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端妃:病重終生不孕卻贏到最後?其實她的心機深不可測

2020-08-28 叫我金大人

我是金大人,點擊上方「關注」,給你一手娛樂資訊,帶你了解娛圈百態。

作為宮鬥劇的巔峰,《甄嬛傳》一直是難以超越的經典。

其為人稱道之處,除了高能的宮鬥劇情、精緻的服化道細節之外,還在於成功塑造了多個性格鮮明的人物。

看《甄嬛傳》時,很多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皇后、華妃、甄嬛甚至安陵容等人身上,感慨她們心計之深,手段之狠毒,卻經常忽略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端妃

她不能生育,病重纏身,還頂著華妃的虐待及壓力,卻成功活到了最後,很多人都說她運氣好,靠著甄嬛躺贏。但她的上位史,可不止躺贏那麼簡單!

她看似不爭不搶,病重避世,卻成功扳倒了自己的幾大對手,求仁得仁,成功活到了最後,細看全劇,其實她才是後宮心機最深的那個人。


1:積極營造「病弱」形象,消除威脅,博取同情關注與情感傾斜

端妃算是《甄嬛傳》中出場較遲的一位,直到第13集,在溫宜公主的生日會上她才正式出現,而原因就在於她的病重:

這既是她身體的客觀因素,也很成功的被她用來當成了各種陰謀算計的擋箭牌。

因為和華妃的恩怨,端妃成了藥罐子,不僅終生不孕,且病重終日只能纏綿病榻。

她深知這樣的身體在後宮之中只能為人魚肉,所以她必須為自己謀另一條路,身體不行,只能靠腦子。

於是她就給自己立了一個「病弱無能」的人設,稱病避世,沒有大事輕易不外出。

病重可憐的形象,放低了別人對自己的警惕,避免成為各個嬪妃的假想敵,成功避過了可能潛在的危機,就連深沉城府的皇后,都無心對付她。

而對於皇上來說,端妃這般病弱的姿態更能喚起他的心疼與愧疚,因為端妃的病重就是他一手造成的,所以她極大的發揮了這件事的情感和道義價值,牢牢的抓住了皇上的心,

後宮之中,只要皇上記得你(不論是什麼原因),你就能有一席之地。

如此這般,她這個終生不孕且纏綿病榻的王府舊人,不僅成功在華妃的打壓下活了下來,還混到了一個「位高權重」的地位,可見其人設之成功。

2:深沉隱忍,伺機而動,端妃報仇十年不晚

端妃的避世被齊妃嘲笑為懦弱無能,但其實,她只不過是在隱忍、在謀劃、在伺機而動:因為她深知,自己還沒有這個能力扳倒最大的兩個仇人——華妃和皇后。

一切都要源於一碗「安胎藥」。

端妃、華妃、皇后三人都是王府的舊人,當年華妃懷了孩子,興高採烈的去告訴皇帝,皇帝表面高興,內心早已盤算起了如何除掉他。

這是一個註定不能出生的孩子,因為他的大舅子——大將軍年羹堯,掌握著兵權,當時朝局未穩,若這孩子真的出生,難保年羹堯不會反手扶持他繼位,皇帝不可能拿自己的江山冒險。

所以他就讓端妃給華妃送了一碗「安胎藥」,那時的華妃誰都不信,唯獨對不爭不搶的端妃保留一點信任,所以沒有防備,喝了下去,結果安胎變墮胎,孩子沒了。

這碗安胎藥實際上皇上下令,皇后親自調製的墮胎藥,端妃成了皇帝「借刀殺人」的那把刀,她和華妃、皇后的恩怨也就此結下。

孩子沒了,華妃自然悲憤,在某個夜裡闖進了端妃的宮裡灌了她一碗紅花,從此端妃終生不孕且傷病纏身;而後更是對其百般苛待,剋扣月例,不讓太醫醫治,而這一切,皇后也視而不見。

長夜漫漫,被病痛折磨的端妃,對這兩人肯定是恨之入骨,但她一直在隱忍,女子報仇十年不晚。

她的避世不是害怕華妃,而是在放長線釣大魚,保存實力,等待一個能一擊即中,一舉扳倒對手的機會。

所以她要麼不露面,一露面必定有所圖謀,而她也能每每從這些事中獲得好處,全身而退。

就如同她第一次在溫宜公主生日會上露面,一方面是表示自己對溫宜的重視及關愛,激起皇帝對其「終生不孕」的愧疚,並為後來的收養溫宜設下鋪墊(端妃從一開始就開始設計要得到溫宜了)。

第二方面是來考察新秀女,她如今的狀況是有腦無拳,亟需找到一位合適的夥伴一起發力,所以有眾多嬪妃出席的生日會就是一個極好的時機,而也是在這裡,她看到了酷似純元的甄嬛。

慧眼識人,她知道自己的機會終於來了。

看齊妃參加宴會,就是湊個熱鬧吃吃喝喝,而端妃這第一次露面,就已經給自己的後半生都找到依靠了,當真隱忍深沉,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3:善於洞察人心,不費一兵一卒,不爭不搶成為最大受益人

端妃的城府比起皇后,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她厲害的地方在於,她隱藏得極好,且善於洞察人心、清晰洞察一切利益及背後複雜的關係,並從中周旋,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稱病躲在暗處,卻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掌握第一手情報。

第一次見到甄嬛,她就知道,只有拉近和她的關係,自己的謀劃才能實現。

所以在甄嬛被陷害的木薯粉事件中,她及時出現,成功解救甄嬛,算是給了甄嬛一個見面禮。

初來乍到被坑的甄嬛正處於險境,突然有這個一位 「祥和友善」 的大人物出現幫自己開脫,內心自然對其感恩感謝,認為她值得交往,此舉成功拉近和甄嬛的距離。

而後在富察貴人小產事件中,她又急匆匆到去到現場給甄嬛吹耳邊風。

憑她的耳目與心思,應該是知道一切都是皇后的手筆,但她還是各種暗示,讓甄嬛潛意識裡覺得自己的小產和華妃有關係,激起甄嬛與華妃的敵對與仇視,加速兩人的結盟。

而對於溫宜,端妃更是從一開始就明示暗示:自己很喜歡溫宜,很想撫養她。

甄嬛心知肚明,她想要拉攏 「位高權重」 的端妃,必定要投其所好,給她最想要的,而端妃對於溫宜的喜愛,就是擺明了說:我只想要溫宜,你把她送給我,我就和你結盟。

所以甄嬛為了她能心甘情願的與自己戰隊,便設計三言兩語間害死了曹貴人,把溫宜「送」給了端妃。

就這樣,端妃不費一招一式,一兵一卒,看似置身事外,不爭不搶卻得到了所有想得到的東西。

明面上看是甄嬛為了拉攏她,實際上一切都是她在背後的推波助瀾,可以說她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都有著明確的目的,直指人心。

4:人狠話不多,卻句句致命,殺人於無形,堪稱全劇最強輔助

端妃是真正的「人狠話不多」的類型,不輕易開口,但一張嘴就是殺人利器,直指問題核心,比那些整天打嘴炮的人強太多了。

以滴血驗親這一場景為例,在這場針對甄嬛的複雜兇險的致命死局之中,她只說了三句話,卻成功輔助甄嬛化險為夷,甚至對皇后一黨反將一軍。

最開始,宮女斐雯表示自己看到甄嬛與溫實初在殿內苟且,端妃輕飄飄的說:

「誰家偷情不避諱著旁人?」

意思就是:你一個小小的宮女又不是貼身伺候,怎麼會看到這麼機密的事情,是不是惡意栽贓?

在皇后說出:「只怕要滴血驗親」之後,一直在一旁默默無言的端妃馬上發聲:「皇上龍體怎可損傷」

簡單的8個字,便讓深陷危機的甄嬛有了應對的方法,於是後面順水推舟的說:既然大家都懷疑孩子是溫太醫的,那就只需和溫太醫驗即可,這樣可不損皇上龍體。

既成功化解了危機,又不落人話柄,體面而周到,試想,若不是端妃的這一句提醒,就算甄嬛後面真的想到了這個辦法,但由她先提出這個方法,未免會引人猜忌遐想。

而後第一碗水驗出來兩血相融,被甄嬛發現水被人動了手腳,於是,風頭調換,甄嬛從嫌疑人變成了受害者,而看似置身事外的皇后成了眾矢之的。

皇上質問,甄嬛哭訴,皇后只能使出那招扮可憐博同情的戲碼:臣妾冤枉啊,臣妾貴為皇后,何必還要出此下策,陷害熹貴妃,

端妃回懟:是啊,您已經是皇后了,還有什麼不滿足呢?

一句話,先是坐實皇后的陷害,再殺人誅心,暗示皇上,皇后的野心大得很,治理後宮的地位與權力已經滿足了不了她了,引起皇帝的戒備與厭惡。

說的皇后無言以對。

端妃這簡單的三句話勝過千言萬語,少言寡語卻是個殺人誅心,見血封喉的狠人。


後宮佳麗三千,真正得皇帝寵愛的寥寥,剩下的,都是各自在隱忍,但每個人隱忍的方式又有不同。

安陵容在隱忍,那是她卑微又無奈;

敬妃在隱忍,但她更多是懦弱的隱忍,是為了自保而非謀前程;

甄嬛的隱忍,是出於風暴中心,被逼至困境的不得已與算計;

而端妃的隱忍,卻是目的明確的,有組織有計劃的報復,看似憋屈,實則是在攢大招,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掃盡障礙。

事實證明,端妃的隱忍很成功。

上天給了她一副爛牌——年老色衰,不得皇帝寵愛;終身不孕,不能母憑子貴;沒有勢力,被華妃皇后打壓。但就是在這般劣勢下,她還是憑藉超高情商與隱忍算計,把爛牌打出了王炸。

大結局,端妃求仁得仁,既扳倒了對手,又順利得到了溫宜公主,位列皇貴妃,一人榮耀全族榮耀。

一步步,她都看著別人替自己達成了心願,最後博得祥和賢良的美名,心機至深,無人能及!




END:

《甄嬛傳》中,你們覺得端妃如何?一起來留言 討論吧。

娛樂有深度,影視新鮮評。 關注我,給你帶來更多精彩娛樂資訊!

相關焦點

  • 重溫《甄嬛傳》發現,端妃計謀不輸甄嬛,但卻敗在一件事上
    文 | 拾光樹下圖 | 來源網絡2011年大型宮鬥劇《甄嬛傳》首播的時候,我把關注點都放在了主角甄嬛身上,9年後,重溫《甄嬛傳》,發現,其實,劇中每個人物其實都值得人細細推敲,除了出場沒幾集就被比如一直病懨懨、看似不爭不搶、一直暗中幫扶甄嬛的端妃,她的心機謀略,其實一點都不輸給甄嬛。
  • 甄嬛傳:端妃這心機,完全不遜皇后!
    《甄嬛傳》裡,有心機的女人真不少,比如城府頗深的皇后,比如老練的曹貴人,比如後期黑化的安陵容。今日,小編要說一個人,她的心機不輸皇后。她是誰呢?她就是早期進王府的端妃!端妃心機和資歷,應該完全不輸皇后吧!
  • 甄嬛傳一一從兩點看出端妃有心機,為什麼她只能靠甄嬛扳倒華妃?
    其中,有一個嬪妃,常年以藥為伴,很少出宮,卻能知曉宮中大小事一一一她就是端妃。她怨恨華妃,想扳倒華妃,自己有心機,卻只能靠甄嬛扳倒華妃。為什麼這麼說呢?怕華妃不喝,便借端妃之手端給了她。華妃信任端妃,不疑有它而喝下,孩子就此打掉。
  • 甄嬛傳一一一為什麼說端妃有心機?看這三點你就會明白
    其中有一個妃子一一一端妃,終日與藥為伴,表面上從不參與後宮爭鬥,好像與眾人無害。其實她有心機,為什麼這麼說呢?怕華妃不喝,便借端妃之手端給了她。華妃信任端妃,不疑有它而喝下,孩子就此打掉。華妃為此怨恨端妃,強行灌了一壺紅花給端妃,端妃因此身體受損,只能與藥為伍。所有的嬪妃都認為端妃會奮起反擊,沒想到的卻是端妃自此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好像不記恨華妃一樣。
  • 她是《甄嬛傳》中最腹黑的人,心機比甄嬛可怕多了
    端妃在《甄嬛傳》中戲份其實很少,露面的次數也不多,卻是一個很關鍵的人物,因為她是唯一一個能串起劇中所有人物的角色(包括從來只出現名字的純元),起到了鏈條的作用,推動著劇情的發展。除此之外,她的每次出場都是暗流湧動,每一句話亦機鋒深藏,屬於那種非得逼著人去細細揣摩的角色。
  • 華妃至死不知:自己因歡宜香不孕,為何同宮住的曹琴默能生下溫宜
    《甄嬛傳》中也一樣,皇后宜修就是打胎隊長,有了這個打胎隊長,妃子們懷了孕不久便會由於各種原因流產,從富察貴人滑胎到甄嬛小產,還有那個吃蝨子的芳貴人,哪一個能與烏拉那拉氏宜修脫了干係?所以烏拉那拉氏自己也沒有孩子,生了個阿哥也不治而亡!這或許是對她的一種懲罰?不過她也是被自己的親姐姐所逼,搶了丈夫,搶了位子,自己的兒子又得淪為庶出,不生氣的能有幾個?
  • 甄嬛傳:華妃因歡宜香終身不孕,端妃因紅花湯,那敬妃又是為啥?
    大家都知道華妃不孕的真相,就是雍正和太后的手筆,因皇上擔心華妃得哥哥年羹堯功高震主,將來如果華妃產下男嬰,很有可能年羹堯黨開始謀權篡位,這一點皇上還是考慮到了,所以從一開始就藉助端妃的手毀了華妃的第一個孩子。
  • 9年後才懂《甄嬛傳》敬妃:終身不孕,沒有野心,卻是個狠角色
    敬妃幫甄嬛也是幫自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而她也選對了人,才笑到了最後。只是可惜,她成了皇上的一顆棋子。她終身不孕也是因為皇上讓她和華妃居住,華妃宮裡的歡宜香傷了母體。要說恨,敬妃唯一恨的就是華妃了吧。但特別值得思考的一點是,敬妃和端妃都是因為華妃而終身不孕,但是她們對華妃的恨是不同的,敬妃的恨沒那麼多鋒芒,不是非要對方死,倘若對方死當然好,不死她也可以找到生存法則。
  • 泰國上演《甄嬛傳》,廢妃出獄後又成寵妃,豪門的戲劇性深不可測
    講的就是一個來自小官家的女兒,然後被選中了進宮為妃,天真的小姑娘,15、6歲,就進了這個滿是陷阱跟心機的宮裡。,或陷害她,或威脅她,或害她身邊的人。但最後還是因為跟皇帝之間的有了很多的誤會,心死之後,也明白了皇帝的無情。於是就去了寺廟帶髮修行了。
  • 《甄嬛傳》裡心機最深的人是誰?
    《甄嬛傳》裡的女人心機都不一般!敬妃的心機劇中也有涉及。以下主要講講端妃。端妃心機表現第二次:華妃大鬧端妃寢宮。當時富察貴人小產、甄嬛初次有孕。端妃在病榻上說了一句「在我第一次看見她的臉,我就知道她日後一定會幫我這個忙的。」說的就是,日後甄嬛一定會除掉年世蘭。簡直神預言!端妃娘娘好眼力好心機!
  • 《甄嬛傳》雍正那麼多嬪妃皇上但卻對她最狠,只因這一點
    《甄嬛傳》中前有華妃榮冠後宮,後有甄嬛獨得皇上恩寵,這份殊榮可不是別人能夠享有的,但即便是如此寵愛,華妃還是死在了皇上手中,甄嬛更是飽嘗後宮冷暖,歷經磨難,才成為人上人。其實正是因為年羹堯的勢力越來越大,漸漸的皇上發現他不受自己控制,而年羹堯處事也變得越來越放肆,皇上對其多加防範。
  • 甄嬛傳:華妃冷宮自盡後,病懨懨的端妃為何突然好了?原來有味藥
    導語:「甄嬛傳:華妃冷宮自盡後,病懨懨的端妃為何突然好了?而作為和華妃勢不兩立的端妃,也是算大仇已報了。本來小編還以為端妃會由於身體孱弱,早早去領盒飯了,結果在華妃死了之後,身體越來越好了,還活到了最後!
  • 最後,甄嬛贏了天下,她卻說自己輸了
    《甄嬛傳》的結尾,皇上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說道,這天下是甄嬛的了。甄嬛笑著反問,語氣裡儘是悲涼:「臣妾要這天下幹嘛?」其實甄嬛心裡明白,走到今天,她什麼都不剩下了。就連曾經,那個真摯美好的自己,也在她回宮之後死了。不可否認,從世俗意義上看,甄嬛贏到了最後,她擊敗了所有害過自己的人,掃清了一切障礙,最終穩坐後宮。
  • 你沒看懂的《甄嬛傳》:端妃為何嫁給四爺五年沒有懷孕?
    在整個《甄嬛傳》當中,這些妃子當中,雍正最敬重的應該就是端妃了。不僅僅是因為端妃當時替雍正給華妃端了一碗打胎藥,解決了一個大麻煩,最後導致自己不孕不育心生愧疚感,更是因為端妃是第一個入王府的,跟著雍正的時間也長,所以有幾分敬重之情。
  • 甄嬛傳:端妃多腹黑?曾與她交好的3位小主,被她放棄的都死了
    《甄嬛傳》是很多小夥伴都喜歡的一部宮鬥大戲,這部劇講述了後宮中女人為了皇上爭風吃醋,進而不擇手段爭寵的故事。,其實是一個相當有實力的女人,她擁有極強的觀察能力和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口才,而且極擅隱藏和忍耐。
  • 甄嬛傳:端妃只侍寢過一次,雍正寵幸完後說了什麼?端妃臉都青了
    導語:甄嬛傳:端妃只侍寢過一次,雍正寵幸完後說了什麼?,對於端妃來說,牽扯進後宮爭鬥並不是一件好事,她沒有子嗣可以傍身,沒有容貌和好的身體來爭寵。因此,整個後宮當中,連皇后的心機都不如端妃。每個人使了什麼手段,她都一目了然,在該避嫌的時候退場,在該出手的時候給了對方致命的一擊。
  • 甄嬛傳:安陵容的封號,真的最諷刺?其實她才是,很多人卻忽略
    導語:「甄嬛傳:安陵容的封號,真的最諷刺?其實她才是,很多人卻忽略!」都說是華妃最可憐了,她深愛雍正,雍正卻讓她終身不孕。其實帝王無情,後宮裡有哪一個妃子不可憐呢?而她也沒有讓人過目不忘的樣貌,甚至可以說她的樣貌是讓人看了也會忘記那種。
  • 甄嬛傳:端妃才是最大的人生贏家
    《甄嬛傳》真的是後宮宮廷大戲,劇中每個人物角色都具有自己的人物色彩。每個人都是狠角色,要想在後宮立足一定要有一定的心計。其中有一位嬪妃,出現的頻率不是很高,但是位分一直都很高。並且不怎麼涉足後宮之中那些互相陷害的局面裡。她就是端妃。端妃是一位很聰明的女子,華妃在位她一直稱病,根本不外出。華妃倒臺甄嬛上位,她的病就好了,在皇帝去世之後,端妃又病著了。她這病來去自如其實是她自保的屏障。
  • 甄嬛傳:浣碧終身不孕,跟甄嬛有關?難怪果郡王死後她含恨自盡
    導語:甄嬛傳:浣碧終身不孕,跟甄嬛有關?浣碧最後終身不孕,這跟甄嬛有關?難怪果郡王死後他含恨自盡!她的一生幾乎都是生活在甄嬛的陰影之下,就自己的丈夫,都在深愛這甄嬛,這令性情高傲的她,如何在甄嬛面前自處。
  • 甄嬛傳:一個項圈換了一個孩子,端妃從一開始便想要撫養溫宜
    甄嬛傳:一個項圈換了一個孩子,端妃從一開始便想要撫養溫宜端妃是《甄嬛傳》中一個不起眼的角色,在劇情的前期她一直被華妃壓著,所以在後宮中沒什麼存在感,雖然位至妃位,卻一直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她空有位分卻沒有皇帝的寵愛,得不到丈夫的心,更是失去了生育孩子的能力,在端妃心中其實還是想要有一個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