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在《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中,將清代的小說分為四類,即:擬古派,諷刺派,人情派和俠義派。在中國文學史上,將那些「立足於人間世」,反映現實社會中家庭婚姻、男女戀情一類的小說,歸為「人情小說」,而才子佳人小說就是人情小說的分支。
關於才子佳人小說,魯迅曾下過一個定義:「至所敘述,則大率才子佳人之事,而以文雅風流綴其間,功名遇合為之主,始或乖違,終多如意。」才子佳人小說內容上以才子和佳人的戀愛故事為主線,情節上多為外出偶遇,一見鍾情,題詩傳情,中間又遇命運乖違或小人撥亂,佳人才子雙雙遭遇困境,但經歷波折,最終能守得雲開見月明,有情人終成眷屬。
才子佳人小說,其源流可以追溯到唐人傳奇、宋元話本和明代擬話本這些短篇小說的體制,但此類小說的字數大多在十萬字左右,作為長篇小說的一類,它主要受《金瓶梅》的影響較大。
清初白話小說主要以才子佳人小說為盛,根據這類小說發展的階段,代表作主要有以下:
順治時期,才子佳人小說的奠基之作是《玉嬌梨》(1658)和《平山冷燕》,後有《好逑傳》《吳江雪》《春柳鶯》等。還有《人間樂》《玉支璣》《兩交婚》《金雲翹傳》《幻中真》《錦疑團》《飛花詠》《麟兒報》《畫圖緣》《定情人》《賽紅絲》等才子佳人小說。
至康熙時,才子佳人小說作品劇增,風行一時,如徐震《鴛鴦配》、《合浦珠》、《珍珠舶》、《燈月緣》、《夢月樓》、《桃花影》,左臣《女開科傳》,白雲道人《賽花鈴》等。
可以作為這一階段代表作品的有:《玉嬌梨》《平山冷燕》《好逑傳》《金雲翹傳》和《定情人》。
《玉嬌梨》又名《雙美奇緣》,作者不詳。它是我國較早傳到歐洲的作品,1826年在巴黎出版了法譯本,後來又被譯為德文和英文。故事以明正統年間為背景,主要寫青年才子蘇友白與宦家小姐白紅玉(又名無嬌)、盧夢梨,為了愛情幾經曲折,終於團圓的愛情故事。小說堅持婚姻自主,敢於追求理想愛情的主題,對後來的才子佳人小創作影響深遠。
《平山冷燕》又名《四才子書》,在1860年就有了法譯本,也是較早傳到西方的中國小說。故事主要講述才子才女平如衡、山黛、冷絳雪、燕白頷,他們才華出眾,芳華絕代,深得皇帝賞識,最終雙雙成親的愛情故事。
《玉嬌梨》和《平山冷燕》,這兩本小說對後來才子佳人小說影響很大,幾乎成為後世創作的範本。
《好逑傳》又名《俠義風月傳》,這部小說也是較早傳到西歐的中國小說,17世紀末18世紀初就被譯成英、葡兩種文字,後又有法、德、荷蘭文譯本出版。小說講述是鐵中玉和水冰心的愛情故事。二個人在患難相助中,互通情愫,而又謹守禮義,最終御賜婚姻,終成「好逑」。
《金雲翹傳》對越南文學影響很大,越南詩人阮攸把它改編為長篇敘事詩《斷腸新聲》,成為越南文學名著。它與大多數才子佳人小說不同,它是依據史料加工改編而成的,不是完全虛構的故事。書中人物徐海和王翠翹都是歷史上實有的人物,徐海這個人物在故事演化過程中,從一個面目可憎的強盜變成了一個行俠仗義的俠客,王翠翹也演變為一個多才多情的薄命佳人。在這個故事中,虛構了王翠翹與金重的戀愛故事,並且套入了才子佳人小說的框架裡,因此也被歸為此類小說。
《定情人》主要講得是,禮部侍郎之子雙星不滿於老母主婚,媒人提親,以遊學為名,出外尋找理想情人。至浙江山陰,投義父江章家,與其女蕊珠相戀。不久,雙星回家赴省試。權門公子赫炎向蕊珠求婚不成,趁內宮點選民女之機,將她推薦入宮。船至天津,蕊珠投河以死殉情。幸遇救,投雙星之母處。時雙星入京,中狀元,因拒絕駙馬之女婚事,被派出使海外。及歸,因功封太子太傅。至山陰成婚,江章按蕊珠行前所託,以婢女彩云為次女嫁之。雙星歸川省母,始知蕊珠尚在,一夫二妻大團圓。
這時的才子佳人小說較之前一階段有較大變化,主要是反映生活面有所拓寬,世情方面的描寫有所增加;出現了與神魔、俠義、講史合流的趨勢;才子佳人由才美型向膽識型發展,有的還文武雙全,不少作品把功成名就的美滿結局改變為急流勇退,歸隱成仙;篇幅也逐漸加長,有的至四五十回,二三十萬字。同時,這一階段的才子佳人小說有意識的向《紅樓夢》學習的趨勢。
主要作品有與步月主人有關的《蝴蝶媒》、《五鳳吟》、《幻中遊》,「歧山左臣編次」的《女開科傳》,靜恬主人作序的《金石緣》,李春榮撰《水石緣》,與娥川主人有關的《生花夢》、《炎涼岸》,張士登撰的《三分夢全傳》,惜陰堂主人編的《二度梅全傳》,九容樓主人撰的《英雲夢》,崔象川的《白圭志》等等。
可以作為這個階段代表作的有《雪月梅傳》、《駐春園小史》、《鐵花仙史》。
《雪月梅傳》講得是三女嫁一夫的故事,小說以抗倭鬥爭為故事背景,主人公岑秀中舉並奉命徵倭,分兵進剿,大獲全勝,最終許雪姐、王月娥、何小梅共侍一夫,各得封賜。小說中人物變才子佳人吟詩作賦之才為經國濟世之才,篇幅也大大加長,顯示出了才子佳人小說在這一時期的重大變化。
《駐春園小史》又名《綠雲緣》,小說講述的是為故兵部尚書之子黃玠,與光祿大夫遺女雲娥,金陵吳翰林之女綠筠,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駐春園便是黃玠讀書的地方。這部小說的主要特色在於雜入俠義小說的情節。
《鐵花仙史》故事大要是明代孝廉蔡其志,隱居埋劍園。此園系其宋代遠祖埋劍之處,故名。蔡其志之女蔡若蘭,許配翰林王悅子儒珍。小說講得就是他們二人經歷波折,最終花好月圓的故事。此書情節中多雜神怪、戰爭,功成歸隱成仙,與早期才子佳人小說大團圓結局不同,顯示了才子佳人小說的變化軌跡。
晚清光緒年間,清代才子佳人小說走向末流,此後,就只能在鴛鴦蝴蝶派的小說裡,才能看到才子佳人小說的影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