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飯後,老醫生把溫度計、聽診器、注射器和藥品等裝進藥箱,頂著風雪走出了家門。他要上山對一個發高燒的孩子進行複查。
崎嶇山路使得老醫生步履維艱,鵝毛大雪吹得他抬不起頭。突然,在一個拐彎處衝出了一輛馬車!由於速度太快,地面又滑,車夫來不及剎車,馬車衝著老醫生直撞過來。可憐的老醫生躲閃不及,被撞到了半空又落下,死於非命。
車夫嚇壞了,急忙停車跳下來。他先是瞅了瞅老醫生——已經沒氣了,接著又看了看四周——沒人看到。於是他把屍體搬上馬車,拉回了家中。
車夫找了兩床被子把屍體裹起來,放在一個火爐旁,然後又點著了兩個火爐,以此來對屍體進行加熱。第二天深夜,他把屍體拉到半山腰,拋到了公路下面。他認為警察一定會對屍體的死亡時間判斷失誤的。
屍體很快被發現了,警察接到報案立即趕往現場。驗屍的法醫是依舊是幹練的若琳。她在現場檢查了屍體以及藥箱中的所有物品,當場推斷出屍體曾受到過高溫加熱。
後來若琳確定了準確的死亡時間,使那個車夫最終落入法網,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帝痴齋 發起了一個讀者討論若琳在現場時,是如何做出了那個判斷?
(答案見下篇《我在現場》)
相關連結
確定受害者的死亡時間是非常關鍵的,對找到真相有著很重的作用。
人死後會停止產生熱量,同時身上的熱量會向周圍環境擴散,直到與環境溫度相同。屍體最終的溫度取決於環境的溫度、屍體衣裝情況、屍體內熱量和死亡原因等。
一般情況下,春秋季節,屍體每小時下降的溫度,平均不到1℃。
上篇答案
《 》答案(點擊標題回顧案情):
正常情況下,一輛舊車內連根頭髮都找不到,是不符合常理的。當斯科特警長看到最近全國失蹤人員資料上的照片時,他忽然想到失蹤的司機可能是位光頭女士。被目擊者看到時,她是戴著假髮的。
這樣的話,在目擊者眼中,失蹤的司機就是一個沒有特別之處的中年女性。從而間接地誤導了案情發展的方向,警方自然也不會在車內找到頭髮。根據這一線索,斯科特最終確認了失蹤司機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