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之溪
十一三中全會召開之時,我已經出生了。我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歷史軌跡中,漸漸長大。隨著改革開放的步步推進。人們的物質文化漸漸豐富起來。記得看的第一部武俠電影是香港1987年拍攝的《獨臂刀》,當中的主人公由懦弱的人漸漸成長為一位大俠。給我留下了深刻影響。
但是由於當時的電影很難常常看到。於是乎開始找武俠小說看。
我非常記得,看過了幾個港臺武俠電影後,我開始尋找武俠小說看。當時我在上小學四年級,看的第一本武俠俠小說叫做《三俠劍》,這是一本傳統武俠小說,我只隱約記得書中的主人公叫做金鏢俠勝英,他是明清八義中的一個人物,在當時清朝取代明朝之時,天下不太平,他行走江湖,抑強扶弱、除暴安良,行俠仗義,在江湖中獲得好評。當時的康熙皇帝也很賞識他,邀請他處置,江湖中的事,最終在他的帶領下,江湖中的黑惡勢力,被其打擊處理的差不多了,卻被明清八義之一的後人,下毒害死。
看了這本書後,我很神往武俠、神往江湖。同時為主人公的行俠仗義之舉叫好,為江湖的險惡及主人公的命運惋惜。當時由於在改革開放初期,武俠文化不是很豐富,能看到的武俠小說不是很多。
家國情懷
時間到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了,當時我上初中了。街頭出現了租書店,租一本書,兩天1角錢。我終於可以看武俠小說了。
記得當時,我租的第一本小說是叫《雲海玉弓緣》,這本書是新派武俠夢小說大家梁羽生的代表作。新派武俠小說與傳統武俠小說更多的是一個不拘一格,主要凸現主人公的快意恩仇,在歷史背景上,不像傳統武俠小說那樣過分強調朝代和政治傾向。
這本《雲》,強調了個人修行,主人公金世遺,是一個孤兒,從小被其師傅——一個亦正亦邪的武林高手毒龍尊者收養。由於這種原因,他長大後,我行我素,不受世間禮法的拘束,一切由心,所做事情也是扶貧濟困,扶弱懲強,他不注重個人的修裝打扮。對官府胡作非為之事也是,無所顧忌,和受朝廷支持的鷹犬殊死搏鬥。他在魔女厲勝男及俠女谷之華,之間左右徘徊。他在江湖之上行走,內心正直,行事亦正亦邪,但他堅決不做違反俠義之事。最後為了營救谷之華等俠客,她在魔女厲勝男臨死之際答應娶她為妻,死後為他守孝三年。是一個重情重義重孝之人,獲得了江湖第一大俠的稱呼。這部武俠小說,在當時影響了眾多的讀者,本人受主人公的影響就不淺。
俠義之路
此後看了梁羽生的《萍蹤俠影》、《七劍下天山》等,白衣張丹楓、苦命易蘭珠,等無不是凸現出,俠義情懷之人。
到了我上初中二年級時,我又看了一本武俠小說,他的名字叫做《射鵰英雄傳》,這部武俠小說,是新派武俠小說集大成者金庸先生的力作。
此書,依託南宋中後期的歷史大背景下寫作而成。圍繞南宋和金國、金國個蒙古崛起得背景夏,柔和進了江湖武俠人士的爭鬥。書書中的武俠人物分為保金派和保蒙古派,主人公從小在蒙古高原長大,自小和蒙古的成吉思汗鐵木真家的拖雷交好,後來更是參加了蒙古國的第一次西徵,在此過程中漸漸長大,變得更加理性。本書圍繞男主角郭靖和女主角黃蓉的愛情故事展開,求學、學藝,維護正義。在蒙古滅了金國後,主人公也成長為了一個名滿江湖的大俠,除暴安良,主持正義,在蒙古和南宋發生了戰爭之後,負有強烈家國情懷和民族自尊的郭靖毅然放棄蒙古帝國的高官厚祿,回到了南宋。故事在此結束。
武俠大師金庸
但是讀過金庸小說的人都知道。這個只是暫時告一段落。《射鵰英雄傳》中的人物,繼續在有關聯的《神鵰俠侶》中出現。此時的郭靖已然成為了武林盟主,此時的他已經和黃蓉成婚,並育有二女一子。但是此書的主人公已換成了楊過——此子為《射鵰》一書中楊康的兒子。圍繞楊過成長的經歷,郭靖帶領中原武林開始幫助南宋抵抗蒙古帝國的攻擊。成就了俠之大者的情懷,為了家國人民,放棄個人的榮辱和權力,全家投入了抗矇事業中。這種精神感染了主人公楊過,最終楊過放棄個人恩怨,也投身抗蒙鬥爭中,成長為神鵰俠。最終郭靖夫婦雙雙為了抗矇事業而捐軀。楊過夫婦隱匿江湖,這就是俠義精神。除暴安良,扶弱懲奸,主持正義,是為俠之小眾,維護家國安危,放棄個人恩仇,全力投入國家安全穩定,是為俠之大者。
金庸先生一生寫作武俠小說三十多部,被其編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很完美。
作為我們新中國的一代人,應該有堅強的家國情懷,更要有俠之大者的精神。
雖然金庸先生、梁羽生先生已然作古,但是家國情懷、俠之大者的精神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
武俠大師梁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