩天就好了。沒有人比我更了解這方水土了!」第二周,二成的人發高燒,連動物也傳染了。瓊斯船長說:「蛋糕一塊,小菜一碟,就是普通流感而已。
  • 不一樣的「西行路」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又出發,啦……」每到暑假,這部經典神話電視劇便會迎面而來,陪著我們度過一個又一個愉快的暑假。十萬八千裡的取經之路,一路上妖魔作祟,鬼怪阻攔,十分艱難。
  • 《盜墓筆記》張家千年神秘古樓的秘密,只為復活張家族長
    在前面介紹了張家世代守護的秘密,今天給大家介紹下只有張家族長才能進去的張家神秘古樓。這還得從西王母為何選擇張家作為守墓人說起。張家神秘古樓從《盜墓筆記》小說中,我們知道所以一起的起源均來自於西王母饋贈周穆王的長生不老藥,開啟了這場延續千年的陰謀
  • 鹿鼎,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人為鼎鍋,我為麋鹿和問鼎中原之意
    江南近海濱的一條大路上,一隊清兵手執刀槍,押著七輛囚車,衝風冒寒,向北而行。 前面三輛囚車中分別監禁的是三個男子,都作書生打扮,一個是白髮老者,兩個是中年人。後面四輛囚車中坐的是女子,最後一輛囚車中是個少婦,懷中抱著個女嬰,女嬰啼哭不休。她母親溫言相待,女嬰只是大哭。囚車旁一清兵惱了,伸腿在車上踢了一腳,喝道:「再哭,再哭,老子踢死你!」那女嬰一驚,哭得更加響了。
  • 孫悟空的三個徒弟,一個稱王稱霸,一個大鬧天宮,一個西行取經
    孫悟空的三個徒弟,一個稱王稱霸,一個大鬧天宮,一個西行取經!孫悟空的三個徒弟,一個稱王稱霸,一個大鬧天宮,一個西行取經!再來說說孫悟空的二弟子。當年沉香為了能劈開華山救出自己的母親,就到處拜師求學,可是這些仙人們都忌憚與玉帝和楊戩的威名,根本就不敢收沉香為徒!可是孫悟空卻不怕,他被沉香那種執著感動了,仿佛看見了當初那個踏遍千山萬水,只想求得長生不老的野猴子!所以,孫悟空收了沉香為徒,傳授了他一身高強的本領。後來沉香學藝有成之後,就大鬧了天宮,偷吃了老君的金丹,差點把玉帝都趕下了臺!
  • 後金庸武俠巨作:《崑崙》一出,誰與爭鋒?
    但如果模仿金庸風格,首先要求作者文化底蘊深厚,能夠引經據典,同時行文要流暢,劇情要厚重,主題要大氣,這就比較難了。借用金庸《倚天屠龍記》那句名言,在後金庸時代,《崑崙》一出,誰與爭鋒?而《崑崙》之後,武俠小說徹底沒落,想來也很難再產生類似的佳作了。這不是我悲觀,而實在是因為武俠小說已經涼了。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小說20年的武俠迷。今天我和大家聊聊《崑崙》這本難得的武俠佳作。
  • 盜墓筆記一些問題 推理——不喜勿噴
    西王母:西王母有長生不老之術,地下巨大的「隕玉」、煉丹室裡成排的玉俑以及吳邪在隕玉裡看到像西王母的臉,都可以佐證。但長生不老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會變成怪物不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而且離不開隕玉(合理推測)。
  • 《琉璃》劇中的崑崙十巫,在《山海經》有記載,屬於大能之巫
    但是崑崙山實質主人是西王母,這個在古經典藏中,倒是有交代。具體如何得來、如何建設崑崙仙界的,我在以前的文章也都寫過。喜歡神話探秘的小夥伴們可以根據文後「往期參考閱讀」自行點擊銜接閱讀。這裡就不多述了。靈山十巫在《山海經·大荒西經》和《海內西經》(開明六巫)裡都有記載。
  • 徐少華扮演唐僧太美,為取真經義無反顧,朱琳女王為愛放手境界高
    唐僧師徒一路西行基本上形成了一個固定形式,唐僧救妖怪、上當、被捉走、打妖怪、趕路,所以82版《西遊記》根據原著根據原著改編拍攝也是這樣一個形式。在82版《西遊記》中唐僧一路西行,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多次被妖怪捉去,男妖怪要吃他的肉
  • 六大派被囚萬安寺,滅絕師太寧死不接受明教救助,背後原因不簡單
    豈知滅絕師太死志已決,又絕不肯受明教半分恩惠,見他手掌拍到,拼起全身殘餘力氣,反手擊出。雙掌相交,砰的一聲大響,張無忌的掌力為她這一掌轉移了方向,喀喇一響,滅絕師太重重摔在地下,登時脊骨斷成數截。張無忌卻也為她挾著下墮之勢的這一掌打得胸口氣血翻湧,連退幾步,心下大惑不解,滅絕師太這一掌,明明便是自殺。
  • 西行紀:如來為救蒼生套路唐三藏?唐三藏再踏西行之路復活悟空
    西行紀:如來為救蒼生套路唐三藏?唐三藏再踏西行之路復活悟空!大家都知道,在《西行紀》之前的劇情中,三界突然發生了暴亂,萬物生靈陷入了暴躁的好戰狀態。如來和殺心兩人也為了尋找到混亂的原因,不過兩人選擇不同。殺心讓天神打鬥,如來則是到通天閣開啟了天盤了解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