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有一部電影,讓你感覺受傷的心靈被治癒,那這部《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一定名列其中。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是瑞典名作家弗雷德裡克·巴克曼所寫的小說,已被翻譯超過25種語言,2015年由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同年同名電影上映。不過因為電影比較小眾,可能看過的人不多。
歐維是一個脾氣古怪的老頭子,被公司解僱後,每天雷打不動的在社區裡巡邏,驅趕開進街道的汽車,罵到處亂撒尿的狗,檢查柵欄有沒有關好。
他嘴裡時常罵罵咧咧,對誰都擺出一張臭臉,罵人家白痴傻瓜,極其不好相處,即便人家想和他搞好關係,他也總是一副冷漠的神態。
這樣性格的人,任誰都受不了,鄰居們都稱他為:來自地獄的惡鄰。
不過歐維也不想和誰交好,他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硬是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島」。
在妻子去世後,歐維也決定自殺,去另一個世界和妻子團聚,並由此進行了幾次自殺行為。但每一次他的計劃都被有意或無意打斷,自殺了幾次都不成功。
當然頂著主角光環的他,怎麼可能就這樣輕易自殺 成功呢?那故事也就無法進行了不是?
其實歐維就如我們身邊的很多人一樣,是個有故事的男人,但從不在人面前表現自己的脆弱,就如同女記者採訪他說:你能對我們說說你的故事嗎?
「不能」!
他不願撕開層層包裹自己的鎧甲,不願釋放心中的孤島。
這也告訴我們,不了解別人的過去,就不要對別人妄下定義。
雖然歐維在別人眼中,是一個不近人情的古怪老頭,但和妻子索尼婭的感情卻很深,用王小波的話來說,就是「我愛你如同生命」,劇中索尼婭出現的時間不算太長,卻能讓我們感受到他們之間的深愛。
索尼婭是一個美麗的女人,有著迷人的雙眸和幹練的短髮,一笑起來就會露出潔白的小虎牙,她的笑很有感染力,看見她你會不由自主的微笑並發出由衷的感嘆: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女子。
2
而她和歐維的婚姻能如此幸福,索尼婭可謂功不可沒,簡單說起來有以下幾點:
1) 擇偶觀
在劇中,歐維的前半生算不得幸福。幼時喪母,青年喪父,唯一的房子還被燒了,靠打掃火車卑微過生。
他的條件實在算不得好,無錢無地位,連一張車票都買不起,換作別的女子可能根本看不上眼。
可是索尼亞根本不在乎這些,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可以看到,歐維和索尼亞剛認識的時候,她捧著一本書在看,和歐維結婚後,新房裡也特意用一間房來放她的書。
這說明,索尼亞是一個更注重精神層面的人,一個精神得到滿足的人,哪裡又會太在意物質享受?
第一次在火車上兩人認識的時候,歐維為了掩飾自己的窘境,向索尼亞撒謊道:我正在服兵役。
當歐維下車時,索尼亞向他微笑,此時索尼亞應該對歐維挺有好感。
後來歐維為了感謝索尼亞請她來到餐廳吃飯,但歐維自己卻並沒有怎麼吃,索尼亞好奇的問他怎麼回事,歐維窘迫的回答:我吃過了,這樣你就可以隨便點餐了。
他向索尼亞承認自己欺騙了他,自己並不是在服兵役,也告訴了他自己的窘境。
也正是他誠實的人品和誠意打動了索尼亞,索尼亞仿佛做了決定,她站起來拉住他,並給了他深深地吻,兩人的關係確定了。
而關於誠實這個品質,也正是歐維小時候撿了錢包,父親告訴他的人生道理。
歐維將它深深地刻進了骨子裡並照以執行。
你看有著良好品行的人,總會被世界溫柔對待。
2) 幸福的婚姻從來不是找「性格正常」的人,而是需要找一個與你合適的人。
約翰戈特曼博士在《幸福的婚姻》裡一書講到:幸福婚姻的關鍵不是要有一個「正常的」人格,而是找一個與你合得來的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發狂的死穴,都有不能完全理性處理的問題,但這些問題並不必然對婚姻造成幹擾,關鍵是看雙方如何處理它,如果能包容對方特殊的一面,並能帶著關心,愛意與尊重去處理它們,那婚姻就會充滿生機。
就像歐維,他的性格好嗎?說真的,並不見得,他嚴肅,固執,刻板,不會變通,脾氣還臭,而索尼亞溫柔,美麗,博學,優秀,換到哪裡,她都可以嫁得很好。可是她願意愛歐維,理解並包容他的不足,和他結婚。
她了解歐維,就像雙方討論要不要孩子,歐維認為自己還沒做好準備,不確定自己能不能成為好爸爸。這在索尼亞眼裡看來,恰恰是對負責最好的詮釋,因為太愛,所以才不敢隨便承諾。
他們在一起後,幾十年來一直過得很幸福,兩人特別相愛,基本沒發生過什麼爭吵和矛盾。
3
說完索尼亞,我們再來說說婚姻:
1) 好的婚姻催人上進
兩人陷入熱戀後,互相鼓勵,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歐維取得了工程師執照,索尼亞也積極學習,立志成為優秀教師,兩人都為了未來努力奮鬥。
在後來的一場意外中,索尼亞肚子裡的孩子不幸夭折,她也失去行走的能力,落下終生殘疾,各個學校都以不能接受殘疾人為由拒絕了她的教師應聘,歐維四處反映這種不合理情況,可如同石沉大海,激不起一絲波瀾。
這時歐維對社會產生了深深地不滿,他覺得這個世界是冷漠的,大概也是這個時候,他不再相信人之間的善意,為以後他封閉自己的內心埋下了伏筆。
可是索尼亞不這樣認為,她內心始終是強大的,她對歐維說:我們是選擇死亡還是活著?
生活總是有辦法的嘛!
妻子的態度給了歐維極大的支持,不就是一條殘疾人通道麼?歐維淋著雨,連夜運來木板,為妻子修建了輪椅通道,讓學校再也沒有藉口拒絕妻子。
而索尼亞也得以圓夢,成為了一名優秀教師,培養了無數優秀的學生,就連別人嗤之以鼻的差生,都對她感激不盡。
索尼亞和歐維就這樣在不幸的生活中,活出了彼此想要的生活狀態,兩人的感情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
生活中,難免會出現波折和磨難,如果婚姻中的雙方只是互相指責,埋怨生活的不公,除了發洩情緒,其他於事無補。
而真正好的婚姻,一定是想辦法克服困難,戰勝困難。
《朗讀者》中有句臺詞:唯一能使人生完整的,是愛。愛能讓彼此更加完整,也能讓他們周圍的世界更加和諧,圓滿。
2)
兩性心理學研究顯示:夫妻之間會互相影響,男性被影響70%,女性被影響30%。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潛移默化。
雙方之間對自己的另一半充分信任,左腦判斷力會減弱,對方的話便很容易改變你的觀念,而長久的共同生活,耳濡目染對方的行為方式,自身也會不由自主模仿對方。
相比於女性,研究發現,男性處理事物更依賴於左腦,所以男性被女性影響的可能性更大。
在簡•奧斯汀著作《理智與情感》中,奧斯汀對瑪麗安和艾莉洛同父異母的哥哥約翰爵士也有過如此的描寫,他借周圍人評價道:
這位年輕人(約翰)心眼並不壞,除非你把冷漠無情和自私自利視為壞心眼。他若是娶一個和藹一點的女人,也許會更受人尊重,甚至他自己也會和藹一些。無奈他結婚時太年輕,太偏愛妻子了。不過,範妮倒也活像她丈夫,只是更狹隘,更自私罷了。
而潛移默化這件事在本部影片中也有體現:索尼亞的學生——一個同性戀,被父親趕出家門,來到歐維的房子,乞求他能收留幾天。此時的歐維正忙著開槍自殺,被貿然打斷很是不悅,拒絕了他們的請求,轉身準備回屋。
這時男生說了一句:索尼亞可不是這麼冷漠的人,我是她的學生,雖然我學習不好,可是她從來沒有嫌棄過我。
一句話,讓歐維改變了主意,收留了他,延續了索尼亞對學生的愛。
有一句話叫做:女人是男人最好的風水,男人是女人最大的福報。好的婚姻,從來都是彼此成就,而其中也必定有一個好的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