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在不顧一切地過自己想過的生活,這也沒有什麼不好

2020-08-27 亦二三讀書會

《流浪地球》原書很短,2萬字出頭,電影那麼火,書裡又好死不死的寫到關於愛情。

蹭熱點,愛情,情人節,流浪地球,蹭和愛情和2019年情人節不由自主毫無邏輯又無縫的產生關聯,無比契合。

「每個人都在不顧一切地過自己想過的生活,這也沒有什麼不好。」
爸爸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呵,忘了告訴你們,我愛上了黎星,我要離開你們和她在一起。」「這是誰?」媽媽平靜地問。
「我的小學老師。」我替爸爸回答。我升入中學已兩年,不知道爸爸和小星老師是怎麼認識的,也許是在兩年前那的畢業儀式上?
「那你去吧。」媽媽說。
「過一陣我肯定會厭倦,那時我就回來,你看呢?」
「你要願意當然行。」媽媽的聲音像冰凍的海面一樣平穩,但很快激動起來,「啊,這一顆真漂亮,裡面一定有全息散射體!」她指著剛在空中開放的一朵焰火,真誠地讚美著。
在這個時代,人們再看四個世紀以前的電影和小說時都莫名其妙,他們不明白,前太陽時代的人怎麼會在不關生死的事情上傾注那麼多的感情。當看到男女主人公為愛情而痛苦或哭泣時,他們的驚奇是難以言表的。在這個時代,死亡的威脅和逃生的欲望壓倒了一切,除了當前太陽的狀態和地球的位置,沒有什麼能真正引起他們的注意並打動他們了。這種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關注,漸漸從本質上改變了人類的心理狀態和精神生活,對於愛情這類東西,他們只是用餘光瞥一下而已,就像賭徒在盯著輪盤的間隙抓住幾秒鐘喝口水一樣。
過了兩個月,爸爸真從小星老師那兒回來了,媽媽沒有高興,也沒有不高興。
爸爸對我說:「黎星對你印象很好,她說你是一個有創造力的學生。「
媽媽一臉茫然:「這是誰?」
「小星老師嘛,我的小學老師,爸爸這兩個月就是同她在一起的!」



我非常喜歡這個橋段,並且並不認為只是科幻裡才會出現的極端,現實裡本該多少如此,本來也應該多少如此。

甚至大約會是未來的樣子,至少是我期盼的樣子。

小星他媽沒有忽然跳腳蹦高一哭二鬧三上吊,問候小星他爸他姥姥他八輩宗族啥的,地球都流浪了,你個老爺們再出去浪,我們娘幾個可怎麼辦。當年老娘跟你的時候正年輕,沒想到你就一白眼狼,沒等得志就猖狂。

沒有,沒有,並沒有。

要走是真想走,要回來是真想回來,並不是沒有別處可浪,所有選擇都出於自由和需要。



1929年薩特和波伏瓦這兩很不一般的傢伙,就身體力行了《流浪地球》裡這種戀愛模式,雖然有瑕疵,不像表面那麼平整。

1929年啊同學們!同志們!

1929年蔣介石還中原大戰那,孫中山到了當年6月才死掉,而美國開始了著名的經濟大蕭條,山姆大叔這個稱呼還沒得來。

世界如此亂套,薩特和波伏瓦卻勾勾搭搭靜悄悄。

一次期末考試中,薩特得了第一名,波伏瓦考取了第二名。

薩特被年輕美麗的波伏瓦深深吸引,於是向波伏瓦求婚。

婚約很特別,他向波伏瓦坦述了自己古怪的性愛哲學。

薩特坦言自己與許多女人睡覺的渴望,他說自己的信條是「旅行、多配偶和透明化」。

薩特對波伏瓦這樣表述他的性愛哲學,他告訴波夫瓦有兩種性關係,—種是「必然的性愛」,另一種是「偶然的性愛」,後者無足輕重,被愛的對象不過處於「邊緣」,受到他的關懷不會超過「兩年的租期」。但他對波伏瓦的愛是永久的、必然的,她處於「中心」而非「邊緣」。

波伏瓦當然也完全可以自由地貫徹同一原則,她可以有自己的「邊緣性」伴侶,只要薩特永遠能在她心中得到她中心的、必然的愛。

此外,他們還約定,要及時與對方分享自己豔遇的詳細情節。

時鐘忽然過了90年,到了2019年的情人節,老薩和老波兩位,怎麼說那,此情此景此時,我有八個字遙敬二位,誠可謂:人無我有,人有我溼。

90年前的薩特和波伏瓦和2019年的《流浪地球》裡的愛情橋段,不管是驚掉了誰的下巴,還是已然平和的看待了,於我而言,無論身處其中還是旁觀於外,都可以讓這個忽然示愛秀恩愛痛愛缺愛瞎愛的日子,有趣可愛了一點。

「每個人都在不顧一切地過自己想過的生活,這也沒有什麼不好。」

好些人說大劉文筆不好,我怎麼一點沒覺得。

有文筆好的呀,木心有句話,我會心一笑。

「殉情者無所殉情故殉了別的」


不顧一切的殉了別的,天天都是情人節。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才發現想過的生活都是免費的
    她以為自己會因此快樂不已。但事實上,她只彈了幾次,鋼琴便安靜地放在角落裡,慢慢積了灰。生活中,我們好像總是理所應當地認為,「我過的不好,是因為沒錢」。殊不知,「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三萬塊錢可以買來鋼琴,但永遠買不到彈鋼琴時的快樂。
  • 《無名的裘德》想清自己不能承受的生活比想清想過什麼生活更重要
    裘德的悲劇,讓我意識到,想清楚自己能承受什麼樣的生活比想清楚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更重要。為方便理解,我們先來看看故事梗概。男主裘德家境貧寒,但他立志成為學者,成為主教。女主蘇,是裘德的表妹。她活潑可愛,追求自由與民主。裘德與蘇各自結婚了,但婚姻都不幸福。他倆彼此相愛,於是各自離婚,一起生活。
  • 什麼是「烏鴉定律」?每個人都在不斷地犯
    這就是「烏鴉定律」。大家小時候應該也多多少接觸過寓言故事,要知道,寓言的主角雖然是動物,暗喻的卻是人類自身。當一件事已經發生過後,聰明的人會想搞清楚它是為何發生的,避免下次再發生同樣的事;無能的人則會互相指責,相互攻擊謾罵,但這對事情的解決一點好處都沒有。
  • 每個人都遇到過的事情
    我當初念中學時常常聽到,也沒太在意,認為樓上的小孩子掉東西太尋常了,何況那時候玻璃珠又不是什麼好稀奇的玩意.現在已經幾年沒有聽到過了,但看到網路裡突然有許多人經歷過同樣的事情,感覺越來越奇怪,甚至有人說住頂樓的人也聽過,甚至有人說樓上從來沒住過人的人也聽過,越說越懸..讓人想著脊背發涼,再仔細一想,我初中的時候也是住的頂樓啊,但我記憶中確定有初中時聽到這種聲音的痕跡!
  • 《活著》: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幸福的標準沒有答案
    餘華的《活著》一直聽很多人推薦過,列入待讀書單已久,直到五一放假才把它捧起來。下單之前也沒去看簡介,就這樣這本書保持著高調的神秘感,降落我手。福貴回家後的日子越來越苦,人也一天天加速老去。鳳霞長大到17歲,為了給兒子籌集學費,把女兒賣了,最後實在不忍心福貴還是把女兒領回來,一家人咬咬牙過了很長段艱苦日子。到了兒子有慶10歲光景時,家裡日子稍微好過些。到了1985年,人民公社成立,村裡到處砸鍋煉鋼,吃大鍋飯,生活依舊清貧。
  • 那些吃過生活的苦後才認清自己的人,後來都怎樣了?
    好吧,有時候人真的連自己都會騙。短短幾個月的開店體驗,她完全推翻了過去的初衷。其實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活在想像中,把沒有經歷的事情想的過於美好。每當對眼下的生活和工作不滿時,會想像出來一種全新的工作環境或者生活場景,嚴重美化它們。於是,內心就會出現一個「大不了賺個經歷」的聲音,不去想後果,先幹了再說。
  • 小小說丨過得好不好
    ,兩個在這個城市街頭裡舉目望去皆是陌生人的孤獨人,自然地走得近了。快速林,就是從樹苗種下去,過七八年後即可長成木材砍伐的生長迅速的樹木。他們在山上搭了結實的木屋,養了兩條狗,好些雞鴨,種了一片菜地,一些果樹。現在木材值錢,過個七八年後,可以邊砍邊種,以後等於就是年年有收成了,只是這開頭的幾年會比較辛苦,因為沒有什麼收入,好在鄉下也不用為房租吃飯的花費發愁,因為家裡種養了很多,吃不完的還能賣些錢,因為是純粹的山間放養、種養的,價錢和銷量也不錯。
  • 《夜航西飛》女飛行員:想過自己夢想的生活,就要學會"不留戀"
    愛過、深埋著所有過往的地方,無論以何種方式,都不要慢慢離開,要決絕地離開,永遠不回頭。而生活中,很多女人常常為了一段雞肋的情感,而裹足不前,就讓自己呆在原地,而又開始埋怨命運的不公。其實,所有不好的關係,就像是夏天變質的食物,明知不能吃,卻又捨不得扔掉,就由著他在你的視線裡發黴,爛掉。
  • 「勵志故事」為什麼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像犛牛一樣威嚴,你只需微微一笑就能嚇跑3000頭豬和羊。  在小昭離開北京之前,幾位同事給了她一杯告別酒。那天,她沒有化妝,頭髮太油了,洗不掉。她剛剛在毛毛用頭帶扎了一個狂躁的馬尾辮。喝了三輪酒後,小昭突然哽咽著說:「如果現在有人能告訴我這件醜陋的事,恐怕這就是真愛。」每個人都大笑起來,讓她獨自一人感到悲傷。
  • 每個人都有一片自己的森林
    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裡,總會在那裡。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即使是你最心愛的人,心中都會有一片你沒有辦法到達的森林。
  •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我回答:「還沒有評級呢?」 我們的連長問我:「你能行嗎?懂不懂呀?」 「我學過很長時間了。」 其實剛開始確實是不懂,但我不能放棄,趕快琢磨,看人家正規比賽的裁判怎麼吹,手的動作怎樣做。 球隊的教練是個老手了,人家一眼就看出你是個門外漢。但他看見我那麼的積極,跑這跑那為球隊忙活,就不好掃我的興。
  • 這幾天的日子不好過
    這幾天腳疼得厲害,以為是痛風,可驗血結果什麼都挺正常,只查出了有風溼。腳疼後趕上端午節,我只在端午前一天休息了一天,那是因為實在走不了路了。接下來一瘸一拐的上了三天班,然後又休息了一天。疫情鬧得生意也不好,有時候覺得活著好累啊。真是無端的愁緒才下眉梢,又上心頭!
  • 《飄》原著:嫁過三任丈夫,沒有遭遇婆婆,思嘉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這是一種「讓你看看」的心理?而現代人「分手之後必須過得比你好」和「感謝不娶之恩」,大約也是出於差不多的心理吧?難道人活著,就是為了賭氣?思嘉跟希禮賭氣,跟少女的初戀賭氣,卻為自己賭來一個寡婦的身份。扶瀾死後,思嘉本沒有再嫁之意,她覺得嫁過兩位丈夫,生過兩個孩子,一個女人也算對人生有交代了。
  • 《歡樂頌》樊哥:伸手問人要錢的日子,不好過
    是因為兩個人從小沒有受到平等的對待。樊父樊母重男輕女的思想,在家裡發揮地淋漓盡致。女兒孝順會賺錢有什麼用,不如有個兒子說出去響亮。樊勝美從小在家裡存在感極地,沒有享受過來自父母的關愛。爸爸媽媽把一切能給的,最好的東西都給了兒子。他們甚至拿女兒的錢貼補兒子,給兒子買房,照顧孫子。對樊勝美,樊家人沒有關愛可言,需要錢了才想起來找她。
  • 流產過的女人沒人要?婆婆:流產過的女人不好生養,底子都壞了
    小恩和男朋友從大學時期就開始談戀愛了,後來一直都很順利,最近都準備結婚了,婚禮就定在一個月後。她和男朋友一起拍了婚紗照,和司儀確定了婚禮流程,一切都似乎很完美。那天她正在試妝,男朋友臉色難看地跑了進來,也不顧她只處理了一隻眼睫毛就把她往外拉。怎麼了?小恩耐著性子問男朋友發生了什麼事。男朋友猶豫再三還是把話說出了口,我媽要取消婚禮!
  • 人到老年,一定要給自己留幾手,生活才會從容淡定
    我和麗是髮小,一起讀書,一起玩耍,一起參加工作,在同一個行業工作,麗的老公是船員,每年只有兩個月下船才可以團聚,一輩子聚少離多,麗總是一個人帶著孩子上班,一個人辛苦把兒子養大成人,兒子也很爭氣,畢業以後在離我們不遠的一個地市級城市工作安家,麗的丈夫因為常年在外,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麗一個人在操持著,家裡基本上和沒有這個男人一樣,不同的是就是每個月給麗銀行卡上打幾千塊錢,這就是麗的丈夫唯一能夠為這個家能做的了
  • 好物分享|《活著》: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幸福的標準沒有答案
    餘華的《活著》一直聽很多人推薦過,列入待讀書單已久,直到五一放假才把它捧起來。下單之前也沒去看簡介,就這樣這本書保持著高調的神秘感,降落我手。福貴回家後的日子越來越苦,人也一天天加速老去。鳳霞長大到17歲,為了給兒子籌集學費,把女兒賣了,最後實在不忍心福貴還是把女兒領回來,一家人咬咬牙過了很長段艱苦日子。到了兒子有慶10歲光景時,家裡日子稍微好過些。到了1985年,人民公社成立,村裡到處砸鍋煉鋼,吃大鍋飯,生活依舊清貧。
  • 熊衝出水面,不顧一切地向岸邊遊去,如果您,不妨給個喜歡的關注
    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但生活中卻有很多人出於不同目的置老人忠告於不顧,執意行事,結果給自己惹來禍端。。唉!這樣的事真是讓人感慨不已啊!一天晚上,當他們討論的時候,他們打算打破這座橋,拿一些錢給他們的胖子。「大哥,可是村裡的老人說,河裡有個水怪,人下來沒上來,這太危險了嗎?」 比婭說。」「不管怎樣,對我父親很重要。 再說,都是傳聞。 是誰在我們村子裡找到寶藏的? 我沒聽說過。你要是害怕你就在家呆著吧,我自己去!」二熊聽大虎這麼一說,也沒再說啥。 第二天晚上,兩個人偷偷溜出了房子,朝村長那座斷橋走去。 不要下去,呆在岸上。
  • 小說:從來就沒有想過
    我從來就沒有想過,會再次遇到他。一聲「許小姐」,活生生地將我劃分出親疏等級,客氣矜淡,那個眼神就想是一個從來沒有交集的陌生人。我低下頭自嘲地笑了笑,壓抑住翻滾的情緒,我哪裡有資格做他的「故人」,我和他的一切早就在四年前結束了,如今再次重逢,不過是一場人生中沒有意義的偶遇。「賀先生,你好。」「媽媽!你小心一點啊,嚇死然然了!」
  • 亦舒給了她所有女人渴望的一切,她卻仍過不好這一生
    讀書對她來說也是輕而易舉,「年年臨大考才開夜車,卻又年年考第一」,連母親都覺得不可思議。這樣一個「天之嬌女」,她的人生本該是完美的。亦舒給了她所有女人渴望的一切,她卻仍過不好這一生。被甩、離婚、唯一的女兒不想認她,年輕時驕縱恣意,人到中年雖然仍擁有一切,卻變得畏縮自卑。是什麼讓這朵嬌豔如豔陽一般的黃玫瑰低下了驕傲的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