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趙二把刀
網文大神、起點白金作家淨無痕成名作之一的《太古神王》改編的同名劇集,在國慶黃金周期間正式收官。
劇版《太古神王》是由胡儲璽、陳偉祥執導,盛一倫、王子文、陳夢瑤主演的古裝玄幻劇,由天悅東方製作、優酷獨播,劇情雖然存在諸多槽點,但人物的塑造較天悅東方之前的作品確實也是有所提升,所以作為原著粉的讀娛君還是能夠接受這部劇在主要角色塑造上的進步,但在整體場景、特效等細節上和頭部的古裝劇仍然有相當的差距。
對於部分評論認為《太古神王》撲街的說法,其實也是略誇張,畢竟,原著作為網絡男頻IP序列中的直男玄幻小白流,改編影視劇之後的呈現,大概也就是好萊塢裡正常B級動作片的水準。但對於這部劇的幕後推手天悅東方而言,在IP最受追捧的時候堆積的IP逐漸兌現之後,製作水準的局限也被逐漸暴露,那麼,如何面對越發理性的市場可能是這家公司必須要面對的挑戰。
對很多電視劇的愛好者而言,《太古神王》的一大看點可能就是王子文飾演的莫傾城——是的,雖然2006年就已經出道,真實年齡成迷的這位資深女演員,在這部劇中不僅古裝扮相非常之好看,也展現了純熟的演技,從清冷高傲到刁蠻任性,王子文這是給很多少女愛豆們上了一堂演技課。
盛一倫在這部劇的表現中規中規,廢柴變天才、莫欺少年窮其實一直都是國產影視劇的慣用套路,也是被接受程度最高的橋段——瘋狂打臉的歪嘴贅婿龍王的爆紅就是這個套路的集大成者,但其實,這樣的套路對演員的考驗也是很大的,背靠IP光環和幕後團隊的大思路,想要表現出演員的個性實屬不容易,盛一倫的表現至少到了「良」,這應該就是一個偶像的自覺行為的。
除此之外,這部劇值得稱讚的地方並不多,在中庸的及格線上下浮動的同時,也暴露了這部劇的兩大槽點。
首先就是風格的不統一。據悉很多觀眾期待這部劇能夠有著東方文化獨特的魅力,但這部劇西方奇幻的元素也是相當之多,使得這部劇成為了東西方元素大雜燴。雖然劇中的建築,大場面方面,還是能夠看到大片的痕跡,然而,在整體的構架和風格上仍然是缺乏足夠的看點的。
其次,改編上缺乏魄力。作為男頻玄幻IP的代表作品,《太古神王》原著吸引讀者的就是龐大的設定主角通關打怪式的逆襲,不過這樣的作品改編成影視劇都是存在致命bug的,單是人物不夠飽滿、情感線非常單一,就非常考驗編劇的二次創作能力——之前貓膩的《慶餘年》改編劇的成功,離不開編劇王倦的功勞,不過對於很多男頻IP劇而言,「好編劇」也是一將難求,這也使得男頻IP劇很難引爆市場。
劇集的品質和成色,再加上槽點也並未能引發足夠廣泛的爭議,也直接反映出這部劇的關注度和收視情況:
截至10月8日,這部劇在豆瓣上還沒有出評分,最直接的原因大概就是豆瓣打分人數不夠吧。同名微博閱讀數3.1億,這個數據和傳聞中的2億投資對比起來,肯定是差強人意。
從第三方數據來看,這部劇雖然沒有擠入頭部,但始終比較穩定。貓眼專業版和燈塔專業版的數據都顯示,從上線之後,《太古神王》在全網劇集(臺網兩端)的熱度始終在第10名上下左右浮動——有一種不管頭部風雲變幻,神王自腰部不動如山的感覺。
當然,《太古神王》的亮點數據也是也是有的,比如,抖音的相關播放量超過600億,以及,根據骨朵的數據顯示,關注這部劇的受眾中有超過70%的是男性用戶!!!
在影視內容產業,歷來有得女性用戶得天下的說法,《太古神王》收割無數直男也難以出圈的結果,其實也是指望了男頻網文尤其是直男向的玄幻流IP影視劇改編,其實也是側面驗證男頻網文可能真的不是一個好生意吧。
天悅東方是一家體量並不大的影視公司,最初從青春題材起家,一直到拿下頂級玄幻IP《莽荒紀》《太古神王》等才開始贏得資本和市場的關注。
在IP泡沫高漲那幾年,天悅東方也是有過多輪融資,根據資料顯示,在多輪融資之後,估值高達10億:2016年3月29日,天悅東方宣布融資上億,投資來自於傳統產業基金和銀行資本:深圳國金天惠創業投資企業、安徽德力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安信乾新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光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這次出資方佔天悅東方的股份接近11%,也就是天悅東方的估值在一年內高了5倍,大概是10億左右;而小米科技通過天津金米在天悅東方佔據的25%的股份在2016這次融資也升值至2.5個億。
首部大製作《莽荒記》的發行其實也是不錯的,但播出後確實砸牌子,也使得《太古神王》的預期被大幅降低——直接導致天悅東方的經營情況受到很大的影響。
根據企查查顯示,進入2020年以來,「北京天悅東方文化傳媒公司」的部分股權被多次凍結、相關負責人也被限制高消費、工商信息也顯示為經營異常等等;根據媒體報導,《莽荒紀》投資達2.5億,發行總收入為1.168億,處於虧本狀態,《太古神王》如果按照2個億的投資來算的話,單一平臺的版權費可能也將使得這家公司的虧損進一步加劇。
可以說,曾經以男頻IP被資本追捧的天悅東方,也因為男頻IP的作品而陷入困境。這其實也是影視行業過去10多年的真實寫照,很多公司擅長於ppt和想像,但只有真正擁有製作實力的才能活的更長久,也能被接盤——比如,新麗或者深藍、工夫等。
其實,天悅東方面對的問題也是過去數年行業擠泡沫的冰山一角,曾經IP難求的好日子早已經遠去。畢竟,按照影視版權5年改編周期來看,那些被囤積的IP真正開拍的並不多,落實到男頻玄幻網文IP上可能更是鳳毛麟角。
直男向的網文IP,僅閱文一家,每年會有若干萬部湧現,熱度足夠的每年也至少有30部左右,再加上其他平臺,每年擁有相當熱度的男頻網文大概會有50部左右,也就是說,在過去20年時間裡,至少有1000部男頻網文覆蓋到足夠多的讀者,作為IP,也是被大大小小的影視公司、版權運營公司、視頻平臺等收入囊下——但真正被改編成影視作品的,可能僅僅是個零頭。
從這點來說,以晉江、紅袖等為代表的女頻和耽美網文被改編為影視劇的機率其實更大。
再以作家的影響力為例,雖然蕭鼎、天蠶土豆、我吃西紅柿、貓膩包括淨無痕的作品也陸續被改編成影視劇,但在整個大市場上仍然是比例很小,不僅和女頻網文相差甚遠,和篇幅更小的懸疑流也是大有不如——這和題材有著絕對的關聯,男頻玄幻流網文的最大魅力就是天馬行空的設定,和瘋狂打臉的爽感,但這和影視劇講究人物刻畫、劇情都是有著天然的矛盾的。
這,或許也是長期霸佔富豪榜的唐家三少的玄幻作品沒有改編影視劇的緣由吧?!
但,在IP被追捧的那些年裡,男頻玄幻IP非常之搶手,那麼,搶到手的公司們現狀如何?
《莽荒紀》《太古神王》——天悅東方,前文提到過,日子不太好過;
《點道為止》——夢入神機的這部作品,在2018年歆霖影業就宣布和企鵝影視進行IP開發,但進展不詳;
《雪鷹領主》《蜀山有妖氣》《古劍屠魔錄》等——根據媒體報導,絲芭也拿下了我吃西紅柿、玄雨、月關等網文大神的IP版權,這或許也是絲芭多元化的布局,但絲芭的底色並不是影視劇的研發,更多的還是和藝人的結合吧。
無論版權是否到期,IP能夠被改編成作品,對於平臺而言,都是可以坐收漁利的。同時也可以看到,為了降低成本,無論是優愛騰還是芒果TV,其實都是透過關聯公司購買過版權的,所以也能夠看到包括男頻IP在內的很多版權都和長視頻平臺有著強聯繫的。其中,最強勢的毫無疑問就是企鵝系,不僅閱文是最大的IP源頭,更直接控股了新麗等製作公司……
推高泡沫的是資本和平臺,擠掉泡沫的也是資本和平臺,最後買單也是平臺,那麼,究竟誰在其中損失最大?是想借IP一飛沖天的冒險家?還是想要逆襲的製作團隊?又或者是,可以分享收益的網文作家嗎?身在局中,或許每個人都要承受行業過山車起伏的刺激吧。
最後:
《太古神王》之後,《贅婿》《雪中悍刀行》等頂級男頻IP也將亮相,較之《太古神王》,《贅婿》《雪中悍刀行》品相看起來更好,但投資也更大,它們能否成功也將決定男頻IP還能火多久?但就如讀娛君想要強調的那樣,直男玄幻流,應該是網大或者中小網劇的活水之源,或許不拼製作拼創意才是出路吧。
*原創文章,轉載需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