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去醫院看望一個朋友,因為是特殊時期,醫院管理得比較嚴格,朋友教我打扮成送餐的親屬,也許能矇混過關。我特意找了個飯盒,裝上兩隻蘋果,戴著口罩來到醫院。
醫院真大,住院大樓不止一棟,在樓下遇到保安大哥問他往哪裡走,他說送餐的是吧,我說是,大哥熱情地給我指明了方向,在電梯出口不遠處擺著一張桌椅,坐著一位護士,每個進去的人都要登記。正巧她在盤查另一個人,我故意把手中的飯盒提到明顯的位置,見她沒怎麼搭理,一溜煙便穿過了那道崗,心中一陣愜喜——矇混過關成功,YE!
順利找到目的病房,見到了剛做完手術不久的朋友,他依然和之前一樣微胖,和想像中病人瘦弱的樣子有點不同,只是臉色有點發白,應該是藥水的作用。朋友恢復得不錯,估計傷口不怎麼疼了,不然他應該是不敢見我的,因為之前我們見面了就會說笑,有時甚至會笑到上氣不接下氣,如果傷口還疼肯定會受不了。我也儘量少開一些比較容易帶來激烈反應的玩笑,省得節外生枝。
「其實很怕來醫院這個地方,有種莫名的壓力。」我說。
「來到醫院,會覺得生命很脆弱。」朋友很有感觸。
「我來到醫院,首先想到的卻是開銷可能很大,可能這就是窮人和富人思維上的不同吧!」我笑著說。
「躺在病床上時,才真正體會到健康的重要性。」朋友說。
朋友還想說點什麼,一名護士進來換藥水,戴著口罩只露出兩隻眼睛,不小心和我對視了一下,心虛的我立刻戴上口罩,擔心被發現是假扮送餐家屬矇混進來的。
「沒事,進來了就不會轟你出去的,這個護士是換藥水的,電梯口坐著的那個護士才是查崗的。」朋友似乎看出了我的擔憂。
「人的一生總是有一堆堆的坎坎坷坷,問題一個接著一個,攪得人不得安寧。」我繼續和朋友探討生命的話題。
「每個人都一樣,從生下來那一刻開始,都是向著死亡在做倒計時……」朋友說。
「你的意思是生命其實就是向死而生!」我接話。
「是的,向死而生!」朋友覺得這四個字總結得特別到位。
這時隔壁病房傳來了一陣急促的呻吟聲,聽起來都覺得痛苦,朋友說:「那是一位中風老人嘔吐的聲音,吃什麼吐什麼,晚上也經常吐,這樣的生活很沒有質量。」
「也許對他而言,已經不叫生活質量了,應該叫生命質量比較恰當。」受那種聲音的影響,我也顯得有點低落。
「嗯……人生除了生死是大事,其它的都可以稱之為擦傷,人在不同的年紀會對生命有不同的體會,這就是人生的風景。」一想到手術已經完成,朋友有點喜形於色。
「你好好養病,聽醫生的話別著急出院,下次我們在公園見面,一起跑步,一起追著劍英湖邊的蜻蜓跑……」因為還要回家裡包雜誌,我起身向朋友告別。
「好嘞……」朋友笑了。
離開醫院,「向死而生」四個字一直浮現在腦海,誰能告訴我,一生何求?
2020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