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父母是做子女的幸福

2020-10-03 楓鈴濤濤

電視劇《都挺好》已經完美收官,看完這部電視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因為,這部電視劇幾乎是將現代社會關心的幾個社會問題呈現得淋漓盡致:子女贍養老人;家庭紛爭;如何平衡好家庭、事業、照顧父母的關係;啃老問題等等。

作為蘇家一家之主的蘇大強,之前給我的印象就是軟弱無能,尤其是在妻子病亡後更是表現得蠻橫不講理,時不時地折騰自己的三個兒女,經常給兒女出一些難題,搞得雞犬不寧。直到後來,蘇大強不幸患上阿爾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兒女們這才幡然醒悟,原來有一個「愛折騰」的父母也是一件好事,隨即,蘇明玉放下事業前進的步伐,回過頭照顧自己的父親:陪父親聽蘇州評彈,或者去小石的飯館消磨時光。此時的蘇明玉認為,自己此刻是最幸福的,因為自己能夠陪伴在父親左右,看著父親的病情朝著向好的方向發展,這是兒女最大的幸福。

健康的父母是我們的心靈依靠,更是我們經營美好生活以及幸福和諧家庭的動力源泉。因此,我們應該努力珍惜與父母在一起的時光,享受被父母嘮叨的過程。

常回家看看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心與心之間的冷漠。

我們與父母同在一個城市中生活,可是,我們卻以千萬種理由,始終很難敲開父母的那扇家門。或許,我們是因為事業,因為家庭,因為兒女,而無暇分心去看望自己的父母;抑或是認為父母與自己的代溝越來越大,幾乎與父母沒有共同語言去溝通、去交流。

但是,我們應該想一想,我們的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而父母更是在後天的成長中給予我們無盡的關愛,可以說父母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的領路人,也是我們最為貼心的朋友。因為父母會在我們受委屈時給予安慰;在我們困難時給予幫助;在我們失去信心時給予鼓勵,世間再無他人能夠像自己的父母這般愛你。因此,我們應該懷揣一顆感恩之心去拜望父母,陪父母說說話。

放慢腳步,停下來,等待父母

在這個快節奏的生活下,作為年輕一代的我們站在時代的前沿,每天接受著最新鮮、最新潮的事情,而我們的父母逐漸老暮,思量也日益趕不上時代的進程,逐漸被邊緣化。

因此,我們應該放緩自己的步伐,回過身,等等蹣跚的父母。經常為父母說一些新潮的事情,就像我們小時候被父母教認字讀書那般,耐心細緻地帶著父母認知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使得父母趕上時代的新潮,享受便利化社會所帶來的紅利。

陪伴父母,不要讓父母孤單地面對彼此

處理好自己的小家、工作、父母之間的關係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逐漸長大,成家立業;父母卻逐漸變老。成年的我們,面對著繁雜的事務:繁重的工作,子女的教育,家庭的經營,贍養老人等等問題,使得我們顧此失彼,顧頭不顧尾。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往往會忽視父母的感受,與父母漸漸疏遠。其實,我相信我們的內心還是很渴望去陪伴自己的父母,無奈自己被繁雜事務纏身而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看望父母。為此,我們可以做好以下幾件事情:

  • 規劃好自己的時間,在高效地完成工作的同時能夠抽出時間陪伴父母。
  • 定期將父母接到自己的家中,一方面能夠更好地照顧父母,另一方面省下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
  • 夫妻之間有一方應該以家庭為重,適時地捨棄事業心,回歸家庭,照顧老人與小孩;另一方則可以專心地經營自己的事業,為幸福的生活而努力奮鬥。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擁有健康的父母是值得我們驕傲的事情,更是我們幸福生活的源泉!請珍惜與父母相處的快樂時光。不要等到父母撒手人寰的那一天才後悔自己為什麼沒有花時間陪伴自己的父母,為什麼在父母身體硬朗的時候沒有陪伴父母去旅遊兜風。請不要做後悔事,趁著父母身體還健碩的時候,悉心照顧父母,享受與父母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相關焦點

  • 父母與子女的那些事情
    父母與子女的那些事情一夜東挪西跑的時光,黎明的曙光終於照亮醫院的黑暗,我揉著酸痛的太陽穴,已經是霜降之後的秋天了,呆在醫院的大廳裡,夜裡的冷風已經讓人睡不著了。了斷父母與子女之情,對於還年輕的父母來說那是剜心挖肉般的痛感
  • 《知否知否》:父母之愛子女,則為之計深遠
    01 《戰國策》裡說,父母之愛子女,則為之計深遠。這句話放在明蘭的生母衛小娘身上,再合適不過。衛小娘在劇中戲份不多,第二集就因為難產而亡,從寥寥幾個細節,可以看出,這是一位飽讀詩書、通透的女子,可以說,明蘭的聰慧通透,跟衛小娘的教育密不可分。
  • 父母老景悽涼,怎麼還能怪到子女頭上?
    乍一看來,貌似很有些道理,現在的社會上,是有這麼一種情況:父母省吃儉用,含辛茹苦把子女養育成人,但子女成家立業後,卻不肯對父母養老盡孝,不過,聽完朋友說到這對父子的具體問題,我沉默了。法律上講:父母有養育子女的責任,子女有孝敬老人的義務。但,遇到這種不願養育子女,又把自己的人生過得很失敗的父母,子女還有義務給他們養老送終嗎?官司最後會怎麼判,相信大家也都有自己的看法吧!
  • 《父母愛情》原著子女的不幸命運:學會自愈,才是成長的意義
    但在原著中七個子女中,幾個孩子的命運卻並不怎麼好,有著生命裡的那些不幸,也有對於父母的反抗。人生之中,總會有那麼一些不完美的旋律,成為我們的遺憾。或許,這就是現實。我們都在努力的追求美好,但在這個過程中,總會遇到不幸。以為人生會按著自己導演的路走,但卻發現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們能做的就是學會自愈。
  • 《隱藏的角落》朱朝陽:離婚的父母如何培養情緒健康的孩子
    近年來,在審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由於父母離異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未成年人呈逐年上升趨勢。據統計,2011年以來,某市西湖區人民法院共審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32件,其中父母離異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2件,同比增長40%。在審理父母離異家庭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發現主要有六個特點:其中第一個特點就是:父母離異子女逆反心理嚴重。
  • 《家產》:高家四個子女,誰過得最幸福?
    那麼他們四個子女,誰最幸福?大姐:大秀秀外端莊,家境良好,主持正義,丈夫同情達理,溫柔體貼。兒子:事業有成,孝順有加,家裡日子過得蒸蒸日上。女兒:歡歡性格內向,但感覺父母一門腦子掙錢,很少關心自己。小兒子:三國官運亨通,但眼光狹隘。媳婦:陳愛萍人長得漂亮,但喜歡玩手段,耍小聰明。溺愛女兒高興。
  • 鄉村愛情7(完結):農村父母為了自己,徹底摧毀了一個幸福家庭
    父母對子女責任是什麼、義務是什麼?本帳號《鄉村愛情1一6》是湖北一個農村真實的故事存在。筆者認為這是一個反面的故事教材,與為人之道、育人之道、做人最基本之道,背道而馳,沒有必要再繼續深耕和廣泛傳播的價值和意義。因此今日做一個完結,就此告一段落。
  • 具有撫養關係的繼子女一定能獲得繼父母的遺產嗎?||「每周故事匯」之七十
    孫韜律師無比震驚,小可,你可別開玩笑,昨晚我和小蝦他爸大俠一起吃飯的,還喝點酒,大俠看起來健康的很,喝了半斤酒一點事兒沒有,哪來的因病醫治無效去世?」嗯,小蝦,你的判斷值得商榷,根據我對繼承法的理解,對你是否符合繼承法規定的與被繼承人形成撫養關係的繼子女的焦點問題,作出如下評判。根據繼承法第十條規定,判斷繼父母子女之間是否享有繼承權,以是否形成撫養關係為標準。繼父母子女在事實上形成了撫養關係,由直系姻親轉化為擬制血親,從而產生法律擬制的父母子女間的權利義務。
  • 40多歲阿姨再婚嫁給了愛情|擺脫父母的控制,是獲取幸福的第一步
    父母並非聖人,他們也會犯錯,作為子女,如果不明白這一點,一旦遭受不公,反而認為都是自己的錯,從而陷入可怕的循環,不僅自己不幸福,還會將不幸複製給下一代。 王姨的姐姐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女兒非常要強,並明確表示恨透了父親,也恨母親當年的懦弱和「聽話」,視父母為人生的反面教材,說什麼都不聽,做什麼也從不跟他們商量。而兒子則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逆來順受,沒有追求,年過三十,生活卻一團糟。 同樣受父母控制,姐姐秉承「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也因此封閉了讓自己幸福的可能,並且將傷害複製給了下一代;妹妹則奮力掙脫,獲得了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
  • 拿一生的幸福做賭注
    回到家,她把兩人的事告訴了父母,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父親和他們是一個單位的,對他印象不好,一直就反對他們交往。不僅父母,當初開他們玩笑的同事中,和她關係走的近的,也反對她嫁他,理由和父母一樣,說這樣的男人喜歡可以,絕對不能當丈夫。她卻鐵了心一般,不管誰勸,就是一句話:我就要跟他。
  • 《請你迷失在我身旁》:當父母患老年痴呆時,作為子女該如何照護
    假如有一天,我們的父母很不幸患了老年痴呆時,作為子女該如何照護呢?又該如何緩解壓力,與父母友好相處呢?生活裡,人們總是會灌輸給小輩「父母生養你不容易,你長大了要孝敬他們,回報他們的」觀念。這些話無疑會給兒女造成心理負擔,無形中他們形成了抗拒心理。岸見一郎告訴讀者:「照護不是子女用來回報父母的手段。即使子女採用完美無缺的照護方式,也報答不了父母的養育之恩。」
  • 真實故事:父母為「誤入歧途」的兒子嘔心瀝血,兒子怒斥父母活該
    文/縱宇一狼小A出身農村,小時候因父親酗酒導致家庭經濟拮据,母親身體不健康,面對生活的壓力,2009年,正在上高二的18歲的他,不得不放棄學業,年紀輕輕就遠赴他鄉,為家庭奔波,給年幼的弟弟妹妹提供上學的機會,儼然扮演著「長兄如父」的角色。2012,年後,父親因檢查出酒精肝不得不放棄喝酒,出門打工,為他的小兒子和小女兒的學業而奔波,漸漸承擔起了一個做父親的責任。
  • 小說:老人癱瘓子女不管,因遺產紛紛趕回,鄰居拿出遺產子女痛哭
    「少年不知雙親意,養兒方知父母恩!」結婚生子之後,成年人開始承擔起照顧家庭的責任。而直到這個時候,他們才知道撫養孩子,原來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多數人都能理解自己父母的難處,也會主動承擔起贍養父母的責任。但是也有一些病弱的老人,在體會著沒有孩子照顧的心酸。
  • 小說:只要他現在健康幸福,她就放心了
    就連霍北庭都希望這一年多裡,昏迷時陪伴的人是顧雨桐而不是自己,她何必掃了他的興……只要他現在健康幸福,她就放心了。顧暖低著頭,沒有否則也沒有承認。她不想破壞他們,他霍北庭喜歡誰,她便尊重誰就是。「小暖,你看,這是姐姐和你姐夫的孩子,叫霍佑庭,你看他長得好看嘛?是不是和北庭長得很像??」
  • 為什麼老人退休了還工作把退休金給子女,老人的話,子女很感動
    就這樣,洪大爺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周圍的人都說洪大爺太「慣著」子女了,這不是縱容子女們「啃老」嗎?洪大爺跟周圍的人解釋,自己這樣做也是有這樣做的理由,不然的話也不會這麼早將錢財散出去,怎麼著也要等到最後再說,兒女多了自己保存一份財產才對呀。
  • 她培養了三個億萬富翁子女,這本《人生由我》揭開她人生成功奧妙
    這本書涵蓋了面對苦難的自我救贖,樂觀心態,保持健康身材,教育子女等方面經驗分享。梅耶原生家庭:梅耶出生於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從小無憂無慮,母親是舞蹈教師,父親是骨科醫生,還是冒險家,愛探索世界。三個月時梅耶就跟隨她父母去過多個國家,兩歲時隨他父母從加拿大移民到南非。
  • 《隱秘的角落》給所有父母的啟示: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很重要!
    其實對比原著《壞小孩》,劇版已經對人物和劇情做了很多美化,加了柔光濾鏡,可是依然讓人覺得心裡發寒。劇集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少女普普為了湊錢救自己的弟弟,在嚴良的幫助下,兩人一起逃離了孤兒院。兩人跑回寧市後,嚴良找到了自己兒時的朋友朱朝陽幫忙,3人在一次出遊中意外拍攝下一場謀殺案。
  • 重溫《父母愛情》:父母的婚姻相處方式,隱藏孩子後半生的幸福
    這樣的感情真的讓人很羨慕,我突然想到了年代大劇《父母愛情》。因為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最親密的人,父母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態度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父母恩愛幸福,孩子耳濡目染就會知道幸福的婚姻是什麼樣的,將來也會尋找真正的愛情。所以,在《父母愛情》裡,江家的幾個兒女都以父母為榮,更為他們的愛情而感動。他們的人生受到愛的滋養,同樣有著人世間濃濃的幸福之氣。
  • 蘇大強跑到現實中來啦,90歲大爺讓子女給他找看護,說太想女人了
    老年人身體健康,是每一個做子女的心願。可是如果像蘇大強那樣,還活成90歲成精的樣子。那子女真的是頭大呀。90歲的李大爺身體健康,而且思維邏輯都很清晰。這樣的老人應該來說讓子女很放心才對。大爺家庭條件不錯,自己也有點積蓄。兒女們把他們安排在了養老院。因為女兒們都60多歲了,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顧。1年前老伴已經臥床無法自理被單間安排人照顧。
  • 自私的父母最好命
    縱觀身邊的父母們,那些自私型的父母,日子過得比誰都瀟灑,而那些奉獻型父母,遇到子女孝順的還好,遇到白眼狼一輩子活得不如狗。 在農村,大多數父母的願望就是,兒子能夠順利娶妻生子。有的父母在兒子成家之後就什麼都不管了,認為自己的任務完成了。而有的父母卻是一輩子有操不完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