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王奶奶今年70整,身子骨還是很硬朗。
她老伴兒去世的早,一輩子也沒享什麼福,才五十幾歲時就得了腦中風,王奶奶照顧了幾年人就走了,剩下王奶奶一個人。
孤獨生活這幾年下來,日子越發的不好過。
網絡圖片,圖文無關
她有兩個兒子,早就成家了,也都說輪流接她過去住,她住了幾天,孩子們生活壓力也大,大兒子那邊房子小,沒辦法單獨給她騰出一間房,讓她覺得很不方便,小兒子那裡吧,一來沒有電梯,上下樓不方便,二來住的久了,小兒媳婦那裡看著臉色不太好,有點意見的樣子,她就不愛去了。
自己單獨住,方便是方便了,但孤單啊。
人老了,吃的也少,有時候做一頓飯吃不了多少,又麻煩又浪費。
人老了,身體不行了,也跟不上這個年代了,前些天疫情去個超市都要掃碼,怎麼掃啊我也弄不明白。
家裡下水道堵了,電視壞了都要把孩子喊過來處理,有時都不知道自己還能幹什麼。
有時候,我就琢磨啊,這人活著有什麼意思?你像我,一個人睡覺,一個人吃飯,連個說說話的人都沒有。天氣好的時候,出門溜達溜達,天氣不好,就自己在家一坐就是一天,實在是無聊的很,太沒有什麼意思了。
網絡圖片,圖文無關
電視上也播,老人可以出去旅旅遊散散心,可像我這樣的,一個老太太年紀又大,什麼都不懂,萬一在外面碰上點什麼事可怎麼辦呢,還是老實在家裡呆著吧。
你說再找個老伴吧,哪那麼好找呢,鄰裡鄰居都住了這麼久了,一把年紀了不讓人說閒話啊。
人啊,每個年齡段都有與之相對應的迷茫期啊。
十七八歲考大學,不知該選哪個專業好,不知是遵從自己內心的意願還是聽從父母的安排,迷茫;
二十五六歲開始思考到底哪份工作適合自己,開始規劃人生道路,迷茫;
三十幾歲覺得自己一事無成,原本的雄心壯志似乎要被淹沒於柴米油鹽,迷茫;
四十多歲不知年少時的夢想還能否實現,再看看漸老的父母和個頭快趕上自己的孩子,迷茫;
五六十歲辛勞一輩子突然退休不知做什麼好,辛苦養大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迷茫;
……
就算是很多年輕人開玩笑地說,您啊,都七八十了還迷茫呢,我都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麼久!讓我肯定是怎麼開心怎麼來啊。
問題來了,怎麼才能讓自己開心呢?
之前有一個很熱門的觀點,大意是當如今這代年輕人老了,肯定是最快樂的一批老人。
因為我們有手機,有網絡。
我們還可以快樂的在一起開黑,喝酒擼串。
但真的是這樣嗎?
從我的自身來看,十歲時我曾經很想得到一款玩具,當時那款玩具相對於我每天少之又少的零花錢來說很貴。二十歲時的我基本上可以不費力氣的買下它了,但我對它已經沒有任何感覺了。
二十歲時我曾痴迷於一款遊戲,但當我三十歲時我再去玩,任何遊戲都再不像當年那樣能夠提起我的興趣,哪怕我可以把當年這款遊戲裡所有的裝備和效果都拿到頂級。而且,二十歲的我可以每天玩到後半夜兩三點再睡覺,三十歲的我身體已經不允許我再這樣做了。
我無法去預測幾十年後的我是什麼樣子的。
更大概率,會和我們家隔壁這位老太太一樣,處在迷茫期。
如何擺脫這個『迷茫期』呢?
橙子掛果需要6年,褚時健75歲才開始種,85歲成為「中國橙王」。不迷茫的唯一途徑就是認準目標,行動起來,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