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痴迷上武俠,尤其是《神鵰俠侶》。我是一個男生,據我了解,男生和女生主要區別就是:女生看完一部電視劇之後什麼都不用想就全部懂了;而男生,看完電視劇什麼都不想就跟沒看過一樣。當然,我說的是情商方面,涉及較深層次的哲學性內容。很多男生對於小龍女失身尹志平那一段念念不忘,不能不說我們部分男性同胞的記憶力還是很不錯的。鑑於此,我每次看完一部電視劇之後都要好好體味一番其中的深意,以免荼毒的劇本大人辛辛苦苦寫出來的動人情節。
本來作為一個讀聖賢書長大的跨世紀的新一代,我的觀念比較「殿堂化」。喜歡正史和哲學,熱衷思考政治問題和人際關係學,特別討厭虛構的武俠和言情;這導致我的興趣愛好、生活經歷顯得很屌絲,身負「才子」,「詩人」,「文藝青年」眾多名號於一身的我,其實最鍾情的稱號還是別人叫我「理想主義者」。
為什麼這樣呢?因為我喜歡哭,喜歡沉思,心理傾向悲觀,容易被形式美感動,當然喜歡比較理想的東西;又因為這個世界總是不完美,總是有紅顏薄命,才子不遇之事,所以我就喜歡哭。只有哭的時候我才能與這個世界暫時分別一下。
《神鵰俠侶》的拍攝是95的事情,我有意識的看這部電視劇是2014年,整整19年。根據「男人皆色」定律,我初次見到李若彤驚為天人的容貌,頓時感覺自己晚生了20年;看到她在神鵰中和古天樂哥哥驚天動地的愛情,我感動得稀裡譁啦的——這本是幸福之淚。神鵰俠侶看畢,我長舒了一口氣,還好,畢竟是喜劇,王子和公主最後還是一起回古墓去了,我心裡稍稍平靜了些。最後,我上網瀏覽了一下李若彤的簡歷,看見她在現實中談了一段長達10年卻無疾而終的愛情,而今紅顏漸老,芳華不再。我果斷關上宿舍廁所的門,呆在裡面暗暗潛淚,任舍友千呼萬喚,我硬是不出來。事後,我打開人人,頗為失望地發了一則狀態:「若無生老病死,願長居古墓,終身不豫世事。」
其實這個世界很簡單,簡單到只有兩種趨勢:一種是默默的不受傷,然後老去。一種是瘋狂地受傷,然後老去。而人類,之所以會選擇後者,其實是上帝的玩笑,上帝太孤獨了,所以認定人只有群居才會幸福。所以,小龍女出了古墓體會世間繁華去了,這一出關就是整整一代人的青春。
結果,楊過有了白髮,但還是她口中的「過兒」;小龍女雖然歷經滄桑,但還是他心中的「姑姑」和「龍兒」,他們依然幸福,但這個幸福總是夾雜著些許悲傷和無奈。理想本來就是一件虛無縹緲的事情,難怪羅文在《小李飛刀》中慷慨地哼著小曲:「難得一身好本領,情關始終闖不過。」
金庸爺爺這一生,可謂是天文地理無所不通,歷史人性無一不曉。不然也不會想出那麼多奇怪的武功招式,杜撰那麼多優雅的名字,如「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等等,最重要的是還虛構了一個古墓。這個古墓是什麼呢?
不出意料,他應該是王重陽的「衣冠冢」,但是林朝英求愛不成便將古墓騙了過來,於是王重陽出去建了「重陽宮」,教出了一大幫牛鼻子。林朝英身子進了古墓,心也進了古墓,還留下「天下男子沒一個好東西」的錚錚誓語。可是他還是把王重陽的畫像掛在自己閨房之內,愛恨交織,含糊不清。女人心性可想而知。可見女人之手段大抵如此。
李莫愁是林朝英的加強版,她求愛不成,沒有學林朝英清心寡欲,卻是想手刃仇人。其實人家不愛你就算了,算是恩義兩絕,何必強求呢?可是武俠中的人物殺人是不犯法的,李莫愁去殺何阮君,卻不捨得殺陸展元——女人啊女人,你的名字叫懦弱,難怪世界上男人如此負心,女人還前僕後繼,飛蛾撲火去送死。
小龍女是唯一一個想留在古墓裡終老的人,這個古墓是小龍女唯一能夠有恃無恐的地方。她本是一個很強勢的小姑娘,深處古墓之側,敢叫板郝大通,單挑丘處機,也算是女中豪傑,不遑多讓。可是一個愣頭青的小子楊過走進了她的古墓,從此,她的世界不寧定了。一番與李莫愁的殊死搏鬥之後,他們顧不上什麼戒律清規,毅然走到了一起,也可謂造化弄人,天意自古高難問。就這樣,喪失了心裡依託的小龍女從此走上了狡詐橫生,刀光劍影的江湖,變得溫順可憐。她屢次碰壁,遇到楊過不願意娶她做妻子她傷心出走,知道楊過不肯回古墓她傷心出走,聽到楊過喜歡郭芙她也要出走;可是兜兜轉轉,她總是回心轉意,舍不下楊過,因為她知道那個過兒也深深依戀著她。真正的愛情可見一斑——只要你需要,我便跟你走,不管我是擔心還是害怕,我都願意。
歷經磨難,幾番漂泊,走到如此也算是不好不壞,畢竟楊過小龍女都還活著。
後來在絕情谷中,楊過和公孫綠萼姑娘有一段對話。楊過嘗了一口情花,覺得芳甘似蜜,便問道:「這是什麼花?我從來沒見過。」
綠萼道:「這叫做情花,聽說世上並不多見。你說好吃麼?」
楊過道:「上口極甜,後來卻苦了。這花叫做情花?名字倒也別致。」
說著伸手去又摘花。
綠萼道:「留神!樹上有刺,別碰上了!」
楊過避開枝上尖刺,落手甚是小心,豈知花朵背後又隱藏著小刺,還是將手指刺損了。
金庸爺爺如此這番煞費心思點破世人,實在難為他了。入口極甜,後來卻苦了,若是一味去摘,反而易中劇毒。這不是活脫脫的情之為物嗎?楊過身中情花劇毒,每日發作,此不是深情的表現嗎?情花劇毒只有絕情丹和斷腸草才能解得。所以入情已深之人,只有兩種方法能夠超脫,一種是情斷恩絕之後,從此不再動情。二是,盡情體會,直到體會到斷腸之苦。難道沒有第三種平平淡淡的方式嗎?我覺得是有的,但那是普通人的普通活法,不適合武俠中清雋疏狂的人物。要麼不愛,要麼就愛得天翻地覆。平平淡淡有什麼好?
所以,小龍女要跟楊過出古墓,李莫愁要殺人,林朝英要向王重陽的畫像吐口水,雖然方式不一樣,但是愛意昭然,實不容掩飾。傷心之人,千古豈是一人而已。
看小說實在是累。也就是如此思考,方能得到點樂趣。
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卻喜歡看正史,可惜正史中儘是殺戮和欺騙,唯獨那些忠臣良善之人,還給我們這些沉重者的心靈些許安慰。然而看武俠,入眼的儘是「恩義情仇」幾個字,很少有「利」的參與,這就是武俠小說給我們帶來的精神的享受, 把「情」和「人性」放在了至高的位置,也算是中國的「文藝復興」了。雖然中國的文藝復興來得遲了一點,但總算聊勝於無。
看了《神鵰俠侶》之後,我但凡跟比較親近的人聊天,總會談到這個話題。我問他們:為什麼小龍女會失身尹志平呢?
眾友齊答:「為了告訴你,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愛情。」
其實我何嘗不知道?我只是調戲你們一下而已。呵呵......
這個問題他們知道,但是另一個問題他們就未必知道了。為什麼小龍女要莫名其妙消失十六年呢?她真的是想通了嗎?金庸啊金庸,你真是個大滑頭。
小龍女寫下「十六年後,重會於此。夫妻情深,勿失信約。小龍女囑夫楊郎。」從此銷聲匿跡,料想再無相見之日了。 十六年裡,楊過縱橫江湖,鏟惡鋤奸,行俠仗義,完成了他一個男人的夢想。沒有事業的男人就是一隻可憐的寄生蟲。金庸雖然沒明說,可他就是這樣想的。不然除了深情和帥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楊過還以什麼在武林立足?情愛雖動人,可畢竟是兩個人的事情,不足為外人道也。
除此之外,楊過還是戀戀不忘曾經相依為命的姑姑。那個曾經教她武功,為她捨生忘死的姑姑。他站在大海邊,目送孤鴻,獨自銷魂,自行拳打腳踢之間,悟出一門絕世武功「黯然銷魂掌」。周伯通贊:世間最邪門的武功莫過於楊過這小子的「黯然銷魂掌」——這套掌法可是楊過想著姑姑悟出來的,是他們愛情的結晶。周伯通一生無牽無掛,雖然最後還是跟瑛姑好了,但是於情愛之事,跟楊過比起來,那可是有天壤之別的。
像楊過這樣的男人,才華,事業,鍾情,樣樣發揮到了極致,何愁妙齡少女不愛得死去活來。前有陸無雙、程英,郭芙,後又公孫綠萼、郭襄,中間站著一個清純玉女——小龍女。可謂是眾星拱月,豔煞世人。可是楊過說:我只愛姑姑一個人。無數男人罵他虛偽,其實我也覺得挺虛偽的,不過他的真情表白我還是很欣賞的。
像這樣完美的人物。金庸可能覺得不符合「物忌全勝,事忌全美,人忌全盛」的聖賢教條,所以姑且讓楊過失了一條手臂,算是小小的懲罰。
小龍女呢,這麼多年來,還想著她的古墓。女人的心思,始終擺脫不了最初動情的地方——愛情是女人的全部,如果有可能,所有女人都會這麼想。古墓——曾經她和楊過唯一度過快樂時光的地方。相遇是在那個地方,鍾情是在那個地方,結為夫婦也是在那個地方。所以在絕情谷底,她把一切都裝飾成古墓的樣子,算是對已逝年華的留念,也寄託了對楊過的深思。
忘卻情愛,何止是難上加難?簡直就是痴人說夢。連樹木花草也有情,何況是人?
有時我不禁想:假如這分開的十六年,他們天天膩在一起,會怎麼樣呢?又有哪些事情可以去寫呢?楊過還會行俠仗義嗎?還會天天想著姑姑嗎?小龍女還會如此深情委婉嗎?
其實從楊過跌入古墓的一刻起,我就知道:今生不是楊過呆在古墓,而是小龍女要跟著楊過出來。因為,沒有這個混亂的世界,我們空前絕後的情愛用什麼去襯託?我們會一輩子躲在古墓裡面練著最粗陋的武功麼? 林朝英還有王重陽送來的寒玉床和問候;李莫愁也有陸展元的半截破帕。可是我最愛的小龍女,怎麼甘心一個人寂寂而終呢?據說李若彤拍完神鵰之後,久久沉浸在劇情之中,不能自拔。我相信這是真的,因為但凡是經歷其事,終會有感於心。世上哪有什麼石頭人兒?連孫悟空也知道妖怪喜歡師傅的專一和乾淨,不會喜歡潑猴和豬頭。
可是,除此之外呢,人生真的只能在藝術中獲得永恆嗎?
匡匡寫了一部書叫《時有女子》,她說: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細心保存。免我驚,免我苦,免我四下流離,免我無枝可依。但那人,我知,我一直知,他永不會來。
既然那個人不會來,你還廢什麼筆墨呢?
納蘭性德詠了雪花: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你生於宰相之府,享受錦衣玉食,可是你還是不開心,所以你自稱不是人間富貴花。
真是這樣嗎?
其實我了解你們。人生,真正了解你的人是不存在的。人總有些自己的難過,自己的傷心,自己的遺憾,自己關於這個生命最沉痛的無奈。
最後,我要說:人生還是單純一些好,不要想太多,想太多了,你會發現:人生怎麼過都可以混過去,但是怎麼過都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