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臂於兩側展直時,左轉體,曲右膝,然後合臂抱日入天目(抱日歸山式),讓日月相合。
兩掌心向下,沿體中脈下按,讓日下沉至海底穴(日落西山),兩臂沿左腿下按,讓日沿左腿從湧泉入地、入海。
重心移至左腿,右腿由曲轉直,腳前掌著地,同時兩臂向前、向上伸展,帶日擁碧霞,蒸蒸日上(日出東海)。
兩掌抱日擁霞至天目,重心轉至兩腳之間,兩足平踏地面,同時將體轉正,雙掌下按,將日、月按入腹中(日月歸丹)。
接下是重複,只是體向右轉。習者可左右各做一次或三次。
第七式 海底撈月。
左弓步,上體塌腰前傾,接近左膝,兩臂兩掌沿左腿下沉,成撈月狀。
直身,兩掌撈月經左腿,沿中脈上升,過天目,將月影留在天目,向兩側上方展直臂。
塌腰前傾上體,兩臂從兩側下沉撈月。
兩掌託月沿體中脈上升,過天目,上體左轉,使大腿根部封住海底穴,兩臂伸直於頭前上方,將月置於天心。
配合深呼吸,兩臂開合三次,第三次呼氣時,右轉體,右肘橫向拉回,右掌沿左臂至羶中偏右。(婦女則至腹上偏右)成拉弓射月狀(弓滿月圓)。
深呼吸三次,暗合拉弓射箭,然後收回右腿成立式。
右弓步,重複上述(習者可左右各一至三次)
第八式 三度還魂
兩足並立,兩掌心向下外旋,將地氣、海氣帶起,掌心向體託氣至肩胸時,抓掌、翻掌,向上展放兩臂,拋出地氣,使地、人、天相通。
兩掌、兩臂接天光、天氣,沿肘、掌至天目相平時(掌在頭兩側各距頭約六——八寸),曲膝,下蹲,手腕神門對足三裡,低頭,體呼吸或胎吸,深深三次。
抬頭,掌心向地面,配合深呼吸三次,外旋掌探採海底花氣,第三次吸氣時手臂動作稍大,將海底花氣撈起,直身,兩掌沿體上升,至肩時抓掌、翻掌,向上推掌,將花氣拋灑於天。
向上展臂接天雨、天光。然後沉肘下蹲如上述……共三次至九次(一般三次足夠,體虛者,高、低血壓者,心臟虛弱者不宜多做)。
收回兩臂於腹前成龍爪抱月印,靜站片刻……
第九式 崑崙貫頂
兩臂向兩側展開,伸平時,掌心翻向上,從兩側合臂於頭上。沉肘,兩掌成虛合十沿體下沉。然後兩臂再向體側展開,如是者三至九次。
兩掌至腹前時,握拳(拳心向體),封閉海底穴、天門穴,深呼吸七次,扣齒36下,擦掌,摩目、面、頭、耳、頸、天目,放鬆活動……
上述功法的功效在於活氣化神,目的是天目成光、成月。可作為各門功法的一種補充功法,一旦明月形成,此功目的達到,仍可按各門功法繼續修下去。此功要比各種形式的打坐,出明點、出明月要快得多。明月修成,習者仍可按各門坐功修煉。
佛門各宗要修出明點、光明也是十分艱難的,而且絕大多數僧人只是聽說過明點、光明、佛光,但從來見過。此功法可使之見見佛光真面目,有助於進一步修行。一旦要圓寂或往生時,就可使天目之光,溶於接引之光,西天而去。西天來的接引之光,就是來接收你的天目之光,那就是真正的你,是你的生命靈體。你若無光,是去不了西天的,因為無光可接收了。
如何看待修性、修命呢?此時讀者應該了知了,修性的目的在於了生死、獲大道,修命在於改變運。修命重在身,修性重在心。
佛門認為,人生如秋草,轉眼就凋零,修性還來不及,又何以修命?認為修命影響、幹擾修性,故而視氣功、武術、巫術、道術等等為外道。
而餘者認為,應該在本世大展宏圖,不可虛度人生,來世畢竟是個未知數,而眼前是現實的,故而重在修命,即使修出明月,也都將此能量轉化為功能、神通以展現於人生。佛門認為眼前的實也是空,人生不過一場大夢,眼前的實是抓不住、留不下的一種假象。
筆者還是認為:修性、修命無所論定,順其自然,聽天由命。人工再巧天機有數,何去何從各有所悟。條條天河源於宙心,高樹千枝葉落歸根。於心無求了斷煩惱,清淨無為自知天意。
筆者一度赴湘修巫,習得動功一套,隨後進山尋求清靜,回味該動功,感覺功理是很好,但力度不夠,意境不高,故而難出成果,習煉之中,略有所悟,拆著換式,順從天意,從而新成九陰崑崙神功,演習數日,一輪明月在目前,方知九陰功之非凡。
以後陸續接觸一些僧、道以及習修氣功、巫術者,其紛紛為不得明月而苦惱,故將此九陰功傳出,以助眾生得月。
一江秋水空蕩蕩,一輪明月落西江。萬載千年撈玉影,嬋在天心雲不遮。
修持者有個共同的心願:僧人希望得到佛、菩薩的加持;道士希望得到太上老君的金丹;鍊氣功者希望得到空中高功夫師的加功;術者希望得到天師的真傳。但是,筆者發現,多維空間的生靈卻是需要獲得人的幫助,而且人的幫忙又是很容易的,無論是天地鬼神、仙魔佛道,人都可以去幫助他們。筆者極少向她們禱告、祈求什麼,而是盡力去幫她們,結果是她們卻是反過來幫你。
筆者覺得:不要去向天祈求什麼,應該想想,你能幫天做些什麼?不要重演普希金筆下的那個老太婆,倒是應學學那位放生的老漁夫。
以上第二篇十四集完,但願讀者玩味此二十八集時,其中某句能助你開悟。
一九九四年十月二十日
2020年8月15日轉載於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