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謀劃一生的爵位即將得手,小秦氏為什麼還一心求死

2020-11-20 湯姐的休閒時光

《知否》裡, 有四朵盛世「白蓮花」:情深不能自抑的林噙霜,柔弱不能自理的朱曼娘,心比天高的盛墨蘭和繼母難當的小秦氏。其中最陰險虛偽最自負貪婪的是小秦氏。

01

小秦氏被網友封為白蓮花中的「王者」,因為她手段高明,演技高超,而且一演就演了一輩子。

她對內捧殺顧廷燁,十幾年如一日地溺愛,要什麼給什麼,犯了錯一律替他遮掩,把顧廷燁的性子縱得天不怕地不怕,勾欄瓦舍眠花宿柳,落得個浪蕩子弟的名聲。

對外製造輿論,四房五房幹出什麼見不得人的事,都算在顧廷燁一個人頭上,使得顧廷燁臭名昭著。這就大大激化了侯爺與顧廷燁的矛盾。老侯爺恨鐵不成鋼,對顧廷燁非打即罵。

同時她給顧廷煜種下仇恨的種子,告訴他是顧廷燁的生母害死他的母親,不但使顧廷煜得了心病身子日漸虛弱,還讓他處心積慮針對顧廷燁,兩人聯手步步為營扳倒顧廷燁。

這種手段不顯山不露水,且曠日持久,平常人實在難以做到。

林噙霜母女和朱曼娘都只有拿捏男人的手腕,像小秦氏這種擔著一輩子的好名聲幹著一輩子壞事,且能忍耐一輩子再一招鎖喉的本事,有幾個人比得上?

盛家大娘子王若弗如果有她手段的十分之一,恐怕也不會被林噙霜踩在頭上作威作福了。王若弗喜怒形於色,脾氣火爆,被人一點就著,又是直腸子,回回著人家的道。

每次看到她跟林噙霜鬥法,彈幕就一片歡樂,還有網友說被她圈粉了,因為跟林噙霜小秦氏這些白蓮花比起來,王若弗直抒胸臆,毫不雕琢,率真得可愛,這樣恣情縱意,明蘭都有點羨慕。

但是小秦氏就像鬼故事裡的畫皮,兩面三刀,陰險狡詐,讓人不寒而慄。

第一次撕下面具是在老侯爺吐血身亡的時候,明明是自己叫顧廷燁去請太醫,卻矢口否認,說顧廷燁在外花天酒地不回家。

她痛哭流涕指責顧廷燁的種種不孝行徑,說自己如何疼愛他,而他卻活生生把侯爺氣死了。

顧廷燁這才幡然醒悟,自己是共叔段,而小秦氏是鄭伯。

這個典故出自《左傳》的《鄭伯克段於鄢》。鄭伯是共叔段的哥哥,繼承了王位。共叔段在母親武姜的包庇下圖謀不軌,高築牆,廣積糧,招兵買馬打兵器,幹起了「緩稱王」的營生。

鄭伯一直姑息養奸,不予理睬,說多行不義必自斃。果然共叔段不得人心,起兵造反時,鄭伯裡應外合,把共叔段一口氣趕到共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才鳴金收兵,大獲全勝。

小秦氏這個鄭伯就是要把顧廷燁這個共叔段趕出侯府,等病懨懨的顧廷煜一死,爵位就順理成章落到自己兒子身上了。自己還得了個慈母的好名聲,受眾人稱讚。

可謂一箭雙鵰。如果不是後來出現個盛明蘭,她幾乎要如願以償。

她姑息養奸的計謀破產後,又開始借刀殺人。三番五次慫恿別人往顧廷燁房裡塞人,企圖破壞他和盛明蘭的感情。

假惺惺地跟康娘子訴苦,讓康娘子與明蘭針鋒相對。最後還勾結白家王家甚至太后,一心要致顧廷燁於死地。

在這過程中,她一次次變臉比翻書還快, 網友說看了脊背發涼。她每天帶著面具生活,不累嗎?

當然累。她最後其實也後悔了,她在火海裡痛哭,說自己在這大宅子裡演了一輩子的戲,活得就像陰溝裡的一條蛆,沒有一日活得像自己。

人活到這份上,即使功成名就又如何?還不如坦坦蕩蕩地做人來得自在。

02

小秦氏活得這麼累,圖的是什麼呢?

林噙霜不過是想拿捏盛紘,獲取他的歡心,享受榮華富貴。朱曼娘想要榮華富貴,也想要獨佔顧廷燁,不想多個大娘子騎在自己頭上。

盛墨蘭是在蜜罐子裡長大的,衣食無憂,唯一不滿意的是自己的庶出身份,天天想著怎麼攀高枝,當高門顯貴的大娘子。

小秦氏呢,貴為侯府大娘子,身份高貴,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對大多數人來說,日子過得要有多舒服就多舒服,安安穩穩地過了就算了。可是她貪得無厭,覬覦不該屬於自己兒子的爵位。

爵位由老侯爺傳給老大顧廷煜, 但是顧廷煜體弱多病,命在旦夕,也沒有兒子。他不在了,爵位照理說就該傳給老二顧廷燁。顧廷燁可是壯實得很,爵位根本沒有她親生兒子老三的份。

可是她不甘心。她覺得自己身份高貴,爵位就該自己兒子承襲。

顧廷燁只是一個鹽商女兒生的兒子,讓他襲爵,心理太不平衡了。於是她不擇手段,一定要把爵位搶到手。

她口口聲聲為了兒子,可是她兒子根本不買她的帳,只想在母親和哥哥的庇護下平平安安過日子,根本不想要爵位,幾次三番要她放手,不要再為了爭奪爵位陷害顧廷燁。

可她就是不聽,心裡恨兒子懦弱無能,是立不起的阿鬥,扶不上牆的爛泥。

其實真正想要爵位的是她自己,她不過是打著兒子的旗號,滿足自己的貪念。

有時候我想,顧廷燁乾脆把爵位讓給她兒子得了,反正他和明蘭都不太在乎名利,把爵位讓出去,不就省了很多是非?就不用回回提防小秦氏的暗算了。

但後來我發現,小秦氏要的不是爵位本身,而是戰勝顧廷燁,把顧廷燁踩在腳下的快感,需要的是顧廷燁不行,她們才行的虛榮感滿足感。

即使顧廷燁將爵位拱手相讓,她還是不滿意,因為這不能算是一種勝利。

03

如果她真的是為了爵位,那當兒子告訴她,二哥哥明日就把爵位傳給他的時候,她應該會感到一絲歡喜。即使將信將疑,也會帶著獲得爵位的希望從火海中逃生。

但是她絲毫不為所動。她完全沉浸在失敗的痛苦當中。因為這個結局已無法逆轉。

況且她自認做過那麼多壞事,顧廷燁和盛明蘭不會輕易放過她,即便他們放過她,她還要面對世人的恥笑,還要在顧廷燁和明蘭的寬厚仁慈中苟活,自己得夾起尾巴做人,而他們卻風風光光快快活活。

驕傲如她,完全無法忍受。所以不如一死來得痛快。

她從來不是表面看來的和風細雨,歲月靜好。而是地底的巖漿,在幽深的暗處燃燒了幾十年。

現在火山爆發,所有的不甘和憤懣都噴湧而出,如果不能殺死別人,那就殺死自己。從來沒有別的選擇。

她的一生,是一出徹頭徹尾的悲劇。她錯就錯在找錯了生活的目標,目標不對,實現目標的方式方法也不對,戴了一輩子面具,演了一輩子的戲,終究不過是三個字:不值得。

一個人爭強好勝不是什麼缺點,誰不想爭呢, 但在爭的過程中,不要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別人身上.

哪怕是自己的配偶和孩子,也有他們自己的生活,尊重他們的選擇,不要打著為他們好的旗號強人所難。

否則只會讓大家都不開心,好心變成驢肝肺,累死累活也沒人領情。

也不要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失去自我,否則只能是捨本逐末,即使贏了,也是悲劇。


圖片來源於《知否》劇照


作者介紹:溪蘭,湯小小書評影評人物稿班學員,用笨拙的手寫一顆堅韌的心,希望用文字帶給世界美好。

相關焦點

  • 《知否》:她出身高貴,圖謀一生,到頭來竟不如勾欄瓦舍來的痛快
    《知否知否》。不得不說,王一楠飾演的小秦氏是成功的,她被一個不愛自己的人續弦娶進家門,滿懷心機的捧殺著繼子顧廷燁,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能順利承襲爵位,不惜為他掃清一切障礙,人前裝慈母,人後害人性命,一生都在戴著面具生活。
  • 《知否知否》:父母為孩子的所有謀劃,都隱藏在這句話裡
    看到最後我才明白,其實一切謀划算計都逃不過這句:「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句話飽含著父母對子女一生的期待,他們都在竭盡所能為孩子謀劃前程。只是有人求自保,有人求富貴;有人求平安,有人求爵位。今天這篇文章,我來分別說說衛恕意、林噙霜、顧廷煜這三位父母對子女的謀劃和算計,是怎樣影響孩子一生的。
  • 《知否》中,小秦氏終於為自己活了一次,道出一直以來的生活
    《知否》中,小秦氏終於為自己活了一次,道出一直以來的生活《知否》中小秦氏作為最大的反派之一,她最後走投無路選擇自焚,我相信今許多人都拍手叫好,但每一部劇中的反派總有她壞的理由,在《知否》的結尾,小秦氏也道出了是什麼讓她變成這樣。
  • 知否:小秦氏到死都沒懂,到底哪裡輸給了明蘭?人心難測?
    為了爭奪侯爵的位置,小秦氏和明蘭,顧廷燁夫婦,可以說是鬥的你死我活。而最後小秦氏可能也沒有想到,她輸給明蘭夫婦,最關鍵的原因,是在自己的兒子,顧廷煒身上。小秦氏一生的謀劃,都是為了顧廷煒。因為她忽略了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她謀劃的爵位繼承人,顧廷煒。
  • 《知否》:顧大郎一直很聰慧,為何死前才發現原來恨錯了人?
    《知否》中,顧廷燁的大哥顧大郎是一個天資聰慧之人。可他一直恨著自己的弟弟顧廷燁,甚至不惜與小秦氏一起,謀劃顧家爵位,陷害顧廷燁,造成了顧家這麼多年暗潮洶湧,從不停息。可是這麼聰慧的一個人,為什麼在去世之前他才發現自己恨錯了人。他不該恨顧廷燁,他的真正該恨的敵人是小秦氏。
  • 知否:與心思縝密的小秦氏相比,未雨綢繆的盛老太太才是高手
    《知否》中有兩個很要強的媽,一個是齊衡的母親平寧郡主;另一個是顧廷煒的母親小秦氏。可是母親再要強,也要看兒子自身的能力,同樣是為兒子籌謀前途,齊衡憑藉自身的努力,進入仕途,平步青雲,而顧廷煒,卻是一個扶不起的阿鬥。
  • 知否:小秦氏為什麼冒著誅九族的風險,也要讓自己兒子襲爵?
    知否:小秦氏為什麼冒著誅九族的風險,也要讓自己兒子襲爵?知否無論是電視劇還是原著中,小秦氏都是一門心思想讓自己自己兒子顧廷煒襲爵,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點本無太大的錯誤。小編重刷知否後,發現小秦氏對於自己孩子襲爵。已經發展到一種精神支柱,好像除了它,就沒什麼可以支撐她生活下去了。而且無論是原著還是電視劇中,顧廷煒都是扶不起的阿鬥。當媽的在給力,顧廷煒這個當兒子沒能力。
  • 《知否》:兩人一唱一和,康姨母和小秦氏的結局,唯有一死
    不僅膽大妄為,還將惡事做盡,傷及無辜,因此,她的結局就是「不得好死」。康姨母不管是對待家裡的妾室,還是兒女,她要欺負誰,要害誰,都是說做就做。當著外人面,就打罵康兆兒,這一點足以說明她是個單純的毒辣女人。在《知否》中,能與康姨母比狠的人,就屬小秦氏了,最重要的是她比康姨母聰明。小秦氏看似賢惠溫和,實際上是個陰狠的女人。
  • 《知否》借刀殺人收盡名聲,小秦氏真是好手段
    《知否》借刀殺人收盡名聲,小秦氏真是好手段小秦氏是《知否》裡的一個角色,這個女人可不簡單,她慣會用心機與人勾心鬥角,她為了自己兒子能登上侯爵之位,曾偽裝了幾十年好繼母的角色,只為讓顧廷燁放鬆警惕,成為一個廢人。
  • 明知明蘭不是簡單角色,小秦氏為何還要執著的和她做對?原因真實
    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最讓人厭惡的角色不是機關算盡林噙霜,也不是眼紅別人過得好的康姨媽。而是那個「遇人總是三分笑」的小秦氏,一個不折不扣的笑面虎。《知否》中的角色,大多一輩子工於心計,小秦氏也不例外。一生都在為了顧廷煒籌謀,希望顧廷燁可以繼承爵位。
  • 知否原著:難怪小秦氏性格扭曲,恨顧家入骨,你看她姐夫做了啥?
    大家都知道在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顧偃開,也就是顧廷燁的父親,一生娶了三任妻子,其中第一任妻子大秦氏是顧偃開最情深義重的,而白氏就是顧廷燁生母,顧偃開基本上就是利用,而小秦氏更是沒有真愛。首先說這個大秦氏本身就是一等一的美女,出嫁之前東昌侯府也是鼎盛時期,但由於大秦氏一直因為身體不好,十分較弱,到十八歲都還沒人願意娶她。
  • 《知否》知道自己鬥不過明蘭,為何小秦氏還不肯放棄?
    在電視劇《知否》中,自從明蘭嫁入顧家以來,就遭到了小秦氏的瘋狂針對。可結果無一例外,都是以小秦氏的失敗而告終。既然明知自己不是明蘭的對手,小秦氏為何還不肯放棄,非要和明蘭鬥個你死我活呢?小秦氏不甘心讓明蘭佔據上風,她又在暗地裡「送給」明蘭不少傭人。名義上還挺好聽的,說是去給明蘭幫忙,可實際上就是去監視明蘭和顧廷燁一舉一動的。當然,明蘭在口頭上也不好直接拒絕小秦氏的「好意」,但她有的是辦法對付這群人。只要將這群人全部登記起來並且不安排他們幹活,那他們自然也就沒有興風作浪的機會了。面對小秦氏的質問,明蘭的一席話讓她無言以對。
  • 《知否》原著想要奪爵的小秦氏:她的婚姻悲劇,源於無愛
    同時電視劇編劇保存了一分仁慈,編劇終究是沒有將小秦氏的兒子顧廷煒捲入這場奪爵戰爭之中,而在小說中顧廷煒因為假傳聖旨,趁亂闖入澄園,想要謀殺顧廷燁的妻兒,最後不幸被趕來營救的人馬亂箭射死而顧廷煒的一對兒女也因為小秦氏引狼入室,被方餘氏害死。寧遠侯府那夜激鬥,死傷過半,火勢僅次於皇城大火。
  • 《知否》:他是爛泥扶不上牆的高門嫡子,卻比所有人都幸運
    為什麼說他幸運?因為他身上有一股傻氣和純白,恰恰是這部分讓他免去了家族紛爭。顧家大郎和顧廷燁是死對頭,為了襲爵,為了母親之間的恩怨,兩人鬥得死去活來。尤其是顧家大郎,很小就種下了對顧廷燁的恨。,為什麼會有顧廷煒這麼單純的孩子?
  • 《知否》嫁給姐夫的小秦氏:她的苦楚,被歐陽修的一句玩笑話道盡
    《知否》裡的小秦氏是個表面和善、內裡狠毒的女人,她圖謀一生,用盡手段,最後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絕望崩潰的小秦氏,最後像瘋子一樣火燒祠堂。東昌府高門顯貴,嫡女小秦氏卻只能做姐夫的填房小秦氏出身尊貴,依她的條件,至少可以做個達官貴人家的大娘子。但她卻只能嫁給姐夫顧偃開做填房,一生都活在姐姐的陰影之下,稱呼前面永遠都冠一個「小」字。小秦氏不幸的婚姻,很大一部分是她的原生家庭造成的。秦父是個愛慕虛榮的人,喜歡排場,揮霍無度,註定會造成家門敗落。
  • 《知否》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處心積慮的謀劃,只能傷人傷己
    就像《知否》中的林小娘、墨蘭、康姨母、小秦氏、朱曼娘,她們都習慣用害別人來維護自己的權益,更是喜歡用別人的犧牲來換取自己的幸福,而她們的結局都不怎麼好。為了未來去謀劃沒有錯,可一定要用正確的方式,比如努力提升自我,比如選擇合適自己的人,而不是這樣「富貴險中求」。
  • 《知否》小秦氏活得像一條蛆:14個字概括她的一生
    文/陳澄 圖/網絡《知否小秦氏的親生兒子和顧延燁一眾人在外面大喊,勸她不要想不開,小秦氏堅決不出來,毅然決然地離開。小秦氏生前為人陰毒,在顧延燁背後幹過不少壞事,連她親兒子都不願與她為伍。但在她臨死前,顧延燁卻呼喊她為母親,這一刻她是值得的。回頭看看小秦氏這一生,對她有3分厭惡,4分有情可願,3分活該。
  • 知否知否白蓮花小秦大娘子,謀劃一生,真是悲哀
    要說知否裡邊誰的段位最高,恐怕就是侯府的小秦大娘子了吧!她不僅是個笑面虎,還是一朵白蓮花,傷人於無形之中,實在讓人提防不來。她辛苦籌劃一生,最後也落得個慘死的下場,實在悲哀。今天,我們就來重點講講這個一心為了兒子的女人小秦大娘子。
  • 知否:同為繼母,3點原因決定明蘭良善,小秦氏惡毒
    明蘭當後母比親媽還上心。生活上,蓉姐兒的衣食住行她一一照顧。技能上,馬球、投壺、查帳、管家等等都悉心教導,恨不得把盛老太太教給她的十八般武藝也都交給了蓉姐兒。反觀小秦氏,對親姐姐的孩子顧大郎暗中下毒手,對顧廷燁更是從小捧殺。
  • 《知否》小秦氏這種頂級白蓮花,為何養出人畜無害的顧廷煒呢?
    《知否》中,顧廷煒是一個天真善良又有正義感的孩子。對於爵位,他從無任何想法,更是記得自己二哥顧廷燁的好,極度崇拜對方。顧偃開被氣吐血,顧廷燁被顧家趕出家門後,所有人都對他進行聲討,唯有顧廷煒會去辯解,二哥並非故意的,更是在之後多次向盛長柏打聽顧廷燁的住處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