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以後宮女性為著眼點的《甄嬛傳》,因為脫胎於小說,而小說的故事展開是以女主甄嬛的第一視角。無論是聰慧又步步為營的甄嬛,或者是心機深沉的皇后,張揚熱烈的華妃,小家碧玉的安陵容,這部大女主古裝電視劇,其中的主要角色也好,配角也好,形象飽滿,演員演技到位,作為全局負責的導演也是十分的細緻,在道具、禮儀以及詞句的把握上,都是用了心的。正是因為各方面的精益求精,才造就了這樣一部經得起反覆播放回看的經典古裝電視劇。
在通行版電視劇《甄嬛傳》的最後,甄嬛熬死了皇帝,養子登上帝位,尊奉養母為唯一的太后,先皇的後宮們也都成為太嬪、太妃,頤養天年。甄嬛看著在鏤月開雲館讀書的兒子,心頭想起了早已逝去的愛人,也在新帝的明示暗示之下,將兒子過繼給了果親王,承襲後嗣,避免了兄弟猜忌、相爭,保住了兒子的一世太平。在崔槿汐的服侍下,甄嬛安穩睡下,夢中似乎回到了美好的少年時候。
可能因為無論是電視劇還是小說,都是從主角的視角進行講述,所以觀眾和讀者們更多的關注的還是主要角色以及主要配角,對於只是偶爾出現,甚至只出現在主要劇情人物的言談中的人物命運,很容易被忽視。大多數人只看到了甄嬛的崛起,作為甄嬛軟肋之一的甄氏一族在烈火烹油的風光後成為眾矢之的,又經由甄嬛的重回後宮並再次得寵,逐漸恢復門楣,但這一次的甄府卻低調的堪稱悄無聲息。然而細數之下,甄府借勢而起的低調榮耀卻令人咋舌。
電視劇中甄嬛的血親僅剩下甄父甄遠道,母親雲氏,小妹玉嬈以及異母妹妹浣碧。甄遠道從流放之地回來之後養好了病,甄嬛請求皇帝念在父親年老體衰,不要重用他,皇帝給了一個四品典儀的閒職。而對於曾經被冊封誥命的甄母,隨著甄府的倒臺和甄嬛的失勢,誥命自然也是沒有了,然而重獲盛寵的甄嬛依舊為母親賺來了誥命,這一對患難夫妻安穩度日。
小妹玉嬈姿容似純元,英氣似華妃。皇帝想要將玉嬈納入後宮,作為先皇后的替代品陪在自己身邊。而玉嬈已經與慎貝勒允禧(小說中九王平陽王玄汾)定情。為避免兄弟鬩牆的醜聞發生,也要避免終日在眼皮下,勾起皇帝的念想,她險些被太后遠嫁青海。在甄嬛、果郡王允禮(小說中的六王清河王玄清)、玉隱等多方周旋下,玉嬈甚至做好了玉石俱焚的決定,最終才得償所願,嫁給了心愛之人。二人感情融洽,雖然膝下只有一女卻始終沒有其他人插入二人之間,最後過繼了一直養在膝下的玄清與靜嫻之子承繼後嗣。
無論是電視劇還是小說中,浣碧都是個有野心的。她身世坎坷內心複雜,從小知道自是甄家女兒,卻只能成為親姐的婢女。她的母親與父親真心相愛,卻因身份無法有名分,更無法進入甄家祠堂。她姿容才情不比身為嫡女的姐姐差多少,可是所有人都只會誇讚姐姐,連自己的愛人都愛上了已經成為皇帝妃子的姐姐。她有孝心,有野心,最初的上進心也不過是想要爭口氣,讓母親的牌位進入祠堂,自己能夠成為堂堂正正的甄家女兒。
在甄嬛得寵的初期,她勾結曹琴默幾次出賣甄嬛。二人開誠布公之後,她盡心盡力輔助甄嬛,更是在流朱撞在侍衛刀上之後,真正成為甄嬛的左膀右臂,就連出宮苦修也陪伴左右。
甄嬛重回後宮之後,在宴會上果郡王隨身攜帶的甄嬛小像掉落,浣碧出來認領,甄嬛成全了她的心願,讓她以自己義妹的名義出嫁,從此浣碧成為玉隱,甄氏玉隱,更是成為果郡王側福晉(小說中是清河王側妃)。雖然明知道自己的丈夫愛的是自己的姐姐,她只願陪在他身邊。
可是當另外一個女人同樣嫁給了自己的丈夫,更有甚者懷有自己想要而不可得的孩子,已經成為玉隱的她終究無法按捺,成功除掉了這個礙眼的女人,並且將自己丈夫名義上唯一的兒子變成了自己與他的兒子。最終在丈夫死去後殉情而死。
實際上甄嬛還有一個兄長和一個妹妹,電視劇中均未出場的二人的命運波折傳奇,絲毫不遜於主角甄嬛。小說中,甄嬛有一年長四歲的兄長,名喚甄珩,二妹玉姚比甄嬛小三歲。甄嬛入宮受寵之後,甄珩也按照家裡安排娶了「出身世家、知書達理」的薛氏為妻。乾元帝玄凌安排甄珩入兵部,之後甄嬛在宮內交好皇后,對華妃伏低做小,甄珩在宮外做戲,流連青樓愛上風塵女子顧佳儀,麻痺汝南王和慕容家,拿到了關鍵證據而幫助皇帝一舉扳倒了汝南王和慕容家,宮內華妃得知真相後絕望觸壁自戕。
甄家和管家(劇版中祺嬪的母家瓜爾佳氏)在此次行動中攜手,兩家都獲得了好處。然而管家不滿甄家佔了更多的好處,又在背後插刀乾淨利落地絆倒了甄家。一朝大廈傾頹,甄父被貶為江州刺吏,遠放川北,甄珩則因「罪證確鑿不可輕饒」,被充軍嶺南。又因為在充軍之地得知妻兒慘死,打擊過大之下神智失常了。而在甄嬛設計在凌雲峰與皇帝重修舊好之後不久,甄珩就被皇帝安排人帶回京中醫治。恢復健康的甄珩在甄嬛的警告之下不再沾染軍權,方保一生安泰。
太后親女、皇帝同胞姐姐真寧長公主回京,她的女兒承懿翁主陳慧生入宮卻對甄珩一見鍾情,非君不嫁。皇帝因為當年甄珩為他效力卻遭人構陷,妻兒慘死獄中,為補償甄嬛與甄珩,一力促成了這樁婚事,親下聖旨賜婚。
作為甄嬛的胞妹,玉姚上有長兄長姐,下有幼妹。甄嬛入宮之時玉姚將將十二歲,姐妹再次相見已是十年之後。作為第二個女兒,玉姚性情柔弱,優柔寡斷,容貌也只是清秀。蓄謀已久的管家來提親,懵懂不知的玉姚便點頭應下了這段「良緣」。誰能知道,等待她的是家族的覆滅和退婚的消息。原來,她之於他,從來都沒有真心,她只是他算計的一顆棋子,一把利刃,關鍵時刻用那些瑣碎的細節砸實了甄府「首鼠兩端」的罪名。
甄嬛被赫赫的摩格可汗要求和親,皇帝絲毫不顧甄嬛當時是他的淑妃,更是他三個孩子的母親,眉莊的兒子也養在甄嬛膝下。要求甄嬛殺死摩格,事成回來,將有更大的榮寵,而一旦失敗,宮中「臥病」的淑妃就會「病逝」。玄清(電視劇中的果郡王)帶兵追上了摩格的人馬救回了甄嬛,玉姚替姐和親,踏上了遠赴赫赫的路途,並最終成為了摩格的闕氏。
姚無心情愛並最終選擇遠嫁赫赫,未嘗沒有補償的心理。她覺得是自己的不謹慎和不自重,導致了父母兄妹受牽連,嫂嫂和侄兒慘死獄中。她想彌補,她孑然一身,替換下長姐,既保全了姐姐,成全了一對有情人,又能夠穩住赫赫,保住大周與赫赫的和平,發揮自己的和親價值。曾經的玉姚柔弱過,心死過,將自己當做商品之後,卻活出了自己的人生。她從西帳闕氏最後成為赫赫大妃。從此遠離故土,埋骨他鄉。
甄氏一門,一位王妃(玉嬈),一位側妃(玉隱),一位郡馬(甄珩),一位赫赫大妃(玉姚)。而甄嬛,生育了朧月,靈犀,予涵(弘曕),雪魄(電視劇未出現),並養育了皇四子予潤(眉莊與溫實初之子)。深得盛寵,子嗣繞膝,家族鼎盛,甄氏一門才是真真的隱藏贏家。
歡迎留言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