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也難怪甄嬛一直看不上溫實初,這個男人確實太古板、太迂腐了,也太窩囊了。而且,愛的沒有底線、沒有尊嚴,甚至,甄嬛讓他去殺人,他就真的去殺人,而且,他殺的那個人,原本與他無冤無仇。
溫實初殺人的唯一動機就是:心愛的甄嬛不想讓她活著,所以,他就要助紂為虐、為虎作倀!
原著中,曹琴默竟然是被甄嬛和溫實初害死的。甄嬛下令,溫實初執行,在曹琴默的湯藥中偷偷下毒,讓其出現幻覺,導致精神錯亂、難以安眠,最終耗盡心力、油盡燈枯而死。
此方法不留痕跡,陰損至極。華妃死後,甄嬛就忙不迭地要除掉曹琴默,畢竟她們曾私下聯袂給華妃搜尋過罪證。既然曹琴默能反咬華妃,難保一日不會把自己咬出來,所以,這個女人絕對不能留。於是甄嬛就暗暗吩咐溫實初——弄死她!原著原文如下:
端妃與甄嬛正坐在一起說話,忽然槿汐匆匆進來道:「娘娘,襄嬪歿了。」
甄嬛道:「你去打點下,要送什麼的別錯了禮數,等下本宮就會趕去和煦殿。」
端妃見她出去,看著甄嬛道:「你都安排得沒有紕漏麼?」
甄嬛鎮定道:「是。半個月前下的藥,算算到今日是該發作了,溫太醫很小心藥量,想來不會出錯。我私下問過他,他說服藥後常有夢魘之狀,加上年世蘭的廢黜是她告發,如今又死了,正好對得天衣無縫,人人都會以為她是愧疚而致心病才死的。」
這件事,就連端妃都看不下去了,畢竟,曹琴默與溫實初無冤無仇,他怎麼能做這種事?太醫原本是治病救人的,倘若是醫術不精,救治無效另當別論,怎能以救人之名下毒害人?
因而,端妃道:「曹琴默心機頗深,又知道你扳倒慕容世蘭的事,若一朝反口就不好辦了。只是……醫者父母心,倒是難為了溫太醫,他可比不得咱們的心性。」
甄嬛低下頭,暗暗思忖:「為了我,溫實初總是肯的,哪怕是殺人,只要能保全我,他亦下了手,儘管他心底是不忍的。曹琴默雖與我攜手合作,但也是彼此存了戒心的,明殺絕對不智,暗殺也不一定能利落乾淨,唯有下藥一著,最不著痕跡。只是我,儘管感動溫實初的所作所為,卻並不十分放在心上。」
甄嬛去了甘露寺之後,溫實初以為自己的機會來了。
以前他向甄嬛求婚,甄嬛不肯,是因為她一心要去攀高枝,實現她的鴻鵠之志。如今,她已經跌落塵埃,俗話說:「落架的鳳凰不如雞」,自己趁此機會去撿個漏有何不可?
如今的甄嬛還有什麼資格拒絕呢?況且,我為她做了那麼多事,甚至甘願為她去殺人。如今的她,今非昔比,她總該會給我一次機會的吧?
於是,溫實初重新帶上他那把祖傳的玉壺,內放一片雪白的梨子在裡面,來到甘露寺向甄嬛求婚。
溫實初對甄嬛道:&34;
甄嬛搖頭,溫言道:&34;
溫實初神情凍住,沮喪而頹唐,&34;
甄嬛想了想道:&34;
溫實初忽地抬頭,目中有灼熱的光芒燃燒,他身子急急前傾,啞聲道:&34;
溫實初這句話是在暗暗敲打甄嬛:「別忘了,我曾在宮裡為你殺過人,我的心是真的。一直都是。」
甄嬛自然也聽出了這威脅,靜靜聽他說完後,忽而無聲微笑出來,寧靜中有幾乎淡漠不可見的胸有成竹和荒涼,甄嬛索性直接而突兀地反問道:&34;
&34;溫實初的神色頓然一黯,垂手下去,&34;他喃喃道:&34;
甄嬛緩緩閉上眼,靜靜道:&34;甄嬛忽地睜眸,厲聲道:&34;
溫實初神色黯然,額上的冷汗一層又一層細密的逼仄出來,如寒雨臨江,泠泠生冷。片刻,他嘆息著仿佛是安慰自己:&34;
甄嬛冷冷打斷他,&34;
溫實初冷汗直冒,無言以對。甄嬛心裡暗暗冷笑,亦暗暗無奈。如今自己什麼也不是,甚至連個小小的太醫都得罪不起了,她擔心直接拒絕會令溫實初惱羞成怒、狗急跳牆,亦唯恐他拿害死曹琴默的事來要挾自己。甚至會對宮中的朧月公主不利。
索性,甄嬛直接戳破這層窗戶紙,意在警告他:「別忘了,這件事你也是幫兇,倘若揭發,你同樣罪責難逃,所以,休要拿此事來威脅我!」果然,溫實初聽罷這話,如同被死死捏住了七寸,再也動彈不得、無法抗爭了。
唉,愚蠢的男人。如果愛一個人是為了讓自己變成殺人犯,那這份「下地獄的愛」,不要也罷。
聲明:該文乃是結合原著原文裡的一些情節發表觀點,與影視劇情可能有出入,朋友們不喜勿噴,切莫較真。