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裡, 有四朵盛世「白蓮花」:情深不能自抑的林噙霜,柔弱不能自理的朱曼娘,心比天高的盛墨蘭和繼母難當的小秦氏。其中最陰險虛偽最自負貪婪的是小秦氏。
小秦氏被網友封為白蓮花中的「王者」,因為她手段高明,演技高超,而且一演就演了一輩子。
她對內捧殺顧廷燁,十幾年如一日地溺愛,要什麼給什麼,犯了錯一律替他遮掩,把顧廷燁的性子縱得天不怕地不怕,勾欄瓦舍眠花宿柳,落得個浪蕩子弟的名聲。
對外製造輿論,四房五房幹出什麼見不得人的事,都算在顧廷燁一個人頭上,使得顧廷燁臭名昭著。這就大大激化了侯爺與顧廷燁的矛盾。老侯爺恨鐵不成鋼,對顧廷燁非打即罵。
同時她給顧廷煜種下仇恨的種子,告訴他是顧廷燁的生母害死他的母親,不但使顧廷煜得了心病身子日漸虛弱,還讓他處心積慮針對顧廷燁,兩人聯手步步為營扳倒顧廷燁。
這種手段不顯山不露水,且曠日持久,平常人實在難以做到。
林噙霜母女和朱曼娘都只有拿捏男人的手腕,像小秦氏這種擔著一輩子的好名聲幹著一輩子壞事,且能忍耐一輩子再一招鎖喉的本事,有幾個人比得上?
盛家大娘子王若弗如果有她手段的十分之一,恐怕也不會被林噙霜踩在頭上作威作福了。王若弗喜怒形於色,脾氣火爆,被人一點就著,又是直腸子,回回著人家的道。
每次看到她跟林噙霜鬥法,彈幕就一片歡樂,還有網友說被她圈粉了,因為跟林噙霜小秦氏這些白蓮花比起來,王若弗直抒胸臆,毫不雕琢,率真得可愛,這樣恣情縱意,明蘭都有點羨慕。
但是小秦氏就像鬼故事裡的畫皮,兩面三刀,陰險狡詐,讓人不寒而慄。
第一次撕下面具是在老侯爺吐血身亡的時候,明明是自己叫顧廷燁去請太醫,卻矢口否認,說顧廷燁在外花天酒地不回家。
她痛哭流涕指責顧廷燁的種種不孝行徑,說自己如何疼愛他,而他卻活生生把侯爺氣死了。
顧廷燁這才幡然醒悟,自己是共叔段,而小秦氏是鄭伯。
這個典故出自《左傳》的《鄭伯克段於鄢》。鄭伯是共叔段的哥哥,繼承了王位。共叔段在母親武姜的包庇下圖謀不軌,高築牆,廣積糧,招兵買馬打兵器,幹起了「緩稱王」的營生。
鄭伯一直姑息養奸,不予理睬,說多行不義必自斃。果然共叔段不得人心,起兵造反時,鄭伯裡應外合,把共叔段一口氣趕到共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才鳴金收兵,大獲全勝。
小秦氏這個鄭伯就是要把顧廷燁這個共叔段趕出侯府,等病懨懨的顧廷煜一死,爵位就順理成章落到自己兒子身上了。自己還得了個慈母的好名聲,受眾人稱讚。
可謂一箭雙鵰。如果不是後來出現個盛明蘭,她幾乎要如願以償。
她姑息養奸的計謀破產後,又開始借刀殺人。三番五次慫恿別人往顧廷燁房裡塞人,企圖破壞他和盛明蘭的感情。
假惺惺地跟康娘子訴苦,讓康娘子與明蘭針鋒相對。最後還勾結白家王家甚至太后,一心要致顧廷燁於死地。
在這過程中,她一次次變臉比翻書還快, 網友說看了脊背發涼。她每天帶著面具生活,不累嗎?
當然累。她最後其實也後悔了,她在火海裡痛哭,說自己在這大宅子裡演了一輩子的戲,活得就像陰溝裡的一條蛆,沒有一日活得像自己。
人活到這份上,即使功成名就又如何?還不如坦坦蕩蕩地做人來得自在。
小秦氏活得這麼累,圖的是什麼呢?
林噙霜不過是想拿捏盛紘,獲取他的歡心,享受榮華富貴。朱曼娘想要榮華富貴,也想要獨佔顧廷燁,不想多個大娘子騎在自己頭上。
盛墨蘭是在蜜罐子裡長大的,衣食無憂,唯一不滿意的是自己的庶出身份,天天想著怎麼攀高枝,當高門顯貴的大娘子。
小秦氏呢,貴為侯府大娘子,身份高貴,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對大多數人來說,日子過得要有多舒服就多舒服,安安穩穩地過了就算了。可是她貪得無厭,覬覦不該屬於自己兒子的爵位。
爵位由老侯爺傳給老大顧廷煜, 但是顧廷煜體弱多病,命在旦夕,也沒有兒子。他不在了,爵位照理說就該傳給老二顧廷燁。顧廷燁可是壯實得很,爵位根本沒有她親生兒子老三的份。
可是她不甘心。她覺得自己身份高貴,爵位就該自己兒子承襲。
顧廷燁只是一個鹽商女兒生的兒子,讓他襲爵,心理太不平衡了。於是她不擇手段,一定要把爵位搶到手。
她口口聲聲為了兒子,可是她兒子根本不買她的帳,只想在母親和哥哥的庇護下平平安安過日子,根本不想要爵位,幾次三番要她放手,不要再為了爭奪爵位陷害顧廷燁。
可她就是不聽,心裡恨兒子懦弱無能,是立不起的阿鬥,扶不上牆的爛泥。
其實真正想要爵位的是她自己,她不過是打著兒子的旗號,滿足自己的貪念。
有時候我想,顧廷燁乾脆把爵位讓給她兒子得了,反正他和明蘭都不太在乎名利,把爵位讓出去,不就省了很多是非?就不用回回提防小秦氏的暗算了。
但後來我發現,小秦氏要的不是爵位本身,而是戰勝顧廷燁,把顧廷燁踩在腳下的快感,需要的是顧廷燁不行,她們才行的虛榮感滿足感。
即使顧廷燁將爵位拱手相讓,她還是不滿意,因為這不能算是一種勝利。
如果她真的是為了爵位,那當兒子告訴她,二哥哥明日就把爵位傳給他的時候,她應該會感到一絲歡喜。即使將信將疑,也會帶著獲得爵位的希望從火海中逃生。
但是她絲毫不為所動。她完全沉浸在失敗的痛苦當中。因為這個結局已無法逆轉。
況且她自認做過那麼多壞事,顧廷燁和盛明蘭不會輕易放過她,即便他們放過她,她還要面對世人的恥笑,還要在顧廷燁和明蘭的寬厚仁慈中苟活,自己得夾起尾巴做人,而他們卻風風光光快快活活。
驕傲如她,完全無法忍受。所以不如一死來得痛快。
她從來不是表面看來的和風細雨,歲月靜好。而是地底的巖漿,在幽深的暗處燃燒了幾十年。
現在火山爆發,所有的不甘和憤懣都噴湧而出,如果不能殺死別人,那就殺死自己。從來沒有別的選擇。
她的一生,是一出徹頭徹尾的悲劇。她錯就錯在找錯了生活的目標,目標不對,實現目標的方式方法也不對,戴了一輩子面具,演了一輩子的戲,終究不過是三個字:不值得。
一個人爭強好勝不是什麼缺點,誰不想爭呢, 但在爭的過程中,不要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別人身上.
哪怕是自己的配偶和孩子,也有他們自己的生活,尊重他們的選擇,不要打著為他們好的旗號強人所難。
否則只會讓大家都不開心,好心變成驢肝肺,累死累活也沒人領情。
也不要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失去自我,否則只能是捨本逐末,即使贏了,也是悲劇。
圖片來源於《知否》劇照
作者介紹:溪蘭,湯小小書評影評人物稿班學員,用笨拙的手寫一顆堅韌的心,希望用文字帶給世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