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鷹,最像古龍的武俠名家,若不英年早逝,必讓武俠小說更上巔峰

2020-08-22 暴雨梨花孤燈下

說起黃鷹是誰?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他。

但是若提起武俠小說或者電視劇《大俠沈勝衣》與《天蠶變》,許多資深武俠小說讀者就會有印象了吧!

或者在提起古龍的武俠小說《驚魂六計》,可能印象更深了吧!當年的武俠小說《血鸚鵡》,可是風靡一時,在武俠小說中,用平白無常的文字,生生寫出了電影中那種深入骨髓的恐懼,那文筆與故事敘述真是前無來者。

而這真實的作者就是黃鷹。他也因為接寫《驚魂六計》出名,更因為文筆太像古龍,所以古龍在寫了《血鸚鵡》開頭18%後,交給黃鷹續寫後,直接把後面的其他五部小說都交給了黃鷹。

黃鷹也因此一舉成名,被公認是筆風最像古龍的作家,連溫瑞安都遠遠不如。

記得當年看《大俠沈勝衣》和《驚魂六計》時,作者都是署名古龍,現在的《驚魂六計》書上大多還是署名的「古龍」名字的,其實這不是古龍寫的,是黃鷹續古龍寫的。

黃鷹本名黃海明(1956.10.28——1992),1956年生於北京 ,童年隨父母一起移居香港。

在他讀中學時,港臺武俠小說成風,那時香港的金庸梁羽生已經如日中天,臺灣更是群雄蜂擁而起,武俠名家逐鹿江湖。他也在那時就開始寫武俠小說。

但他卻其受古龍影響頗深,後來也以接寫古龍《驚魂六記》成名。

黃鷹是公認模仿「古龍武俠小說風格」最逼真、最傳神的武 俠名家 ,直追古龍, 盛年時也創作出諸多武俠名著,代表作《天蠶變》、《大俠沈勝衣》系列。

其中《沈勝衣》還被改編為電視劇。《天蠶變》更是捧紅了「徐少強」等人,風靡一時。

但可悲的是,很少有人知道黃鷹這個人,對於一個出色的武俠小說家來說,這無疑是一種悲哀。

可能因為寫作筆法太像古龍,幾乎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小說故事風格也是古龍風格。

就像《大俠沈勝衣》,文筆,故事,風格,與《楚留香》系列,《陸小鳳》系列幾乎沒什麼分別。

主角沈勝衣也是一個白衣美男,風度翩翩,正氣凜然,聰明絕頂,不論武功還是智力,都是楚留香或者陸小鳳的翻版。

第一次看到《大俠沈勝衣》小說,不光署名是古龍,看到故事與文筆風格,從來就沒有懷疑過,這不是古龍所寫。後來才知道還有一個黃鷹。

可能就因為一切都太像古龍了,所以他就像是古龍的影子,一樣的才華橫溢,一樣的「武功卓絕」,一樣的英年早逝。

黃鷹的英年早逝,不是因為生病,而是被人打死,更增添了悲劇色彩

90年代,黃鷹拍攝「殭屍電影」資金不濟借了高利貸,後來卻血本無歸,因而被追債的人打死在家中,屍體發黴才被發現 。 死的時候還不到四十歲。

別看金庸 古龍賺那麼多億萬身家 ,但是真正成名的武俠作家又有幾個。大多都是默默無聞 ,最後能有個善終就不錯了。

其實當年沈勝衣系列和楚留香差不多一樣熱,落到這個下場也是令人唏噓不已。

其代表作《大俠沈勝衣》系列在大陸出版時,以古龍名義編輯為二十本,狂銷五十萬冊。為九四年最暢銷之武俠小說。許多圖書館都有收藏,我就是在我們大學圖書館看完小說。

其小說酷似古龍,卻不似古龍簡潔有致。但假以時日,不啻為一代名家。可惜天妒英才,英雄早逝,可惜可嘆!

不過感覺黃鷹與古龍比還是有點差距,主要表現在很多作品裡大量羅列詩詞,嚴重破壞劇情推進節奏(一般就算要引用古詩,一兩首也就是了)。

有時候對話設計的十分無聊,明明是幾個頂尖人物談話,卻給人一種小學生對話的感覺,一些明擺著的事情也能說個好幾頁。

不過古龍體小說,大多用對話交待事情真相,推動情節發展,對話多也無可厚非。

但若仔細看黃鷹與古龍小說,就會發覺 黃鷹和古龍還是相似的多些 ,雖也多是分句分段 ,卻只有六成相似 。

黃鷹先生的文, 頗有舊派詩詞的味道 ,用大量的水墨景觀雕琢描寫 。

與古龍相比, 少了一分不拘灑脫 ,多了一分拘泥掙扎。

他的行文節奏亦比古大俠慢上半拍 ,而最大的區別 ,黃鷹先生多是運用「鬼神」構造故事, 主要突出詭異陰森 ,不似古大俠的情節起伏, 形式變化多樣, 奇中設奇, 套中有套 。

在對於人性的描寫上 ,古大俠也要比黃鷹先生筆力豐滿一些。

但黃鷹比古龍古雅一點,引用詩詞比古龍多,古龍過於西化。

不過要比古龍的嫡傳幾個弟子,如丁情等人,要神似許多。

比另一位大師溫瑞安,更得古龍精髓。其實溫瑞安的《大俠方振眉》,也是模仿古龍的《楚留香》系列,但方振眉的人氣,明顯不如沈勝衣。

可能溫大俠後來也看到黃鷹模仿在前,他無法模仿到古龍的精髓,於是又在古龍求變求新的基礎上,繼續求變變,求新新,變成了後來自己獨特的風格。成為一代大俠。(溫大俠的武俠風格,以後詳細解析!)

黃鷹的成就不僅局限在武俠小說領域,他做編劇亦是高手。除了編輯電視劇《天蠶變》一炮走紅,之後他進洪金寶的寶禾公司,幫洪金寶寫出《殭屍先生》、《殭屍翻生》兩個劇本,拍成電影後,票房大賣,引領了長達數十年的港臺殭屍片熱潮。才有了林正英等人紅火。

但沒想到卻因為喪命,真是令人悲痛。

(此處已添加小說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掛名古龍的黃鷹武俠小說《天魔》,冷兵器對戰外星人,俠士鬥妖魔
    黃鷹,一位被稱為「蒙塵的明珠」美譽的武俠作家,今天青莓時代繼續講述他的作品,一個冷兵器對戰外星人的武俠,不走尋常路,精彩異常!那些年,那些掛名古龍的武俠小說偽作系列第三十六部:《天魔》正式登場。目前手中這樣的武俠小說偽作約莫百來部,這些武俠小說絕大部分並非古龍先生的真品,部分作品真實面目有待考證,慢慢的來吧。
  • 黃鷹的武俠小說《天魔》掛名古龍,一個武林俠士鬥妖魔的精彩故事
    黃鷹,一位被稱為「蒙塵的明珠」美譽的武俠作家,今天青莓時代繼續講述他的作品,一個冷兵器對戰外星人的武俠,不走尋常路,精彩異常!那些年,那些掛名古龍的武俠小說偽作系列第三十六部:《天魔》正式登場。目前手中這樣的武俠小說偽作約莫百來部,這些武俠小說絕大部分並非古龍先生的真品,部分作品真實面目有待考證,慢慢的來吧。
  • 古龍武俠名著《歡樂英雄》,是最溫暖的武俠小說,不可多得的精品
    ,也許他想劍走偏鋒,獨闢蹊徑,一反傳統武俠的套路,不願書寫爾虞我詐的江湖,於是武俠史上一部最溫暖的武俠小說誕生了。古龍先生的絕大部分武俠小說不管寫愛情還是友情都有點病態的極端,比如他的代表作《小李飛刀》,李尋歡龍嘯雲的友情、阿飛和林仙兒的愛情,都超出了普通人的理解。而《歡樂英雄》這本書中,古龍寫的友情、愛情都很正常,他只寫了人性陽光的那一面,這可能是他三觀最正的一部作品。
  • 假冒古龍的3本武俠小說,魚目混珠,讓不少武俠迷濛在鼓裡
    古龍的武俠風格求新求變,進一步拓展了武俠小說的題材和風格,帶給武俠迷極致的閱讀享受。不過古龍本身寫作有些不嚴謹,他不但替別人代筆過武俠小說,還放任別人替他代筆小說。所以,古龍小說有不少是別人的代筆之作。比如《血鸚鵡》,就是古龍寫了個開頭,後續都是黃鷹寫的。
  • 大俠沈勝衣系列之《屠龍》:古龍武俠小說偽作系列第二十四部
    目前手中這樣的武俠小說偽作約莫百來部,這些武俠小說絕大部分並非古龍先生的真品,部分作品真實面目有待考證,慢慢的來吧。「我一生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成立金龍堂,金龍堂由我一手建立,也由我一手毀去,還有什麼比這樣更快樂的事,我還管什麼?」金龍堂主大笑不絕。血繼續在他口裡噴出,他也就噴著血在笑聲中倒下,結束了他的生命。沈勝衣白玉樓無話可說,紅綾亦只有流淚,他們實在懷疑,天下間真的有這樣至死不悔的人?
  • 金庸之外,3本武俠名家的武俠小說,滿足武俠迷的閱讀需求
    武俠小說已經沒落了,人們聊天幾乎都不會聊武俠小說了。但是對一些武俠迷來說,武俠是難忘的記憶,是心中的一種情懷,有時候書荒了,別的書都不想看,就想看點武俠小說。但問題是,很多人看了金庸和古龍小說之後,又感覺沒有什麼好看的武俠小說了。於是不少武俠迷挺苦惱的:「有沒有好看的武俠小說推薦一下呢?」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小說20年的武俠迷。
  • 講講當年與金庸古龍齊名的武俠名家柳殘陽,以及其代表作《斷刃》
    金庸古龍梁羽生,臥龍諸葛司馬獨孤上官東方,還有陳青雲曹若冰雲中嶽等人。最頂峰時期,據說港臺武俠小說作家有三百多人,可謂是群雄逐鹿,百家爭鳴,好不熱鬧。如今金庸古龍梁羽生已經奠定武俠地位,自是不必說,但當年的臥龍生、陳青雲、雲中嶽等人的作品其實在當年大陸更是暢銷一時,以至於許多人非署名「臥龍生、陳青雲」的小說不看。
  • 古龍與他人合著的5本小說,圓月彎刀名氣最大,血鸚鵡質量最高
    武俠小說界,古龍是超級有才氣的作者。然而,古龍並不愛惜羽毛,雖然一直標榜「求新求變」,但他性格又比較隨性,對自己的作品常常隨意對待。而且古龍的筆名在武俠小說界價值很高,當時古龍周邊的創作環境對「代筆」的行為非但不排斥,反而引以為榮。因為只有武俠名家,才有資格讓別人冒名代筆。
  • 十大武俠小說名家,你知道都有誰嗎
    隨著金庸大俠的離去,傳統新派武俠小說的時代也離我們而去,可是他們的優秀作品依然影響著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傳統新派武俠小說有代表性的十大名家。金庸的武俠小說作品一共十五部,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外加一部短篇越女劍。情節大氣,內容新奇曲折,越看越有吸引力。
  • 金庸古龍臥龍生3本偽作小說,當年以假亂真,如今回憶滿滿
    武俠小說已經沒落了。這個事實讓武俠迷無比沮喪,然而這的確是無法更改的現實。想當年,武俠小說真是太流行了,大街小巷都有人談論武俠,很多人拿著手電筒躲在被窩裡熬夜看武俠小說。而如今,生活裡已經很少聽到有人在討論武俠小說了。就連網絡上,談論武俠的讀者也越來越少了。昔日熱火朝天,現在冷落如此,今昔對比,讓人無比唏噓。然而,還是有一些朋友保留著武俠情懷。
  • 武俠拾遺錄——太白文藝武俠說
    港臺武俠十大名人精品集,封面製作精心,但內頁印刷稍差,影響觀感;2、存在盜版未授權之書。太白文藝曾經出版過署名古龍的《沈勝衣傳奇》和《獵刀司馬縱橫》系列小說,還於其寫序言者署名古龍。沈勝衣系列故事為香港作家黃鷹所撰,而司馬縱橫系列故事為香港作家龍乘風所撰,故署名古龍的《沈勝衣傳奇》系列小說應認定為盜版。
  • 掛名吉龍的武俠小說《亡命風塵客》借古龍名氣,實際是臥龍生作品
    目前手中這樣的武俠小說偽作約莫百來部,這些武俠小說絕大部分並非古龍先生的真品,部分作品真實面目有待考證,慢慢的來吧。在為父報仇的過程中認識了一對武當兄弟和美若天仙的凌雪紅,並結識另外一位美麗的女主角於飛瓊。
  • 署名古龍的第一部小說,不是武俠小說,文藝十足,更像古龍寫自己
    知道古龍的人很多,知道古龍原名的人卻不是很多。古龍原名熊耀華,古龍只是筆名。關於古龍筆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古龍喜歡班上一個叫古鳳的姑娘,所以給自己取名古龍,龍配鳳,再合適不過。只不過,古龍費盡心機,古鳳姑娘還是對古龍不感冒。
  • 冒充名家的3本武俠小說,故事曲折精彩,值得武俠迷讀一讀
    武俠小說已經沒落了,但是當年的武俠迷還在眷戀著武俠小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武俠已是黃昏,但這一批上了年紀的武俠迷,這麼多年下來,心裡始終有一個武俠夢。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小說20年的武俠迷。
  • 3本書名7個字的武俠小說,書名像一句詩,故事像一場夢
    武俠小說的書名,就像人的外表那樣重要。畢竟第一印象決定著讀者的選擇,如果書名不吸引人,如何讓讀者感興趣閱讀小說呢?於是有不少武俠小說選擇7個字的書名,給人一種詩句的感覺,增加書名的美感,引起讀者的興趣,獲得了不錯的效果。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20年的武俠迷。今天我和大家聊聊3本書名7個字的武俠小說,書名像一句詩,故事像一場夢。
  • 武俠世界裡最厲害的兩大宗師相比,為何古龍並不輸金庸?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偏偏武俠小說是文不是武眾所周知,金庸和古龍,是新武俠時代,最優秀的兩位小說宗師。當前,在創作武俠、玄幻小說的作者、影視從業者中,絕大多數人的武俠啟蒙甚至寫作啟蒙,都是源於這兩位老前輩的經典作品。
  • 四大名捕、說英雄還是神州奇俠,溫瑞安武俠小說你最喜歡哪一部?
    武俠小說,是中國獨有的一種文化,在某些方面也代表著中國的傳統文化。在臥龍生大師名震江湖的時候,寫武俠小說的作者有數百人。這些人中,絕大多數都被潮流淹沒,默默無聞,成為一個二三流武俠小說名家的也是寥寥無幾。
  • 古龍武俠小說偽作系列第二十三部《天寶誌異》實柳殘陽同名武俠
    一、前面的話那些年,那些掛名古龍的武俠小說偽作系列第二十三部:《天寶誌異》正式登場。整理些手中掛名古龍的武俠小說偽作,主要包括內容簡介,出版社,出版時間,冊數,以及作品的真實面目和相同內容不同名字的各種掛名偽作,部分圖片取自網絡。
  • 說英雄、四大名捕還是神州奇俠,溫瑞安武俠你最喜歡哪一部?
    武俠小說,是中國獨有的一種文化,在某些方面也代表著中國的傳統文化。在臥龍生大師名震江湖的時候,寫武俠小說的作者有數百人。這些人中,絕大多數都被潮流淹沒,默默無聞,成為一個二三流武俠小說名家的也是寥寥無幾。
  • 「武俠小說史略」第五章 港臺武俠
    對臥龍生作品印象最深的一部是《金筆點龍記》,這個堪稱傳統武俠奇遇故事的速成版本,一個落魄書生被強行灌輸各種驚天武功,然後同造化城主展開終極對決。他的作品可能就落在中品這個區間裡吧,要說優點好像也沒什麼驚豔的優點,要說缺點好像也沒什麼致命的缺點,在那個武俠小說異軍突起的年代,可能是做了風口上的豬,而且是起的比較早的那一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