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陳情令》中的金光瑤即惡且憐?

2020-08-27 雩去

這篇有壁?

頭條從昨午一直鎖到現在。

金光瑤一生都為身世所累。

因為是「娼妓之子」,所以從其母生下他的那一刻,他就伴隨著痛苦與煎熬艱難的活著。

這種活著是沒有選擇的。

因為從生物學角度,無論誰,無論他日後成就多大,他都無法決定他親生父母,這是永遠單一的被迫選項,任何人只能接受,不能反抗。

而且很糟糕的地方在於,他的母親雖然是「娼妓」,但頗有才情,也知禮儀,很有賢良淑德的大家閨秀風範。

這就是很要命。

因為,「娼妓」這種行業,其實要求的不是大家閨秀,相反,所謂禮義廉恥,重情守愛的大家閨秀品格,在「娼妓」這裡,極為可笑和不現實。

想一想,你都「不把自己當個人」,就是個「玩物」的「賣了」,還能要求作為「人」,才能具有的精神高潔和品格嗎?

「娼妓」行業,是什麼行業?

但凡入「這一行」,哪個不是早就丟掉禮義廉恥和品格,才能活的沒有痛苦,活的開心?

而且來這一行的嫖客,如果真是品性優良,重情重義,要是沒有特殊情況,他們又怎麼會涉足?

能常常過來「嫖」的,必多是薄情寡義之徒,又如何會對「娼妓」有真情實愛?

而金光瑤的父親金光善,就是這樣一種人渣。

雖然金光善出身是《魔道祖師》裡設定的五大家族中最奢華顯耀的家族,蘭陵金氏,並且是一族宗主的顯貴身份。

但人渣又不是因為有顯貴的身份,就不是人渣。

如果說母親的「娼妓」身份,讓金光瑤從小就和其母一樣倍受欺凌,受盡了人們的刻毒和傷害,而其父金光善從接觸金光瑤母親的那一刻,就不過是把這個可憐,頗有才情的「娼妓」當作玩物,玩玩而已。

然而處於風月場所的「名妓」,即金光瑤的母親孟詩,卻好像一個情竇初開的單純女子,只好好生育了金光瑤以後,教金光瑤詩書禮樂和各種雅文學識,並一心一意等金光善,或者,即使不接她回蘭陵金氏,把阿瑤接回去也好,畢竟阿瑤是金光善的親生兒子啊,孟詩的一生就那樣盼著。

但金光善這個人渣父親呢,就是玩玩孟詩而已,他一輩子就喜歡各種女人,什麼樣的他都想來一下,又不給那些女子負責,只花樣百出哄騙她們,滿足X欲後一走了之,所以外邊私生子多的要命,後來就有個鼎鼎大名的外號:金種馬。

這樣的父親,自然是不會對金光瑤有絲毫作為父親的關愛的,有的只是嫌棄和想把金光瑤遠遠踢走,厭惡金光瑤活著的那種惡意。

所以在阿瑤滿懷希望的找金光善,想見見多年不知的親生父親後,金光善毫不留情的叫人把金光瑤從高高的金麟臺狠狠踢了下去。

而當天,是金光善為自己另一個兒子金子軒大辦宴席的時刻,都是他的兒子,但金子軒呵護有加,金光瑤最好死掉。

可母親孟詩一生的心願就是回歸金家,所以,對從小就非常聰明伶俐,孝順母親的阿瑤來說,這就是他一生的信念。

為了這個信念,金光瑤付出了太多。

一個人吧,其實從生下來開始,有時候處於什麼環境不重要,也得看他到底是什麼樣的心智。

即,如果是個真智障,你再怎麼作踐他,他也是感受不到什麼叫作踐,因為沒有那個識別力。

但,對一個聰穎敏銳的人來說,別人的細微心思他都了如指掌,那麼,如果有惡毒朝他傷害,他所感受的痛苦,就非常巨大。

對金光瑤來說,從小,他就是一個異常聰明伶俐的孩子,親生母親是什麼樣的環境,受到了什麼樣的侮辱,他感受的清清楚楚。何況,別人也把他當作「娼妓之子」作踐,他異常聰明伶俐的腦袋下,這種侮辱帶來的傷害是致命的。

所以,他選擇了笑,好脾氣,作為一生的偽裝,他只能那樣。

也就是說,無論世間怎麼作踐他金光瑤,他都不會說什麼,也不會反抗,而且是用母親教育給他的禮貌和睦,去當作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繼續活著。

起碼錶面是這樣。

但是,金光瑤本人並不是真的沒有脾氣,就是泥人也有三分性,菩薩也有怒目金剛,金光瑤是一個活生生的,聰明伶俐的妙人兒,他如何會真的願意被俗世永遠作踐糟蹋?

他必然要採取方式,想到母親的心願,要給自己和母親爭取,這個世間早就薄待他和母親的,起碼的尊重。

所以他八面玲瓏,笑臉相迎的背後,是忍辱負重,為了達成母親心願而不惜使用詭計手段的步步為營。

他為了想要獲得蘭陵金氏的認可,想要自己的母親從「娼妓」變成「被人景仰」。

就算手上沾滿了醜惡,就算被親生父親當牛做馬,只要讓他回歸金家,他認了。

金光善叫他金光瑤,光,是和金光善同輩,而子輩是金子軒,只有子輩有繼承家主的資格,這樣,就徹底斷了阿瑤想要在金家當家主的念頭。

意思就是,髒活累活你金光瑤都給我老老實實的好好做,但是,你永遠只是金家的下人。

所以很多髒事,一開始也是金光善派給金光瑤做的,而金子軒和其他金家人不會知道那些髒事,他們只要做光明正大的金家子弟就好。

得,髒事多由金光瑤承擔,他做最苦最累的,俗世覺得他金光瑤是惡人,罵得最多的也是他金光瑤。

而見多了世間太多炎涼醜陋後,金光瑤的快樂,也許在母親去世,被金光善毫不留情的重重叫人踹下金鱗臺時,就逐漸在他的內心被冰封。

於是金光瑤就有仇報仇,誰對他傷害他就盡數討回來,雖然他表面還是那樣笑意吟吟,好像生活裡總是晴天,從來就沒有惡毒醜陋。

但,在這個黑化的過程中,金光瑤始終有一個地方讓人非常心疼,即,只要你對他好,哪怕是一點點,他就會記著你的恩,會想著回報你,哪怕那個回報會給他帶來隱患,會讓他陷入不利,容易導致他功虧一簣甚至死亡。

像妓女思思,就是當年在一眾炎涼的妓院環境中,難得的沒有為難過孟詩和金光瑤,反而在孟詩被嫖客辱罵扒光時,拿著衣服來幫助孟詩,對金光瑤母親還有一些善意的人。

就因為這個原因,數年後,已經有了成就,甚至建造瞭望臺有利民生的金光瑤,讓人感嘆的是,像他這種人物,向上爬,想回到金家,並非一味只為了私慾,而毫無建樹。

所以金光瑤這種人物,看似反派?

不,對於普通百姓來說,誰有對百姓好的政策,讓百姓過的安康幸福,那,他就是福澤蒼生,起碼,不是絕對的惡。

他會讓當年那個讓他母親和他受辱太多的妓院通通消失,讓他那個惡貫滿盈的醜陋種馬父親受到應有的報復,也會在同時有效的管理蘭陵金氏,使得整個金氏家族生機勃勃,並且由於對百姓也有惠,那時候,已經成為仙督的金光瑤,斂芳尊,也已是一個名聲很好,同時對百姓也非常不錯的知名風光人物。

並且此時的金光瑤在私底下處理妓女人證的時候認出思思,不僅沒殺她,還給了她一些錢財物件,讓她平安走了。

這一走,就讓他在暗地裡的身份暴露。

他還是沒有殺思思,他記著思思的「恩」,雖然思思自己都忘記了。

所以金光瑤縱觀整個劇情,哪怕他被傷害的再深,他還是會記得別人的恩,並且他有做事能力,他掌權,由於對屬下和世人寬厚,對普通百姓來說,未必是壞事。

只要不阻礙他母親的心願,他就能感念對方,和對方歲月靜好。

藍曦臣就是讓阿瑤這樣的人。

初次見面,別人都鄙夷金光瑤的出身,只有藍曦臣君子端方,儒雅和熙,對阿瑤甚是友善。

雖然這也許只是出自姑蘇藍氏的深厚涵養,畢竟藍曦臣是溫潤如玉的世家公子第一,教養和性情都是非常得體之好。

但是,這樣就讓阿瑤記下來了,把藍曦臣當成了一生的白月光。

所以最後被一直仰望的白月光刺傷時,阿瑤才那麼絕望,斷了生存的意志。

金光瑤在全劇屬於準終極大boss,之所以說,準,就因為前面還有一個聶懷桑,聶導。

因為阿瑤步步為營,計算人心,頗有謀劃,但是最後還是被不知道在背後下手的「廢物聶懷桑」,給一步步導入了死局。

而聶懷桑所以能成為最終大boss,不動聲色的成為最厲害的那個掌局人,一方面聶懷桑確實聰明非凡,另一方面,是金光瑤給了聶懷桑這個機會。

這裡又要說到金光瑤的善。

為了反擊這世間不公,奪回他自己的心願,他總是作惡,卻總是作惡又不徹底。

因為聶大對阿瑤已經起了殺心,阿瑤自保先主動下手,殺了聶大後,卻留下了聶懷桑,就因為聶懷桑嘻嘻哈哈,沒對阿瑤怎麼嫌棄過。

但殺人畢竟性命攸關,照常理,你金光瑤都殺了人家親大哥了,聶懷桑還能對你嘻嘻哈哈?雖然後來聶懷桑裝糊塗的時候就還是一問三不知的嘻嘻哈哈,好像是個廢物,但人家聶懷桑畢竟也很聰明,你阿瑤怎麼就肯定聶懷桑不會追查他大哥的死因找你報仇?

斬草還得除根呢,既然做惡人,為何又給聶懷桑一個做聶導的機會?

結果讓聶懷桑變成聶導把自己整死了吧……

這種為惡不惡,還特別記恩的心,倒是挺適合做良善楷模的,要不是被逼到一定程度,一定會特別天真吧?

所以最後阿瑤問藍曦臣:「二哥,你陪我一塊兒死吧?」藍曦臣低頭,心甘情願的表示願意陪阿瑤赴死時,阿瑤又不捨得了。

金光瑤從來就不是真正的壞,一個真正惡人怎麼可能因為一點點溫暖就被感動,會報恩,會捨不得,哪怕那報恩獻出的是自己的命,那捨不得要自己死無葬身之地。

《魔道祖師》裡,作者大大墨香在給每個角色設定配件取名時,也有一定寓意。像藍忘機的劍叫避塵,薛洋的劍叫降災,都非常符合他們的人設做派,而金光瑤的劍叫:恨生。

恨此平生?還是恨這出生?

  • 原著裡這樣寫金光瑤外貌:〔金光瑤長著一張很佔便宜的臉。麵皮白淨,眉心一點硃砂,眼珠黑白分明,七分俊秀,三分機敏,面相很是伶俐。這樣一張臉,討女人歡心已足夠,卻又不會讓男人產生反感,年長者覺得他可愛,年幼者又覺得他可親――就算不喜歡,也不會討厭,所以說很佔便宜。〕

但是看完《魔道祖師》,看《陳情令》,從不覺得阿瑤哪裡佔便宜了。

他的成就都是他自己一步步踏著血和辱走過來的,是靠他自己絞盡腦汁,丟下各種自尊后換來的,從來靠的不是他的臉。

他長了一張世間最佔便宜的臉。

卻從未佔到世間半分便宜。

而和劇中其他人物,如魏無羨、藍忘機、江澄、薛洋、曉星塵、聶懷桑等人物的最大不同時,你會發現,之前這些人物,都是有人真心疼的,或者中途有人很好護著,或結局可以慰籍平生。

但阿瑤是真的沒有。

母親早早去了,父親是個人渣,一路艱辛難處,外人也不會理解,只會唾棄辱罵想殺了他。(像聶大)

好不容易碰到個藍曦臣,藍曦臣最後在觀音廟被聶懷桑一句挑撥時又毫不猶豫刺傷他,這導致金光瑤本來就已經致命的傷痛在最後遭遇了誅心之恨,讓他差點死不瞑目。

他憎:藍曦臣啊藍曦臣,我做了很多壞事,但我從未害過你,從來就是鼎力支持你和姑蘇藍氏,這天下誰都可以殺我,但是,你怎麼可以?!

當他試探性的用最後的血淚問藍曦臣願不願意陪他一塊死的時候,到底藍曦臣是個重情的仁義君子,(劇版這裡感染力很強)願意陪他。

這可能是金光瑤最後的一點點慰籍。

然後,到最後,他金光瑤還是做不了一個徹底的惡人,隻身把藍曦臣推開危險的地方,自己獨自去死了。

我從未見過這麼讓人心疼的惡人,他本該讓人捧在掌心,他應該有月光柔和,歲月靜好。

卻到頭來還是鏡花水月,煢煢孑立,獨自死去,悽然落幕。

FIN​

相關焦點

  • 陳情令:聶明玦曾經有恩於金光瑤,為何金光瑤卻如此恨他呢?
    相比薛洋,金光瑤這個人物更加複雜,看完《陳情令》接著又看了小說,一直在思考金光瑤這個人物的屬性,撇開主角光環視覺不談,金光瑤到底算不算徹徹底底完完全全的反派,是否真的十惡不赦,在看到金光瑤身上的那些閃光點,小編的內心猶豫了!
  • 《陳情令》觀音廟的秘密,金光瑤身份是硬傷,聶懷桑才是最後贏家
    文/清初記憶看完《陳情令》觀音廟那一段,不少觀眾都有一種想法,心疼瑤妹一分鐘,作為仙門百家的仙督,他一生小心翼翼、步步為營,為的就是能夠有朝一日可以出人頭地。金光瑤的一生,無疑就是一部勵志史,在整部《陳情令》中,還有比這更勵志的人物?答案,沒有!
  • 《陳情令》之塵落篇6:金光瑤挾持金凌,猶作困獸之鬥
    在《陳情令》觀音廟中,金光瑤對金子軒身亡之謎的一番坦白到是痛快,藍曦臣的心徹底冷了,原來十幾年前的悲劇真的都是拜金光瑤所賜,他無法把心繫天下,果敢圓融的金光瑤和不擇手段,卑劣陰險的金光瑤聯繫到一起。金光瑤說藍曦臣「你天真也要有個底線。
  • 俗世裂冰唯追憶:藍曦臣和金光瑤惺惺相惜,相互扶持
    在古裝電視劇《陳情令》中,藍曦臣和金光瑤並不是單純地因為家族利益而結義為兄弟的,兩個人也曾經有互相了解,有相同的志向。射日之徵 相知相護射日之徵中,金光瑤當了雙面間諜,一方面投靠溫若寒,深入敵後傳送大量機密情報,連絕密的溫氏布陣圖都能弄出來;另一面給溫若寒出謀劃策,要殲滅幾大世家。
  • 陳情令:反派敗於話多,金光瑤為何在觀音廟沒立即殺了所有人?
    《陳情令》播出一年多,至今還讓人慾罷不能,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這部劇裡每個角色都十分吸引人,不僅僅是靈動不羈的魏嬰,不僅僅是深沉專情的含光君,就是劇中的那些反派角色,也是讓人又恨又憐。觀音廟是一場大戲,也是決定金光瑤最後成敗的地方,可偏偏在這個地方,金光瑤因為藍曦臣誰也不能動!
  • 陳情令:背鍋俠魏無羨與金家的結,不在金光瑤,不在金凌,而在他
    《陳情令》裡,金光善是個極其自私的人。出生於五大世家,還是最有錢的家族,所以金光善是個風流的富家公子。相貌俊美、額前那點硃砂不知迷倒多少少女。有權又有勢的他,真的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除卻這些,金光善也善於偽裝。
  • 《陳情令》金光瑤縱使聰明,失了善良本心,也只能失敗結尾
    看完《陳情令》,對於金光瑤這個人物我們承認的是他是為惡的,但也認可的是他的聰明算計。金光瑤用了他的聰明策劃了窮奇道截殺,設計魏無羨,藉此除掉了金子勳以及金光瑤雖聰明,也更懂世人之心,但最終還是以失敗落幕,從本質上看他的失敗不是因為
  • 《陳情令》腦洞大開,薛洋口中的會演戲的朋友可能不是金光瑤
    對《陳情令》研究越來越深刻,就會看到越來越多不同的觀點。今天源姐刷到的這個觀點就很奇特,我們一起來講解一下。義城篇中,薛洋曾說到他有個會演戲的朋友。薛洋並未過多描述,但通過半塊陰虎符和蘇涉的鬼面人,我們得出來的結論可能和魏無羨一樣,和薛洋做交易的這個「朋友」就是金光瑤。的確,大眼睛甜酒窩,長袖善舞的金光瑤是個很會演戲的人。
  • 陳情令:霸下為何襲擊金凌?金光瑤對金凌的複雜感情,是他的軟肋
    《陳情令》是一部玄幻又現實的電視劇,劇中每一個角色都有血有肉躍然紙上,不止是魏嬰和藍湛,反派如金光瑤,人物形象也是一樣的豐滿,充滿了故事。說《陳情令》玄幻,是因為修仙等故事全屬天馬行空的想法,與任何事實依據,說《陳情令》現實,是因為再玄幻的故事都必須依託現實故事,而通過玄幻的手法表達現實的意境,往往讓現實更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 《陳情令》義城篇!薛洋那個善於偽裝的好朋友,真的是金光瑤嗎?
    《陳情令》很多人都看過!在義城篇中,魏嬰和藍湛在刀靈的指引下進入義城,發現義城全是傀儡!而仙門小輩也被人引到了義城,小輩中了屍毒,魏無羨找了一戶還有米的人家煮了糯米飯粥解毒!然後大家被一陣竹竿敲地的聲音吸引,發現了阿菁,好像要告訴他們些什麼,但突然跑開!
  • 《陳情令》中,金光瑤為什麼想要藍曦臣陪他死?問題終於有了答案
    或許金光瑤從來都沒有認為自己錯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迫不得已。很多事情不像外人想像的那麼簡單,有一些路一旦走了就沒有了退路,有些事做著做著就再不能停止。聶懷桑說要藍曦臣小心,藍曦臣出於自保一劍刺中金光瑤。驚愕中金光瑤說:他一生說謊無數殺人無數,唯獨沒有想過要害他的二哥。這是怨恨也是表白!他怨恨藍曦臣不了解他。所以他想要藍曦臣陪他去死。他要讓藍曦臣明白他對他的情誼就是從來不會,根本不會害他。
  • 【金光瑤】都道你八面玲瓏,誰知你真容
    他是《陳情令》中性格最複雜的一個人。說他善,可他卻壞事做盡,工於心計。說他惡,可他其實也有情有義。對待那些真心對自己好的人,他也會同樣付出真心。他其實也做過好事,比如修建了瞭望臺。金光瑤,他就是這樣一個複雜的人。亦正亦邪。他一直記著母親的一句話:君子正衣冠。可最後,卻走上了一條不歸路。他這一生,就是個悲劇。
  • 陳情令趣事5:薛洋難得請喝茶,卻被金光瑤拒絕,說出理由秒懂
    (蘇小妹/文)薛洋和金光瑤是《陳情令》裡出了名的一對惡友,2個人也不知道是相互利用,還是真的是好朋友。反正2個人相處的時間很長,當年還是孩子的薛洋,被金光瑤所救,從此有了交集。有小夥伴好奇薛洋和金光瑤不是一樣大嗎?這個真的不是呢。在電視劇《陳情令》裡,薛洋和曉星塵等人是提前出來的。
  • 【陳情令】對幫過自己的人下此狠手,金光瑤早已無良知
    那麼,為何金光瑤會對曾經給予他幫助的人痛下殺手呢?首先,兩人性格的相互排斥。金光瑤性格虛偽而又敏感。而聶大大大咧咧,只要金光瑤一做錯事情就會破口大罵、拳腳相向。但對於金光瑤來說,這些對他來說都是欺辱謾罵,所以怨恨也就這樣一點一點的囤積起來。
  • 《陳情令》藍氏叛徒蘇涉為何死忠金光瑤?
    陳情令大結局,蘇涉絕對是讓令牌們大吃一驚的存在。看到金光瑤陷入危機,蘇涉脫口一句:「宗主,不必理會我。」阿瑤想都沒想就放棄了他,但是蘇涉對他卻沒有半點責怪。後來阿瑤受傷,蘇涉還放下尊嚴去求老東家藍曦臣幫阿瑤處理傷口,完全沒有顧全自己早已傷痕累累。
  • 《陳情令》之金光瑤: 赤裸裸
    金光瑤的世界裡,充溢了那麼多嘲弄,那麼多利用,那麼多乜斜著眼睛睥睨著看。金光瑤簡直赤裸裸地被人解剖,怎能不芒刺在背?最難堪的,發生在自己父親那裡。別處的父子是父子,血濃於水,親親愛愛。他們父子,隔著跨不過去的銀河;隔著父親不願抬腿跨過去的臭水溝。陳年舊事翻上來,金光瑤切切地來,他的父親從駁雜的記憶裡把他翻出來,連看也不想多看一眼,比一個僕人還要不如,還要礙眼。
  • 《陳情令之夷陵殘卷》三十五:忘羨姑蘇城編絲絛,金光瑤中萬蝕咒
    「你還想怎樣,我也按照你說的做了,你到底想怎麼樣」趴在地上的人抬起頭,竟是金光瑤。「怎麼樣,萬蝕咒的滋味不錯吧」南宮弒天嘴角一挑,臉上滿是陰冷地說道。金光瑤感覺五臟六腑都像在被啃食,讓人難以忍受,緊握的手上被攥出血來,金光瑤忍不住悶哼一聲,被咬破的嘴角也滲出血來……(未完待續)《陳情令》番外篇之三十四:魏無羨藍湛回雲深不知處,學道侶劍術《陳情令》番外篇之三十三
  • 說金光瑤狠毒的,看看別人是怎麼對他的
    從看《陳情令》第一遍起,我就覺得瑤妹並非十惡不赦的壞人,反而覺得他屬於努力好學上進型的人物。他很聰明,說話句句在理,做事知進知退。憑什麼那些人整天可以罵他,侮辱他,他就不可以還擊。但到了金光瑤這裡就必須要忍受侮辱,卻不能對別人下手。從這裡來看他從來沒把金光瑤放在眼裡。提他做副使,也只是一時的感動。
  • 《陳情令》金光善是如何逼死兒子金光瑤的:毀其前路,斷其後路
    《陳情令》中讓人最想哭的少年。這一切的一切幕後推手竟是他的親爹:金光善!金光善是如何一步一步逼死自己的兒子金光瑤的?01 讓他一出生,就成為一場錯誤,永遠沒有退路金光瑤的父親金光善,是一個有身份、有地位的大家主。
  • 《陳情令》:金光瑤獨獨沒想害過的不止藍曦臣,還有他和他
    在《陳情令》中,金光瑤是一個很複雜的人物,不能簡單地用一個詞或者一句話來形容他。他的前半生,小心翼翼;他的後半生,如履薄冰。就像他自己說的,他這一生,殺人無數,也害人無數。可這樣一個惡友,就真的毫無可取之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