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有報,一個真實的因果故事

2020-09-05 冥想01

轉發該篇來自網絡的文章,大為提倡人們日常生活中多行善事。

光緒年間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江蘇的賈先生,在上海租界一洋行工作,深得老闆信任。端午節前,老闆派他去城南一帶收欠款,他帶上皮袋子就出發了。

事情進展的還算順利,到中午,共收得銀洋一千八百多塊。賈先生走了半天,說了半天,早已是口乾舌燥,疲憊不堪。正好來到「十六鋪」的茶樓,進去匆忙喝了點茶就急忙趕回去交差,以便好好休息一下。

賈先生回到商行才發現皮袋子不見了,頓時如雷轟頂、大汗淋漓、嚇懵了,慌亂中更加說不清道不明。老闆看他神色慌張、張口結舌,語無倫次,認為其中有詐。於是厲聲斥責他辜負了東家的信任,並說如不趕快歸還就送他見官。

一千八百多銀元在當時可是一筆巨款阿,如果不亂花,足夠一個人用一輩子,他賈先生又如何賠得起呢,責任重大,又有口難辨,感到這輩子完了,絕望地大哭起來。

話分兩頭,另有一位浦東人,姓義,也在租界從商,因運氣不好,賠了個精光,於是買好了那天午間的船票準備渡江回鄉。因為離上船時間還早,也來到「十六鋪」茶樓,想慢慢喝著茶來消磨這段時光,也好考慮一下以後的生活怎麼辦。

恰好是在賈先生剛匆匆離去時義先生就到了。義先生剛坐下,發現身邊的椅子上有個小皮袋子,也沒多加理會,慢慢喝起茶來。許久仍不見有人來取,義先生疑惑起來,提了提感覺沉重,打開一看,他眼珠子差點沒驚的掉出來:竟然全是光閃閃的銀元!

義先生驚喜交加!這可真是一筆大財啊,它不但可以改變自己目前的窮困潦倒狀態,而且後半生衣食也有餘了。但他又轉念一想:不行,錢財是各有其主的,這錢我不能要!要是因為我把錢拿走了,失主因此而喪失名譽,甚至失掉性命,我的罪孽可就佐大了!

那個年代,一般正經人都知道「不義之財不能取」的道理。義先生心想:既然今天讓我拾到了這些錢財,我就應該盡到責任、物歸原主。

到了吃午飯的時候,茶樓的客人只剩了八九個,看他們的神色,沒有一個象是丟了錢的,只好餓著肚子等下去。

一直等到掌燈的時分,茶客都回家去了,只剩了義先生一人,他仍然聚精會神地注視著過往的人......

突然,他看到一個人面色慘白、鋃鋃蹌蹌的朝這裡奔來。來人正是賈先生,後面還跟著兩個人。一進茶樓,賈先生就指著這個茶桌對那兩人說:「就是那裡,我當時就是坐在那裡的!」,三人徑直向義先生桌子走來。

義先生看得出他們就是失主,笑著對賈先生說:「你們掉了錢袋嗎?」賈先生不可置信的盯著他一個勁的點頭。「我等你們很久了」,義先生說著拿出那個皮袋子給他們看。賈先生感激的渾身顫抖,說:「您真是我的救命大恩人哪!沒有您,我今晚就要上吊了!」

原來,賈先生發現錢丟了時,就想返回去沿途找一遍,雖然能找回的希望渺茫,但也只有這一條路了。可是主人怕他潛逃,不準他出門,他費盡口舌說了半天,主人才叫兩人陪他出來尋找,還囑咐陪人務必把他帶回去。

二人互報姓名後,賈先生要以五分之一作為酬謝,義先生堅決不要;又改為十分之一,義先生還是不要;再改為百分之一,義先生生氣了,嚴詞拒絕。

賈先生不知如何酬謝才好,於是說:「那我請您喝酒,好嗎?」義先生仍然堅決推辭。最後,賈先生說:「不謝我心怎安!明天早晨在下在某某酒樓恭候,懇請恩公大駕光臨,不見不散。」說罷一揖,掉頭走了。

第二天早晨,義先生居然來了。賈先生正要施禮再謝,義先生卻搶先道謝,說:多虧您昨天丟了錢,讓我撿回了一條命!」

賈先生一頭霧水,正待細問,義先生接著說:我昨天原定渡江回鄉的,已經買好了午間一點鐘的船票,因為等您來取錢把船耽誤了,回到住處得知,那條船行駛到半途被急浪打翻,船中23人全都淹死了。我如果上了那船,豈不也一命歸西了?是您救了我的命啊!」說罷再拜。兩人互相感激的一塌糊塗。

周圍的客人們聽了都嘖嘖稱奇,紛紛舉杯向他二人祝賀,說義先生一樁善舉挽救了兩條人命。

故事到此還沒結束。賈先生三人回去後,把事情一說,老闆也十分驚奇,感慨地說:「這麼好的人真是難找啊!」非要見見義先生不可。

結果兩人見面後非常投緣,經過一番長談後,老闆極力挽留義先生,並高薪聘請他主管帳目。幾個月後老闆就招義先生當了上門女婿。再以後乾脆把生意全交給了他打理。

窮困潦倒的義先生拾金不昧的故事很快傳開了。他的誠信、仁義贏得了人們的讚嘆,大小客商都紛紛找上門來與他做生意,他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後來義先生竟擁資數十萬,成為了當地的大富翁。

「善惡報應」是一點不假,一點不會錯的。

善能促善,善能遇善。當你始終擁有這門語言,善良會成為你的通行證。與人為善,就是為自己積攢福氣和運氣。你的善良,就是你的後路。

關鍵時刻的善惡一念,將決定自己的未來命運。

人活一輩子,不是活一陣子。一陣子的快慢,一時的得失,一天的榮辱,都算不了數的。

今日的善,明日的福報。今天的惡,明天的厄運!時間是個偉大的作者,它必將寫出完美的答案。

厚道之人,必有後福;踏實做事,必會開花結果;善惡報應,只會到來。

最後,送給大家三句話:

待人:不管別人善不善,自己要心善。

做事:不管別人好不好,自己要做好。

處世:不管別人對不對,自己要選對。

但做好人,莫問未來。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相關焦點

  • 真實故事:善惡有報因果輪迴
    真實的故事:善惡終有報,因果有輪迴100多年前的某天下午,在英國一個鄉村的田野裡,一位貧困的農民正在勞作。忽然,他聽到遠處傳來了呼救的聲音,原來,一名少年不幸落水了。農民不假思索,奮不顧身地跳入水中救人。孩子得救了。
  • 善惡報應,一個真實的因果故事
    光緒年間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江蘇的賈先生,在上海租界一洋行工作,深得老闆信任。老闆看他神色慌張、張口結舌,語無倫次,認為其中有詐。於是厲聲斥責他辜負了東家的信任,並說如不趕快歸還就送他見官。一千八百多銀元在當時可是一筆巨款阿,如果不亂花,足夠一個人用一輩子,他賈先生又如何賠得起呢,責任重大,又有口難辨,感到這輩子完了,絕望地大哭起來。
  • 善惡報應,一個真實的因果故事!
    光緒年間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老闆看他神色慌張、張口結舌,語無倫次,認為其中有詐。於是厲聲斥責他辜負了東家的信任,並說如不趕快歸還就送他見官。一千八百多銀元在當時可是一筆巨款阿,如果不亂花,足夠一個人用一輩子,他賈先生又如何賠得起呢,責任重大,又有口難辨,感到這輩子完了,絕望地大哭起來。
  • 善惡報應 一個真實的因果故事
    光緒年間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江蘇的賈先生老闆看他神色慌張、張口結舌,語無倫次,認為其中有詐。於是厲聲斥責他辜負了東家的信任,並說如不趕快歸還就送他見官。一千八百多銀票在當時可是一筆巨款阿,如果不亂花,足夠一個人用一輩子,他賈先生又如何賠得起呢,責任重大,又有口難辨,感到這輩子完了,絕望地大哭起來。
  • 故事:善惡報應,一個真實的因果故事
    光緒年間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江蘇的賈先生,在上海租界一洋行工作,深得老闆信任。老闆看他神色慌張、張口結舌,語無倫次,認為其中有詐。於是厲聲斥責他辜負了東家的信任,並說如不趕快歸還就送他見官。一千八百多銀元在當時可是一筆巨款啊,如果不亂花,足夠一個人用一輩子,他賈先生又如何賠得起呢,責任重大,又有口難辨,感到這輩子完了,絕望地大哭起來。
  • 善惡報應,一個真實的因果故事(此文無價!)
    光緒年間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江蘇的賈先生,在上海租界一洋行工作,深得老闆信任。端午節前,老闆派他去城南一帶收欠款,他帶上皮袋子就出發了。事情進展的還算順利,到中午,共收得銀洋一千八百多塊。賈先生走了半天,說了半天,早已是口乾舌燥,疲憊不堪。正好來到「十六鋪」的茶樓,進去匆忙喝了點茶就急忙趕回去交差,以便好好休息一下。
  • 一個真實的因果故事
    光緒年間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江蘇的賈先生老闆看他神色慌張、張口結舌,語無倫次,認為其中有詐。於是厲聲斥責他辜負了東家的信任,並說如不趕快歸還就送他見官。一千八百多銀票在當時可是一筆巨款阿,如果不亂花,足夠一個人用一輩子,他賈先生又如何賠得起呢,責任重大,又有口難辨,感到這輩子完了,絕望地大哭起來。
  • 故事:因果故事:兩個騙子騙錢的故事,果真善惡終有報
    我認識一個慈善家,她八年前在路邊撿了一個無家可歸的女子,領回家去,讓她給自己當保姆可是小保姆年歲大了,於是有了自己的心思,她覺得自己不可能給人當一輩子保姆,直接向慈善家開口,又不好意思,於是想出了一個計謀,想在慈善家身上騙點錢。這天,小保姆一瘸一拐對慈善家說,她幹活時把腳崴了。慈善家聞聽,於是給她拿了8000元錢,叫她去醫院看看。小保姆從醫院回來,吞吞吐吐地對慈善家說,醫生說她腳崴得挺嚴重,弄不好腿得瘸,管慈善家要兩萬元。慈善家聽了,對她說,你在家躺著吧,我養你。
  • 她為什麼生了一個痴傻兒子?高僧一語點破前世因果
    高僧一語點破前世因果今天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小山村裡。話說村裡有一戶貧苦人家,中年的母親臉上常常帶著痛苦的表情,尤其當她看到自己那個十多歲痴傻的兒子時,本來就痛苦異常的心又像被針扎了一樣疼。因果有個業、共業之分,個業由個人自作自受,獨自承當,而共業則由共業者共同承受。由於此世因緣接上了,你這個做母親的和他就必須共同來償還這共業的債!」女人聽後自言自語地說:「看來不是命運不公,誰也別怨,就怨自己……就怨自己……善惡的報應真是如影隨形、絲毫不爽啊!」
  • 人間故事:天道有輪迴,善惡到頭終有報,人不報,天也會報
    對於小編個人來說,其實是一直相信善惡有報的還有前幾天的時候我老公開車去一個市場送貨,在路上被一個老人家把車碰了一下,掉了一點車漆,我老公只和他說了句:走路的時候千萬要小心些,就讓他直接走了!結果,昨天我在開車的時候,邊上的車突然間掉下來一個箱子,就緊挨著我的車輪砸到了地上!現在想想真是萬幸。
  • 故事:好人窮困,壞人富貴,道士一言,應驗了善惡終有報
    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一個善惡終有報的民間故事。在古時,一座不大的縣城之中,兩家鄰居,一戶乃是窮困之家,另一戶倒是家境殷實,不過也沒到大富之家的程度呢。因此,這張貴倒是好似一名公子哥,眼睛長到了頭頂處,家中的父親花費了巨額的銀子,買了一個縣官,張貴直接成了衙內。
  • 從《美人心計》看世間的因果道理:你做的善惡,終將要還
    世間的運行規律就是因果,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重看《美人心計》,發現其中的因果道理值得細細品味。我們只以劇情為出發點,不考慮歷史因素。而她們之間的因果糾纏也是善惡參半,惡緣多於善緣。雲汐對慎兒主觀上或許並無惡意,但是在客觀上一直在傷害對方。首先是雲汐和母親連累了慎兒的父母,害得慎兒小小年紀就成了孤兒。投靠到舅母家以後,舅舅一家又不能收容慎兒,害她流落青樓。更有甚者,慎兒的心上人因為要跟雲汐成親,而負心拋棄了她。
  • 故事:民間故事:盜匪因果
    有一次,他去山清拜訪劉鶴,兩個人很久沒有見面,都很高興,劉鶴準備了宴席,就在縣衙後堂招待崔遠。兩個人正喝得興起時,突然有公人前來稟告說抓到一個盜賊。那時候土匪很多,官府逮捕後可以直接處決,不需要向州府呈報。劉鶴聽了後就令道,可以把他殺了。崔遠一直以來信仰佛教,且知曉法度,感覺這麼做有欠妥當,就極力去說情,勸阻劉鶴不要這樣做。劉鶴就讓官差打了竊賊幾十板子了事。
  • 故事:惡霸亂棍打死教書先生,數年後因果有報,被一人活活嚇死
    故事:惡霸亂棍打死教書先生,數年後因果有報,活活被一人嚇死>故事:惡霸亂棍打死教書先生,數年後因果有報,活活被一人嚇死原名:報恩亭在金子山西側山腰,矗立著一座六角亭,重簷翹角,巍然聳立,莊重美觀,亭額上書「報恩亭」三個金字。
  • 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
    老家有一地名叫石家山,山形為鳳凰,常有風水先生觀後皆言此地有福瑞之氣,居住於此的人非富即貴。石家有一人叫石武,頗有家資。然人心不足蛇吞象,預想千秋萬代都可享榮華富貴。於是遍尋四方能人異士,先選風水寶地待父母百年過後葬之。然風水師有行規在先,凡葬位宜稍偏不宜正位,否則必雙目失明,不見天日。故遍尋難有應允之士。
  • 故事:貧困潦倒、孤獨終老的因果:掏鳥窩
    佛教的高僧大德們講了很多有關因果報應的故事,深感「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的道理,末學也講一則真實故事。今天就藉此一隅,說說我叔叔的故事,雖然有些不敬,但是為了警示眾人,我還是決定把他寫出來警示世人。前些天有幸和父母家兄等外出旅遊,一路上有說有笑,家兄是學佛人,很精進,一路上講了很多故事,講著講著講到了自己身邊的人和事,講到了末學的叔叔,說末學的叔叔一生未婚實際上是毀人「家庭」所致,主要是毀鳥兒的「家」。末學學淺從未想到此,頓覺家兄講得有理,頓覺「因果報應絲毫不爽」。
  • 《琉璃》結局,因果循環終有報,禹司鳳有功柏麟和羅喉計都有錯
    因果循環,報應不爽,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在剛剛結局東方玄幻劇《琉璃》中,就告訴我們很多的道理,在每一個人物身上,比如對待感情,千萬不要像而對待事業,可以有敬業精神,專注於一件事,但方向不能錯,原則和底線不能碰。比如朱梓驍飾演的元朗,徒有敬業精神,對待事業也專注,可惜方向錯了,也毫無底線。在做人方面也是如此,《琉璃》給觀眾很多的啟發,讓我們注重很多的感情、人物,也要尋找真實的自己。
  • 故事:一口老井定善惡,好人自有奇遇來
    說民間故事,講人生道理。嬉笑怒罵見真情,真假善惡論因果。從前某地有趙姓兄弟二人,父母雙亡,家裡只有幾間破房,生活無法維持。趙家兄弟一番合計,決定變賣家產,遠走他鄉闖蕩江湖。另一個神仙說:「快別說了,上次我們就是在這兒說的,八成是被躲在井裡的人偷聽。」「那咱們趕緊把這井給填了。」
  • 故事:農村奇葩事之善惡終有報
    小田是家裡獨子,按說他這個年紀獨生子少之又少,那為什麼他是其中一個呢?原來,小田不是親生的。小田的爹老田人送外號「棍兒」,因為打了一輩子光棍兒,為了養老就領養了妹夫兄弟的兒子,那家兒女多,就給老田了。老田給小田蓋了房子娶了媳婦兒,小田生了五個閨女一個兒子,日子倒也過得去。
  • 因果故事:一位孝順父母的盲人,墜入枯井大難不死
    紀曉嵐,又名紀文達公,清朝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一生篤信因果 ,凡是自己親身經歷、或聽別人分享的善惡因果故事,他都詳細的記錄下來,以此來警示後人:戒殺放生、棄惡從善,做一個敬畏因果的人。在紀曉嵐的家鄉,有一位盲人,他一生積德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