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黃鷹是誰?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他。
但是若提起武俠小說或者電視劇《大俠沈勝衣》與《天蠶變》,許多資深武俠小說讀者就會有印象了吧!
或者在提起古龍的武俠小說《驚魂六計》,可能印象更深了吧!當年的武俠小說《血鸚鵡》,可是風靡一時,在武俠小說中,用平白無常的文字,生生寫出了電影中那種深入骨髓的恐懼,那文筆與故事敘述真是前無來者。
而這真實的作者就是黃鷹。他也因為接寫《驚魂六計》出名,更因為文筆太像古龍,所以古龍在寫了《血鸚鵡》開頭18%後,交給黃鷹續寫後,直接把後面的其他五部小說都交給了黃鷹。
黃鷹也因此一舉成名,被公認是筆風最像古龍的作家,連溫瑞安都遠遠不如。
記得當年看《大俠沈勝衣》和《驚魂六計》時,作者都是署名古龍,現在的《驚魂六計》書上大多還是署名的「古龍」名字的,其實這不是古龍寫的,是黃鷹續古龍寫的。
黃鷹本名黃海明(1956.10.28——1992),1956年生於北京 ,童年隨父母一起移居香港。
在他讀中學時,港臺武俠小說成風,那時香港的金庸梁羽生已經如日中天,臺灣更是群雄蜂擁而起,武俠名家逐鹿江湖。他也在那時就開始寫武俠小說。
但他卻其受古龍影響頗深,後來也以接寫古龍《驚魂六記》成名。
黃鷹是公認模仿「古龍武俠小說風格」最逼真、最傳神的武 俠名家 ,直追古龍, 盛年時也創作出諸多武俠名著,代表作《天蠶變》、《大俠沈勝衣》系列。
其中《沈勝衣》還被改編為電視劇。《天蠶變》更是捧紅了「徐少強」等人,風靡一時。
但可悲的是,很少有人知道黃鷹這個人,對於一個出色的武俠小說家來說,這無疑是一種悲哀。
可能因為寫作筆法太像古龍,幾乎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小說故事風格也是古龍風格。
就像《大俠沈勝衣》,文筆,故事,風格,與《楚留香》系列,《陸小鳳》系列幾乎沒什麼分別。
主角沈勝衣也是一個白衣美男,風度翩翩,正氣凜然,聰明絕頂,不論武功還是智力,都是楚留香或者陸小鳳的翻版。
第一次看到《大俠沈勝衣》小說,不光署名是古龍,看到故事與文筆風格,從來就沒有懷疑過,這不是古龍所寫。後來才知道還有一個黃鷹。
可能就因為一切都太像古龍了,所以他就像是古龍的影子,一樣的才華橫溢,一樣的「武功卓絕」,一樣的英年早逝。
黃鷹的英年早逝,不是因為生病,而是被人打死,更增添了悲劇色彩。
90年代,黃鷹拍攝「殭屍電影」資金不濟借了高利貸,後來卻血本無歸,因而被追債的人打死在家中,屍體發黴才被發現 。 死的時候還不到四十歲。
別看金庸 古龍賺那麼多億萬身家 ,但是真正成名的武俠作家又有幾個。大多都是默默無聞 ,最後能有個善終就不錯了。
其實當年沈勝衣系列和楚留香差不多一樣熱,落到這個下場也是令人唏噓不已。
其代表作《大俠沈勝衣》系列在大陸出版時,以古龍名義編輯為二十本,狂銷五十萬冊。為九四年最暢銷之武俠小說。許多圖書館都有收藏,我就是在我們大學圖書館看完小說。
其小說酷似古龍,卻不似古龍簡潔有致。但假以時日,不啻為一代名家。可惜天妒英才,英雄早逝,可惜可嘆!
不過感覺黃鷹與古龍比還是有點差距,主要表現在很多作品裡大量羅列詩詞,嚴重破壞劇情推進節奏(一般就算要引用古詩,一兩首也就是了)。
有時候對話設計的十分無聊,明明是幾個頂尖人物談話,卻給人一種小學生對話的感覺,一些明擺著的事情也能說個好幾頁。
不過古龍體小說,大多用對話交待事情真相,推動情節發展,對話多也無可厚非。
但若仔細看黃鷹與古龍小說,就會發覺 黃鷹和古龍還是相似的多些 ,雖也多是分句分段 ,卻只有六成相似 。
黃鷹先生的文, 頗有舊派詩詞的味道 ,用大量的水墨景觀雕琢描寫 。
與古龍相比, 少了一分不拘灑脫 ,多了一分拘泥掙扎。
他的行文節奏亦比古大俠慢上半拍 ,而最大的區別 ,黃鷹先生多是運用「鬼神」構造故事, 主要突出詭異陰森 ,不似古大俠的情節起伏, 形式變化多樣, 奇中設奇, 套中有套 。
在對於人性的描寫上 ,古大俠也要比黃鷹先生筆力豐滿一些。
但黃鷹比古龍古雅一點,引用詩詞比古龍多,古龍過於西化。
不過要比古龍的嫡傳幾個弟子,如丁情等人,要神似許多。
比另一位大師溫瑞安,更得古龍精髓。其實溫瑞安的《大俠方振眉》,也是模仿古龍的《楚留香》系列,但方振眉的人氣,明顯不如沈勝衣。
可能溫大俠後來也看到黃鷹模仿在前,他無法模仿到古龍的精髓,於是又在古龍求變求新的基礎上,繼續求變變,求新新,變成了後來自己獨特的風格。成為一代大俠。(溫大俠的武俠風格,以後詳細解析!)
黃鷹的成就不僅局限在武俠小說領域,他做編劇亦是高手。除了編輯電視劇《天蠶變》一炮走紅,之後他進洪金寶的寶禾公司,幫洪金寶寫出《殭屍先生》、《殭屍翻生》兩個劇本,拍成電影後,票房大賣,引領了長達數十年的港臺殭屍片熱潮。才有了林正英等人紅火。
但沒想到卻因為喪命,真是令人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