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有壁?
頭條從昨午一直鎖到現在。
金光瑤一生都為身世所累。
因為是「娼妓之子」,所以從其母生下他的那一刻,他就伴隨著痛苦與煎熬艱難的活著。
這種活著是沒有選擇的。
因為從生物學角度,無論誰,無論他日後成就多大,他都無法決定他親生父母,這是永遠單一的被迫選項,任何人只能接受,不能反抗。
而且很糟糕的地方在於,他的母親雖然是「娼妓」,但頗有才情,也知禮儀,很有賢良淑德的大家閨秀風範。
這就是很要命。
因為,「娼妓」這種行業,其實要求的不是大家閨秀,相反,所謂禮義廉恥,重情守愛的大家閨秀品格,在「娼妓」這裡,極為可笑和不現實。
想一想,你都「不把自己當個人」,就是個「玩物」的「賣了」,還能要求作為「人」,才能具有的精神高潔和品格嗎?
「娼妓」行業,是什麼行業?
但凡入「這一行」,哪個不是早就丟掉禮義廉恥和品格,才能活的沒有痛苦,活的開心?
而且來這一行的嫖客,如果真是品性優良,重情重義,要是沒有特殊情況,他們又怎麼會涉足?
能常常過來「嫖」的,必多是薄情寡義之徒,又如何會對「娼妓」有真情實愛?
而金光瑤的父親金光善,就是這樣一種人渣。
雖然金光善出身是《魔道祖師》裡設定的五大家族中最奢華顯耀的家族,蘭陵金氏,並且是一族宗主的顯貴身份。
但人渣又不是因為有顯貴的身份,就不是人渣。
如果說母親的「娼妓」身份,讓金光瑤從小就和其母一樣倍受欺凌,受盡了人們的刻毒和傷害,而其父金光善從接觸金光瑤母親的那一刻,就不過是把這個可憐,頗有才情的「娼妓」當作玩物,玩玩而已。
然而處於風月場所的「名妓」,即金光瑤的母親孟詩,卻好像一個情竇初開的單純女子,只好好生育了金光瑤以後,教金光瑤詩書禮樂和各種雅文學識,並一心一意等金光善,或者,即使不接她回蘭陵金氏,把阿瑤接回去也好,畢竟阿瑤是金光善的親生兒子啊,孟詩的一生就那樣盼著。
但金光善這個人渣父親呢,就是玩玩孟詩而已,他一輩子就喜歡各種女人,什麼樣的他都想來一下,又不給那些女子負責,只花樣百出哄騙她們,滿足X欲後一走了之,所以外邊私生子多的要命,後來就有個鼎鼎大名的外號:金種馬。
這樣的父親,自然是不會對金光瑤有絲毫作為父親的關愛的,有的只是嫌棄和想把金光瑤遠遠踢走,厭惡金光瑤活著的那種惡意。
所以在阿瑤滿懷希望的找金光善,想見見多年不知的親生父親後,金光善毫不留情的叫人把金光瑤從高高的金麟臺狠狠踢了下去。
而當天,是金光善為自己另一個兒子金子軒大辦宴席的時刻,都是他的兒子,但金子軒呵護有加,金光瑤最好死掉。
可母親孟詩一生的心願就是回歸金家,所以,對從小就非常聰明伶俐,孝順母親的阿瑤來說,這就是他一生的信念。
為了這個信念,金光瑤付出了太多。
一個人吧,其實從生下來開始,有時候處於什麼環境不重要,也得看他到底是什麼樣的心智。
即,如果是個真智障,你再怎麼作踐他,他也是感受不到什麼叫作踐,因為沒有那個識別力。
但,對一個聰穎敏銳的人來說,別人的細微心思他都了如指掌,那麼,如果有惡毒朝他傷害,他所感受的痛苦,就非常巨大。
對金光瑤來說,從小,他就是一個異常聰明伶俐的孩子,親生母親是什麼樣的環境,受到了什麼樣的侮辱,他感受的清清楚楚。何況,別人也把他當作「娼妓之子」作踐,他異常聰明伶俐的腦袋下,這種侮辱帶來的傷害是致命的。
所以,他選擇了笑,好脾氣,作為一生的偽裝,他只能那樣。
也就是說,無論世間怎麼作踐他金光瑤,他都不會說什麼,也不會反抗,而且是用母親教育給他的禮貌和睦,去當作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繼續活著。
起碼錶面是這樣。
但是,金光瑤本人並不是真的沒有脾氣,就是泥人也有三分性,菩薩也有怒目金剛,金光瑤是一個活生生的,聰明伶俐的妙人兒,他如何會真的願意被俗世永遠作踐糟蹋?
他必然要採取方式,想到母親的心願,要給自己和母親爭取,這個世間早就薄待他和母親的,起碼的尊重。
所以他八面玲瓏,笑臉相迎的背後,是忍辱負重,為了達成母親心願而不惜使用詭計手段的步步為營。
他為了想要獲得蘭陵金氏的認可,想要自己的母親從「娼妓」變成「被人景仰」。
就算手上沾滿了醜惡,就算被親生父親當牛做馬,只要讓他回歸金家,他認了。
金光善叫他金光瑤,光,是和金光善同輩,而子輩是金子軒,只有子輩有繼承家主的資格,這樣,就徹底斷了阿瑤想要在金家當家主的念頭。
意思就是,髒活累活你金光瑤都給我老老實實的好好做,但是,你永遠只是金家的下人。
所以很多髒事,一開始也是金光善派給金光瑤做的,而金子軒和其他金家人不會知道那些髒事,他們只要做光明正大的金家子弟就好。
得,髒事多由金光瑤承擔,他做最苦最累的,俗世覺得他金光瑤是惡人,罵得最多的也是他金光瑤。
而見多了世間太多炎涼醜陋後,金光瑤的快樂,也許在母親去世,被金光善毫不留情的重重叫人踹下金鱗臺時,就逐漸在他的內心被冰封。
於是金光瑤就有仇報仇,誰對他傷害他就盡數討回來,雖然他表面還是那樣笑意吟吟,好像生活裡總是晴天,從來就沒有惡毒醜陋。
但,在這個黑化的過程中,金光瑤始終有一個地方讓人非常心疼,即,只要你對他好,哪怕是一點點,他就會記著你的恩,會想著回報你,哪怕那個回報會給他帶來隱患,會讓他陷入不利,容易導致他功虧一簣甚至死亡。
像妓女思思,就是當年在一眾炎涼的妓院環境中,難得的沒有為難過孟詩和金光瑤,反而在孟詩被嫖客辱罵扒光時,拿著衣服來幫助孟詩,對金光瑤母親還有一些善意的人。
就因為這個原因,數年後,已經有了成就,甚至建造瞭望臺有利民生的金光瑤,讓人感嘆的是,像他這種人物,向上爬,想回到金家,並非一味只為了私慾,而毫無建樹。
所以金光瑤這種人物,看似反派?
不,對於普通百姓來說,誰有對百姓好的政策,讓百姓過的安康幸福,那,他就是福澤蒼生,起碼,不是絕對的惡。
他會讓當年那個讓他母親和他受辱太多的妓院通通消失,讓他那個惡貫滿盈的醜陋種馬父親受到應有的報復,也會在同時有效的管理蘭陵金氏,使得整個金氏家族生機勃勃,並且由於對百姓也有惠,那時候,已經成為仙督的金光瑤,斂芳尊,也已是一個名聲很好,同時對百姓也非常不錯的知名風光人物。
並且此時的金光瑤在私底下處理妓女人證的時候認出思思,不僅沒殺她,還給了她一些錢財物件,讓她平安走了。
這一走,就讓他在暗地裡的身份暴露。
他還是沒有殺思思,他記著思思的「恩」,雖然思思自己都忘記了。
所以金光瑤縱觀整個劇情,哪怕他被傷害的再深,他還是會記得別人的恩,並且他有做事能力,他掌權,由於對屬下和世人寬厚,對普通百姓來說,未必是壞事。
只要不阻礙他母親的心願,他就能感念對方,和對方歲月靜好。
藍曦臣就是讓阿瑤這樣的人。
初次見面,別人都鄙夷金光瑤的出身,只有藍曦臣君子端方,儒雅和熙,對阿瑤甚是友善。
雖然這也許只是出自姑蘇藍氏的深厚涵養,畢竟藍曦臣是溫潤如玉的世家公子第一,教養和性情都是非常得體之好。
但是,這樣就讓阿瑤記下來了,把藍曦臣當成了一生的白月光。
所以最後被一直仰望的白月光刺傷時,阿瑤才那麼絕望,斷了生存的意志。
金光瑤在全劇屬於準終極大boss,之所以說,準,就因為前面還有一個聶懷桑,聶導。
因為阿瑤步步為營,計算人心,頗有謀劃,但是最後還是被不知道在背後下手的「廢物聶懷桑」,給一步步導入了死局。
而聶懷桑所以能成為最終大boss,不動聲色的成為最厲害的那個掌局人,一方面聶懷桑確實聰明非凡,另一方面,是金光瑤給了聶懷桑這個機會。
這裡又要說到金光瑤的善。
為了反擊這世間不公,奪回他自己的心願,他總是作惡,卻總是作惡又不徹底。
因為聶大對阿瑤已經起了殺心,阿瑤自保先主動下手,殺了聶大後,卻留下了聶懷桑,就因為聶懷桑嘻嘻哈哈,沒對阿瑤怎麼嫌棄過。
但殺人畢竟性命攸關,照常理,你金光瑤都殺了人家親大哥了,聶懷桑還能對你嘻嘻哈哈?雖然後來聶懷桑裝糊塗的時候就還是一問三不知的嘻嘻哈哈,好像是個廢物,但人家聶懷桑畢竟也很聰明,你阿瑤怎麼就肯定聶懷桑不會追查他大哥的死因找你報仇?
斬草還得除根呢,既然做惡人,為何又給聶懷桑一個做聶導的機會?
結果讓聶懷桑變成聶導把自己整死了吧……
這種為惡不惡,還特別記恩的心,倒是挺適合做良善楷模的,要不是被逼到一定程度,一定會特別天真吧?
所以最後阿瑤問藍曦臣:「二哥,你陪我一塊兒死吧?」藍曦臣低頭,心甘情願的表示願意陪阿瑤赴死時,阿瑤又不捨得了。
金光瑤從來就不是真正的壞,一個真正惡人怎麼可能因為一點點溫暖就被感動,會報恩,會捨不得,哪怕那報恩獻出的是自己的命,那捨不得要自己死無葬身之地。
《魔道祖師》裡,作者大大墨香在給每個角色設定配件取名時,也有一定寓意。像藍忘機的劍叫避塵,薛洋的劍叫降災,都非常符合他們的人設做派,而金光瑤的劍叫:恨生。
恨此平生?還是恨這出生?
但是看完《魔道祖師》,看《陳情令》,從不覺得阿瑤哪裡佔便宜了。
他的成就都是他自己一步步踏著血和辱走過來的,是靠他自己絞盡腦汁,丟下各種自尊后換來的,從來靠的不是他的臉。
他長了一張世間最佔便宜的臉。
卻從未佔到世間半分便宜。
而和劇中其他人物,如魏無羨、藍忘機、江澄、薛洋、曉星塵、聶懷桑等人物的最大不同時,你會發現,之前這些人物,都是有人真心疼的,或者中途有人很好護著,或結局可以慰籍平生。
但阿瑤是真的沒有。
母親早早去了,父親是個人渣,一路艱辛難處,外人也不會理解,只會唾棄辱罵想殺了他。(像聶大)
好不容易碰到個藍曦臣,藍曦臣最後在觀音廟被聶懷桑一句挑撥時又毫不猶豫刺傷他,這導致金光瑤本來就已經致命的傷痛在最後遭遇了誅心之恨,讓他差點死不瞑目。
他憎:藍曦臣啊藍曦臣,我做了很多壞事,但我從未害過你,從來就是鼎力支持你和姑蘇藍氏,這天下誰都可以殺我,但是,你怎麼可以?!
當他試探性的用最後的血淚問藍曦臣願不願意陪他一塊死的時候,到底藍曦臣是個重情的仁義君子,(劇版這裡感染力很強)願意陪他。
這可能是金光瑤最後的一點點慰籍。
然後,到最後,他金光瑤還是做不了一個徹底的惡人,隻身把藍曦臣推開危險的地方,自己獨自去死了。
我從未見過這麼讓人心疼的惡人,他本該讓人捧在掌心,他應該有月光柔和,歲月靜好。
卻到頭來還是鏡花水月,煢煢孑立,獨自死去,悽然落幕。
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