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多會認為奶奶第一次見孫子,不是紅包就應該是新衣服或者首飾之類。但麗麗的婆婆給孫子帶的禮物卻是一堆舊鞋子。
原來這些鞋子都是麗麗大姑姐孩子穿剩的,從幾個月到三四歲穿的尺碼,大大小小十幾雙。有的鞋子都穿破了,上面還有婆婆縫補的痕跡。
「我的大孫子,這都是你大哥哥的鞋,以後就給俺孫子穿嘍~撿你哥哥剩的穿,也像你哥哥一樣學習好……」
看著一堆舊鞋子,麗麗本來只是壓著火,可聽到婆婆說的話徹底激怒了。晚上跟老公在房間裡大吵一架,當著婆婆面把那些舊鞋子丟進了垃圾桶。
看到兒媳兒子吵架,原因還是因為自己,婆婆雖當時沒說什麼,但第三天就找了個理由回老家去了。
婆婆甩手走人,麗麗月子也沒坐好,一想起這件事就堵心掉眼淚。跟老公哭訴還不被理解,麗麗都因此快要抑鬱了。
偶然一次聊天,她跟我提起這件事,哭的稀裡譁啦。她和婆婆之間本來關係挺好的,卻因為這件事她把婆婆貶得一無是處。
首先,我覺得這可能是農村人的一種思想觀念。我家是農村的,以前農村有這樣的說法:就是讓小孩從小穿剩衣服的寓意願孩子健康少生病。其實跟說「吃百家飯,穿百家衣」的孩子命硬差不多。
麗麗婆婆也來自農村,可能老人也有這樣的觀念。她帶來外甥的舊鞋子其實並未有任何惡意,反而是自己心裡的祈願。只是兒媳婦麗麗出生在大城市,並不能理解這樣的觀念,從而產生了誤解。
其次,我認為麗麗婆婆說的一番話,明顯是對孫子的一種期盼。希望他長大學習好有出息,畢竟自家外甥在學校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而且還勤奮懂事。
這是來自奶奶對孫子的祝願,否則這舊的衣服鞋子多的是,為何偏偏拿自己外甥的呢?還不是因為自己的外甥優秀,是一種榜樣的象徵。
如果從以上角度分析老人的做法,麗麗估計就不會那麼生氣了。
我覺得整件事情,老公的角色太重要了。
麗麗其實跟婆婆可以避免這場矛盾的,關鍵是麗麗老公應該理解家鄉的風俗。
即使他不知道,也可以私下跟母親溝通一下。然後再去跟麗麗解釋,避免婆媳直接衝突,最後不歡而散!
否則的話,老婆不開心,親媽心裡也難受。
還有,麗麗作為兒媳婦,反應也太過衝動。但因為她是在坐月子期間,可能本身對一些小事就比較敏感,所以沒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那這件事到底有沒有解藥呢?麗麗和老公感情還是不錯的,孩子也慢慢長大,總要叫奶奶認親人的。
麗麗和婆婆總不能因此一直僵下去,所以如何緩和她們婆媳之間的矛盾,讓她們重歸於好呢?
希望大家給支支招吧~
關注我 ,在評論區留下你的建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