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喻之之
蔡伯伯是我閨蜜蔡蔡的父親。他長得有幾分像演員傅彪,但眉目比傅彪要疏朗一些,顯得更開闊和方正。他這大半生有點兒意思,有點兒像八十歲之前的姜子牙,做什麼什麼不成。
八十年代的時候,蔡伯伯在隔壁村蔡家田開拖拉機,神牛的,要說,這個起點不低吧,可是很快,農村建房的熱潮過去了,有些人抓住機遇,迅速進城,去城裡開車,帶建築隊,建房子,搞裝修,但蔡伯伯沒有,他捨不得蔡媽媽和四個孩子。
蔡伯伯不知在哪裡學來了一手種生薑的手藝,他在自家地裡實驗種生薑,沒想到,第一年,竟然豐收了。菜販子找上門來,把蔡伯伯的幾塊地劃了個圈說,老蔡,包給我。他伸出兩根手指頭,在蔡伯伯面前翻過來轉過去轉了好幾圈。多少?蔡伯伯問。兩千!蔡伯伯一皺眉頭,搖了搖頭,心想,這哪裡只值兩千?
可結果呢,還沒賣到一千塊。為什麼?是生薑不好,還是蔡伯伯算錯了帳?都不是。收穫的那天,蔡伯伯把生薑從地裡刨出來,扔在旁邊的山坡上曬著,眼看生薑越鋪越多,個頭又大又黃亮,把旁邊地裡的人們都吸引過來了。人們背著籮筐,杵著鋤頭,站在旁邊看著,慢慢的,眼睛就錯不開了。一來當地人確實是沒見過這麼多生薑,二來這東西也確實是家家用得著。蔡伯伯從地裡直起腰,問,帶幾個回去煨湯?誒,好,要得要得!仿佛就等著這句話似的,來人笑逐顏開,立即彎下腰,趕大的撿了幾塊。福山家地裡挖出好多生薑來了!這話一傳十十傳百,一村人都來地裡看蔡伯伯家的生薑,每人都帶幾塊回去。最後,蔡伯伯剩下的生薑,不到產量的三分之一。他找到那個菜販子,在他面前晃了晃一根手指頭,那人搖了搖頭,伸出兩根手指頭,蔡伯伯知道這回他出的是多少,他也搖搖頭,咬咬牙,伸出一個巴掌,那人連忙跳起來,捏住他的五根手指頭,說,成交!
蔡家田往事
第二年,蔡伯伯改種花生。我們那裡,花生一般是種在山地裡,一部分留給中秋和過年的時候炒給孩子們吃,也不能敞開了吃,主要還要留著榨油,農家土榨打出來的花生油,那叫一個香,走親訪友帶上一壺,那能香一路。蔡伯伯聯繫了大悟的油廠,準備大幹一場,他把地裡田裡都種上了花生。可偏偏那一年雨水多,田裡老泡著水,花生光長藤不結果,這一年,蔡伯伯基本上是白幹了。聽說,最後扯花生的時候,泥太溼太黏,還差點把他的腿陷脫了臼。
第三年,蔡伯伯種的是芝麻,哪知那一年又太幹,芝麻莢還沒長飽滿,就乾裂開了,芝麻粒紛紛落到地裡。這一年,蔡伯伯又白忙活了。
蔡伯伯心想,事不過三,我就不信第四年我還倒黴哩!那一年,有外地老闆去老家遊說鄉下人種蓮花,村裡人都猶豫著,只有蔡伯伯敢吃螃蟹,他把大部分稻田種上了蓮花。這一年,他果然沒有倒黴,種出來的蓮米又嫩又甜,老闆給出的價格也公道,蔡伯伯小賺了一筆。第二年,他擴大了規模。哪知到了夏天,荷花開了一行又一行,蓮蓬都長老了,老闆還沒有來。怎麼回事?聽說兩個老闆扯皮,老闆垮了。
這就到了兩千年左右,進城務工的大潮席捲了整個中國,蔡伯伯想了想,只好帶著蔡媽媽,跟著村裡人一起進城賣菜了。青椒一塊五一斤,一塊錢一斤行不行?行!小白菜一塊二一斤,兩塊錢三斤好吧?這個,好吧。這是蔡伯伯跟顧客的對話日常,久而久之,整個菜場,就數他家的菜最受歡迎,銷得最快。可沒過多久,旁邊攤位帶他們出來的「師傅」過來了,很嚴厲地對他說,你這樣不行!你這樣壞了規矩。蔡伯伯想,我壞了什麼規矩呢?我只想早點兒把菜賣完呀,我又沒有賣得比進價低,何況人家老婆婆站在你面前說半天。天長日久,隔壁攤位的都顯露出臉色來。算了,蔡伯伯說,我不做了還不行嗎?
蔡伯伯又去航空路賣滷菜,那幾年滷菜生意做得還不錯,但蔡伯伯有個壞習慣,每次去老鄉家裡串門就要帶一筐滷菜……你說,牛肉多貴啊,哪經得起這樣慷慨?後來,年紀漸長,蔡伯伯又做回他的老本行,開的士,去工廠搞運輸,聽說還去工地照過廠,他人緣始終是好的,當員工,老闆喜歡,當老闆,顧客喜歡,可就是沒能掙下一份家業。
熙熙攘攘的尋夢人
可蔡伯伯一直堅守在漢口,直到四個孩子各自成了家,有了另一份溫暖,他才拖著一口黃陂腔,和蔡媽媽一起回到老家。
蔡伯伯回鄉之後,他的孩子們也常拖家帶口去看他們。夫妻倆便又像燕子銜泥一樣地開始修整房子,這個月修整前庭,下個月整後院,廚房,衛生間,樓上樓下,全都自己動手。房子被他們修整得乾淨整潔,寬敞明亮,他們給每一個孩子準備好房間,棉絮,鋪蓋都準備好,連床都鋪好了,就好像他們每天都要在這裡住下一下。
今年過年,除了遠嫁的大姐,三個小家都到鄉間匯集了。市內正瘟疫橫行,他們卻輕易躲過了。家門口便是田野青山,幾個小孩還能結伴出去玩耍。蔡伯伯陪他們玩,任由他們爬到頭上肩上嬉笑,笑容每天都掛在他和蔡媽媽臉上。
蔡伯伯是千千萬萬進城務工農民中的一個,也是想努力在大武漢紮下根來的農民中的一員。他沒有齊家濟世之才,但他真誠,樂觀,開朗,熱情,好客,他這輩子都不可能遇到周文王,當然,也無需遇到,不論世人怎麼評價,我覺得,蔡伯伯的這一生,是成功的。
作者近照
作者簡介:
喻之之,女,80後。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第七屆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代表,武漢作家協會副主席,黃陂區文聯主席,魯迅文學院第32屆高級研修班學員。已在《中國作家》、《長江文藝》、《芳草》、《文學界》、《天津文學》、《延安文學》等全國各大核心文學期刊發表小說數十萬字。出版有中短篇小說集《十一分愛》(中國作家協會「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迷失的夏天》、《白露行》。中短篇小說集《十一分愛》獲湖北省第九屆屈原文藝獎「優秀作品獎」,中篇小說《秋獵圖》獲第23屆「東麗杯」全國梁斌小說獎,中篇小說《客居安》獲第三屆「延安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