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微表情及情感賞析:詩酒豪情趁年華

2020-10-30 流花塢

如果我是藍啟仁,魏嬰一定是最讓我頭疼的存在:說不服、管不住,認打認罰下次捲土重來,論起惹事搗蛋,只有他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他聽學半載,能毀掉藍啟仁好幾年的心血——這還沒把藍湛算在內。


但是,明明有權力、有理由把魏嬰攆出去,藍啟仁卻一直留著他,甚至在最後「請家長」也不完全是因為他和金子軒鬥毆,而是有更重要的事和江楓眠相商、以此為由而已。為什麼?因為魏嬰那樣的人,他有一百種原因令你動怒,卻有一種原因就足夠令人柔軟:那是個光一樣的少年,而又有誰能拒絕光的吸引?


第一次喝酒後的藍湛,難得與魏嬰和平交流了幾句,說起父母,藍湛一句「我沒有母親」,聽似冷漠,臉上卻是傷痛,一向大大咧咧的魏嬰望之即懂,隨即說自己四歲的時候就父母雙亡,只記得被野狗追趕的情景,記不得爹娘的樣子了,並說敬藍湛和他自己,因為同是天涯淪落人。

這就是魏嬰。有人的明媚是因為天生沒有受過傷害,所以能「長了一張從未被欺負過的臉」,劇中金子軒可以算這一類,有人則是一次次從泥濘中爬起,抖落塵埃,向著太陽露出笑臉,如蓮出淤泥,新竹破土,魏嬰即是如此。


從童年經歷而論,魏嬰與薛洋應該是最接近的,卻長成了截然不同的兩種人——薛洋以後再說,今天只說魏嬰。聽學期間的魏嬰,衝動而俠義,熱情而機敏,散漫而博聞,不羈而體貼,所以會不管不顧對溫晁拔劍,也同樣會不加保留地指點溫寧箭法;能敏銳看出溫情接近後山是意有所圖,也能在聽到江楓眠向金家退婚後,首先想到、並跑去安慰師姐……


他行為頑劣,卻並非不學無術,自名「遠道」還只是文字遊戲的話,辨傀儡,識水行淵,知問靈則每每令藍湛動容,而由攝靈、水祟想到相互之間的關聯,藍曦臣也嘆他聰明。從寒潭洞出來,面對江澄、溫情和後來的聶懷桑,他嬉皮笑臉有問必答,卻一點兒消息未漏——看似沒心沒肺,實則深知輕重,所以對江澄時藍湛還有些擔心,等到了聶懷桑這裡,就完全是負手站在一旁靜靜看著他表演。


寒潭洞裡藍翼的故事,在某種程度上昭示了魏嬰前一世的結局,藍湛看到了藍翼付出的代價,所以魏嬰修詭道術法時,才會一再阻攔,只是,命運無常,那時的魏嬰已經別無選擇。拋開不得已的因素,其實藍翼或者說魏嬰的初衷並沒有錯:前人沒做成的事,怎麼知道我就做不成?人這一生,實在有太長的時間可以去變得世故、變得圓滑,銳氣和朝氣卻最易被消磨殆盡,青春真的只是剎那。所以,不懼成敗,不問吉兇,詩酒豪情趁年華,那麼回首來路,無愧、無悔!

熙熙攘攘陽關道,魏嬰走上了獨木橋。好在,他有藍湛,其道不孤。

相關焦點

  • 推文|強悍穿越女的霸道封王路-我想吃肉《詩酒趁年華》
    像《詩酒趁年華》這樣實打實的把小說當歷史來寫的,實在是少數。作者很有才華,歷史功底比對大多數女頻作者,要紮實很多。從種田到政權,穩紮穩打地寫,屬於硬核種田文。文筆流暢,框架完整,雖然內容時常嚴肅,但是語言比較搞笑(嗯,不是幽默,是搞笑,顏文字和網絡用語出現頻率很高)。
  • 《陳情令》微表情及情感賞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陳情令》是部很累人的電視劇:不能溜號、不能快進,否則便有可能錯過很多關鍵的點,比如重要的臺詞、微妙的表情,總之就是會錯過很多精彩。尤其,對於那種話很少的人,如果不盯著看,過後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出那看起來平靜無波的面孔下,曾有過多少暗潮湧動,沒錯,我說的就是藍湛。
  • 《陳情令》微表情及情感賞析:藍湛的邪魅一笑是因為什麼
    《陳情令》這部劇,吸引人的原因很多,嚴謹是其中之一——並不是說它沒有瑕疵,穿幫鏡頭也是有的,比如魏嬰雨夜救溫寧那一段,前一秒的鏡頭還是滿頭滿臉雨水,緊接著吹笛收拾督工時就髮絲飛揚,簡直是為了鏡頭好看都不講(常)理了。另外叔父招靈卻控制不住那一場也類似,藍湛接到報訊時剛從冷泉出來,散發並且微溼,等到了冥室門口就是束髮戴冠,也不知誰給他梳的。情況那麼危急還得先梳個頭?
  • 《陳情令》微表情及情感賞析:少年意氣乍相逢
    行雲流水般的你來我往,魏嬰心嘆「想不到這小古板功夫這麼好」,但公平而論,這一次,藍湛拔劍相向,魏嬰卻自始至終劍未出鞘還要護著兩壇酒,也是在這裡,藍湛的性格初露端倪:魏嬰的酒罈脫手,他眉目微挑,沒有繼續攻擊人、而是直接挑斷了酒繩,令兩壇酒分別飛出、魏嬰難以兼顧。魏嬰狼狽救酒,他還劍入鞘那一瞬間,幾乎能讓人聽到他說「小樣,我還治不了你」,呼之欲出的小得意和終於扳回一城的雪恥之感,讓人看到端方雅正之下,他也只是個少年。
  • 《陳情令》微表情及情感賞析:人生只如初相見
    而接下來,孟瑤聽到兩個聽學的人說著「今天真有意思」路過,剎那間的表情變化值得截屏分析:首先是疑、懷疑別人是在說他,跟著是屈辱、繼而是盡力平復,很快壓下情緒,若無其事地離開——可惜藍曦臣沒看到,否則,後續的故事走向會有所不同吧?
  • 《陳情令》魏無羨的表情太豐富了,皺眉轉眼珠委屈巴巴,要當心
    電視劇《陳情令》裡面魏無羨的表情太豐富了,尤其第一集,光是盯著他的表情看都能樂呵好久。不信麼?那我們一個個來看。《陳情令》劇照02搶零食然而看他臉上表情生動的,不禁露出姨母般的笑容來。等到藍氏家人淡出視野,眼珠子又是一轉,帶上面具,鬼主意就來了。
  • 《陳情令》讀弟機藍曦臣,翻譯藍忘機的表情,催化魏無羨的感情
    看電視劇《陳情令》的時候,發現藍大的戲份並不多見,有數的一些戲份也大多與因為都是為了他那個不苟言笑卻情感豐富的弟弟藍忘機。眾所周知,藍忘機平素都是一張面無表情的臉,外人很少能夠看得出喜樂。他熟悉藍忘機每一個細微表情的變化,也熟知他每一個動作的含義。所以,他能夠隨隨便便就看出藍忘機到底是喜還是樂。藍曦臣第一次解釋藍忘機的表情,是解釋給觀眾看的。
  • 3碗酒就定了終生之約,這份忠義豪情太難得了
    三國時期是崇尚酒的時代,酒俗繁多,酒風猛烈。《三國演義》裡所塑造的數百位出場人物幾乎都是酒中豪傑,酒在《三國演義》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貫穿全劇情、頗具亮點的。桃園三碗酒之後,劉關張三個人鐵的情誼,開啟了劉備集團的篇章。這一醉,演繹出天地間最令人稱讚的忠義豪情。
  • 紫薇的<不打詩>,笑林廣記<不明詩>,都不如王維這首<不遇詩>深刻
    據傳朱淑真的父親騎驢進城,不料驢子不小心衝撞了知州大人,知州要治朱父之罪,朱淑真敏才過人,便做了這首《不打詩》向知州求情。原詩最後兩句,本是:&34;知州聽後大為讚賞,當即放了朱父,歸還了毛.驢。無獨有偶,明代笑話集《笑林廣記》中也有一首謎面暗含深意的詩。原來當地的父母官貪賄不作為,百姓便作了一首詩嘲諷他:黑漆皮燈籠,半滅螢火蟲。
  • 《陳情令》:魏無羨和酒
    《陳情令》劇照《陳情令》中的魏無羨特別喜歡喝酒,走到哪喝到哪止則操卮執觚,動則挈提壺,唯酒是務,焉知其餘?。翻譯一下就是:行走沒有一定軌跡,居住無固定房屋。以天為被,以地為席,放縱心意,隨遇而安。 這不就是魏無羨的性格嗎? (二)在亂葬崗,魏無羨送走藍忘機後,和溫氏族人喝酒,說過一句這樣的話:「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時一杯酒!」
  • 「無羈」《陳情令》現象級熱播,肖戰王一博「忘羨組合」戳中女心
    這份江湖氣中,有不離不棄的默契,肝膽相照的義氣,生死與共的勇氣……充溢「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的詩性,更有「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的襟懷!活出了情感裡最雋永本質的真諦,那就是——不是「他合適」而是「我願意」!
  • 老楊,其人,其酒
    現在回到了長沙,開始做酒事業了。 我們幾個人其實不聊私事,都是海闊天空各種國家大事,所謂的鍵盤俠是也。 在各種指點江山之中,老楊會時不時扔幾張圖片,沒頭沒腦地說,哪個商標好?哪個瓶子的樣子好? 就在這些沒頭沒腦之中,一年多的時間,我們看著他的酒從一點點的原漿到罐裝的產品。
  • 西大灘人的豪情
    兩個血氣方剛的西大灘後生,在比試豪情的時候,除了比試力氣和農活,再就只有比試酒量了,力氣和農活可以用量化衡量,可酒量的深淺,確實就沒有標準答案了,一般人喝酒,一般都留有餘地他們不是比勝負,是比「豪情。」 西大灘的往事,就是西大灘人的「豪情。」那時,就把它當做一種豪情吧。
  • 《陳情令》中蓮花的寓意
    《陳情令》劇照《陳情令》中魏嬰所生活的她喜歡師姐做的蓮藕排骨湯,他還自創過荷風酒,喜歡吃蓮子,蓮子是憐子的諧音,所以師姐會親手給魏嬰剝蓮子,師姐對魏嬰而言,是母親一樣的存在 蓮花塢這個詞其實是出自王維《蓮花塢》這首詩,日日採蓮去,洲長(chang)多暮歸。 弄篙莫濺水,畏溼紅蓮衣。描寫的是採蓮人雖然辛苦但也有閒情逸緻的生活狀態。
  • 《琅琊榜》中詩酒風流的妙人是怎樣練成的?
    劇中第一次紀王爺的出場就是在豫津的口中,當梅長蘇問及紀王爺可是皇帝最小的弟弟,豫津的評價說「他可是一個詩酒風流的妙人啊紀王爺能夠成為詩酒風流的妙人兒,首先是他的胸襟,不為權力綁架,其次是其睿智,於紛亂朝局獨善其身,最後是他善良,善緣最終得善果。
  • 《陳情令》金光瑤母親孟詩教會兒子正衣冠卻沒教兒子正三觀
    《陳情令》金光瑤是大反派,他一生殺妻殺子殺父殺母殺兄,陷害魏無羨,幾乎所有的壞事都沾上邊了。他表面看似溫和善良,但實際上心狠手辣,對於我來說導致他這一生的悲劇就是他的母親孟詩。詩教會了兒子正衣冠,卻沒有教兒子正三觀。
  • 丘處機的這首詩,已令人肅然起敬,詩背後的故事更感人
    最近熱播的《瞄準》中,廖傑通過一首詩,向秦鶴年傳遞了自己主和的想法。這個情節中,秦鶴年念了丘處機的一首詩,聽完這首詩,眾人不禁感動不已,對丘處機肅然起敬。>《射鵰英雄傳》第二回中,妙手書生在丘處機身上偷過來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四句詩。
  • 霸(微小說*一葉情感)
    溫馨提示:「一葉情感」是作者原創情感小詩文(包括微小說、散文、故事等)的專有標識。「一葉情感"歡迎您!
  • 《陳情令》解讀:魏嬰陳情笛的傷
    電視劇 《陳情令》劇照我們之前講了《陳情令》中陳情笛的悲,作為魏嬰的靈器,很多時候,陳情笛都是他情感的傳遞者。 這一幕不由會讓人想到這樣的一首詩「 故人倘思我,及此平生時。莫待山陽路,空聞吹笛悲。」 如果你想念我,趁我活著的時候多來相見。 不要等到我們陰陽兩隔後,徒然聽笛聲而心生悲感。 藍湛不曾想到一別會是漫長的十六年,如果早知道, 和魏嬰的那次夷陵重逢,他一定不會輕易離開! 好在,終於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