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擔子裡到底有啥寶貝,為何總想分行李,他能分到什麼?

2020-08-28 三夢遊水

提起《西遊記》大家都不陌生,無論是小說還是影視劇,相信不少朋友或多或少都接觸過,特別是對於豬八戒這個人物形象,更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細心的朋友會發現一個有趣的規律,每次師徒四人取經遇到困難或者挫折,豬八戒首先想到的都是分行李,然後回高老莊找媳婦兒高翠蘭。那麼他挑的擔子裡,到底都裝了哪些寶貝?為什麼他如此熱衷於分行李呢?如果真的散夥了,豬八戒又能得到什麼好處呢?下面我們來詳細分析一下。

央視版《西遊記》劇照

擔子裡究竟有哪些寶貝?

首先需要糾正一點,由於央視82版《西遊記》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每年寒暑假各大電視臺都會輪番播放幾次,導致不少朋友誤認為挑擔子的是沙僧,其實不然,在小說《西遊記》中,真正負責挑擔的應該是豬八戒,最後取到真經論功行賞時,豬八戒也是因為「挑擔有功」才被封為「淨壇使者」。而根據吳承恩的《西遊記》原著,我們大致可以推測出豬八戒的擔子裡至少有以下幾樣東西:

  • 紫金缽盂和通關文牒

此二物為唐王李世民所贈,紫金缽盂用於化齋,而通關文牒類似於今天的護照,上面不僅蓋有唐朝的通行寶印,所經之處的每一個國家都要在上面蓋上國印,一者用於通行,二者也是最後到達靈山時辨別師徒四人所行之路真偽的一個物證,所以說這兩樣東西至關重要。

  • 錦鑭袈裟和九環錫杖

此二物為觀音所贈,不僅價值連城,而且還有護體功能,可以說是行李中最重要的兩件東西了。並且此物為菩薩所贈,意義不一般,所以唐僧非常珍視,一般場合不會輕易拿出來。在小說第十六回「觀音院僧謀寶貝,黑風山怪竊袈裟」一回中,錦鑭袈裟曾引起一場不小的風波。

張紀中版《西遊記》中的豬八戒

  • 換洗衣物和氈包鬥篷

儘管小說中沒有明確說明師徒四人在途中會換洗衣服,但根據原著描寫,行李中至少會有唐僧的衣服。小說第十二回,唐僧取經啟程前,洪福寺僧與諸徒給唐僧帶去了他自己的冬夏衣服。至於其他幾人,書中沒有明確提起。小說第二十三回,豬八戒抱怨擔子沉重時說:

「四片黃藤蔑,長短八條繩。又要防陰雨,氈包三四層。匾擔還愁滑,兩頭釘上釘。銅鑲鐵打九環杖,篾絲藤纏大鬥篷」。

可見行李中還有氈包和篾絲編的大鬥蓬等物品。

  • 碎銀經書和筆墨紙硯

雖說取經路上,凡有施主想要贈給師徒四人錢財,唐僧都是拒絕接受,但書中卻明確寫出了其實擔子裡還是有一些金銀的。第十五回唐僧感謝漁翁渡自己過河,曾從包袱裡取出大唐的幾文錢鈔送與老翁。第三十六回唐僧在寶林寺誦讀了自己隨身攜帶的經書《梁皇水懺》和《孔雀真經》。第二十七回唐僧趕走孫悟空時,讓沙僧從包袱裡拿出紙筆和墨,寫下了一紙貶書。

明代西遊記圖冊

豬八戒為什麼總想著分行李?

如果說沙僧的口頭禪是「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那麼豬八戒時常掛在嘴邊的當屬「乾脆把行李分了,大家各自去也「,那麼,為什麼他一遇到麻煩總是想著分行李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 與豬八戒的本職工作有關

豬八戒加入取經隊伍後,組織上分配給他的工作就是挑擔子,使得二師兄每天與行李為伴,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所以遇到特殊時刻,總是能首先想到行李,就像孫悟空第一時間會想到降妖除魔,沙僧第一時間會想到牽馬,而白龍馬則是作為腳力,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豬八戒其實算是一個非常好的員工,能夠時刻銘記自己的工作職責。

  • 行李中確實含有好的寶物

通過第一部分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除了衣服鬥篷等平常之物外,行李中還包括了錦鑭袈裟、九環錫杖等菩薩賜予的寶貝,這兩樣寶物可不止是值錢那麼簡單,還具有防身功能,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是佛界對於修煉之人的一種認可。此外,李世民贈送的通關文牒和紫金缽盂也具有特殊的意義,從」真假美猴王「故事中六耳獼猴對這兩種物品的重視程度就可看出一二,最後紫金缽盂還作為人事送給了阿儺、迦葉,這才換取了真經,可見二物非比尋常。

戴敦邦繪《西遊記》插圖

  • 與豬八戒的過往經歷有關

師徒幾人中,唐僧自小就在寺院中生活,很少接觸社會;孫悟空乃石猴幻化而成,無父無母,逍遙自在;沙僧也是獨自一人在流沙河為妖多年,過著「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生活。幾人中只有豬八戒有家有室,而且還不止一段婚姻經歷,先是與卵二姐,後來又入贅到高老莊與高翠蘭成親,可以說是師徒幾人中最食得人間煙火的人。與其他幾人相比,豬八戒最能體會到生活的艱辛不易。所以說,遇到一些困難以後,為了自己的生計著想,總是最先想到自己能夠得到那些利益,這與古代封建社會形成的小農思想不無關係。

如果真分行李,豬八戒能分到啥?

這個需要我們從以下兩種情況來分析:第一種是唐僧還在的情況下。那麼豬八戒基本上不會分到任何高價值的行李。從行李中所存在的物品可以看出,這些東西大部分都屬於唐僧所有,特別是九環錫杖、錦鑭袈裟、紫金缽盂和通關文牒這幾樣貴重的東西,唐僧自己都不捨得輕易示人,更不可能分給豬八戒;第二種情況是唐僧真的被妖怪吃掉了。此時只剩下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在這種情況下,幾個徒弟可能會根據排行先後進行行李的分配,豬八戒作為二師兄應該還是可以分到一些東西的。但錦鑭袈裟和九環錫杖大概率會被菩薩收回,幾個徒弟誰都分不到。

取經歸來

從上面分析可以看出,豬八戒挑的擔子裡確實有不少寶貝,而他之所以經常嚷著分行李,與他本職工作、行李價值和過往經歷有很大關係,但如果真到分行李的地步,以豬八戒的地位和實力,其實也不會撈到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相關焦點

  • 唐僧被妖怪抓走,豬八戒每次都想分行李,行李裡到底有什麼東西?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西遊記》,大家對這個電視劇的印象,就是師徒四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然後去西天取經的故事,但其實這部小說能夠成為四大名著之一,並不是這麼簡單的,最吸引人的是他裡面的各種細節,我們都知道這四個人當中就豬八戒給人的感覺不靠譜,並不是一心一意想求佛,而是每天吃了就睡,啥也不想幹,還好色。
  • 豬八戒挑擔一路到西天,從長安出發就有的擔子,究竟藏了多少秘密
    這幅擔子從出長安就一直跟隨著取經路,自始至終都是取經團隊不可缺少的東西,那這擔子裡究竟放了些什麼東西,為什麼沙和尚最後來的這擔子沒有落在他身上呢?電視劇裡豬八戒蒙頭去摸真真愛愛憐憐的畫面也是非常的有喜感,結果第二天早上醒來一看,什麼都沒有了,他們也並不是在什麼莊園,而是在荒山野嶺,豬八戒沒有通過考驗,被吊在樹上了一個晚上。
  • 豬八戒為何會錯投豬胎?因為他要保護一樣東西
    豬八戒本是天宮的天蓬元帥,只因帶酒戲弄嫦娥,被玉帝貶下凡間錯投豬胎。但是我們會有這樣一個疑問:師徒四人中,只有八戒和唐僧是轉世投胎的,為何老唐投了人胎,呆子卻投了豬胎?豬八戒選擇豬胎,真正原因究竟是啥?
  • 奎木狼能輕鬆打敗豬八戒和沙和尚的聯手,為何卻慘敗給孫悟空?
    在西遊記中有法寶(如金剛琢)和術法(如三昧真火)的加持,戰鬥結果會出現不確定性,但是就純武力來說,理論上應該是有個高低上下之分,但在西遊記中,有個很奇特的戰例,那就是碗子山波月洞豬八戒和沙和尚今日內容:奎木狼能輕鬆打敗豬八戒和沙和尚的聯手,為何卻慘敗給孫悟空?黃袍怪是天庭的二十八星宿之一——奎木狼下界。
  • 《西遊記》中為何沙僧挑行李,因為老實好欺負?原來我們都被騙了
    在西天取經途中,最累最枯燥的差事,莫過於每天挑著沉重的行李跋山涉水了。相信很多人一直都很好奇,西天取經途的擔子裡究竟裝了些什麼?為什麼電視版《西遊記》中,挑行李的不是豬八戒?不是孫悟空?偏偏是沙僧呢?我們可以看一下,原著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戰流沙河的描寫:「第一次,他兩個在流沙河岸,各逞英雄,戰經二十回合,不分勝負。第二次,這一場,鬥經三十回合,不見強弱。第三次,這一場賭鬥有兩個時辰,不分勝負,兩下一般同。」
  • 豬八戒一向不願意出力,為何打牛魔王時一反常態,他倆有什麼仇?
    豬八戒的豬精身份,註定了他好吃懶做的性格。五千零四十八斤的釘耙拿在手裡,從未覺得累,皆因那是自己的兵器,與自己性命攸關。百十斤的行李挑在背上,卻每每覺得累的慌,挑不動。而在打牛魔王的時候,豬八戒卻一反常態的出了全力,他和牛魔王有什麼積年的仇怨麼?一反常態的豬八戒降妖除魔護佑師父,本是三位師兄弟共有的職責。但真正奮鬥在降妖除魔第一線的,卻只有孫悟空一人。豬八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興致來了就去舉鈀助陣,不想動彈,就想盡辦法偷奸耍滑。
  • 西遊記:取經成功的豬八戒,還會去找他一直念念不忘的高翠蘭嗎?
    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豬八戒。沒錯,在取經路上,只要遇到挫折或自己心情不佳時,豬八戒都會將「分行李,回高老莊」放在嘴邊,可以說一直對自己的小家念念不忘。豬八戒與高翠蘭豬八戒為何總想回高老莊取經過程中
  • 孫悟空偷人參果,為何只偷三個不分給白龍馬?換做你也不會
    這絕對是寶貝,靠聞聞就能長生的東西,是既方便快捷又實惠無窮的,有經營頭腦的人,大可以在那兒採取人參果的仙氣,真空包裝,直播帶貨搞一下,銷售量肯定遙遙領先了。猴哥雖沒那個心思,但究竟抵擋不住八戒之唆使,人參果對於他誘惑不大,之所以聽了八戒之唆使去偷盜,倒是想展示一下他那點功夫,吃果子只是順帶的事情。正像我們許多人,喜歡買水果卻不喜歡吃水果,圖的正是中間那個樂趣!偷是偷了,但孫悟空為何只是偷三個人參果?
  • 難怪白鹿精一見主人就痛哭流涕,你瞧豬八戒幹了啥?
    國丈畢竟有兩下子,他來到後宮攜著「女兒」的手,化作一道寒光逃遁。孫悟空帶著豬八戒急忙追趕,最終通過土地公,孫悟空來到了一個隱蔽的地方——清華仙府。孫悟空揚起金箍棒打進洞府,國丈則操起蟠龍拐,急架相迎。原文說二人是打得飛沙走石、日月無光。
  • 西遊記裡挑老公,能挑中這個人的才是慧眼識真金,幸福一輩子
    《西遊記》裡挑老公是一個老話題,但是我還想說說。雖然讀過原著的人不多,但是電視劇深入人心,幾乎人人都看過,咱們廢話不多說,直接切入正題。男主角孫悟空第一個就應該淘汰掉,因為他在蟠桃園定住了七個仙女之後,就直接去瑤池偷酒喝了,懷疑他的性取向是不是有問題?
  • 回不去的高老莊,竟讓豬八戒如此懷念!
    ,從前他是英姿颯爽的天蓬元帥,他的待遇很高,能在瑤池大會上吃仙桃欣賞嫦娥跳舞…豬八戒是越想越氣,所以他基本是出工不出力的類型,打妖怪基本上是孫悟空一個人包辦了,沙師弟像苦力一樣挑擔子,就豬八戒只管牽著馬,還經常幫著唐僧對付孫悟空,反正豬八戒除了正事以外什麼事都幹。
  • 難怪豬八戒沒能成佛,你看靈山腳下,他對一個女妖做了什麼
    ,如此一想,豬八戒就更覺不平。可見,豬八戒還是不喜歡淨壇使者,他或許想繼續向如來討要說法,但是,如來沒有給他機會,說完這段話後,如來立刻加封沙僧,把話題轉過去了。那麼,如來為何不讓豬八戒成佛呢?這個問題一直讓人津津樂道。很多人認為,豬八戒取經意志不堅定,多次嚷嚷著散夥,也沒有多少功勞可言,如來自然不會讓他成佛。其實,豬八戒就是嘴欠,取經途中的表現,並不會比孫悟空遜色多少。
  • 被低估的神劇7.7分,但西遊電影到底啥時候能真正的文體兩開花?
    20年前的一部西遊系列作品《西遊記後傳》橫空出世,當時網絡還沒普及到千家萬戶,身在農村的小編對相關資訊知之甚少。只記得小時候對六小齡童版本的孫悟空印象深刻,對於師徒取經的認知,以為見到佛祖拿到真經就圓滿大結局了,沒曾想還有後傳。
  • 原著中不一樣的二師兄-豬八戒
    83版豬八戒如果追溯到《西遊記》原著吳承恩老先生的筆下到人間投胎,卻錯投豬胎,嘴臉與野豬相似,曾佔福陵山雲棧洞為妖。它咬殺母豬,打死群彘,又招贅到福陵山雲棧洞的卯二姐,想不到一年後卯二姐卻死了,只留下一個洞府給他。至此棲身雲棧洞,自稱「豬剛鬣」。唐僧西去取經路過高老莊,豬八戒在雲棧洞與孫悟空大戰,聽說唐僧之名,前去拜見。
  • 《春光燦爛豬八戒》豬八戒之前很討厭小龍女,為何突然就喜歡了?
    豬八戒是幸運的,作為天命豬,它繼承了主人朱逢春的肉身,獲得了成人的機會。同時也收穫了小龍女純質的愛情。可是在與小龍女的這段感情裡,似乎只有小龍女的一廂情願,豬八戒從來不在乎她的感受,甚至覺得她整天圍繞在自己身邊,非常的煩人。他寧願做嫦娥的舔狗,也沒正眼看待過小龍女的感情。
  •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我們為什麼喜歡豬八戒?
    他的貪吃是為填飽肚子。只要能填飽肚子,什麼活都幹。在通天河中喊出「齋僧不飽,不如活埋」的名言至理!稀柿衕開路唐僧表揚兩句,幹得更歡暢。這也是普通民眾幹活受到領導表揚一個道理。貪睡也是他本身身體構造造成的,人也是一樣,你看哪個肥頭大耳的不貪睡!就是這樣的憨直、率真。正如普通大眾在娛樂中哈哈一笑,反而覺得他可愛、親近!豬八戒的缺點我們身上也有豬八戒好色!
  • 第九十四集豬八戒受懲罰
    話說豬八戒跟著婦人來到後門裡,二人商量娶哪個女兒為妻。豬八戒三個都想要,婦人自然不願意,就想了個撞天婚的遊戲,讓豬八戒自己抓,抓住哪個就娶哪個。結果這三個女兒都是菩薩所變,只是一直戲弄八戒,讓他撞得鼻青臉腫,跌坐地上。
  • 豬八戒明明貪財好色,做和尚都不合格,如來為何還封他為菩薩?
    你食腸寬大,能吃,而我佛教信奉者眾多,每天都有無數人貢獻祭品,我讓你負責品嘗這些祭品,不好嗎?」豬八戒眼前一亮,忙摸摸肚子,知足地退下——這是八六版《西遊記》中的情節。事實上,原著中的豬八戒,聽到這話後,沒有任何表情,可見,他並不滿意如來的解釋,還是嫌淨壇使者地位太低。
  • 豬八戒醉酒戲嫦娥被貶下凡,竟是嫦娥與此人合謀做的一齣好戲
    天蓬元帥,帳下有十萬水軍,這什麼概念,稍有點不開心,分分鐘水軍淹了你帖子的節奏啊。而豬八戒卻失去了所有,投了豬胎,連人都不是了,這背後不能不說是有人在下黑手。那麼這個人到底是誰呢?豬八戒酒醉之下,遇到這陣仗自然動了心,啥都不管了,拉著就要去睡覺了。這也太隨意了吧,可見嫦娥本來風評如何如何。
  • 唐僧穿越到現代,他那樣的人能幹嘛?真相讓人大跌眼鏡
    接下來,我通過長期霸佔著我們暑假銀幕的《西遊記》裡的主要人物,給大家進行分析。沙和尚從開始加入到最後西天取經歸來,他一直都是挑著擔子的那一個,從未改變。越勤奮的人,混得越差。豬八戒在隊伍中,可有可無,唐僧被妖怪抓走,他沒能力去拯救,挑擔子他又懶,只是有點法力比沙和尚混得好一點罷了。高不成低不就,渾渾噩噩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