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石礦退出蘇鐵保護區 (蘇鐵保護區供圖)
四川在線記者 寇敏芳
日前,自然資源部網站公布了50家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名單,其中有三家來自四川,分別是馬邊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會理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攀枝花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
據了解,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目的是為了推動礦業綠色發展,促進礦業領域生態文明建設,評選經省級推薦、專家評審、實地調研和社會公示。
石灰石礦退出蘇鐵保護區 (蘇鐵保護區供圖)
四川是礦產資源大省,根據《2017四川省國土資源公報》,全省具有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92種(亞礦種123種),有33種礦產排位進入全國同類礦產查明資源儲量的前三位。作為四川優勢礦產的天然氣、釩、鈦、二氧化碳氣、鋰礦等共14種礦產在全國查明資源儲量中排第一位。
礦產資源要開發利用,必然對環境產生影響,如何實現金山銀山和綠色青山共存?是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需要探索的重點課題。
此次入選的三家示範區中,攀枝花以釩鈦磁鐵礦出名,記者了解到,該市已在投入8.75億元資金建成「攀枝花市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示範基地」的基礎上,先後創建國家級綠色礦山5家。投入資金約18億元,復墾工礦廢棄地5282畝,治理礦山地質災害36處,生態修復礦山570公頃。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複試點,以點帶面發展綠色礦業。
2019年底,攀枝花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引導攀鋼石灰石礦全面退出攀枝花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次「退出」,讓礦場損失過億元,但蘇鐵保護區的綠色面積不斷增加。石灰石礦相關負責人說,雖然「斷腕」很痛,但是也為石灰石礦轉型發展提供了契機,通過調整生產工藝、加強高爐豎窯生產管控,提高石灰石礦產品適應性等方式優化產品結構,走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之路。
攀枝花提出,力爭到2025年,建成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模範區、高效利用科技創新引領區、礦山生態修復樣板區和礦地融合創新管理探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