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我的三伯母,一輩子都在幫別人養孩子

2020-09-04 布衣粗食

01

我的三伯母,一輩子都在幫別人養孩子。

我的三伯母,今年六十七歲了,按理說,她也應該享享福了,不要再操勞了。可是,三伯母卻閒不住,非得天天去種菜,還挑著菜到集市上去賣。

三伯父說:「要不,我們就去城裡,和兒子一起過,雖然兒子的收入不是很高,但多兩個人吃飯,應該沒問題。」

三伯母說:「你知道啥?兒子在城裡過得不容易,前年才買了房子,還欠幾十萬外債。我們不想辦法幫一把,還要去白吃白喝?哪有這樣的道理?」

三伯母心疼兒女,村裡人都知道。可是村裡人都說:「你啊,值得不值得喲。」村裡人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三伯母的兒女,都不是她親生的。

02

我的三伯父,三十多歲的時候,妻子就因為意外事故,離開了,留下一男一女兩個孩子,和三伯父相依為命。

在三伯父三十五歲的時候,遇到了三伯母。三伯母是外鄉人,神經有些不正常,常常一個人亂跑,一不留神就跑到了三伯父家裡。三伯父見她可憐,就拿錢帶她去大醫院看病。經過一段時間治療,三伯母的病情好轉了。

三伯母的家人,從外鄉來尋人,看到三伯父對她很好,就決定把她留下來。三伯母自己也同意了這門親事。

結婚之後,三伯母主動結紮了。她說:「家裡已經有兩個孩子了,如果再生一個,生活就更難了。」

三伯父聽到這句話,感動得哭了。一個大男人,拖兒帶女,還真的不容易,現在遇到了一個知冷知熱的人,能不感動嗎?

03

當年,在農村,一對夫妻要養活兩個孩子,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吃飽穿暖還是沒有大問題,但是兩個孩子要上學,就成為了大問題。一個學期的學費,一個人才幾十塊錢,但是這幾十塊錢,相當於賣一頭豬的收入。

為了供養孩子上學,三伯母常常去娘家討要舊衣服,把一些還算好的衣服,改一改,就給孩子穿,自己穿最舊的衣服。村裡人,也常常把舊衣服送過來,三伯母都記在心上,常常去幫助村裡人幹農活。

兩個孩子上初中的時候,家裡的開支就更大了。三伯父去村裡的林場伐木,三伯母在家裡種菜養豬種稻子,兩個人起早貪黑,忙得像陀螺一樣。

有一年暑假,家裡兩個月沒有吃肉了,兩個孩子餓得慌。鄰居家有人過生日,兩個孩子聞到了菜香,厚著臉皮吃了一頓飯。三伯母知道後,給了孩子一巴掌:「我們家窮,但是不能厚著臉皮去別人家裡吃飯,不能佔別人的便宜。」

後來,三伯母去集市買了豬肉,做了一頓飯,請鄰居一家人來吃飯。這一頓飯,花了二十多塊錢,三伯母很心疼,但是為了教育孩子,她還是大大方方花了錢。三伯母用實際行動,教育孩子,要懂得禮尚往來,不能佔別人家的便宜,蹭飯要講規矩。畢竟,在當年,家家戶戶都不富有。

04

兒子小九,是老大,他的學習成績不太好,高中畢業時,沒有考上大學。

小九說:「我不去讀書了,我去打工。」

三伯母說:「你去讀職業大學,學一門技術,再去打工。」

小九在職業大學裡,學了焊工和鉗工,畢業後,去東莞打工,在工廠裡當焊工,工資比普通員工多幾百塊錢。後來,小九回到家鄉縣城,開了一家汽車修理店,因為技術好,為人本分,生意一直不錯,賺了不少錢。

女兒滿妹,學習成績很好,考上了省裡的大學。可是,一開學就要交一萬多塊錢,三伯父就犯難了。

到了開學前幾天,三伯母從抽屜裡拿出五千塊錢,交到三伯父手裡:「你啊,去銀行問一問,看看還可以貸款麼?總不能耽誤了孩子的學習。」

三伯父問:「你哪來的錢?」

三伯母說:「我把家裡的玉鐲子買了,還有那對耳環。反正我也用不著,從來沒有戴過。」

這些東西是三伯母結婚時候的陪嫁品,也是家裡最值錢的東西。可是,三伯母卻為了女兒讀書,把嫁妝都賣了。

三伯父說:「哎,等我以後有錢了,我去買回來。」

話是這樣說,但是到現在為止,三伯父都沒有能力買玉鐲子和金耳環。

05

兩個孩子長大成人之後,村裡人對三伯母說:「這下,你就享福了。孩子們一定會孝順你。」

三伯母說:「還早呢,他們都想在城裡買房子,忙事業,生活比我們過得更難。倒是我們兩個人,現在沒有負擔了,靠種菜和養豬,一年收入有幾千,多的時候有一萬多。」

事實上,這些年,三伯母把家裡的錢,陸陸續續給了兒女。幫兒子買房,幫女兒創業,幫忙帶孫子和外孫。幫忙帶孫子和外孫的時候,三伯母從來沒有要過一分錢。

她說:「在農村,飯和菜都是自家種的,不要花什麼錢。零食都是他們從城裡帶過來的,他們花錢比我多。」

上個月,三伯母過生日,小九和滿妹特意把三伯母和三伯父接到城裡,請了一部分親戚吃飯。吃飯的時候,先吃了生日蛋糕。

小孩子在一旁喊著:「先要許個願,吹蠟燭。」

三伯母走到蛋糕前,一口氣就把點燃的蠟燭吹滅了。

這時候,小九拿出一個禮物盒:「媽,這些年,你辛苦了。當你,爸想要買的東西,沒有買,我和滿妹買了,送給你。」

三伯母打開禮物盒,看到了一對玉手鐲和金耳環。那一天,三伯母哭了很久,眼裡的淚,怎麼也止不住。

有人說:「人生最後悔的事,就是幫別人養孩子。」可是,我的三伯母,一輩子活得很「寒酸」,卻在幫別人養孩子,她從來沒有後悔過,也沒有想過值得不值得,她只是默默無聞地過了一輩子。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二伯母的故事
    小洋娃娃父母和長輩們講我兒時的故事,謂襁褓就不懼生,只要有人逗有人抱就不鬧彆扭。初學走路,蹣蹣跚跚盡憨態,初學說話,咿咿呀呀滿稚語,令人忍俊不禁。長輩們常愛在紅撲撲的臉蛋兒上吻,吻痛了就哇哇的哭;常喜往肉乎乎的膈肢窩裡撓,撓癢了就格格格地笑,褒我是個愛哭愛笑的小洋娃娃。父母非常喜歡小洋娃娃。父親也是姐弟6人,父為么,鄉親們習稱母親為六嬸。
  • 大叔尋找失蹤兒子18年,意外幫別人找到孩子,三天後驚喜來了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故事:大叔尋找失蹤兒子18年,意外幫別人找到孩子,三天後驚喜來了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叫趙友佳的大叔身上,趙友佳是個老農民,他的老家是在一個叫趙家溝的小村子裡面的,趙友佳一輩子都在四處奔波,不是為了賺錢,是為了找兒子。
  • 「媽,保姆一個月要六千塊,還是你幫我們帶孩子吧」
    八月初回了趟老家,順便去看望大伯與伯母。伯母正在縫被子,閒聊中說:我再過幾天就要去市裡帶孫子了。我有點納悶,據我所知,伯母前陣子才被兒媳婦趕回老家,怎麼又要去?不等我問,伯母自己就說了:嗨,我在的時候嫌這嫌那,找個保姆,結果付不起錢,到頭來發現還是我好,這不,又叫我去了,我是看在孫子的面子上,不然八抬大轎來抬,我都不去。
  • 75歲的我,18歲結婚,辛苦一輩子,卻養出了3個光棍兒子
    那年頭死個孩子太正常了,婆婆直接把她抱野地裡埋了。畢竟是我的第一個孩子,我還是挺傷心的,我的身子骨也差不多兩年才養好。接下來那十年時間裡,我接連養了三個兒子,那時候真是覺得自己爭氣。 三個兒子都活潑可愛,樣子也好看,自己付出再多辛苦也值得了,甚至我早就幻想著他們以後結婚生子的樣子,那時候的我兒孫滿堂會是何等的幸福。
  • 聊齋故事《紅玉》狐妖幫窮書生娶妻,還幫他養孩子?
    我們看聊齋總想看點鬼怪啥的,其實很多故事並不恐怖,大都有教人向善之意,也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裡面很多狐妖都心地善良,也都是故事的焦點所在。這個故事就出自《聊齋志異》,篇名《紅玉》。見一女子半夜在兒子屋裡有說有笑,當場大怒,「你這畜生兒子,咱們家都這麼窮了,你還不好好讀書備考,淨做些混帳事!被人知道了,喪你品德;別人不知道,也損你陽壽!」
  • 婚後他抱了和別人生的孩子給我養
    妹妹有兩個女兒,一個三歲,一個不足一歲。妹妹也是苦命,她和小劉是自由戀愛,可婚後小劉染上了賭博,家裡錢都輸光了,還欠了債。妹妹去世後,我和小劉商量,讓孩子外婆幫他照看大女兒,讓孩子奶奶幫他照看小女兒,他好好打工掙錢還債。
  • 故事:她的前半生都在替別人養娃,今天讓我哭著說說這個蠢女人的故事
    當時小小的我就像一個遺留下來的累贅,奶奶看我是女孩不想養,我外婆和舅舅一起住,沒辦法養我。舅舅大姨都說自己家也有孩子,忙不過來。 最後,是從城裡趕回來的月姨站了出來,說,你們都不要這個孩子,那我把她領走了,好歹我也是她的小姨。
  • 75歲的我,18歲結婚,辛苦一輩子,卻養出了3個單身兒子
    我生在解放前,是貧苦人家的孩子。嫁到王家那年,才18歲。老王家窮啊,4個兒子。老大打工做活落在了外鄉,老二是個啞巴,娶不上媳婦。我嫁給了老三,基本就算家裡的長房媳婦了。畢竟是我的第一個孩子,我還是挺傷心的,我的身子骨也差不多兩年才養好。接下來那十年時間裡,我接連養了三個兒子,那時候真是覺得自己爭氣。三個兒子都活潑可愛,樣子也好看,自己付出再多辛苦也值得了,甚至我早就幻想著他們以後結婚生子的樣子,那時候的我兒孫滿堂會是何等的幸福。
  • 二伯母離奇遇劫,讓人相信世上有鬼,還有平行世界
    跟我講起二伯母死得離奇的是因為鬧鬼。生哥說,前幾天二伯母跟幾個老人聊天,就說最近三更半夜的時候,家門口就嘈嘈雜雜,好像好多人在吵鬧。由於孩子都住在縣城,二伯母一個人在家,晚上不敢吭聲,更怕出來看看什麼情況。二伯母聊這個事的時候,好幾個老人在場,大家都沒有當一回事。
  • 我養著別人的孩子!
    我這天去醫院看病,正在排隊的時候突然看見前面有個美女在那裡捂著肚子,一副不舒服的表情,我出於好心就走到她身旁問她,美女,你怎麼啦,肚子疼嗎?她又是難受又是沒好氣的白了我一眼,說,我懷孕三個月了,你看不出來嗎?我搖了搖頭說,我還沒有談過女朋友呢,對這些知識都了解的不多。不過你男朋友怎麼沒有陪你來呢?她嘆了口氣說,我沒有男朋友了,他和別的女人跑了。
  • 父母不疼愛的孩子,一生都在討好別人!
    今天我來訴說一下我自己,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是一個被撿來的孩子。我的養父母也有自己的孩子,可能她們一直覺得養著我就不錯了,也會經常說看到我比較可憐,才會養我,可是,我從小變和別人活得不一樣,從我記事起,一家人的衣服都是我洗,內衣內褲鞋子襪子,一樣不少,有時候多到可以從天亮洗到天黑那種,燒火做飯,七八歲那時候總燒不著火,經常被打,因為燒火這件事被父親打了很多回,被母親掐臉扇嘴巴,用斧子砍煤炭砍不動被打,而且是狠狠的打那種,全身都可以打出血來,經常被吼被罵。
  • 我養了一隻熊,別人都不相信
    山裡長了一種紅色的蘑菇,一直以來都很稀少。我一直知道哪裡的蘑菇比較容易找到。其實別人也知道。為了比別人更早的摘到蘑菇,我必須天剛亮就出發了。可是慢慢地,有人比我更早出發。於是我養了兩隻狗,陪著我天沒亮就去摘蘑菇。再後來,我乾脆晚上就帶著狗出發。我發現我喜歡夜晚。山麓很深,山腳下被火燒光了,但是還有一棵大樹是活的,樹上有大貓頭鷹,還有慢吞吞大蛇。
  • 古人生孩子為何自己不養,一定要讓別人幫著養?
    其實這在古代的大家族中是普遍現象,同時也解釋了為何達官顯貴要請奶娘來帶孩子,因為正妻要負責所有下一代的成長和教育,這是義務,同樣更是正妻的權利!養孩子要靠奶媽這麼多孩子放在一起養,你就不要指望王夫人這樣有身份地為的婦女去親歷親為了,哺乳和餵養都會有專門的奶媽奶娘負責。因為在封建禮教社會,這種大家族的正妻身份尊貴,甚至很多都有朝廷誥命在身,因此也被稱為命婦(見注釋1)。
  • 記憶裡的那些花兒|開在伯母心間的美人蕉
    我從小便長在海南,和伯母家一起生活。某日我的伯母一時興起,滋生出了養花的欲望。她便在庭院裡圍出了一小塊空地,買了一小包美人蕉的種子種上了。如今長大了,伯母庭院裡那一小片的美人蕉,卻時常浮現在我腦海裡。美人蕉是種喜暖不抗寒的植物。它好種不好養,我們一般人若不了解它的特徵,它也只能隨合適的氣候自然生長,難以讓我們感受到它另一面的美。
  • 三妹妹的心酸往事
    奶奶去時剛好看到三妹妹把屎尿拉在褲子上,那家的養母並沒有幫著清洗,而是在打罵三妹妹,奶奶再也忍不住了,一把抱起三妹妹就回家了,並且對二叔二嬸扔下話,不送了,他們如果不願意養她養,她要飯也會把三妹妹養大的。 70高齡的奶奶已沒有任何收入來源了,三妹妹最終還是被二叔二嬸帶回家撫養了。
  • 講述我外公外婆一輩子雞犬不寧的日子2
    我外婆生了六個孩子三男三女,大姨被我外公送給別人養,那時候太窮養不起。我外婆一輩子一點點權利都沒有,就算孩子無緣無故被打她也不敢吭聲,小時候孩子們還小跟外公外婆一起睡,愛尿尿不敢講,憋不住尿床下去,我外公直接把孩子提到門口,大冬天讓孩子門外凍著,也不讓孩子哭,哭了就打。
  • 養不熟的白眼狼
    人也挺善良經常幫助別人,弟弟沈明家沒哥哥條件好,家裡還有兩個兒子,不幸的是沈明因在外做工出了事故去世了,老婆又得肝癌半年就去世了,這樣一樣剩下兩個可憐的兒子沒人管。沈貴見出了這樣的事就把兩個值子當親兒子養著,供他們吃穿供他們上學,反正自己就一個女兒就把這兄弟兩看做親兒子對待了。甚至有時候比對待自己女兒還要好,所以女兒經常說爸爸偏心,沈貴覺得只有這樣才對得起自己的弟弟和弟妹。
  • 故事:窮養兒子、富養女兒,在我身上卻變成這麼一個後果
    而兒子,都是用最基本的,就連零食類、零花錢都是分開給,不讓他們互相知道。兒子小時候,就有點氣憤不公,但是我們沒辦法讓他明白窮養兒子的道理,他還太小了。我們也只有堅持著,相信這些幾千年沉澱下來的道理,都是對的。到了十二、三歲時,果然兒子也接受了,並很坦然,還非常勤力幫忙做家務。而女兒,我們對她沒有要求,她愛做家務就做,不做也不會勉強。
  • 我向大伯借錢上學,伯母說沒錢大伯塞我一千,畢業後我還他一套房
    自從父親生意失敗後,我們家裡的條件就大不如前了,在父親去世後,我們家更可以說是慘敗不堪了,那個時候我在上高中,妹妹也初中畢業了,初中畢業後,她就選擇了輟學,說來這樣的結果對妹妹挺不公平的。雖然母親疼我們的心都是一樣的,可是畢竟在她心裡或多或少的都有一點重男輕女的思想,她還是覺得我是男孩,讀書會更有出息一些。
  • 孩子,我有愧,你不用孝敬我
    我們頓時陷入忙碌之中,每天早晚老公和七十八歲的婆婆一起照顧公公洗漱,我要上班,家裡的店還需我下班去替換老公看店。另外,每天晚上幫我帶孩子的大姐把孩子送到店裡,我就抱著孩子看店等老公忙好了再回來做晚飯,每天吃上晚飯就已經九點了。這樣的日子過了一個月,本來就嬌生慣養的老公瘦了一大圈。我尋思著老公雖有四個姐姐一個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